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展开2020-2021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0年的主题是“答案在自然”。这表明生物多样性仍然是我们所有人面临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挑战的答案。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物种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
2.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3.如图是几种动物的分类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豹和虎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
B.狗与虎分属两科,没有亲缘关系
C.猫和豹属于同科动物,有共同特征
D.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亲缘关系近
4.桫椤是我国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喜欢阴湿环境,植株高大且有根、茎、叶等器官,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据此判断桫椤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5.如图中吸管的圈内部分可以表示某类动物的身体的结构特点。下列动物不具有此特点的是( )
A.涡虫 B.蚯蚓 C.水蛭 D.沙蚕
6.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细菌和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细菌和真菌都营腐生生活
D.细菌和真菌主要依据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7.提出生命起源“自生论”的是( )
A.范•海尔蒙特 B.弗朗西斯科•雷迪
C.巴斯德 D.米勒
8.有关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是化石
C.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9.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时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杀虫剂对苍蝇进行了选择
B.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繁殖能力
C.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免疫力
D.杀虫剂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0.人类进化发展的大致历程是( )
A.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B.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C.南方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
D.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
11.如图是学生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合理的是( )
A. B. C. D.
12.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蜜蜂主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A.动作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13.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鼠走迷宫
D.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
1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5.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一类生物数量最少?( )
A.浮游植物 B.浮游动物 C.肉食小型鱼 D.肉食大型鱼
16.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 B.
C. D.
17.如图所示繁殖技术具有用材少、繁殖速度快、很少感染病毒等优点。此繁殖技术是( )
A.扦插 B.嫁接 C.地下茎繁殖 D.组织培养
18.“花褪残红青杏小”,形成小青杏的有性生殖过程是( )
A.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B.传粉、受精、开花、结果
C.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D.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19.对比下图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乙图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消灭蝗虫,最好选择蝗虫发育的成虫期
D.甲图和乙图中的昆虫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过蜕皮才能够长大
20.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都必须经过的阶段是( )
①求偶 ②交配 ③筑巢 ④产卵 ⑤孵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21.请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 )
A.细胞核>DNA>染色体>基因
B.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C.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
D.染色体>DNA>细胞核>基因
22.西瓜果肉的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纯种红果肉西瓜的花粉传授到纯种黄果肉西瓜的柱头上,则当年黄果肉西瓜藤上所结的果实,其果肉的基因组成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Rr rr B.rr Rr C.RR rr D.RR Rr
23.如图是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人为男性
B.图中有22对常染色体
C.1个生殖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
D.图中有1条X染色体来自其母亲
24.先天愚型是由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导致的,通常为先天性中度智力障碍。由此可见,这种疾病属于( )
A.非遗传病 B.遗传病 C.传染病 D.激素缺乏病
25.人们常利用变异原理来选育新品种。下列品种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的是( )
A.利用杂交技术培育的杂交水稻
B.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
C.利用太空中的射线培育的太空椒
D.利用化肥培育的又长又大的萝卜
二、分析作答题(本卷包括二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0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初,青蛙们“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在抱对。不久,如果再来,你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如果再继续观察下去,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谈谈你对青蛙的认识:
(1)青蛙属于 类动物,此类动物是由 进化的过渡类群。
(2)青蛙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受精方式为 。
(3)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 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称为 发育。
(4)从蝌蚪发育到成蛙,呼吸器官的变化是:用 呼吸变为用肺和皮肤呼吸。
(5)青蛙在陆地上的主要运动形式是 ;在水中成蛙用 游泳。
(6)青蛙体色与环境一致属于 行为,雄蛙鸣叫和雌雄蛙抱对属于 行为。
27.(5分)如图是以海洋化学起源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
(1)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 (填字母),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实现 。
(2)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 (需氧型或不需氧型),古人类出现时期是 (填字母)。
(3)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仅从结构特点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
28.(6分)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2)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草属于 者;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 者。
(3)为了防止草原病虫害,向牧草大量喷洒化学药剂DDT,则该食物网中 体内有毒物质DDT积累最多。
(4)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蛇、鹰、狐,会导致牧草的数量大量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
29.(10分)如图甲为关节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上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关节由[ ] 、[5]关节囊和[ ] 组成.
(2)图甲中的[5]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的,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结构是[ ] .
