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考点滚动练(一) Word版含解析
展开考点滚动练(一)
(第一章、第二章)
一、选择题
1.(2017·青岛质检)下列数值最接近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的分子数
B.48 g臭氧中的原子数
C.常温常压下6 mL水的原子数
D.1 L 1 mol·L-1的氨水中的离子数
解析:A项,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B项,48 g臭氧的物质的量为1 mol,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 mol;C项,常温常压下6 mL水约为6 g,物质的量为 mol,则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D项,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
答案:C
2.(2017·银川调研)常温常压下,两个容积相同的烧瓶中分别盛满X和Y两种气体,打开开关a,两烧瓶内的气体充分混合后,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气体X | HI | NH3 | H2 | NO |
气体Y | Cl2 | HCl | Cl2 | O2 |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解析:①Cl2和HI发生反应Cl2+2HI===2HCl+I2,I2常温下是固体,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为原来的;②NH3和HCl反应生成NH4Cl固体,反应后气体压强为零,③氢气和氯气在常温下不反应,气体压强不变;④NO和O2发生反应2NO+O2===2NO2,又2NO2N2O4,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小,且小于原来的。所以最后容器内的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①>④>②,本题选C。
答案:C
3.(2017·大连检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如果a g某双原子分子气体的分子数为p,则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L)是( )
A. B. C. D.
解析:a g该双原子分子气体的分子数为p,则b g该气体的分子数为,可得b g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则b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L)。
答案:D
4.(2017·山东潍坊期末)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 mL 0.10 mol·L-1的硫酸铜溶液,下列实验用品及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容量瓶容积 | 固体质量 | 实验操作 |
A | 480 mL | 硫酸铜:7.68 g | 加入500 mL水 |
B | 480 mL | 胆矾:12.0 g | 配成500 mL溶液 |
C | 500 mL | 硫酸铜:8.0 g | 加入500 mL水 |
D | 500 mL | 胆矾:12.5 g | 配成500 mL溶液 |
解析:实验室里需要配制480 mL 0.10 mol·L-1的硫酸铜溶液,因为没有480 mL规格的容量瓶,所以要选择500 mL规格的容量瓶。若是硫酸铜,则需要8.0 g,若是胆矾,则需要12.5 g,且配成500 mL溶液,而不是加入500 mL水。本题选D。
答案:D
5.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物质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形成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B.冬天烧煤时可在煤中加入生石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C.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类似,防雾霾效果好的口罩呼吸阻力较大
D.PM2.5是直径小于等于2.5 μm的污染物颗粒,完全属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
解析:SO2可形成硫酸型酸雨,NOx可形成硝酸型酸雨,A项正确;CaO可以和煤生成的SO2反应生成CaSO3,CaSO3被氧化成CaSO4,“钙基固硫”,B项正确;防雾霾口罩效果好,说明孔隙小,呼吸阻力大,C项正确;PM2.5指粒子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而1微米=1 000纳米,D项错误。
答案:D
6.(2017·河南名校联考)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选项 | 混合物 | 纯净物 | 单质 | 电解质 |
A | 盐酸 | NaOH | 石墨 | K2SO4溶液 |
B | 空气 | Fe(OH)3胶体 | 铁 | Na2CO3 |
C | CuSO4·5H2O | CaCl2 | 水银 | 铜 |
D | 氯水 | KNO3晶体 | O3 | NaCl |
解析:A项K2SO4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B项胶体是混合物;C项CuSO4·5H2O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铜是单质,其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答案:D
7.(2017·四川成都一次诊断)某学生以铁丝和Cl2为原料进行下列三个实验。从分类角度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③反应制得的物质均为纯净物
B.实验②、③均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②、③均为放热反应
D.实验①、②所涉及的物质均为电解质
解析:实验③制得的胶体为混合体,A选项错误;实验②氯化铁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实验③中发生的水解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选项正确;实验②属于物理变化,该过程中放热,实验③为吸热反应,C选项错误;实验①所涉及的Fe、Cl2都不是电解质,D选项错误。
答案:B
8.(2017·辽宁大连重点中学联考)限定使用以下物质,盐:钾盐、钠盐、铵盐、钡盐;酸:盐酸、醋酸、稀硫酸。则符合2H++CO===CO2↑+H2O这个离子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共有( )
