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展开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计算题.
1.(2018•扬州)直接写出得数.
300﹣197=
8.8÷0.2=
1÷1%=
(4)÷4=
3.2+7.8=
33=
2.(2018•扬州)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18﹣18×4
4.8×101﹣48×0.1
()
[()]
7
3.(2018•扬州)求未知数
3x﹣1.2x=36
5:
x.
二、填空题.
4.(2018•扬州)中国钓鱼岛及周边附属岛屿的总面积约是六千三百四十四万五千平方米,横线上的数写作 平方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平方米.
5.(2018•扬州)①750毫升= 升
②0.25时= 分
③1.05公顷= 平方米
④6千克70克= 千克
6.(2018•扬州)3÷7= : %(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7.(2018•扬州)a、b都是非0自然数,且a是b的.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8.(2018•扬州)小明在量得相距120千米的A、B两地在地图上距离是3厘米,那么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在这幅地图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 比例.
9.(2018•扬州)用50克白糖按糖和水的比1:19配制已知糖水,这种糖水的含糖率是 %.
10.(2018•无锡)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比它的一个底角大15°,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顶角是 °.
11.(2018•扬州)少年宫合唱队有男生、女生共90人,如果减少男生的,女生去掉6人,剩下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相等.原来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12.(2018•扬州)芳芳把640毫升水倒入4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则大杯的容量是 毫升.
13.(2018•扬州)把一个高8分米的圆柱体,沿着它的底面直径切成两个部分,表面积增加96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如果将这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至少要削去 立方分米.
三、选择题
14.(2018•扬州)估算一下,下面的算式中( )的结果最接近1.
A. B. C. D.
15.(2018•扬州)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把它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50 B.200 C.25 D.20
16.(2018•扬州)超市为了统计各个季度的营业额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统计表
17.(2018•扬州)有两根小棒,一根8厘米,另一根15厘米.小芳准备再用一根小棒与它们围一个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长应介于( )厘米之间(取整厘米数).
A.1~8 B.7~23 C.8~15 D.8~22
18.(2018•扬州)学校举行队列表演,排成一个方阵.明明站在最中间一列,最中间一行,站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4),表演的一共有( )人.
A.16 B.49 C.64 D.81
四、操作题
19.(2018•扬州)
(1)市民广场在学校 偏 0方向的 米处.
(2)图书馆在学校南偏东60°方向的100米处,算一算,并在图中画出图书馆的位置.
20.(2018•扬州)
(1)把梯形按2:1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2)把三角形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五、解决实际问题
21.(2018•扬州)修建一条长3千米的路面,第一周修了,第二周修了千米.两周一共修了多少千米?
22.(2018•扬州)甲乙两地的路程是45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车相遇.如果客车的速度是货车的1.25倍,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
23.(2018•扬州)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24米、深2米,要在四壁和池底每平方米抹水泥4千克,共需水泥多少千克?现在这个游泳池里水深是1.5米,这个游泳池里有多少立方米的水?
24.(2018•扬州)在一个底面半径5分米,水深4分米的圆柱形水桶内放入一个石块,并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了2分米,这个石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5.(2018•扬州)某电器卖场2016年空调与彩电销售情况统计图如下图.
(1)电器卖场第 季度销售的空调和彩电的台数相同,电器卖场 的销售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2)这个电器卖场平均每个季度销售彩电 台,平均每个月销售空调 台.
(3)这个电器卖场彩电销售量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多,第四季度空调的销售量比彩电少 %.
2018年江苏省扬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计算题.
1.(2018•扬州)直接写出得数.
300﹣197=
8.8÷0.2=
1÷1%=
(4)÷4=
3.2+7.8=
33=
【考点】21:整数的加法和减法;2E:分数的加法和减法;2I: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J: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L:小数除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421: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1)把197看作200,300﹣200=100,多减了3,100+3=103.
(2)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除数都乘10再除以,即88÷2=44.
(3)把1%化成小数是0.01,1÷0.01,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除数都乘100再除以,即100÷1=100.
(4)(4)÷4看作(4),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
(5)分子是1,分母为相信自然数的两个分数相加,分母两个数之差是分子,两个数之积是分母.
(6)把3.2看作3+0.2,7.8看作7+0.8,根据加法交换、结合律,3+7=10,0.2+0.8=1,10+1=11.
(7)看作,先约分再计算.
(8)33看作3×3×3,再计算.
【解答】解:直接写出得数.
(1)300﹣197=103
(2)8.8÷0.2=44
(3)1÷1%=100
(4)(4)÷4=1
(5)
(6)3.2+7.8=11
(7)
(8)33=27
【点评】口算的关键是运算律、有关性质、法则的灵活运用.
2.(2018•扬州)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718﹣18×4
4.8×101﹣48×0.1
()
[()]
7
【考点】2B:整数四则混合运算;2H:分数的简便计算;2I: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421:运算顺序及法则;422:运算定律及简算.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3)、(5)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除法.
【解答】解:(1)718﹣18×4
=718﹣72
=646
(2)4.8×101﹣48×0.1
=4.8×101﹣4.8×1
=4.8×(101﹣1)
=4.8×100
=480
(3)()
=()×36
363636
=4+30﹣21
=13
(4)[()]
[]
=27
(5)7
=()
=1
【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
3.(2018•扬州)求未知数
3x﹣1.2x=36
5:
x.
【考点】57:方程的解和解方程;68:解比例.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8求解,
(2)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原式转化为x=2.4×5,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上6求解,
(3)先化简,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求解,
【解答】解:(1)3x﹣1.2x=36,
1.8x=36,
1.8x÷1.8=36÷1.8,
x=20;
(2)5:,
x=2.4×5,
x×6=12×6,
x=72;
(3)x,
x,
x,
x.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注意等号对齐.
二、填空题.
4.(2018•扬州)中国钓鱼岛及周边附属岛屿的总面积约是六千三百四十四万五千平方米,横线上的数写作 6344 5000 平方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6345 万平方米.
【考点】15:整数的读法和写法;16: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11:整数的认识.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即可写出此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带上“万”字.
【解答】解:六千三百四十四万五千写作:6344 5000;
6344 5000≈6345万.
故答案为:6344 5000,634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5.(2018•扬州)①750毫升= 0.75 升
②0.25时= 15 分
③1.05公顷= 10500 平方米
④6千克70克= 6.07 千克
【考点】43: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48:质量的单位换算;4C: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4E: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7:综合填空题;441:长度、面积、体积单位;442: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①低级单位毫升化高级单位升除以进率1000.
②高级单位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60.
③高级单位公顷化低级单位平方米乘进率10000.
④把70克除以进率1000化成0.07千克再加6千克.
【解答】解:①750毫升=0.75升
②0.25时=15分
③1.05公顷=10500平方米
④6千克70克=6.07千克.
故答案为:0.75,15,10500,6.07.
【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6.(2018•扬州)3÷7= 3 : 7 42.9 %(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63: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7:综合填空题;433:比和比例.
【分析】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3÷7=3:7;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7;3÷7≈0.429,把0.429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42.9%.
【解答】解:3÷7=3:742.9%.
故答案为:3,7,,42.9.
【点评】此题是考查小数、分数、百分数、除法、比之间关系及转化,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
7.(2018•扬州)a、b都是非0自然数,且a是b的.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a ,最小公倍数是 b .