(3)图乙由屈肘到伸肘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 作用释放提供;在 系统的支配下,引起骨骼肌收缩和舒张下,牵动所附着的骨绕 关节才能完成;其中的骨起 作用,关节起 作用,肱 头肌起动力作用.
30.(9分)请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据图回答问题:
资料一:人类有肤色之别。根据肤色特征可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棕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不同人种肤色的基因组成是不同的。但是长期晒太阳的非黑色人种,肤色也会变黑。
资料二: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
(1)肤色是一种性状,是由 控制的。人类肤色的黄色、黑色等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中称为 。
(2)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若这对夫妇肤色的基因组成均为Aa(如图),则这个白化病孩子肤色的基因组成是 。这对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 。为减少隐性遗传病出现的机会,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 。
(3)这对夫妇在沙漠地区勘探考察两年,皮肤晒黑了,这种肤色的变异是 (选填:可遗传、不可遗传)的变异。
(4)资料二中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 组成。
(5)人的性别也是一种性状,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 染色体。
(6)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桥梁”是 。
三、科学探究实验题(请将所作的答案,按要求清晰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1.(4分)请根据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观察:鲫鱼】
用滴管吸取红墨水滴在鲫鱼口前部的水中,发现红墨水随水由口流入,从 流出,这是鲫鱼在 。
(2)【观察:鸡卵的结构】
受精的鸡卵卵黄上的小白点是 ,经过不断发育形成雏鸡。
(3)【游戏:生男生女的奥秘】。
“女”信封中装入20张代表卵细胞的红色圆形纸片,每张纸片上书写“X”;
“男”信封中装入20张代表精子的蓝色椭圆形纸片,则这20张纸片上书写的内容是 。
32.(6分)下面是霏霏同学进行的某项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1 只蚂蚁、1 杯浓糖水、1 杯清水、1 个放大镜、2 个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1 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液体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为此探究活动拟定一个实验题目:探究
(2)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实验变量是: 。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并停留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并停留,则说明 。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5)实验后,霏霏应如何处理蚂蚁?答: 。
2020-2021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0年的主题是“答案在自然”。这表明生物多样性仍然是我们所有人面临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挑战的答案。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物种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可见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环境的多样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别属于( )
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C.自然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如建立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如建立东北虎繁育中心保护东北虎;
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此外对破坏者还采取法制教育和处罚等,如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等等措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3.如图是几种动物的分类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豹和虎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
B.狗与虎分属两科,没有亲缘关系
C.猫和豹属于同科动物,有共同特征
D.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亲缘关系近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据此解答。
【解答】解:A、虎和豹属于豹属,虎和猫的属于猫科,科>属,因此虎和豹的共同点多,A正确;
B、狗与虎分属两科,但狗和虎同目,有亲缘关系,B错误;
C、猫和豹属于猫科,有共同特征,C正确;
D、猫与豹同科,猫与狗同目,目>科,所以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猫与狗的亲缘关系近,D正确。
故选:B。
4.桫椤是我国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喜欢阴湿环境,植株高大且有根、茎、叶等器官,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据此判断桫椤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分析】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据此作答。
【解答】解: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无花,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由题意可知,桫椤喜欢阴湿环境,有根、茎、叶,无花、果实、种子,据此判断桫椤属于蕨类植物。
故选:B。
5.如图中吸管的圈内部分可以表示某类动物的身体的结构特点。下列动物不具有此特点的是( )
A.涡虫 B.蚯蚓 C.水蛭 D.沙蚕
【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细长,由许多体节构成,有真体腔,有刚毛或疣足,解答即可。
【解答】解:图中吸管的圈内部分可以表示环节动物的身体的结构特点,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沙蚕、水蛭和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涡虫的身体被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
故选:A。
6.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细菌和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细菌和真菌都营腐生生活
D.细菌和真菌主要依据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细菌和真菌都没有叶绿体,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有寄生也有腐生,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遗传物质有DNA和RNA两种,A错误;
B、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体可以使人或动物得病,有些噬菌体则是有益的,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它可以吞噬细菌,B错误;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营腐生生活,也有的真菌和真菌营寄生生活,C错误;
D、细菌和真菌主要依据结构特征进行分类,D正确。
故选:D。
7.提出生命起源“自生论”的是( )
A.范•海尔蒙特 B.弗朗西斯科•雷迪
C.巴斯德 D.米勒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部分生物学家在生物学上的突出贡献,据此解答。
【解答】解:自然发生又称“自生论”或“无生源论”,认为生物可以随时由非生物产生,或者由另一些截然不同的物体产生。17世纪初,范•海尔蒙特把小麦苗、被人汗水浸湿的衬衣放入一个容器,经过21天,老鼠“自生”出来。他提出了生命起源的“自生论”。我国也有“腐草为萤”“腐肉生蛆”的说法。
故选:A。
8.有关生命起源和生命进化的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是化石
C.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解:A、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A正确;
B、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B正确;
C、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C错误;
D、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因此,生物的进化经历了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历程,D正确。
故选:C。
9.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时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杀虫剂对苍蝇进行了选择
B.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繁殖能力
C.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免疫力
D.杀虫剂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图中使用农药时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群体密度减少;一段时间药效过后,害虫大量繁殖,害虫群体密度增加;再使用农药又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密度又减少。
【解答】解:随着杀虫剂的使用,苍蝇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因此苍蝇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可见A正确。
故选:A。
10.人类进化发展的大致历程是( )
A.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B.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C.南方古猿→能人→智人→直立人
D.南方古猿→直立人→智人→能人
【分析】人类的进化历程主要经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四个阶段。
【解答】解: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
故选:B。
11.如图是学生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合理的是( )
