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8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一、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欧美各国的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新的科学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19 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电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19 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与此同时,电动机也制造出来。不久,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可以输送到很远的地方,供给人们使用。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爱迪生(1847- 1931)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发明家,他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获得专利,其中,耐用白炽灯的发明最有意义,它给人类带来了电的光明。
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并于次年成立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这是贝尔发明的电话。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不久,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也研制成功。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远远高于蒸汽机,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
内燃机出现以后.许多发明家在尝试着把它用于交通工具。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各自独立地制成了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并作为商品出售,现代汽车工业由此开始。
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 汽车。
在蓝天中翱翔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以内燃机作动力,把飞机升上天空.
化学工业的发展也令人瞩目。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美国人发明了塑料,法国人发明了人造纤维。
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A.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B.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C.新兴工业对工人要求高D.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科学技术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由于炼钢技术的改进,钢产量大幅度提高,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钢材取代原来的木材和铁。
试分析比较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 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
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 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垄断或称卖方垄断、独卖、独占,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方垄断相反,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不能同时调节),能够借由在法律上独享的特权、对供应来源的控制、或是企业间的联手或协力行为来达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 也推动了纺织、钢铁及造船等传统工业部门的巨大进步。
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是垄断组织的四种主要形式。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工厂的规模都比较小,大多数只有十几个人,有几百名工人的工厂就算是大工厂,而且每个工厂的运作都相对独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重化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很多工厂有成千上万的工人,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趋加强。
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更多的利润,资产阶级着手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调整生产组织形式。首先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一些大企业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了垄断组织。垄断很快渗人资本主义社会的许多方面,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一个重要特征。
美孚石油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垄断企业,它拥有从采油、炼油到运输、销售的几乎所有石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部门,它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国市场的90%以上,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它也使技术发明和改进的过程社会化了。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提供条件,使科学 技术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科技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也能够较快地运 用于生产。托拉斯等高级形式垄断组织的出现,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漫画)
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 业革命的发展更为迅猛,也更为广泛。它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世界市场在广义上指的是国际 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合,它的出现,需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汽车越来越多,火车和轮船越来越先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了有线电报。19世纪中后期,电报和电话把世界各地更紧密地联系在- -起。1869年从英国伦敦到印度城市卡里卡特的电缆铺设完成.图为印度工人在铺设电缆.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此段话反映了德国加入瓜分世界的要求。一方面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企业发展经济上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与当时发达国家掀起的瓜分世界的潮流相关。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世界资本主义全球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也要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不发达地区面临的灾难和屈辱。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两次工业革命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本质上都是人们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过程,都促进 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两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代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公司制、垄断制。同时,两次工业革命在很多方面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以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为标志,后者以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为标志;前者局限于轻工业领域,后者以重
工业部门为主体;前者代表性的产业是纺织业,脱胎于传统的手工业行业,后者代表性的产业是以科学技术为本的新兴产业部门,如电气、电机制造、钢铁、汽车、化工等;前者局限于少数国家,持续时间长,进展缓慢,后者几乎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见效快;前者开辟的是“纺织时代”和“蒸汽时代”,后者迎来的则是“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轮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 汽轮船,正喷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请你结合图文,发表自己的感想。
19世纪后期,社会经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尚”的形成与人们对这种变化的欣赏心态相关。人们陶醉于城市化的发展、陶醉于机器大生产带来的高速度,但是人们恰恰忽略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是与环境的恶化同时发生的。今天我们从历史的发展得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专利数的剧增”,可知这与德国政府重视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A项“海外市场”,材料无从体现;B项“遥遥领先”,不符合史实;D项“引进他国技术发明”,与题干主旨不相符合。故选C。
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
