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兼爱课时练习
展开一、基础应用(3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B.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
C.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D.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解析】选D。A项,第一个“以”通“已”;B项,“驯”通“训”;C项,“辩”通“辨”。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越王击金而退之
B.是以仁者非之
C.天下之人皆不相爱
D.必兴天下之利
【解析】选C。A项“退”和D项“兴”均为使动用法;B项“非”为意动用法。
3.下列各句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
A.君臣不惠忠
B.富必侮贫
C.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
D.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
【解析】选A。A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忠:尽忠。B项,“富”指富足的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C项,“野”指在野外,名词作状语。D项,“说”通“悦”,喜好。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解析】选C。两个“比”均为“等到”的意思。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墨子认为,真正为民谋事的人,他的责任就是兴利除弊。强调了仁人志士应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
B.墨子认为人类一切罪恶的根源是“不相爱”,以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等事实加以论证。
C.墨子以诸侯、家主、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等利己与亏人为例,说明违反兼爱互利原则的恶果是“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D.知道了社会混乱的根源,并对它持反对的态度,那么就应当考虑改变的措施了,这就很自然地提出了自己的“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主张,应该说,“兼爱”的思想和现代的民主平等思想是一样的。
【解析】选D。“‘兼爱’的思想和现代的民主平等思想是一样的”分析有误。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仁人拿来作为自己的事业的,一定是为天下人兴办有利的方面和好的方面,为天下人除去有害的方面和坏的方面,仁人就是拿这作为自己的事业的。
(2)等到一周年,有的朝廷大臣的脸色变成黑中带黄。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国君喜欢这些,所以大臣能够做到这些。
(3)这又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而士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
7.如果遇到下面这样的家庭对话,你该如何在父母意见不一时化解分歧?请写一段话化解父母的争执,不超过100字。(7分)
爸爸:“连续工作学习好长时间了,这个周末我们去东钱湖边玩吧。”
妈妈:“天这么冷,东钱湖有什么好玩的。我看中了几件衣服,周末一起去逛商场!”
爸爸:“你只知道逛商场买衣服!”
妈妈:“你只知道游山玩水!”
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妈妈,我听同学说东钱湖边上新开了一家大型商场,这几天正在搞特价活动呢。我们可以先到东钱湖边上散散心,舒解学习工作的压力,再去商场买衣服,好不好?”
8.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根据新闻内容写一则新闻点评。要求紧扣新闻内容,写出自己的见解,语言表达准确,不超过100字。(6分)
江西南昌,一女学生等公交车时在公交车站做作业,上车后继续做作业。女孩看到一老人上车后没有座位,立即给老人让座。老人婉言谢拒,说学生写作业要紧,我站着不要紧。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女学生争分夺秒学习知识,主动给老人让座,精神实在可嘉;老人婉拒让座,以一种善回应另一种善,体现着浓浓爱幼的情怀。相形之下,那些为了一个座位而争得面红耳赤者不该自惭形秽吗?
二、拓展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古之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
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
古之圣人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
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以便民之事。其为舟车也,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
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
(摘编自《墨子·辞过》)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则民费而不病 病:困苦
B.强体适腹而已矣 适:使满足
C.故民归之归:归附
D.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恶:罪恶
【解析】选D。D项,恶:讨厌,不希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B.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C.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D.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
【解析】选A。“其为舟车与此异矣”意思是“制造车船跟原先不同了”,中间不应该断开,排除B、D两项。“饰车以……饰舟以……”中间应断开,排除C项。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圣王建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
B.当今之主讲究宫室曲折多姿和装饰华美,左右的人也都纷纷效法。
C.当今之主以为刍豢、蒸炙鱼鳖才是真正的美食,实际上吃不到。
D.墨子反对当今之主追求舟车的华美艳丽,提倡俭朴节用的风尚。
【解析】选C。C项,“当今之主”不惜横征暴敛,就是为了享用“美食刍豢、蒸炙鱼鳖”。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因此,(圣王)自身节俭,教导百姓,天下的民众就得以治理,财用就可以充足。
(2)君主如果真希望天下安定,不要天下混乱,对于建造宫室,不可以不节俭。
(3)法令无须催逼就能施行,民众不必劳苦而君主财用充足,所以民心自然归附于这样的君王。
13.作者希望当今人君治理天下应从哪几个方面节俭?(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建造宫室应当节俭;(2)饮食费用应当节俭;(3)制造车船应当节俭。