A. B. C. D.
【分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
【解答】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如图为屈肘,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A图两块骨骼肌都在收缩,错误;B图只有一块骨骼肌,错误;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正确;D图两块骨骼肌的没有跨过两端的关节,错误。故选:C。
12.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蜜蜂主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
A.动作 B.气味 C.声音 D.表情
【分析】动物的动作、声音、气味都能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都是动物的语言。
【解答】解: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语言”(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工蜂外出觅食,发现蜜源后,会跳8字舞或圆圈舞,用这些动作来告知同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这是群体中不同动物个体之间的通讯和合作。
故选:A。
13.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鼠走迷宫
D.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
【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不符合题意;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B不符合题意;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都是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而鼠走迷宫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C不符合题意;
D、狗辨主客、惊弓之鸟、老马识途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D符合题意;
故选:D。
1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
C.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D.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分析图表可知:甲生产者、乙消费者、丙分解者,解答即可。
【解答】解: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A正确;
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B正确;
C、丙能分解甲、乙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进入生态循环,丙是分解者,C正确;
D、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非生物成分,D错误。
故选:D。
15.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一类生物数量最少?( )
A.浮游植物 B.浮游动物 C.肉食小型鱼 D.肉食大型鱼
【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解答】解: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组成的食物链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
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在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营养级最高的是肉食大型鱼,所以肉食大型鱼数量最少。
故选:D。
16.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曲线图中的哪一个来表示?( )
A. B.
C. D.
【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首先明确的是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干扰超出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解:在上面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蝗虫是以水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青蛙是以蝗虫为食,属于次级消费者。所以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为:水稻→蝗虫→青蛙。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只要某一物种的数量发生变化,就会牵动整条食物链,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青蛙的数量减少,蝗虫在短时间内就会因天敌减少而数量急剧增加,而蝗虫的数量增加又导致水稻的数量减少,蝗虫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数量就会减少,所以将青蛙杀绝,蝗虫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再减少。
故选:C。
17.如图所示繁殖技术具有用材少、繁殖速度快、很少感染病毒等优点。此繁殖技术是( )
A.扦插 B.嫁接 C.地下茎繁殖 D.组织培养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组织培养的优点。
【解答】解:由图解可知,此繁殖技术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 技术。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故选:D。
18.“花褪残红青杏小”,形成小青杏的有性生殖过程是( )
A.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B.传粉、受精、开花、结果
C.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D.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分析】一朵完全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花开放以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
【解答】解:花、果实和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成熟以后开放,花粉从花药里面散出,借助于外力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头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细胞融合成受精极核。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以下变化:
由此可见开花结果的过程是开花→传粉→受精→果实(种子),小青杏是果实,因此形成小青杏依次经过的生理过程是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故选:A。
19.对比下图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蝗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乙图家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消灭蝗虫,最好选择蝗虫发育的成虫期
