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Word版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158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练习: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Word版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59158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2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1.亚历山大二世在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后坦言:“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他为“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所作的准备包括( )
①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主的改革阻力 ②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 ③组织讨论改革草案并拟订改革法令 ④于19世纪60年代颁布法令让农民付赎金获得土地和自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历山大二世酝酿改革的活动,④是亚历山大一世改革的内容,应排除。
答案:B
2.“二一九法令”实施后的农奴( )
A.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B.通常取得了高于改革前所耕种土地数量的份地
C.购买份地的赎金由政府以有息债券代付
D.自法令公布之日起即可赎买土地
解析:B项应该是“低于”而不是高于改革前耕种土地数量。C项赎买份地时首先要以现金的形式支付一部分,其余以政府有息债券代付。D项存在两年的过渡期,因而B、C、D三项表述有误。
答案:A
3.在俄罗斯的农村急于建立起一系列管理农民的机构,如村社、乡理事会、乡法院以及选出的村长、征税官,这是因为( )
A.彼得一世改革,手工工场大量增加
B.农奴已经解放,需要设立管理机构
C.工业革命开展,需要设立征税机构
D.克里米亚战败,各地农村动荡不安
答案:B
4.下列关于“二一九法令”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废除了俄国农奴制
B.没收地主土地转归农奴
C.由资产阶级所制定
D.为俄皇签署,具有封建性
解析:“二一九法令”是俄国正式宣布废除农奴制而颁布的法令,故A项正确;农奴制改革并不是将地主土地没收转归农奴,故B项错误;“二一九法令”由以沙皇为首的封建势力所制定,故C项错误;“二一九法令”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因而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故D项错误。
答案:A
5.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解析:列宁的话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的政治和经济近代化,C说法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岳麓书社2004年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包括:“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各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要评价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可知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镇压,因此体现了阶级史观或者也可以说成是革命史观;依据材料“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可知是从现代化史观或者是近代化史观的角度评价了洋务运动。第二小问,需要结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具体背景、措施、影响去分析。沙皇为了维护统治和贵族地主的利益进行的改革;在废除农奴制上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虽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也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废除农奴制,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劳动力、资本等有利的条件,因此推动了俄国在经济上步入了近代化。
答案:史观: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近(现)代化史观。
评价:①革命史观: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维护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而进行的一次不彻底的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同时也是一场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②近(现)代化史观: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显露疾病的症状。
——[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
——《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
(2)有学者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
答案:(1)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专制的腐朽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
(2)合理性:1861年改革解放农奴并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
影响:农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农民暴动不断,阶级矛盾依然尖锐。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 19世纪中叶的俄国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面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 改革的后果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 改革的后果一课一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