【拓展练习】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故节于身,诲于民
朱亥故不复谢,公子怪之
B.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C.孤寡者冻馁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奸邪多则刑罚深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解析】选D。D项,连词,表承接,译为“就”“便”。A项,连词,因此/副词,故意。B项,和,同/通“欤”,语气词。C项,……的人/补充音节。
附【译文】
上古的圣王建造宫室,建造宫室的原则是:“地基的高度能够避免潮湿,四周能够防御寒风,上面可以抵挡雪霜雨露,屋内墙的高度可以使男女之间按礼有所分隔。”宫室的原则只此而已,凡是劳民伤财,实际上无多大益处的,圣王都不兴师动众。照规定的服劳役,修整城郭,民众虽有劳作,但不受损伤;照常规去征收租税,民众虽然有所耗费,但不会困苦。所以圣王制造宫室时,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为了美观和享乐;制作衣服带履,是为了便于身体(穿着),并非要做出奇怪(的装束)。因此,(圣王)自身节俭,教导百姓,天下的民众就得以治理,财用就可以充足。
当今的君主,制造宫室之时,就与这不同了。一定要向百姓征收重税,夺取百姓的衣食财用(去制造宫室),讲究宫室亭台楼阁曲折多姿的壮观景象、彩色雕刻的装饰。像这样的宫室的建造,左右的人也都效仿。所以国家财用不足以应付凶年饥馑,救济孤寡,所以国家穷困,民众也难以治理。君主如果真希望天下安定,不要天下混乱,对于建造宫室,不可以不节俭。
上古的圣人教男人们耕稼种植,供给民众食粮。饮食的作用,只在于增加热量补充消耗,增强体质满足口腹罢了。所以他们用财时节省,自奉少,于是民众殷富,国家也治理好了。
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强征暴敛民众财产以享受牛羊猪肉之美味,蒸烤鱼鳖作为佳肴,大国之君堆摆了上百样的菜,小国之君摆设了十多样的菜,美味食品摆出来有一丈见方,眼睛不能全看得到,手中(的筷子)不能全夹得到,嘴不能全尝得到。君主这样讲究饮食,左右大臣都效仿他,因而富贵的人家更加奢侈,孤苦穷困的人家就受冻挨饿,如此想让国家不乱,是不可能的。人君如果想治理天下而不乱,对于饮食的费用,不可以不节省。
上古的民众,不知道造车船的时候,重的物件不能搬动,远处就不能到达,所以圣王制作车船,以便百姓运行。所造的车船,完备、坚固、轻巧、便利,可以运载重物到达远方。这样做花钱少而得利多,因而百姓喜欢利用它。法令无须催逼就能施行,民众不必劳苦而君主财用充足,所以民心自然归附于这样的君王。
现在的人君制造车船跟原先不同了。车船已经够坚固轻便了,还要向百姓横征暴敛,用以修饰车船,车上画文采,船上饰雕刻。女子放弃纺织为舟车描绘刺绣,因而民众没有衣服穿而受冻;男子离开他们耕种的田地去给车船雕刻装饰,因而民众就缺粮挨饿。人君这样讲究车船的装饰,左右大臣也都效仿他,所以国内民众饥寒交迫,不得不去做作奸犯科的事。犯罪的事多了,那么刑罚就严峻,刑罚严峻了,国家就混乱了。人君真的想治理天下而不希望混乱,对于制造车船,不可以不节俭。
三、经典研读(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
(《墨子·非乐》)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
(《史记·孔子世家》)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
15.从《墨子·非乐》所选文字看,墨子反对音乐的理由是什么?从《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看,孔子弘扬音乐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解答时,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即可。节选部分阐述墨子反对音乐的原因时,先从否定的角度再从肯定的角度,抓住“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回答即可;回答孔子弘扬音乐的目的,抓住“以备王道,成六艺”即可。
参考答案:理由: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
目的:以备王道,成六艺。
16.联系上面选文,请评析墨家与儒家为何对音乐持不同态度。(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既要理解所选材料的大意,还要结合墨家与儒家的思想主张来思考。墨子并不否定音乐具有美感作用,关于墨子的《非乐》思想,墨子专门著作了作品,现存《墨子》第三十二篇《非乐上》,集中记述了这个学说。《非乐》思想,就是禁止音乐,反对从事音乐活动。墨子认为凡事应该利国利民,而百姓、国家都在为生存奔波,制造乐器需要聚敛百姓的钱财,荒废百姓的生产,而且音乐还能使人耽于荒淫。因此,必须要禁止音乐。墨子“非乐”与儒家维护礼乐文化的思想针锋相对,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三句话简括地说出孔子的文化理想、社会政策和教育程序。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与教育是拿诗书礼乐做根基,教育的主要工具、门径和方法是艺术文学。艺术的作用是能以感情动人,潜移默化培养社会民众的性格品德于不知不觉之中,深刻而普遍。尤以诗和乐能直接打动人心,陶冶人的性灵人格。儒家推行音乐最终是政治性目的。
参考答案:墨子没有否定音乐,只是强调文学艺术要和国家的政治、人民的生活、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墨子的“非乐”,是以是否“利人”为标准的,这一观点符合墨家“兼爱”宗旨,具有现实意义。孔子强调礼乐并举的作用。礼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能使上下有别,贵贱有等;“乐”的功能是“和同”人心,在“礼”的等级秩序之对立关系中起到调节和同的作用。孔子不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艺术手段,而且还赋予它治理天下的政治功能。
附【译文】
因此,墨子之所以反对音乐,并不是认为大钟、响鼓、琴瑟、竽笙的声音不使人感到快乐;并不是以为雕刻、纹饰的色彩不美;并不是以为烤牛羊肉的味道不鲜美;并不是以为居住在高屋楼台、深宅大院中不安适。虽然身体知道安适,口里知道香甜,眼睛知道美丽,耳朵知道快乐,然而向上考察,不符合圣王的事迹;向下考虑,不符合万民的利益。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活动是错误的!”
古时《诗经》约有三千多篇,孔子删去重复的,选取可以用于礼义教化的三百零五篇。孔子都谱上曲调使之能歌唱,来求得合乎《韶》《武》《雅》《颂》的乐音。礼乐才得以恢复旧观而被称述,王道完备,孔子也完成了“六艺”的编修。
“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高中语文*尚贤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尚贤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兼爱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兼爱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非攻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非攻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鉴赏,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