D.甲图和乙图中的昆虫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过蜕皮才能够长大
【分析】图甲是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乙是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不完全变态发育指的是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例如蝗虫、蝉等就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例如蜜蜂、菜粉蝶、家蚕等就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解:A、甲图中的昆虫是蝗虫,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正确;
B、乙图中的昆虫是家蚕,家蚕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正确;
C、图中的昆虫是蝗虫,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成虫。蝗虫的幼虫期发育时间较短,食量较小;而成虫主要以禾本科农作物为食。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因此蝗虫主要危害禾本科农作物,其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成虫时期。灭蝗最好在幼虫期特别是3龄前蝗虫翅不发达,有利于集中消灭。C错误;
D、甲图中的蝗虫和乙图中的家蚕都属于昆虫,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甲图和乙图中的昆虫在成长过程中都要经过蜕皮才能够长大。D正确。
故选:C。
20.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都必须经过的阶段是( )
①求偶 ②交配 ③筑巢 ④产卵 ⑤孵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分析】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
【解答】解:鸟类具有的生殖行为有: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是求偶、交配、产卵;育雏行为不是所有的鸟儿都具有的,如早成雏的鸟类就没有此行为。杜鹃不筑巢、孵卵和育雏。
故选:D。
21.请描述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 )
A.细胞核>DNA>染色体>基因
B.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C.染色体>细胞核>DNA>基因
D.染色体>DNA>细胞核>基因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DNA、基因的大小关系.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DNA、基因的概念、位置、大小关系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基因在D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上。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片段。因此染色体存在于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还有RNA.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如图:
故选:B。
22.西瓜果肉的红色(R)对黄色(r)为显性。若将纯种红果肉西瓜的花粉传授到纯种黄果肉西瓜的柱头上,则当年黄果肉西瓜藤上所结的果实,其果肉的基因组成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Rr rr B.rr Rr C.RR rr D.RR Rr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西瓜属于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
【解答】解:西瓜果肉的红色 (R)对黄色 (r)为显性,若将红果肉西瓜 (RR)的花粉传授到黄果肉 西瓜(rr)的柱头上,则当年黄果肉西瓜藤上所结的果实,其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子房壁不是由受精卵发育的,因此它的基因组成和亲本一样仍然是rr,种子中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受精卵一个基因来自红果肉西瓜R,另一个基因来自黄果肉西瓜r,因此其基因组成分别是Rr。
故选:B。
23.如图是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人为男性
B.图中有22对常染色体
C.1个生殖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
D.图中有1条X染色体来自其母亲
【分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解答】解:A、分析图示可知:图中共有23对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大小相同,为XX染色体,故此图表示女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A错误;
B、图中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叫常染色体,B正确;
C、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人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1个生殖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C正确;
D、女性体细胞中的XX染色体,其中一个X来自母亲,另一个X来自父亲,D正确。
故选:A。
24.先天愚型是由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导致的,通常为先天性中度智力障碍。由此可见,这种疾病属于( )
A.非遗传病 B.遗传病 C.传染病 D.激素缺乏病
【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
【解答】解:先天性愚型患者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了一条,符合遗传病的定义:由于基因或染色体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叫遗传病,这种疾病能够遗传。
故选:B。
25.人们常利用变异原理来选育新品种。下列品种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的是( )
A.利用杂交技术培育的杂交水稻
B.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
C.利用太空中的射线培育的太空椒
D.利用化肥培育的又长又大的萝卜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因而能遗传给后代;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没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因而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否有遗传物质的改变,如果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变异,就能遗传,否则是不会遗传的。