A.15个 B.12个
C.9个 D.6个
解析:符合题述离子方程式的反应可以是:HCl、H2SO4、KHSO4、NaHSO4、NH4HSO4五种物质与K2CO3、Na2CO3、(NH4)2CO3三种物质两两之间的反应,共15个。
答案:A
9.下列离子方程式及反应原理均正确的是( )
A.Fe2O3溶于足量HI溶液中:Fe2O3+6H+===2Fe3++3H2O
B.除去硫酸铁溶液中的硫酸亚铁:2Fe2++Cl2===2Fe3++2Cl-
C.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4HSO4溶液:Ba2++2OH-+NH+H++SO===BsSO4↓+NH3·H2O+H2O
D.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NH3·H2O===Al(OH)3↓+3NH
解析:Fe3+与I-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为Fe2O3+6H++2I-===2Fe2++I2+3H2O,A项错误;此时引入Cl-杂质,B项错误;NH4HSO4过量,H+先反应:Ba2++2OH-+2H++SO===BaSO4↓+2H2O,C项错误;氨水是弱碱,不拆,氨水过量Al(OH)3不溶解,D项正确。
答案:D
10.(2017·乌鲁木齐联考)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c(CO)>c(HCO)
B.b~c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H+===H2O+CO2↑
C.原溶液中n(Na2CO3)=n(NaHCO3)
D.K+、NO、SiO可大量存在于d点对应的溶液中
解析: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H+先与CO反应并生成HCO,b点时CO全部转化为HCO,由CO+H+===HCO、H++HCO===H2O+CO2↑及图中0~b、b~e段消耗盐酸的量知,原溶液中2n(Na2CO3)=3n(NaHCO3),C项错误;a点对应的溶液中3n(Na2CO3)=2n(NaHCO3)且CO水解程度比HCO水解程度大,故c(CO)<c(HCO),A项错误;d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此时SiO不能大量存在,D项错误。
答案:B
11.(2017·四川成都诊断)将足量二氧化硫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NH、Br-、Cl-
B.K+、Na+、SO、SiO
C.Na+、NH、SO、CH3COO-
D.H+、Fe3+、NO、SO
解析:A项,能大量共存;B项,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硅酸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醋酸,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亚硫酸氢根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H2SO3,其能被硝酸、铁离子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D
12.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能得到对应结论的是( )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 变蓝 | 原溶液中 无NH |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 显紫色 | 原溶液 中有I- |
C |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 黄色 | 溶液中 有K+ |
D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 品红溶 液褪色 | 该气体一 定是SO2 |
解析:某溶液与稀NaOH溶液在加热时反应,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证明原溶液中含有NH,A项错误;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发生了反应2I-+Cl2===I2+2Cl-,证明原溶液中有I-,B项正确;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证明原溶液中有Na+,C项错误;使品红褪色的气体可能是SO2、Cl2、O3等,某气体使品红褪色,加热溶液又恢复红色,证明该气体一定是SO2,D项错误。
答案:B
13.(2017·武汉期末)某无色溶液X,由Na+、Ag+、Ba2+、Al3+、AlO、MnO、CO、SO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溶液进行如下连续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B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白色沉淀甲是混合物,白色沉淀乙是纯净物
C.Ag+、Ba2+、Al3+、MnO、SO一定都不存在于溶液中
D.Na+、AlO、CO一定存在于溶液中
解析:溶液无色,则不含MnO,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没有沉淀,则一定含有CO,不含Ag+、Ba2+、Al3+,则气体A为CO2,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生成气体和白色沉淀,则发生的反应为H++HCO===H2O+CO2↑和Al3++3HCO===Al(OH)3↓+3CO2↑,则原溶液中含有AlO,根据溶液电中性原则,一定含有Na+,最后加入 过量氢氧化钡溶液,因之前加入的碳酸氢铵过量,则生成的气体B是NH3,白色沉淀一定有BaCO3,可能有BaSO4,则SO是否存在不能确定。
答案:D
14.某白色固体可能有Na2CO3、NaHCO3、Na2SO3、Na2SO4中的若干 种组成。为了检验该固体的成分,取少量样品将其溶于水,分别取两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只产生无色气体;
②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酸a,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则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若a是HCl,一定有Na2CO3和Na2SO4,NaHCO3和Na2SO3无法确定
B.若a是HCl,一定有Na2SO4,Na2CO3和Na2SO3至少含有一种
C.若a是HNO3,一定有Na2CO3、Na2SO4和Na2SO3
D.若a是HNO3,一定有Na2CO3和Na2SO4,一定没有Na2SO3