【考点】1W: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1X: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13:数的整除.
【分析】a、b都是非0自然数,且a是b的,则b是a的4倍,b能被a整除,说明b是a的整数倍,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由此解答问题即可.
【解答】解:由题意得ab,(0除外),
所以b÷a=4,
可知b数是a数的倍数,所以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最小公倍数是b;
故答案为:a,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时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数为倍数关系,最大公约数为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
8.(2018•扬州)小明在量得相距120千米的A、B两地在地图上距离是3厘米,那么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1:4000000 ,在这幅地图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 正 比例.
【考点】C7:比例尺.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5C:比和比例应用题.
【分析】(1)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本题已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据此可求得这幅图的比例尺;
(2)因为比例尺一定,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一定,所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解答】解:(1)120千米=12000000厘米,
3:12000000=1:4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
(2)因为比例尺一定,即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一定,
所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1:4000000,正.
【点评】本题是考查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注意:求比例尺时前、后项单位要统一.
9.(2018•扬州)用50克白糖按糖和水的比1:19配制已知糖水,这种糖水的含糖率是 5 %.
【考点】3V:百分率应用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含糖率是指糖占糖水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含糖率100%.知道其中的两个量可求第三个量.
【解答】解:100%=5%;
答:这种糖水的含糖率是5%,
故答案为:5.
【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解答时要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
10.(2018•无锡)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比它的一个底角大15°,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55 °,顶角是 70 °.
【考点】8E:三角形的内角和;8O: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7:综合填空题;461: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由题意可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x度,则顶角就是(x+15)度,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x度,则顶角就是(x+15)度,
x+x+x+15=180
3x=165
x=55
55+15=70(度)
答:这个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5°,顶角是70°.
故答案为:55,70.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运用.
11.(2018•扬州)少年宫合唱队有男生、女生共90人,如果减少男生的,女生去掉6人,剩下的男生和女生人数相等.原来男生有 48 人,女生有 42 人.
【考点】37: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5A: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根据题意,设男生原来有x人,则女生有(90﹣x)人,有关系式:男生人数女生人数﹣6,列方程求解即可求出男生人数,再求女生人数即可.
【解答】解:设男生原来有x人,则女生有(90﹣x)人,则
(1)x=90﹣x﹣6
x=84
x=48
90﹣48=42(人)
答:原来男生有48人,女生有42人.
故答案为:48;4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运算的应用,关键根据题意找对单位“1”,根据关系式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即可.
12.(2018•扬州)芳芳把640毫升水倒入4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则大杯的容量是 320 毫升.
【考点】37: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5A: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那么4个小杯的容量就相当于4=1个大杯容量,640毫升水就相当于1+1=2个大杯容量,依据除法意义即可解答.
【解答】解:640÷(4+1)
=640÷(1+1)
=640÷2
=320(毫升)
答:大杯的容量是320毫升.
故答案为:320.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640毫升水就相当于1+1=2个大杯容量.
13.(2018•扬州)把一个高8分米的圆柱体,沿着它的底面直径切成两个部分,表面积增加96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 266.08 立方分米.如果将这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至少要削去 177 立方分米.
【考点】8S: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AD: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AE:圆锥的体积.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62: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把一个高8分米的圆柱体,沿着它的底面直径切成两个部分,表面积增加96平方分米,这96平方分米是2个长为圆柱底面直径,宽为圆柱高的长方形面积之和,用96平方厘米除以2再除以8就是圆柱的底面直径.根据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πr2h”即半径与直径的关系“r”即可求出这个圆柱的体积.把这个圆柱的体积看作单位“1',如果将这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圆锥部分占,削去部分占(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圆柱的体积乘(1)就是削去部分的体积.
【解答】解:96÷2÷8=6(厘米)
3.14×()2×8
=3.14×32×8
=3.14×9×8
=266.08(立方厘米)
266.08×(1)
=266
=177(立方厘米)
答:这个圆柱的体积是266.08立方分米.如果将这个圆柱削成一个圆锥,至少要削去177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266.08,177.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这个圆柱的底直径,进而求出半径,然后再根据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即可计算.
三、选择题
14.(2018•扬州)估算一下,下面的算式中( )的结果最接近1.
A. B. C. D.
【考点】2E: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8:综合判断题;421: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根据题意,要使结果最接近1,也就是与1的差最小,先求出三个选项的结果,再与1比较即可.
【解答】解:A选项: 1
B选项: 1
C选项: 1
D选项: 1
因为
所以A选项的结果最接近1.
故选:A.
【点评】本题的重点是分别求出每个式子的值,再进行比较解答.
15.(2018•扬州)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把它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50 B.200 C.25 D.20
【考点】A5: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B7: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7:综合填空题;463:图形与变换.
【分析】面积是1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按1:2缩小后,边长是10÷2=5(厘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2”即可求出它的面积.
【解答】解:因为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
所以面积是1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
10÷2=5(厘米)
5×5=25(平方厘米)
答:缩小后图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一是求出原正方形的边长;二是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倍数是指对应边放大或缩小的倍数.
16.(2018•扬州)超市为了统计各个季度的营业额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统计表
【考点】DF:统计图的选择.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71:统计图表的制作与应用.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超市为了统计各个季度的营业额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
故选:B.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7.(2018•扬州)有两根小棒,一根8厘米,另一根15厘米.小芳准备再用一根小棒与它们围一个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长应介于( )厘米之间(取整厘米数).
A.1~8 B.7~23 C.8~15 D.8~22
【考点】8C:三角形的特性.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61: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15﹣8=7(厘米)
15+8=23(厘米)
第三根小棒的范围是:7厘米<第三边<23厘米,
即第三根小棒的长应介于7~23厘米之间(取整厘米数).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8.(2018•扬州)学校举行队列表演,排成一个方阵.明明站在最中间一列,最中间一行,站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4),表演的一共有( )人.
A.16 B.49 C.64 D.81
【考点】C2:数对与位置.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64:图形与位置.
【分析】由“明明站在最中间一列,最中间一行”可知,方阵一共有(4×2﹣1)列,(4×2﹣1)行,据此即可计算出表演的人数.根据计算结果选择.
【解答】解:4×2﹣1
=8﹣1
=7(列)
4×2﹣1
=8﹣1
=7(行)
7×7=49(人)
答:表演的一共有49人.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方阵的列数、行数.
四、操作题
19.(2018•扬州)
(1)市民广场在学校 北 偏 西45 0方向的 175 米处.
(2)图书馆在学校南偏东60°方向的100米处,算一算,并在图中画出图书馆的位置.
【考点】C3: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C6: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64:图形与位置.
【分析】(1)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学校的位置为观察点,即可确定市民广场位置的方向,量出市民与学校图上距离及图中所提供的比例尺,即可求出两地的实际的距离.
(2)同理,以学校的位置为观察点,即可确定图书馆位置的方向,根据图书馆与学校的实际距离及比例尺即可求出两地的图上距离,由此即可画出图书馆的位置.
【解答】解:(1)如图下图,
量得市民广场与学校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
3.5
=17500(厘米)
=175(米)
答:市民广场在学校北偏西450方向的175米处.
(2)100米=10000厘米
100002(厘米)
即图书馆在学校南偏东60°方向的2厘米处,
根据以上数据画图如下:
故答案为:北,西45,175.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方向与距离在平面图中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比例尺的灵活应用.
