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1第三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学案设计
展开【学习目标】
1. 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地理景观图的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2. 了解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培养我们学生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重点难点】
1.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2. 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
【学习过程】
1、看课本讨论回答:外力作用①能量来源 ②表现形式 ③对地貌的影响
2、流水、风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
(要求学生阅读流水作用及风力作用,结合课本插图,分析这两种作用下形成的地貌。并完成表格。
3、二、要求学生记忆完成下表
4、思考讨论: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人类活动是怎样改变地表形态的?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1~3题:
1、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
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上述四种主要的地貌景观的成因,与
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
相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①~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 )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喀斯特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岛
读人民币版面图案图,判断4~6题。
4、该版面图案景观是( )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5、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6、该景观地貌属于( )
A、雅丹地貌 B、丹霞地貌
C、冰蚀地貌 D、喀斯特地貌
7、图中四幅地形示意图分别是由下列四种作用形成的,下列四组数码排序与示意图(从左到右)相符的是( c )
①风力侵蚀作用 ②流水侵蚀作用 ③流水溶蚀作用 ④冰川刨蚀作用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④③②①
读下图,回答8~10题。
8、甲、乙两图中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侵蚀作用
C、堆积作用 D、岩浆活动
9、甲图中峡谷的成因是( )
A、断裂下陷 B、地壳上升,河流下切 C、冰川侵蚀 D、流水溶蚀
10、乙图中的山峰为(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角峰
读下图,回答11~12小题。
11、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常见的河流
地貌是( )
A、峡谷 B、三角洲
C、河漫滩平原 D、沙丘
12、图中所示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
A、半山腰 B、河漫滩平原
C、三角洲平原 D、高山顶部
二、综合题
13、读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地区,是
因________作用强烈而形成,简要说明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风,是由风力的
______和_____作用形成的。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据岩石的成因分类,D属于_____岩,C属于______岩,其中在C岩体周围附近又有可能形成______岩。C、E、D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14、读黄河河口地区在不同时段陆地面积增减变化情况图,分析回答问题。
(1)黄河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反映的大约是___________年间黄河
河口陆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年净增加面积最
快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
(3)1990年1月以后,黄河河口地区陆地面
积的变化是_______(增加或减少),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图,比较北半球 河流源
头附近A地和河流经过的B、C、D
三地,与甲、乙、丙、丁四幅断面
图,回答:(1)写出A、B、C、
D四地与断面图的对应关系:
A.___ B.___ C.___ D. ___
(2)A处谷地的形状呈____形,
由于________作用造成的;河流源
头的补给主要为_______补给。
(3)B、C、D三处流水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B地为_______作用,C地为________作用,D地为________作用。
(4)A谷口处和D处外力作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作用,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处因流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_____岸相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反思】
【参考答案】
1—5 D A B B B 6—10 D C B B D 11—12 A B
13、(1) 西北内陆 风力侵蚀 风携带泥沙对岩石产生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在近地面最为
明显,因而形成蘑菇状 (2) 东北 搬运 堆积 (3)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
用 (4)沉积 岩浆 变质 E、D、C
14、(1)黄河泥沙淤积 (2)1986年~1996年(或10年) 1988年12月~1990年1月
(3)减少 沿河地区引水量增多,断流天数增多,导致人海泥沙量减少;水利、水土保持等综合措施使中上游地区蓄水量增加,水土流失减轻
15、(1)丙 丁 乙 甲 (2)U 冰川侵蚀 冰雪融化 (3)侵蚀 搬运 沉积 (4)沉积 A为冰川沉积,与气温升高有关,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沉积物大小不一,杂乱无章地分布;D是流水沉积,沉积物与流水速度有关,流速降低后沉积物有秩序地在下游沉积
(5)与左岸相连。
外力
侵蚀地形
沉积地形
主要分布区
风力作用
干旱、半干旱区[来源:gkstkgkstk]
流水作用
湿润、半湿润区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来源:gkstk][来源:gkstkgkstk]
蚀[来源:gkstkgkstk]
作
用
风力侵蚀[来源:gkstk.Cm]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
水
侵
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
作
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高中地理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导航,知识导学,知识拓展,重点导析,探究活动,知识归纳,方法点拨,地理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地表形态的变化精品导学案,文件包含2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导学案含答案doc、2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导学案含答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三节 天气系统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三节 天气系统精品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关注,知识清单,课上检测,知识清单答案,课上检测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