2.该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①行业竞争激烈 ②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③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④劳动者收入快速提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解析] 表格数据显示,企业总数从1870年的808个减少到1900年的669个,反映出美国钢铁行业的竞争激烈,①正确;就整体来说,虽然企业总数减少,但是工人总数、产量、投资额都增加了,也就意味着该行业的生产和资本趋向集中,②正确;表格数据显示,工人总数、产量、投资额都增加了,而企业总数减少,表明企业规模在扩大,③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工人收入变化的数据,④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
3.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所以被称之为“电气时代”有很多原因,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蒸汽动力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长距离输变电技术将发电厂和各地的工厂与家庭连接起来D.电力交通、电讯技术、电影电视进一步扩大了世界的联系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是183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是1866年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A、C和D均属于正确表述,排除。
4.西门子等制成发电机并使它变得实际可用,开启了以电气化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诞生,卡尔·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由此可以看出( )A.美国科技水平超越德国B.德国是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C.世界科技中心多元化D.当时有两个世界科技中心:美国和德国
解析] 本题考查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成就。A、D两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美国的成就,无法比较;C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德国的成就,并未说明其他国家的科技成就;B项正确,材料中的科技成就使德国成为当时世界科技中心之一。
5.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来源:D.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
B [解析] 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数据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煤炭与石油”不是新能源,故C项错误;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与材料中“煤炭比例”不断下降不符,故D项错误。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888年”“散发着臭气的怪物”等,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判断出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成果。再根据题干“为马车提供动力”之要求。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本题正确答案选C。
6.1888年9月12日,一份报纸对慕尼黑博览会上的一项发明,作了如此的报道与描述:“星期六下午,人们怀着惊奇的目光看到一辆三轮马车在街上行走,前边没有马,也没有辕杆,车上只有一个男人,马车在自己行走,大街上的人们都惊奇万分。”也有人将其称之为“散发着臭气的怪物。”为马车提供动力的是:A.车上的人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动机
7.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B.化学工业的兴起C.重工业取得新进展D.科学推动技术进步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故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故D正确;电力的广泛应用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不是最突出的特点,故A错误;化学工业的兴起,也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故B错误;重工业取得新进展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表现,故C错误。故选D。
8.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家的一些企业共同出资设立销售公司,实行统一销售,或者由共同组成的集团将所有成员企业的产品都买下,然后统一销售。这一组织形式的出现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大企业控制产品的生产和价格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C.工业结构的大幅度变动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形成,垄断组织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故D正确;大企业控制产品的生产和价格,属于现象,不是实质,故A错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是垄断组织形成的原因,不是实质,故B错误;工业结构的大幅度变动,与材料无关,故C错误。故选D。
9.19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到20世纪初,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这表明德国A.实现国家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B.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C.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英法等国D.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材料“德国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鼓励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科技……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反映了德国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故D正确;材料未涉及德国国家统一和确立民主制度的问题,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工业化提高了市民的文化水平,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德国科技实力一直领先于英法等国,故C错误。故选D。
10.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题干设问要求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石油化学工业是重工业,属于工业结构,因此可以排除A项;BD两项是现象而非本质,故排除;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形成垄断,资本家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组成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C符合题意。
11.西方国家的一些未来学家和社会学家,大肆宣扬所谓“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笫三次浪潮”等理论,企图论证现代资本主义己经变形,竭力掩盖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把它看成是永久繁荣的社会制度,当然也不会再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了。对此观点认识错误的是A.正确的认识了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B.掩盖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C.否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D.没有正确的分析社会演进中产生的问题
材料宣扬的理论掩盖了资本主义侵的事实,并不是正确认识到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A错误,符合题意,其他均是对于材料正确的解读,排除。
12.下图是20世纪初欧美国家报刊上的一幅漫画(图中大树意为自由贸易,树底下坐着的是英国,而正在采摘果子的为美、法、俄、荷等国)。下列对这幅漫画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英国仍然坚持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激烈C.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D.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美国工业生产超过英国,结合图示自由贸易大树下的英国受到美、法、俄、荷等国等国挑战,故C项错误。
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8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新课标)8 第二次工业革命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电机,电气时代,汽车的问世,飞机的问世,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大王卡内基,工业结构重工业主导,垄断组织形成过程,瓜分世界,知识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8 第二次工业革命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8 第二次工业革命备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名师精讲,典例剖析,史料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8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8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力的广泛使用,发电机,无轨电车,电影放映机,煤气内燃机,柴油内燃机,汽油内燃机,石油开采兴盛,交通工具的革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