20.(2018•扬州)
(1)把梯形按2:1的比放大,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2)把三角形绕A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考点】9I: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B7: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63:图形与变换.
【分析】(1)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找出梯形的上底是2、下底是3,高是1,把它们分别乘以2,可得上底是4,下底是6,高是2;然后画出即可;
(2)以点A为旋转中心,把三角形的另外两个顶点,分别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度后,再依次连接起来,即可得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解答】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五、解决实际问题
21.(2018•扬州)修建一条长3千米的路面,第一周修了,第二周修了千米.两周一共修了多少千米?
【考点】37: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应用题;45A: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分析】根据题意,把整条路看作单位“1”,则有关系式:两周修的长度=第一周修的长度+第二周修的长度,把数代入计算为:3(千米).
【解答】解:3
(千米)
答:两周一共修了千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运算的应用,关键根据题意找对单位“1”,根据关系式列式计算即可.主要分清具体数和分率.
22.(2018•扬州)甲乙两地的路程是450千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5小时后两车相遇.如果客车的速度是货车的1.25倍,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
【考点】3F: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5B:列方程解应用题.
【分析】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甲乙两地的路程,客车的速度是货车的1.25倍,设货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则客车每小时行驶1.25x千米,据此列方程解答.
【解答】解:设货车每小时行驶x千米,则客车每小时行驶1.25x千米,
(x+1.25x)×2.5=450
2.25x×2.5÷2.5=450÷2.5
2.25x=180
2.25x÷2.25=180÷2.25
x=80.
答:货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找出题里面蕴含的数量关系,由此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23.(2018•扬州)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24米、深2米,要在四壁和池底每平方米抹水泥4千克,共需水泥多少千克?现在这个游泳池里水深是1.5米,这个游泳池里有多少立方米的水?
【考点】3L: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应用题;462: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1)根据题干,先求出需要抹水泥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50米,宽24米,深2米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无盖),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即可解决问题,再用需要抹水泥的面积乘每平方米需要的水泥的重量,就是总共需要的水泥的重量;
(2)此题实际上是求50米,宽24米,深1.5米的长方体的体积,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解:(1)(50×24+50×2×2+24×2×2)×4
=(1200+200+96)×4
=1496×4
=5984(千克)
答:共需水泥5984千克.
(2)50×24×1.5
=1200×1.5
=1800(立方米)
答:这个游泳池里有1800立方米的水.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计算时要分清需要计算长方体几个面的面积,缺少的是哪一个面的面积,从而列式解答即可.
24.(2018•扬州)在一个底面半径5分米,水深4分米的圆柱形水桶内放入一个石块,并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了2分米,这个石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考点】95: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AD: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462: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根据题意,圆柱形水桶中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用底面积乘水面上升的高度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解:3.14×52×2
=3.14×25×2
=3.14×50
=157(立方分米)
答:这个石块的体积是157立方分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上升的液体的体积就等于这个物体的体积.
25.(2018•扬州)某电器卖场2016年空调与彩电销售情况统计图如下图.
(1)电器卖场第 三 季度销售的空调和彩电的台数相同,电器卖场 彩电 的销售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2)这个电器卖场平均每个季度销售彩电 720 台,平均每个月销售空调 150 台.
(3)这个电器卖场彩电销售量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多,第四季度空调的销售量比彩电少 62 %.
【考点】DC:复式折线统计图.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7:综合填空题;472: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分析】(1)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结合本题意思,两条线相交的地方,就表示空调和彩电销售数相同的时间,从图上可以得出,为第三季度.折线统计图中彩电的销售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2)根据四个季度彩电销售量求平均每个季度的销售量即可;根据四个季度的空调销售量求出一年的销售量,再求平均每月销售量即可.
(3)把第二季度彩电销售量看作单位“1”,求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多几分之几,就是求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多的占第二季度的几分之几,所以,先求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多多少:1000﹣780=220(台),再求多的占第二季度的几分之几:220÷780;把第四季度彩电销售量看作单位“1”,则求空调的销售量比彩电少百分之几,就是求空调比彩电少的占彩电的百分之几,先求空调比彩电少多少:1000﹣380=620(台),再求少的占彩电的百分之几:620÷1000=62%.
【解答】解:(1)电器卖场第三季度销售的空调和彩电的台数相同,电器卖场彩电的销售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2)(200+780+900+1000)÷4
=2880÷4
=720(台)
四个季度即12个月,
(100+420+900+380)÷12
=1800÷12
=150(台)
答:这个电器卖场平均每个季度销售彩电720台,平均每个月销售空调150台.
(3)(1000﹣780)÷780
=220÷780
(1000﹣380)÷1000
=620÷1000
=62%
答:这个电器卖场彩电销售量第四季度比第二季度多,第四季度空调的销售量比彩电少62%.
故答案为:三,彩电;720,150;,6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关键根据统计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条件,并解决问题.
考点卡片
1.整数的读法和写法
【知识点解释】
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下面各数中,读两个零的数是( )
A、606000 B、6060000 C、6060606 D、6060600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据此读出个选项中的数,然后分析选择.
解:A、606000读作:六十万六千,一个零也不读出;
B、6060000读作:六百零六万,读出一个零;
C、6060606读作:六百零六万零六百零六,读出三个零;
D、6060600读作:六百零六万零六百,读出两个零;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注意零的读法.
2.整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知识点归纳】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四川雅安地震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据不完全统计总额达1058181200元,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105818.12 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11亿 .
分析: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解:1058181200=105818.12万≈11亿.
故答案为:105818.12;11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3.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知识点归纳】
方法:1.分别分解各个数的质因数,然后比较出公共的质因数相乘.
2.用短除法,写短除算式,道理与第一种方法相似,只是找公共因数的过程与除法过程合并了.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如果A是B的,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B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A .
分析: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由题目条件可以得知:A是B的,也就是B是A的5倍,由此可以解决.
解:因为A和B是倍数关系,所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较小的那个数A,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B,
故答案为:B;A.
此题主要考查了求两个成倍数关系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2:甲=2×2×2×3,乙=2×2×3×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12 ,最小公倍数 120 .
分析:根据甲=2×2×2×3,乙=2×2×3×5,可知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是2、2、3,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除了公有质因数外,甲数独有的质因数为2,乙数独有的质因数为5,那么公有质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进行解答.
解:甲=2×2×2×3;
乙=2×2×3×5;
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甲和乙的最小公倍数是:2×2×3×2×5=120;
故答案为:12,1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公有质因数与各自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知识点归纳】
方法:(1)分解质因数法:先把这几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把它们一切公有的质因数和其中几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以及每个数的独有的质因数全部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公式法.由于两个数的乘积等于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积.即(a,b)×[a,b]=a×b.所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先求出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然后用上述公式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育才小学六(1)班同学做广播操,体育委员在前面领操,其他学生排成每行12人或每行16人都正好是整行,这个班至少有学生 49 人.
分析:要求这个班至少有学生多少人,即求12与16的最小公倍数再加1即可,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把12和16进行分解质因数,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由此解决问题即可.
解:12=2×2×3,
16=2×2×2×2,
则12和16的最小公倍数是:2×2×2×2×3=48,
48+1=49(人);
答:这班至少有学生49人;
故答案为:4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数字大的可以用短除法解答.
例2:A和B都是自然数,分解质因数A=2×5×C;B=3×5×C.如果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60,那么C= 2 .