【解答】解:ABC、利用杂交技术培育的杂交水稻、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抗虫棉、利用太空中的射线培育的太空椒,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
D、利用化肥培育的又长又大的萝卜,是环境导致的变异,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故选:D。
二、分析作答题(本卷包括二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0分)“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末夏初,青蛙们“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在抱对。不久,如果再来,你会在水中看到小蝌蚪。如果再继续观察下去,你会有许多新的发现……谈谈你对青蛙的认识:
(1)青蛙属于 两栖 类动物,此类动物是由 水生向陆生 进化的过渡类群。
(2)青蛙的生殖方式为卵生,受精方式为 体外受精 。
(3)蝌蚪和成蛙在形态结构、 生活习性 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称为 变态 发育。
(4)从蝌蚪发育到成蛙,呼吸器官的变化是:用 鳃 呼吸变为用肺和皮肤呼吸。
(5)青蛙在陆地上的主要运动形式是 跳跃 ;在水中成蛙用 四肢 游泳。
(6)青蛙体色与环境一致属于 防御 行为,雄蛙鸣叫和雌雄蛙抱对属于 求偶 行为。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生殖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蛙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与成蛙在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变化明显,为变态发育,可见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因此,两栖动物不能完全在陆地生活的原因是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解答】解:(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类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
(2)青蛙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水里完成受精,因此雌雄蛙抱对,有利于雌蛙、雄蛙同时排卵、排精,提高了精子与卵的结合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
(3)(4)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5)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有发达的后肢,适于跳跃,同时青蛙在水中靠四肢游泳;
(6)青蛙体色与环境一致都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防御敌害,属于防御行为。雄性青蛙在口的后方有鸣囊,可以鸣叫,雄蛙鸣叫是为了吸引雌蛙,属于雌雄两性之间的求偶行为。
故答案为:(1)两栖;水生向陆生
(2)体外受精
(3)生活习性;变态
(4)鳃
(5)跳跃;四肢
(6)防御;求偶
27.(5分)如图是以海洋化学起源说为依据,结合地质学研究成果绘制的时间轴简图。
(1)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 A (填字母),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实现 原始的生命的形成 。
(2)请推测最初形成的生命是 不需氧型 (需氧型或不需氧型),古人类出现时期是 F (填字母)。
(3)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仅从结构特点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 。
【分析】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可以确定,现在地球上众多的生物,都是由古代的生物进化来的。科学家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如图。
【解答】解:(1)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米勒实验模拟的地球时期是A,证实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实现原始的生命的形成。
(2)最初形成的生命是 不需氧型,古人类是对化石人类的一种泛称,西文中无这一专有名词。认为从猿类到人类共经过拉玛古猿、南猿、猿人、古人、新人等几个阶段。除新人外均属已绝灭的种类,普遍认为古人类出现是400万年前左右,时期是F期
(3)根据时间轴上植物类群出现的顺序,仅从结构特点推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故答案为:(1)A;原始的生命的形成
(2)不需氧型;F
(3)从简单到复杂
28.(6分)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共有 5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草→鼠→蛇→鹰 。
(2)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草属于 生产 者;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 分解 者。
(3)为了防止草原病虫害,向牧草大量喷洒化学药剂DDT,则该食物网中 鹰 体内有毒物质DDT积累最多。
(4)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蛇、鹰、狐,会导致牧草的数量大量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 自动调节 能力是有限的。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 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2)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图中生产者是草,属于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各种动物是消费者。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包括分解者。
(3)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图中鹰的营养级最高,因此“若此生态系统被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鹰。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如果人类大量捕杀蛇、鹰、狐,会导致牧草的数量大量减少,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故答案为:(1)5;草→鼠→蛇→鹰;
(2)生产; 分解;
(3)鹰;
(4)自动调节。
29.(10分)如图甲为关节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上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关节由[ 4 ] 关节面 、[5]关节囊和[ 6 ] 关节腔 组成.
(2)图甲中的[5]主要是由 结缔 组织构成的,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结构是[ 2 ] 关节软骨 .
(3)图乙由屈肘到伸肘运动时,所需的能量由 呼吸 作用释放提供;在 神经 系统的支配下,引起骨骼肌收缩和舒张下,牵动所附着的骨绕 肘 关节才能完成;其中的骨起 杠杆 作用,关节起 支点 作用,肱 三 头肌起动力作用.
【分析】图甲1是关节头,2是关节软骨,3是关节窝,4是关节头和关节窝合成的关节面,5是关节囊,6是关节腔.乙图表示屈肘.
【解答】解:(1)关节有4关节面、5关节囊和6关节腔组成.
