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综合训练题
展开第三章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劳动力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2~3题。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3.图示地区种植这种农作物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
A.土地面积广阔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D.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读北半球某农场的工作历程(农事安排)示意图,完成4~5题。
4.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5.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B.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C.市场和饲料是形成该农业类型的主要因素
D.经营方式多为国有大型农场
读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完成6~7题。
6.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7.传统稻米产区最需改进的是( )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
D.大规模企业化种植园,农业产品商品率高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58°到南纬35°~40°之间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下表为美国和我国玉米带的比较。
项目 | 美国玉米带 | 中国玉米带 |
纬度 | 37°N~45°N | 42°N~46°N |
地形 | 平原 | 平原 |
土壤有机质 | 3%~6% | 2% |
降水量/mm | 500~700 | 450~650 |
无霜期/天 | 160~200 | 130~145 |
玉米面积比重 | 50% | 50%~60% |
玉米单产 | 7 500千克/公顷 | 6 750千克/公顷 |
(1)由材料一分析两个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材料二表中数据看出,美国玉米带的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
A.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①③
10.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
①东北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鄱阳湖平原 ④成都平原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读某一年度中四个国家粮食作物生产的统计表,完成第11题。
粮食作物生产统计 | 甲 | 乙 | 丙 | 丁 |
每公顷肥料施用量/千克 | 250.8 | 53.7 | 108.8 | 191.9 |
每公顷产量/千克 | 2 498 | 977 | 1 956 | 3 150 |
农业劳动力人均产量/吨 | 6.1 | 140.6 | 121.7 | 79.2 |
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 2.1 | 186.6 | 145.6 | 37.9 |
11.甲、乙、丙、丁四国中,最可能属商品谷物生产国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读四个国家某年粮食作物生产状况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大牧场放牧业 B.混合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13.与甲国农业生产特征相似的国家是( )
A.印度尼西亚 B.美国
C.南非 D.巴西
14.读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及气温、降水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两图与A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________图,这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乙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3)简要说明乙地农业生产的特点。
(4)甲地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C 3.B 4.C 5.B 6.C 7.B
8 (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种植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
(3)热量不足,水源不足
(4)自然条件: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无霜期长,降水略多。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9.C 10.C 11C 12.C 13.B
14 (1)C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2)气候条件优越,(夏季)高温多雨;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地形平坦,以平原地形为主;粮食需求量大。
(3)粮食单产高;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等。
(4)水源不足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城市化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三节 城市化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是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B 3,D 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课后复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②处可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能反映图中①的事例是,该工业地域,该工业地域的突出优势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