分析:利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几个数的公有因数与独有因数的连乘积;由此可以解决问题.
解:分解质因数A=2×5×C,
B=3×5×C,
所以2×3×5×C=60,则C=2.
故答案为:2.
点评:此题考查了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灵活应用.
5.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点归纳】
(1)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2)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3)求几个数的和,a+b+c=(a+b)+c,a+b+c+d=[(a+b)+c]+d
(4)任何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仍得这个数.
(5)一个数减去它自身,差为零.
(6)某数先减去一个数,再加上同一个数,某数不变;或某数先加上一个数,再减去同一个数,某数不变.
性质:
(1)加法的“和”加“和”的性质,若干个数的和加上若干个数的和,可将第一个和中的各个加数分别加上第二个和中的一个加数,再把所得的和加起来.
例:(a1+a2+…+an)+(b1+b2+…+bn)=(a1+b1)+(a2+b2)+…+(an+bn)
(2)在无括号的加减混合或连减的算式中,改变运算顺序,结果不变.
例:a+b﹣c=a﹣c+b,或a﹣b﹣c=a﹣c﹣b
(3)一个数加上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加上差里的被减数,再减去差里的减数(简称为数加差的性质)
例:a+(b﹣c)=a+b﹣c
(4)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依次减去和里的各个加数(简称数减和的性质)
例:a﹣(b+c)=a﹣b﹣c
(5)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减去差里的被减数,再加上差里的减数(简称数减差的性质)
例:a﹣(b﹣c)=a﹣b+c
(6)若干个数的和减去若干个数的和,可以把第一个和中的各个加数,分别减去第二个和中不大于它的一个加数,然后,把所得的差加起来(简称和减和的性质)
例:(a1+a2+…+an)﹣(b1+b2+…+bn)=(a1﹣b1)+(a2﹣b2)+…+(an﹣bn)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一个三位数,三个数字的和是26,这个数是( )
A、899 B、999 C、898
分析:根据选项,把每个选项的数字之和计算出来,与题意相符的就是正确的选项.
解:根据题意可得:
A选项的数字之和是:8+9+9=26;
B选项的数字之和是:9+9+9=27;
C选项的数字之和是:8+9+8=25;
只有A选项的数字之和与题意符合.
故选:A.
点评:从每个选项给出的数出发,求出各个选项的数字之和,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例2:小明把36﹣12+8错算成36﹣(12+8),这样算出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 16 .
分析:要先求出36﹣12+8的最后结果,然后求出36﹣(12+8)的最后结果,然后把结果进行相减.
解:36﹣12+8=32,
36﹣(12+8)=16,
32﹣16=16;
故答案为:16.
点评:此类题先求出正确的结果,然后算出看错算式计算的结果,最后把结果相减即可.
6.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知识点归纳】
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中,已知的两个加数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以整数,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或是求这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在除法中,已知的两个因数的积叫做被除数,其中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因数叫商.
四则运算分为二级,加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方法点拨:
运算的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选择( )
A、72﹣4×6÷3 B、(72﹣4)×6÷3 C、(72﹣4×6)÷3
分析:72﹣4×6÷3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减法,要把减法提到第一步,需要只给减法加上小括号.
解: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为:(72﹣4)×6÷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看清楚运算顺序,是把哪一种运算提前计算,在由此求解.
例2:由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 )
A、100﹣62+56÷7; B、100﹣(56÷7+62); C、不能组成
分析:由于56÷7=8,8+62=70,则将两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为56÷7+62=70,又100﹣70=30,则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将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100﹣(56÷7+62).
解: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知,
将56÷7=8,8+62=70,100﹣70=30组成的综合算式是:100﹣(56÷7+6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分式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的能力.
7.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点归纳】
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法则:
①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进行相加(减)得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必须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法则进行运算.
③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然后,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注意带分数相减时,如果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小于减数的分数部分,就要从被减数的整数部分里拿出1(在连减时,也有需要拿出2的情况),化成假分数,与原来被减数的分数部分加在一起.
分数加法的运算定律:
①加法交换律:两个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②加法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分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分数加起来,再与第三个分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分数加起来,再与第一个分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分数减法的运算性质:与整数减法性质一样.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6千克减少千克后是 5 千克,6千克减少它的后是 4 千克.
分析:(1)第一个千克是一个具体的数量,直接列减法算式即可求出;
(2)第一个是把6千克看做单位“1”,减少的是6千克的,由此列式解决问题.
解:(1)65(千克);
(2)6﹣66﹣2=4(千克).
故答案为:5,4.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两个分数的区别:第一个分数是一个具体的数量,第二个分数表示是某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由此灵活选择合理算法解答即可.
例2: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周修了km,第二周修了km,第三周比前两周修的总和少km,第三周修了多少km?
分析:第三周比前两周修的总和少km,两周修的总和为:()km,那么第三周修了:()
解:(),
,
,
=1(km)
答:第三周修了1km.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同时注意计算的灵活性.
8.分数的简便计算
【知识点归纳】
整数的简便计算同样适用于分数的简便计算
分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交换律:两个分数相乘,交换分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2)结合律:三个分数相乘,先把前两个分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分数,或者先把后两个分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分数,它们的积不变.
(3)乘法分配律:两个分数的和与一个分数相乘所得的积,等于每一个加数分别与这个分数相乘所得的积的和.
分数除法的运算性质:与整数除法的运算性质相同
(1)一个数除以几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依次除以积的每个因数.
(2)两个数的积除以一个数,等于用除数先除积的任意一个因数,再与另一个因数相乘.
(3)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商,等于这个数先乘以商中的除数,再除以商中的被除数;或者用这个数先除以商中的被除数,再乘以商中的除数.
(4)两个数的商除以一个数,等于商中的被除数先除以这个数,再除以原来商中的除数.
(5)两个数的和除以一个数,等于用除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把所得的商加起来.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4
(2)(1)×(1)×(1)×(1)×…×(1)×(1)
(3)2007
分析:(1)根据数字特点,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每一个假分数(除了倒数第二项,因为它后面不再有对应的了)出现以后,在后面都会出现它的倒数,(除了倒数第二项,因为它后面不再有对应的了),最后只剩下第二项和倒数第二项,所以原式;
(3)把2007看作(2006+1),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1)()×24,
242424,
=8+6﹣1,
=13;
(2)(1)×(1)×(1)×(1)×…×(1)×(1),
,
,
;
(3)2007,
=(2006+1),
=2006,
=2005,
=2005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从数字特点出发,巧妙灵活地运用所学定律或性质、以及运算技巧,得以简算的能力.
9.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知识点归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致,先算括号内的数(按照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同一括号内或括号外的数,要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是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
繁分数:在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里,至少有一个又含有分数,这种形式的分数,叫做繁分数.
繁分数中,把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分开的那条分数线,叫做繁分数的主分数线(也叫主分线),主分线比其他分数线要长一些.
繁分数的化简:
①先找出中主分线,确定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然后,这两部分分别进行计算,每部分的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最后,改成“分子部分÷分母部分”的形式,再求出结果.
②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繁分数的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这个倍数必须是分子部分与分母部分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从而去掉分子部分和分母部分的分母,然后,通过计算,化为最简分数或整数.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比的少的数是( )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得出的是:; 再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先求这个数占一个数的几分之几:1,最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1).