解析:根据现象②“加入足量的稀酸a,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可判断,若a是HCl,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SO4,而溶解的部分则可能为Na2SO3、Na2CO3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碳酸钡沉淀,Na2CO3和Na2SO3至少含有一种即可符合题意;若a是HNO3,白色沉淀部分溶解,说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2CO3,而不溶部分则可能有三种情况:若原固体粉末中有Na2SO4,显然能符合题意;若有Na2SO3,BaCl2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后被稀硝酸氧化为硫酸钡,符合题意,若有Na2SO4和Na2SO3,也符合题意,故Na2SO3和Na2SO4至少含有一种。NaHCO3存在与否则无法判断,故本题选B。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5.(2017·重庆万州质检)实验室需要0.1 mol·L-1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在配制NaOH溶液时:
①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填“>”“<”或“=”)0.1 mol·L-1。
③若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移入容量瓶→洗涤烧杯及玻璃棒→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定容,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填“>”“<”或“=”)0.1 mol·L-1。
(3)在配制硫酸溶液时:
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量筒最好;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配制溶液需要五种玻璃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2)①因无450 mL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要用500 mL的容量瓶,m(NaOH)=c·V·M=0.1 mol·L-1×0.5 L×40 g·mol-1=2.0 g;③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应把它冷却至室温后再移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后,溶液冷却到室温后,体积减小,浓度偏高。
(3)①c(浓)·V(浓)=c(稀)·V(稀),即 mol·L-1×V(浓)=0.5 mol·L-1×0.5 L,得V(浓)≈0.013 6 L=13.6 mL;②选用15 mL量筒最好,误差小;③注意三点:酸入水、沿器壁、棒搅拌。
答案:
(1)AC 烧杯、玻璃棒
(2)①2.0 ②< ③>
(3)①13.6 ②15 ③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6.(2017·成都诊断)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无色水样的成分进行检验,已知该水样中只可能含有K+、Mg2+、Fe3+、Cu2+、Al3+、Ag+、Ca2+、CO、SO、Cl-中的若干种离子。该小组同学取100 mL水样进行实验,向水样中先滴加硝酸钡溶液,再滴加1 mol·L-1的硝酸,实验过程中沉淀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注明:Ob段表示滴加硝酸钡溶液;bd段表示滴加稀硝酸
(1)水样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
(2)写出BC段所表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点到C点变化过程中消耗硝酸的体积为________。
(4)试根据实验结果推断K+是否存在?________(填“是”或“否”);若存在,K+的物质的量浓度c(K+)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K+不存在,则不必回答该问)
(5)设计简单 实验验证原水样中可能存在的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解析:该水样为无色沉淀,所以Fe3+、Cu2+不存在;根据图像知,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所以,原水样中一定含有SO、CO。又因为Al3+与CO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CO与Ag+、Ca2+、Mg2+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所以,Al3+、Ag+、Ca2+、Mg2+不存在。n(SO)=n(BaSO4)==0.01 mol;n(CO)=n(BaCO3)==0.02 mol,=。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根据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原测,阳离子K+肯定存在。根据电荷守恒有0.01 mol×2+0.02 mol×2+n(Cl-)=n(K+),推知:n(K+)≥0.06 mol,则c(K+)≥=0.6 mol·L-1。
答案:
(1)SO、CO c(SO)∶c(CO)=1∶2
(2)BaCO3+2H+===Ba2++CO2↑+H2O
(3)40 mL
(4)是 c(K+)≥0.6 mol·L-1
(5)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待沉淀完全且没有气泡生成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水样中含Cl-,若没有白色沉淀,则原水样中不含Cl-
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考点滚动练三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考点滚动练三 Word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考点滚动练(一)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考点滚动练(一) Word版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考点滚动练(二)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考点滚动练(二) Word版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持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