(2)5关节囊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连接作用,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2是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3)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必须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才能完成.肌肉具有收缩的特性,但是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完成一个动作需要两块或以上的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牵引着骨围绕肘关节做运动.骨在运动中起到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
故答案为:(1)4关节面;6关节腔;
(2)结缔;2关节软骨;
(3)呼吸;神经;肘;杠杆;支点;三
30.(9分)请阅读并分析下列资料。据图回答问题:
资料一:人类有肤色之别。根据肤色特征可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棕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不同人种肤色的基因组成是不同的。但是长期晒太阳的非黑色人种,肤色也会变黑。
资料二: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
(1)肤色是一种性状,是由 基因 控制的。人类肤色的黄色、黑色等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中称为 相对性状 。
(2)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若这对夫妇肤色的基因组成均为Aa(如图),则这个白化病孩子肤色的基因组成是 aa 。这对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 75% 。为减少隐性遗传病出现的机会,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 近亲结婚 。
(3)这对夫妇在沙漠地区勘探考察两年,皮肤晒黑了,这种肤色的变异是 不可遗传 (选填:可遗传、不可遗传)的变异。
(4)资料二中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
(5)人的性别也是一种性状,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所含的性染色体是 X 染色体。
(6)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由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桥梁”是 生殖细胞 。
【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肤色是一种性状,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人类肤色的黄色、黑色等,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
(2)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肤色正常的夫妇生出了患白化病的孩子,说明夫妇双方除含有一个控制正常肤色的基因外,都含有一个控制白化病的隐性基因,父母亲的基因组成都是Aa,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遗传图解可知:则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这对夫妇想再生一个孩子,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75%.为减少隐性遗传病出现的机会,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3)这对夫妇在沙漠地区勘探考察两年,皮肤晒黑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这种肤色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4)资料二中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具有遗传作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②DNA和③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5)人的性别也是一种性状,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
(6)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故答案为:
(1)基因;相对性状
(2)aa;75%;近亲结婚
(3)不可遗传
(4)DNA
(5)X
(6)生殖细胞
三、科学探究实验题(请将所作的答案,按要求清晰工整地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1.(4分)请根据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观察:鲫鱼】
用滴管吸取红墨水滴在鲫鱼口前部的水中,发现红墨水随水由口流入,从 鳃盖 流出,这是鲫鱼在 呼吸 。
(2)【观察:鸡卵的结构】
受精的鸡卵卵黄上的小白点是 胚盘 ,经过不断发育形成雏鸡。
(3)【游戏:生男生女的奥秘】。
“女”信封中装入20张代表卵细胞的红色圆形纸片,每张纸片上书写“X”;
“男”信封中装入20张代表精子的蓝色椭圆形纸片,则这20张纸片上书写的内容是 X或Y 。
【分析】(1)鱼在水中游泳,用鳃呼吸,鱼儿所需的氧气来自于水中。
(2)鸟卵的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3)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和Y两种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X的染色体。
【解答】解:(1)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丝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当水从口进入后鳃盖闭合,水中的氧气通过鳃丝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水中,从鳃盖流出,排出体外,完成了气体交换.因此,用滴管吸取红墨水滴在鲫鱼口前部的水中,发现红墨水随水由口流入,从鳃盖流出,这是鲫鱼在呼吸。
(2)受精的鸡卵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胚盘,含有细胞核,经过不断发育形成雏鸡。
(3)女性性染色体为XX,男性性染色体为XY,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和Y两种染色体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X的染色体.所以男性的20张卡片,10张写X,10张写Y.
故答案为:
(1)鳃盖;呼吸;
(2)胚盘;
(3)X或Y。
32.(6分)下面是霏霏同学进行的某项科学探究活动的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1 只蚂蚁、1 杯浓糖水、1 杯清水、1 个放大镜、2 个滴管
实验步骤:①在竹筒的两端,分别用两支滴管各滴上一滴浓糖水和一滴清水,将1 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两滴液体之间(如图)
②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为此探究活动拟定一个实验题目:探究 蚂蚁爱吃甜的食物吗?
(2)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 ;实验变量是: 糖 。
(3)对实验结果的预测与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清水一端并停留或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不能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并停留,则说明 蚂蚁喜欢甜食 。
(4)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
(5)实验后,霏霏应如何处理蚂蚁?答: 把蚂蚁放回大自然 。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
(1)科学探究的三个要素依次是明确的目标、实验的过程、还要有结果。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吗?。
(2)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所以,做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该实验研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是糖。
(3)由于生物具有趋向有利刺激,逃避不利刺激的特性,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蚂蚁喜欢甜食。
(4)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该实验不足之处是只用一只蚂蚁做实验。
(5)探究活动结束后,把蚂蚁放回大自然。
故答案为:
(1)蚂蚁爱吃甜的食物吗?
(2)蚂蚁喜欢甜食或蚂蚁不喜欢甜食;糖
(3)蚂蚁喜欢甜食
(4)实验蚂蚁数量太少或没有设置重复实验;
(5)把蚂蚁放回大自然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八年级(上)开学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八年级(上)开学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