解:()×(1),
,
;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把一个数看作“1”,用乘法来解答.
例2:下面各题.
①
②7[1(4)]=
分析:按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解:①,
,
2,
=2;
②7[1(4)],
=7[1],
=7,
=2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10.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点归纳】
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一样,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一样,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小数加法的法则:小数加法的法则与整数加法的法则一样,也是相同的数位对齐.由于小数中有小数点,因此,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的位数就必然对齐了.
步骤:①把各个加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②按照整数加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最末一位加起,满十进一;③和(计算结果)的小数点要与加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小数减法的法则:小数点对齐,相同位数对齐.
步骤:①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②按照整数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从右边最末一位减起,不够减时,借一当十;③差的小数点要与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上下对齐.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计算小数加减时,要( )对齐.
A、首位 B、末尾 C、小数点
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1)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据此直接选择.
解:根据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可知:
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
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掌握和应用.
例2:小丽在计算3.6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的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了4.25,正确的得数应是 9.38 .
分析:根据题意,用4.25减3.68得出的数,化成一位小数,再按照小数的加法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果.
解:根据题意可得:
4.25﹣3.68=0.57,那么这个一位小数就是:0.57×10=5.7;
正确的结果是:3.68+5.7=9.38.
故答案为:9.38.
点评:根据题意,先求出错误的另一个加数,化成一位小数,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11.小数除法
【知识点归纳】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法则与整数除法的法则基本相同,注意两点:
①当除数是整数时,可以直接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就在余数的右边补上0,再继续除.商的整数部分或小数部分哪一位不够1时,要写上0,补足位数.如果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商一位,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商.
②当除数是小数时,要根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先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使它变成整数,再看原来的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如果位数不够,要添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0.47÷0.4,商是1.1,余数是( )
A、3 B、0.3 C、0.03
分析:根据有余数的除法可知,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那么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即可.
解:根据题意可得:
余数是:0.47﹣1.1×0.4=0.47﹣0.44=0.03.
故选:C.
点评: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同样适用于小数的除法.
例2:2.5÷100与2.5×0.01的计算结果比较.( )
A、商较大 B、积较大 C、一样大
分析:根据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分别求出商与积,再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2.5÷100=0.025,2.5×0.01=0.025,
所以,2.5÷100=2.5×0.01.
故选:C.
点评:求出各自的商与积,再根据题意解答.
12.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
【知识点归纳】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一瓶油千克,先倒出它的,然后再加千克.现在瓶内的油比原来(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分析:一瓶油千克,先倒出它的,还剩(1)(千克),再加千克,这时油重()千克,计算即可.
解:现在油重:
(1),
,
,
(千克);
原来油重:
(千克);
因为.
所以增多了.
答:现在瓶内的油比原来增多.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应分清两个“”的区别,第一个“”表示分率,第二个“”表示数量,在列式时不要混淆.
13.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
【知识点归纳】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确定未知数,并用x表示.
②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③列方程,解方程.
④检查或验算,写出答案.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
①综合法:先把应用题中已知的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这是从部分到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的方向是从已知到未知.
②分析法:先找出等量关系,再根据建立等量关系的需要,把应用题中已知数(量)和所设的未知数(量)列成有关的代数式,列出方程.这是从整体到部分的一种思维过程,其思考方向是从未知到已知.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元旦期间,合益商场搞优惠活动,买一箱牛奶送一盒,五(1)班一共52人,如果买4箱,正好每人一盒,每箱牛奶有 12 盒.
分析:观察题干,分析数量关系,如果设每箱牛奶有x盒,则买的加送的牛奶盒数为4x+4,正好等于人数,则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
解:设每箱牛奶有x盒,
4x+4=52,
4x=52﹣4,
x=48÷4,
x=12.
答:每箱牛奶有12盒.
故答案为:12.
点评:观察题干,分析数量关系,设出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即可.
例2:同学们植树,一班比二班多植63棵,一班42人,平均每人植8棵,二班39人,平均每人植多少棵?(用方程解答)
分析:根据题意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一班植树的棵树﹣二班植树的棵数=一班比二班多植的63棵,已知一班的人数和平均每人植的棵数,二班的人数,所以设二班平均每人植x棵,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设二班平均每人植x棵,由题意得,
42×8﹣39x=63,
39x=336﹣63,
39x=273,
x=7.
答:二班平均每人植7棵.
点评:此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基本数量关系,设未知数为x,由此列方程解决问题.
14.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应用
【知识点归纳】
(1)长方体:
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叫做长方体.
长方体的性质: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相等;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宽、高;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它的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如果长方体的长、宽、高、表面积分别用a、b、h、S表示,那么:S表=2(ab+ah+bh)
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以宽再乘以高.
如果把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分别用a、b、h、V表示,那么:V=abh
(2)正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
正方体的性质: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有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做特殊的长方体.
正方体的表面积:六个面积之和.
如果正方体的棱长、表面积分别用a、S表示,那么:S表=6a2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乘以棱长再乘以棱长.
如果把正方体的棱长、体积分别用a、V表示,那么:V=a3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96 平方厘米,体积是 64 立方厘米,可以截成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 8 个.
分析:①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即可求得其表面积和体积②抓住正方题分割前后的体积不变,即可得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解:4×4×6=96(平方厘米),
4×4×4=64(立方厘米),
2×2×2=8(立方厘米),
64÷8=8(个);
答: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体积是64立方厘米,可以截成棱长是2厘米的正方体8个.
故答案为:96;64;8.
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以及正方体分割的方法.
例2:学校要粉刷新教室.已知教室的长是8米,宽6米,高是3米,扣除门窗的面积11.4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花4元涂料费,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多少元?
分析:由题意可知:需要粉刷的面积为教室四面墙壁和天花板的面积,利用长方体的表面积减去地面的面积和门窗面积即可;需要粉刷的面积乘每平方米花的钱数,就是粉刷这个教室需要的花费.
解:需要粉刷的面积:
(8×6+6×3+3×8)×2﹣8×6﹣11.4,
=(48+18+24)×2﹣48﹣11.4,
=90×2﹣59.4,
=180﹣59.4,
=120.6(平方米);
需要的花费:120.6×4=482.4(元);
答: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482.4元.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关键是弄清楚:需要粉刷的面积由哪几部分组成.
15.百分率应用题
【知识点归纳】
出勤率:
发芽率=发芽种子数÷试验种子数×100%
小麦的出粉率=面粉的重量÷小麦的重量×100%
产品的合格率=合格的产品数÷产品总数×100%
职工的出勤率=实际出勤人数÷应出勤人数×100%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一种树苗实验成活率是98%,为了保证成活380棵,至少要种多少棵树苗?
分析:首先理解“成活率”的概念,成活率是指成活的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比,即成活率100%.
已知成活率是98%,成活380棵,求至少要种多少棵,根据成活棵数÷成活率,即380÷98%,计算即可.
解:380÷98%,
=380÷0.98,
≈388(棵);
答:至少要种388棵树苗.
点评:此题考查了成活率的概念,同时应注意在处理结果时应该用“进一法”.
例2:一个商场打折销售,规定购买200元以下(包括200元)商品不打折,200元以上500元以下(包括500元)全部打九折,如购买500元以上的商品,就把500元以内(包括500元)的打九折,超出的打八折,一个人买了两次,分别用了134元、466元,那么如果他一次购买这些商品的话,可节省多少元?
