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语言梳理薄】一、熟语积累及运用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运用】(判断下列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一位本来流连忘返的游子,却因一轮明月勾起了思乡的愁忧,夜不能寐,披衣而起,独自徘徊。( )
×。没有强调留恋美好事物,应用“乐不思蜀”
二、名句填空 孟子认为,统治者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称王了。 答案: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
三、文化常识 羽旄:古代军旗的一种,用野鸡毛、牦牛尾装饰旗杆。
【文言知识卡】一、通假字1.时日害丧(“___”,通“___”,___________)2.方命虐民,饮食若流(“___”,通“___”)3.盖《徵招》《角招》是也(“___”,同“___”)
三、指出下面的词类活用并解释1.庶民子来(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2.述职者,述所职也(名词作动词,_________)3.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形容词意动用法,_____________)4.人不得,则非其上矣(形容词做动词,_____)5.乐民之乐者(形容词意动用法,___________)
四、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兄弟妻子离散古义:___________今义:指男子的配偶2.无非事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意为只、不外乎
“无”是“没有”;“非”意为“不是”
五、判断下面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1.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判断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善哉问也!(主谓倒装)译文:___________3.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宾语前置)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不到这种快乐而责怪、非难他们的君王,是不对的。
我们的王不巡游,我们如何能够休息?
【疑难交流群】【课文图解】
【研讨展示】1.“庄暴见孟子”这则一开始先写庄暴与孟子的谈话有什么作用?【点拨】(1)正面提出论题;(2)制造议论悬念;(3)以庄暴无言以对齐宣王,说明此论题的难度,反衬孟子论辩艺术的高明。
2.孟子善用故事说理,在节选的第2、3则中引用了哪些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点拨】故事:(1)第2则引用《诗经》中记载的周文王贤明而受百姓拥戴的故事和《尚书》中《汤誓》一篇记载的百姓痛恨夏桀的事例。(2)第3则引用过去齐景公问晏子的故事,说明应如何出游。 好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这些前朝先例,统治者更应该幡然醒悟,否则,就会重蹈覆辙。
【备选要点】1.这三则选文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来说理,请举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2.孟子善辩,在大部分的对话体文章中,显示了他高明的论辩艺术。“庄暴见孟子”一文,孟子要说服的对象是齐王。孟子是怎样说服他的?【点拨】(1)循循导入,借题发挥。孟子并不是开门见山地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自然地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谈起,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旨上。
(2)把话题引入预先构想的范围。当齐王对所谈的话题感兴趣后,孟子并未顺着原来的思路说下去,而是及时转换话题谈“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的问题。而齐王一时摸不着头脑,顺着孟子的思路回答“不若与众”。既然承认“不若与众”,那就得承认下文所说的“与民同乐”的观点。(3)对比和重复。运用对比写国君是否与民同乐,人民的不同感受,造成的不同政治局面,又有重复之语。这样论述,就强调了国君同样的享乐活动,引起人民不同的感受,形成不同的政治局面,原因只在于是否与民同乐,从而突出了论题。
【思维升华】 请联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说说后人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孟子的“与民同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明确】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是他仁政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是君主对老百姓要有仁爱之心,而老百姓也会反过来关心和尊敬君主。它强调统治者要有推己及人的情怀,体恤百姓,关心民生疾苦。一句话,就是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唯有“乐民之乐者”“忧民之忧者”才能达到“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描写了自己与民同乐的情景,说自己的快乐来自百姓的快乐:“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是继承了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 范仲淹则在《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忧后乐进一步提升丰富了“与民同乐”思想。思想境界比“与民同乐”更高尚。
【文本自测区】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3题。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1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 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对文中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变乎色”是因为齐王认为自己不喜欢先王之乐而爱好世俗之乐,这是令人羞愧的事,感觉难堪。B.孟子规劝齐王“与民同乐”很有说服力的原因之一是把百姓对国君好乐的两种不同态度进行对比。C.孟子跟齐王的这番对话,最大的妙处就在于孟子没有纠缠于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而是将齐宣王引向与民同乐的方向。D.孟子所谓同乐,不仅是指齐王应和百姓一同欣赏音乐或者一同打猎,更是指齐王应以百姓之乐为乐。
【明确】选D。“应和百姓一同欣赏音乐或者一同打猎”错,应是齐王让百姓快乐了,齐王就快乐了。这才是与民同乐。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1)如果王非常喜欢音乐,那么齐国就差不多了。(2)我们大王既然如此爱好音乐,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这种最痛苦的地步呢?