分析:先分析销售的办法:
(1)200元以下(包括200元)商品不打折,这种方法最多付款200元;
(2)200元以上500元以下(包括500元)全部打九折,这一阶段最少付款200×90%=180(元);
最多付款500×90%=450(元);
(3)如购买500元以上的商品,就把500元以内(包括500元)的打九折,超出500元的部分打八折;这一阶段最少付款450元.
134元<180元,说明原价就是134元,没有打折;
466元>450元;它属于第(3)种情况,有500元打九折,付450元;剩下的打八折;所以加上134元后也属于此阶段优惠;把134元按照8折优惠的钱数就是可以节省的钱数.
解:200×90%=180(元);
134元<180元,说明原价就是134元,没有打折;
500×90%=450(元);
466>450;
一次购买134元可以按照8折优惠;
134×(1﹣80%),
=134×20%,
=26.8(元);
答:一次购买可节省26.8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的运用:分析实际付款可按不同方式打折.也考查了实际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16.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知识点归纳】
两个日期或时刻之间的间隔叫时间.
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位进率是60,
1小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
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3.3小时是( )
A、3小时30分 B、3小时18分 C、3小时3分
分析:1小时=60分,据此即可求解.
解:3.3小时=3+0.3小时,
0.3×60=18(分),
所以3.3小时=3小时18分;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时间单位间的换算.
例2:三个人在同一段路上赛跑,甲用0.2分,乙用分,丙用13秒.( )的速度最快.
A、甲 B、乙 C、丙
分析:先把时间都换算成秒数,再比较谁最快,因为路程相等,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最快.
解:甲的时间是:0.2分=12秒,
乙的时间是:分=14秒,
丙的时间是:13秒,
在12秒、14秒、13秒三个时间中,12秒最少,即甲的速度最快.
故选:A.
点评:此题关键是把时间统一单位,明确同样的路程,用的时间最少的是速度最快的.
17.质量的单位换算
【知识点归纳】
1吨=1000千克=1000000克,
1千克=1000克,
1公斤=1000克=2斤,
1斤=500克.
单位换算:大单位换小单位乘以它们之间的进制,小单位换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制.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1千克的沙子与1000克的棉花相比( )
A、一样重 B、沙子重 C、棉花重
分析:把1千克换算成用克作单位的数,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100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根据题意可得:
1×1000=1000;
1千克=1000克;
所以,1千克的沙子与1000克的棉花一样重.
故选:A.
点评:单位不同,先换成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然后进一步解答即可.
例2:2.05千克= 2 千克 50 克= 2050 克.
分析:把2.05千克化成复名数,整数部分2就是千克数,再把0.05千克化成克数,用0.05乘进率1000;
把2.05千克化成克数,用2.05乘进率1000,即可得解.
解:0.05×1000=50(克),
2.05千克=2千克50克;
2.05×1000=2050(克),
2.05千克=2050克;
故答案为:2,50,2050.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18.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
【知识点归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公亩=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公亩=10000平方米
1公亩=100平方米.
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有三块铁皮,面积分别是9平方分米、90平方分米和900平方分米,哪块铁皮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米?( )
A、9平方分米 B、90平方分米 C、900平方分米
分析:先分别把9平方分米、90平方分米和900平方分米换算成平方米数,再比较得解.
解:因为9平方分米=0.09平方米,
90平方分米=0.9平方米,
900平方分米=9平方米;
所以0.9平方米,也即90平方分米的这块铁皮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米;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例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公顷. √ .(判断对错)
分析:1公顷的规定: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也即1公顷;据此进行判断.
解: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即1公顷;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土地面积单位公顷的规定: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也即1公顷.
19.体积、容积进率及单位换算
【知识点归纳】
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单位之间的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3升+200毫升=( )毫升.
A、2003 B、320 C、3200
分析:把3升200毫升换算为毫升,先把3升换算为毫升,用3乘进率1000,然后加上200;据此解答.
解:3升+200毫升=3200毫升;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
例2:750毫升= 0.75 升
7.65立方米= 7650 立方分米
8.09立方分米= 8 升 90 毫升.
分析:(1)把750毫升换算成升数,用750除以进率1000得0.75升;
(2)把7.65立方米换算成立方分米数,用7.65乘进率1000得7650立方分米;
(3)把8.09立方分米换算成复名数,整数部分就是8立方分米,也就是8升,把0.09立方分米换算成毫升数,用0.09乘进率1000得90毫升.
解:(1)750毫升=0.75升;
(2)7.65立方米=7650立方分米;
(3)8.09立方分米=8升90毫升.
故答案为:0.75,7650,8,90.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20.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知识点归纳】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 )
A、方程 B、解方程 C、方程的解 D、方程的得数
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意义进行选择即可.
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方程的解的意义.
例2:x=4是方程( )的解.
A、8x÷2=16 B、20x﹣4=16 C、5x﹣0.05×40=0 D、5x﹣2x=18
分析: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这个方程的解,把x=4代入下列方程中,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即可选择.
解:A、把x=4代入方程:左边=8×4÷2=16,右边=16;左边=右边,所以x=4是这个方程的解;
B、把x=4代入方程:左边=20×4﹣4=76,右边=16;左边≠右边,所以x=4不是这个方程的解;
C、把x=4代入方程:左边=5×4﹣0.05×40=20﹣2=18,右边=0;左边≠右边,所以x=4不是这个方程的解;
D、把x=4代入方程:左边=5×4﹣2×4=12,右边=18;左边≠右边,所以x=4不是这个方程的解;
故选:A.
点评:将x的值代入方程中进行检验,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解.
21.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知识点归纳】
1.联系: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除法中的除号;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除法中的商.
2.区别:比是一种关系,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6÷ 20 = 8 :10= 80 %= 八 成.
分析:根据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即可得答案.
解:4÷5=16÷20,
4:5=8:10,
0.8=80%=八成,
故答案为:16÷20=8:10=80%=八成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商不变的规律、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
22.解比例
【知识点归纳】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一般来说,求比例的未知项有以下两种情况:
(1)求未知外项
(2)求未知内项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其中的一个内项是4,另一个内项是 .
分析:分析“两个外项的积是,其中的一个内项是4”这两个条件,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用两个外项的积除以其中的一个内项,算出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解:4
故答案为:.
点评:这道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例2:如果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比例的两个内项( )
A、成反比例 B、成正比例 C、不成比例
分析:根据互为倒数的定义和比例的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可得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等于1,再根据成反比例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因为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那么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1(为恒指),
则比例的两个内项成反比例.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倒数的定义和成反比例的条件,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23.三角形的特性
【知识点归纳】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内角之和等于180度,根据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每个角小于90°),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线段是.( )
A、 B、 C、
分析:紧扣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选择正确答案.
解:A:5厘米+4厘米<10厘米,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B:5厘米+5厘米=10厘米,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C:5厘米+6厘米>10厘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故选:C.
点评:此题是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
例2:下面图形是用木条钉成的支架,其中最不容易变形的是( )
A、 B、 C、
分析:不容易变形,是三角形的特性,由此找出图形中含有三角形的即可.
解: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4.三角形的内角和
【知识点归纳】
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把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90° B、180° C、60°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内角和永远是180度,你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的内角和还是180度,据此解答.
解: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所以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例2:在三角形三个内角中,∠1=∠2+∠3,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能确定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结合已知,可求∠1=90°,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解:因为∠1=∠2+∠3,
所以∠1=180°÷2=90°,
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角分类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5.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归纳】
1.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定义法: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判定定理: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2.等边三角形定义: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也被称为“正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满足下列任意一条,则它必满足另一条,三边相等或三角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1)三边长度相等;
(2)三个内角度数均为60度;
(3)一个内角为60度的等腰三角形.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等边三角形是( )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分析: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是指三条边、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每一个角都是180°÷3=60°,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解:因为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角都是60°,所以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掌握等边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三个角都相等.再根据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的特征进行判断即可.
例2: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分析:根据等角对等边,可知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依此即可作出判断.
解:因为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
所以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
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判定,本题关键是熟悉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的性质.
26.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
【知识点归纳】
1.拼起来,表面积减小,因为面的数目减少.
2.剪切会增加表面积,因为面的数目增加.
3.两种方式的体积都没有发生变化.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把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 )平方分米.
A、4 B、8 C、16
分析:两个棱长都是2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正好减少了2个2×2的小正方体的面,由此计算出减少的表面积即可选择.
解:2×2×2=8(平方分米),
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减少了8平方分米.
故选:B.
点评:两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2个正方体的面.
例2:有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从它的一个顶点处挖去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后,剩下物体表面积和原来的表面积相比较,( )
A、大了 B、小了 C、不变 D、无法确定
分析:根据观察可得:挖去小正方体后,减少三个面,同时又增加三个面,其实剩下的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正方体的面表积是相等的.
解:由图可知,挖去小正方体后,其实剩下的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正方体的面表积是相等的,
因此,剩下图形的表面积与原来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大小不变.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截面.挖去的正方体中相对的面的面积都相等.
27.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知识点归纳】
1.用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有刻度的量杯里装上水,记下水的体积,把不规则的物体放入杯中,记下此时的体积,求出两次体积的差,就求出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最后再将容积单位换算成体积单位.
2.通过测多个相同物体的体积,然后除以数量得到每个物体的体积.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把一块石头,浸没在一个底面积是6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里,容器的水面上升了1.5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 90 立方厘米.
分析:这块石头的体积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用底面积乘上升的厘米数即可.
解:60×1.5=90(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9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例2:如图是测量一颗玻璃球体积的过程:(1)将300cm3的水倒进一个容量为500cm3的杯子中;(2)将四颗相同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没有满;(3)再加一颗同样的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根据以上过程,推测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在( )
A、20cm3以上,30cm3以下 B、30cm3以上,40cm3以下
C、40cm3以上,50cm3以下 D、50cm3以上,60cm3以下
分析:要求每颗玻璃球的体积在哪一个范围内,根据题意,先求出5颗玻璃球的体积最少是多少,5颗玻璃球的体积最少是(500﹣300)立方厘米,进而推测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的范围即可.
解:因为把5颗玻璃球放入水中,结果水满溢出,
所以5颗玻璃球的体积最少是:500﹣300=200(立方厘米),
一颗玻璃球的体积最少是:200÷5=40(立方厘米),
因此推得这样一颗玻璃球的体积在40立方厘米以上,50立方厘米以下.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本题关键是明白:杯子里水上升的体积就是5颗玻璃球的体积,进而得解.
28.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
【知识点归纳】
1.旋转作图步骤:
(1)明确题目要求:弄清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
(2)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
(3)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
(4)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
(5)写出结论:说明作出的图形.
2.中心对称作图步骤:
(1)连接原图形上的所有特殊点和对称中心;
(2)再将以上连线延长找对称点,使得特殊点与对称中心的距离和对称点与对称中心的距离相等;
(3)将对称点按原图形的形状顺次连接起来,即可得出关于对称中心对称的图形.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在图中作出“三角旗”绕O点按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案.
分析:根据旋转的意义,找出图中三角旗3个关键处,再画出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形状即可.
解:画图如下: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变化,学生主要看清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旋转多少度,难度不大,但易错.
29.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知识点归纳】
长方形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S=ab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S=a2.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和宽的比是7:5,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分析:由于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所以用48除以2先求出长加宽的和,再根据长和宽的比是7:5,把长看作7份,宽看作5份,长和宽共7+5份,由此求出一份,进而求出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最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即可.
解:一份是:48÷2÷(7+5),
=24÷12,
=2(厘米),
长是:2×7=14(厘米),
宽是:2×5=10(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4×10=140(平方厘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同时也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与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40平方厘米.
例2:小区前面有一块60米边长的正方形空坪,现要在空坪的中间做一个长32米、宽28米的长方形花圃,其余的植上草皮.(如图)
①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草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分析:(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代入数据即可求解;
(2)草皮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利用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解:(1)32×28=896(平方米);
(2)60×60﹣896,
=3600﹣896,
=2704(平方米);
答:花圃的面积是896平方米,草皮的面积是2704平方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解题思路点拨】
(1)常规题求正方形面积,先求出边长,代入公式即可求得;求长方形面积,分别求出长和宽,代入公式即可求得,面积公式要记牢.
(2)其他求法可通过分割补,灵活性高.
30.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知识点归纳】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的周长×高,用字母表示:
S侧=Ch(C表示底面的周长,h表示圆柱的高),或S侧=2πrh
圆柱的底面积=πr2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用字母表示:
S表=2πr2+2πrh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V=πr2h.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做一个铁皮烟囱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烟囱的( )
A、表面积 B、体积 C、侧面积
分析:根据圆柱体的侧面积的定义知道,圆柱侧面积是指将一个圆柱体沿高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做一个铁皮烟囱实际就是做一个没有上、下底面的圆柱体,要求铁皮的多少就是求烟囱的侧面积.
解:因为,烟囱是通风的,是没有上下两个底的,
所以,做一个铁皮烟囱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烟囱的侧面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例2:一个圆柱形量杯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10厘米,把它装满水后,再倒入一个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体容器中,水面高多少厘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圆柱形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只是形状改变了,但是水的体积不变.因此,先根据圆柱的容积(体积)公式v=sh,求出圆柱形容器中水的体积,再除以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由此列式解答.
解:3.14×(25.12÷3.14÷2)2×10÷(10×8),
=3.14×42×10÷80,
=3.14×16×10÷80,
=502.4÷80,
=6.28(厘米);
答:水面高6.28厘米.
点评:此题属于圆柱和长方体的容积的实际应用,首先根据圆柱的容积(体积)公式求出水的体积,再用水的体积除以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据出解决问题.
31.圆锥的体积
【知识点归纳】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
VShπr2h,(S表示底面积,h表示高)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 )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扩大6倍 D、缩小6倍
分析:根据题意知道,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它的总体积不变,再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和圆柱形的关系,即可得到答案.
解: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体积是圆柱形体积的,
又因为,在捏橡皮泥的过程中,它的总体积不变,
所以,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扩大3倍;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结合等底等高的圆锥形的体积是圆柱形体积的,即可得到答案.
例2:一个圆锥形小麦堆,高1米,底面周长18.84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0.75吨,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吨?
分析:根据圆锥的底面周长求出底面半径,再代入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体积,进而求得重量即可.
解:r=C÷2π,
=18.84÷(2×3.14),
=3(米);
V锥πr2h,
3.14×32×1,
3.14×9×1,
=9.42(立方米);
9.42×0.75=7.065(吨);
答:这堆小麦大约有7.065吨.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实际应用.