【加固训练】阅读文中语段,完成1~3题。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1)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2)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_________ (2)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_________ (3)春省耕而补不足_________ 【明确】(1)介词,“在” (2)结构助词,用于判断句中,表示提示和停顿,不译 (3)连词,表示顺承关系,不译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孟子先承齐王之问,借题发挥,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中心论点。 B.文中的晏子借夏谚来肯定君主外出巡游的正确,为下文写君主应关心民生与民同乐张本。 C.晏子在对话中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指出先王的出游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百姓的需要,现在的君主出游却是为了自己享乐。D.文中孟子主要以引述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以及景公与民同乐的范例来劝诫齐宣王的。
【明确】选A。应是“提出了为上者应与民同乐、与民同忧的中心论点”。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2) 【明确】(1)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的人,百姓也会以他的快乐为快乐。(2)我们的王不巡游,我们如何能够休息?我们的王不游乐,我们如何能够得到救助?一巡游一游乐,都可以做诸侯的榜样。
【课内素材站】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这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 它的基本精神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关怀和爱护。执政者如果以民众的快乐为快乐,民众就会以执政者的快乐为快乐;执政者如果把民众的忧苦当作自己的忧苦,民众也会为执政者的忧苦而忧苦。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职业,都要借鉴孟子思想的精华。
【话题延伸】1.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刘向《说苑·政理》【品评】这句话最充分地表达了一个富有良心的政治家的无私情怀和强烈责任心。为政爱民,把人民的疾苦冷暖一直牵挂在心中,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2.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大略》【品评】国君虽然是上天选定统治天下的人,但本质上仍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句话强调了民贵君轻的观点。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品评】利民始终是治国之本,本立而国安,本伤而国危。
【课外人物志】一生做了一颗小糖丸 一粒小小的糖丸,承载的是很多人童年里的甜蜜记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粒糖丸里包裹着的,是一位“糖丸爷爷”为抗击脊髓灰质炎而无私奉献的艰辛故事。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原卫生部举行,已经74岁的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顾方舟1957年开始脊髓灰质炎研究时,他未曾想到这件事将成为自己一生的事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这位病毒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长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疫病暴发之际,他与死神争分夺秒 时间回到1955年。 脊髓灰质炎在江苏南通暴发:全市1 680人突然瘫痪,其中大多为儿童。病毒随后迅速蔓延到青岛、上海、南宁等地。据顾方舟夫人李以莞回忆,疾病暴发之初,有家长背着孩子跑来找顾方舟,顾方舟却只能说自己没有办法,治不了…… 这件事一直影响着顾方舟。我国当时每年有一两千万新生儿,他知道早一天研究出疫苗,就能早一天挽救更多孩子的未来。
当时,国际上存在“死”“活”疫苗两种技术路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王辰说,当时的情况下,考虑个人的得失,选择死疫苗最稳妥,不会承担任何责任。 死疫苗是比较成熟的路线,但要打三针,每针几十块钱,过一段时间还要补打第四针。要让中国新生儿都能安全注射疫苗,还需要培养专业的队伍,以当时的国力并非易事。而活疫苗的成本是死疫苗的千分之一,但因为刚刚发明,药效如何、不良反应有多大,都是未知之数。
深思熟虑后,顾方舟认定,在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只能走活疫苗路线。一支脊灰活疫苗研究协作组随后成立,由顾方舟担任组长。
面对未知风险,他用自己的孩子试药 顾方舟团队在昆明建立了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与死神争分夺秒。就这样,一个护佑中国千万儿童生命健康的疫苗实验室从昆明远郊的山洞起家了。 顾方舟自己带人挖洞、建房,实验室拔地而起。疫苗三期试验的第一期需要在少数人身上检验效果,这就意味着受试者要面临未知的风险。 顾方舟和同事们毫不犹豫地做出自己先试用疫苗的决定。顾方舟义无反顾地喝下了一小瓶疫苗溶液。吉凶未卜的一周过去后,他的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任何异常。
但这一结果并未让他放松——成人大多对脊灰病毒有免疫力,必须证明这疫苗对小孩也安全才行。那么,找谁的孩子试验?谁又愿意把孩子给顾方舟做试验? 顾方舟毅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瞒着妻子,给刚满月的儿子喂下了疫苗!“我不让我的孩子喝,让人家的孩子喝,没有这个道理。”李以莞得知儿子服用了疫苗后,顾方舟这样对妻子说。 实验室一些研究人员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了这次试验。经历了漫长而煎熬的一个月,孩子们生命体征正常,这一期临床试验顺利通过。
他成为孩子们口中的“糖丸爷爷” 1960年底,首批500万人份疫苗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开来。投放疫苗的城市,流行高峰纷纷削减。 面对逐渐好转的疫情,顾方舟没有大意,他意识到疫苗的储藏条件对不少地区难度不小,同时服用也是个问题。经过反复探索实验,陪伴了几代中国人的糖丸疫苗诞生了:把疫苗做成糖丸。
1990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此后几年病例数逐年快速下降,自1994年发现最后一例患者后,至今未发现由本土病毒引起的脊髓灰质炎病例。 2019年1月2日,顾方舟在北京逝世。他走后,人们试图在儿时记忆里搜索脊灰糖丸的味道,纷纷留言“谢谢您,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糖丸”“可能是小时候最甜的回忆”…… 有人说,顾方舟是比院士还“院士”的科学家,而他却谦逊地说: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二单元 《孟子》选读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学演示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注字音,识通假,释词义,解多义,辨活用,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王好战,请以战喻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王好战,请以战喻背景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王好战请以战喻,了解作品背景,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注字音,识通假,释词义,解多义,辨活用,句段点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王何必曰利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王何必曰利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积累语言知识,把握文脉主旨,注字音,释词义,解多义,辨活用,文脉图解,句段点评,多维探究,审美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