3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知识点归纳】
1.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所得到的图形与元图形相比,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2.方法:一看、二算、三画.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1:3放大,得到的图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2 B、36 C、108
分析: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1:3放大,即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3倍,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知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4×3)×(3×3)=108(平方厘米).
解:(4×3)×(3×3)=108(平方厘米);
故选:C.
点评:本题要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完成.
例2:(1)按1:3的比例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2)按2:1的比例画出梯形放大后的图形.
分析:(1)按1:3的比例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就是把原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原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6格和2格,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格和1格.
(2)按2:1的比例画出梯形放大后的图形,就是把原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扩大到原来的2倍,原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2格、4格和2格,扩大后的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4格、8格和4格.
解:画图如下:
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3.数对与位置
【知识点归纳】
1.数对的意义: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谁对.
2.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3.给出物体在平面图上的数对,就可以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了.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A、(5,1)B、(1,1)C、(7,1)D、(3,3)
分析:将△ABC向左平移2格,顶点A′的位置如下图,即在第1列,第1行,由此得出A′的位置.
解:
因为,A′在第1列,第一行,
所以,用数对表示是(1,1),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数对的写法,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对中的第二个数.
34.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知识点归纳】
利用直角坐标系把平面上的点与数对应起来,以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某文化宫广场周围环境如图所示:
(1)文化宫东面400米处,有一条商业街与人民路互相垂直.在图中画直线表示这条街,并标上:商业街.
(2)体育馆在文化宫 北 偏 东 45° 400 米处.
(3)李小明以60米/分的速度从学校沿着人民路向东走,3分钟后他在文化宫 西 面 70 米处.
分析:先从图上看出1厘米代表100米,再解决一下问题:
(1)因1厘米代表100米,距文化宫400米,求出一条商业街距文化宫的图上距离是400÷100=4厘米,再根据数据作图,
(2)从图上根据方位可知体育馆在文化宫北偏东45°,量得图上距离是4厘米,求出实际距离即可.
(3)先量得学校到文化宫的图上距离是2.5厘米,再求出实际距离,再从图上根据方位判断即可.
解:(1)一条商业街距文化宫的图上距离是:400÷100=4(厘米),再根据数据作图如下,
(2)从图上根据方位可知体育馆在文化宫北偏东45°,量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
实际距离:100×4=400(米),
答:体育馆在文化宫北偏东45°400米处.
故答案为:北,东、400.
(3)3分钟行的路程:60×3=180(米),
学校到文化宫的实际距离:2.5×100=250(米),
180米<250米,
250﹣180=70(米),
所以3分钟后他在文化宫西面70米处.
故答案为:西,7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线段比例尺和已知的实际距离求得图上距离结合方位进行标注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及动手量得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的方法的运用.
35.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知识点归纳】
1.确定观察点,建立方向标;
2.用量角器确定物体方向;
3.用刻度尺根据物体方向距离确定其位置;
4.找出物体具体位置,标上名称.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以灯塔为观测点,A岛在 东 偏 北 60° 的方向上,距离是 4 千米.
(2)以灯塔为观测点,货轮在 西 偏 南 40° 的方向上,距离是 2 千米
(3)客轮在灯塔西偏北35°的方向上,距离是3千米.请画出客轮的位置.
分析:(1)由图意可知:以灯塔为观测点,A岛在东偏北60°的方向上,又因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而A岛与灯塔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于是就可以求出A岛与灯塔的实际距离.
(2)以灯塔为观测点,货轮在西偏南40°的方向上,又因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而货轮与灯塔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于是就可以求出货轮与灯塔的实际距离.
(3)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而客轮与灯塔的实际距离是3千米,于是可以求出客轮与灯塔的图上距离,再据“客轮在灯塔西偏北35°的方向上”即可在图上标出客轮的位置.
解:(1)以灯塔为观测点,A岛在东偏北60°的方向上,
又因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
所以A岛与灯塔的实际距离为:
4×1=4(千米);
(2)以灯塔为观测点,货轮在西偏南40°的方向上,
又因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
所以货轮与灯塔的实际距离为:
2×1=2(千米);
(3)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千米,
而客轮与灯塔的实际距离是3千米,
所以客轮与灯塔的图上距离为:
3÷1=3(厘米);
于是标注客轮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
故答案为: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依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判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以及线段比例尺的意义.
36.比例尺
【知识点归纳】
1.比例尺:
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分类:
比例尺一般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1)数值比例尺:例如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00或.为了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2)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上一条标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实际相对应的距离.
2.比例尺表示方法:
用公式表示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000000或写成:.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500千米,或五千万分之一.
3.比例尺公式: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4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1:40000 B、1:400000 C、1:4000000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根据题意可直接求得比例尺.
解:240千米=24000000厘米,
比例尺为6:24000000=1:4000000.
故选:C.
点评:考查了比例尺的概念,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注意在求比的过程中,单位要统一.
例2:把线段比例尺,改为数值比例尺是( )
A、110 B、1:100000 C、1:1000000
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依据“比例尺”即可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解:因为10千米=1000000里面,
则1里面:1000000里面=1:1000000;
答:改成数值比例尺为1:1000000.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37.复式折线统计图
【知识点归纳】
1.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
2.折线图特点: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可以用来作股市的跌涨和统计气温.
3.作用:
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般用于两者之间比较,主要作用还是看两者之间的工作进度和增长.
折线统计图分单式或复式.复式的折线统计图有图例,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线条区别开来.
4.区别: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差最大的是多了一条线,和第二个单位,但仍然能看出他的上升趋势.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哥哥和弟弟周末分别骑车去森林动物园游玩,下面的图象表示他们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请根据哥哥、弟弟行程图填空.
①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正 比例.
②弟弟骑车每分钟行 0.3 千米.
分析:此题是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成正比例的意义可知,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通过观察统计图可得出弟弟行驶的路程为30千米,时间为3:40﹣2:00=100分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决问题.
解:因为路程=速度×时间,
所以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
3:40﹣2:00=100(分钟),
30÷100=0.3(千米);
答:哥哥骑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弟弟骑车每分钟行0.3千米.
故答案为:正;0.3.
点评:此题考查了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成正比例的意义.
38.统计图的选择
【知识点归纳】
理解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并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注意:1.这三种统计图最后都要写标题.
2.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都会出现复式统计图,需用不同种类的条形和折线来表示,如﹣﹣与﹣﹣﹣﹣等.
3.制作统计图的目的.
尽可能清楚、有效地描述数据,以利于对数据作出正确的分析,以便进行合理地做出决策.
4.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区别
统计表所反映的数据准确、易找,但不易看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或变化情况,而统计图能很直观地表示出变化的情况,但往往不能看出准确的数据.
【命题方向】
常考题型:
例1:三洋电视机厂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出上半年月产量的多少与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分析】根据题意,即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即可做出判断.
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三洋电视机厂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出上半年月产量的多少与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折线统计图.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其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5/6 9:33:44;用户:jiangwenxiu;邮箱:jiangwenxiu@xyh.com;学号:26799902
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仪化小学教育集团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仪化小学教育集团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心计算,认真填空,慎重选择,手脑并用,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这是一份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及答案(苏教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准确填空,慎重考虑,合理选择,细心计算,力争准确,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心计算,准确填空,谨慎选择,正确操作,解决问题,阅读探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