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必修2第二节 城市化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一、城市化的概念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____________、农村地域转化为__________、农业活动转化为____________的过程。2.表现(1) ________的集中过程:__________比重上升;城镇______增加,城镇密度加大;城镇________扩大。
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就是实现了城市化。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答案】不对。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包括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试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答案】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处于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虽然城市化速度较快,但城市化水平却较低。
许多网友将北京首都戏称为“北京首堵”,这反映了城市化的何种问题?【答案】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1.下列有关目前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答案】B 解析: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发展速度快。
读下面“某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变化图”,回答第2~3题。
2.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A.工业化进程 B.城市化进程C.逆城市化现象D.区域化现象3.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B.城市人口数量C.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D.城市中心区的面积大小
【答案】2.B 3.A 解析:第2题,该图描述了某城市1978~1998年人口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这是城市化的表现。第3题,在城市化的表现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最重要的标志。
读下面“我国城市化发展曲线图”,回答第4~5题。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是( )A.①时期B.②时期C.③时期D.④时期5.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B.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C.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规模的大小D.资源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原因
【答案】4.C 5.B 解析:第4题,③处斜率最大,即发展速度最快。第5题,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水平较高,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较西部高。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50~201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1950~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变化。
(1)对比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2)许多发展中国家具有“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可能导致的问题有哪些?【思维导图】
【答案】(1)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处于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目前城市化速度较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虽然城市化速度较快,但城市化水平却较低。 (2)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就业困难,社会治安问题等。
1.城市化的内涵和影响
2.城市化的动力和影响因素(1)动力:城市化是以工业革命的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为开端的。城市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体现如下:
(2)影响因素:①农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特别是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对城市化的进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没有丰富的农副产品作基础,要实现农村城市化是很难的;②工业的高速发展,工业化的实现过程,必然会使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进入工厂,变为工业劳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变为城市人口,推动城市化的进程;③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越发达,城市化进程越迅速,各个国家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总人口数量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道路和速度的不同,城市化程度也必然不同。
3.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空差异(1)时间差异
4.城市化、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的区别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中心区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该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经济水平提高B.城市等级上升C.交通通达度提高D.城市地域范围扩大2.影响该城市中心区发生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增长B.交通方式变化C.经济规模扩大D.生活方式改变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城市地域范围扩大。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中心区在1958~1972年位于河流和公路交会处,1972年以后城市中心区位于铁路沿线,由此可知B项正确。
读“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化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1)根据表中的数据,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城市化进程会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2)下图为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之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一问题被称为“城市________效应”。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措施中既可行又能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A.扩大绿地面积B.破墙透绿C.完善排水系统D.多建高楼
【答案】(1)将导致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城市水资源短缺,而且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和大气污染将日趋严重。 (2)①热岛 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排放大量废热 ②A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2019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期末)“就地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拥有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据此,完成第1~2题。1.就地城市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B.中心城市人口压力加大C.劳务输出数量减少 D.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
2.关于推进就地城市化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A.压缩耕地面积 B.加强教育培训C.严格户籍制度 D.吸引外来人口居住【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就地城市化”是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完善基础设施、改变生活方式,使农村人口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它将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故A项错误;“就地城市化”能减少人口进入城市,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故B项错误;“就地城市化”使大量的农村人口在原有的居住地完成城市化的转变,会减少当地的劳动力向外输出,故C项正确;“就地城市化”会减少当地农村的剩余劳
动力,故D项错误。第2题,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需求量大,压缩耕地面积不符合我国的农业基本国策,A项错误;加强教育培训能够增强农村人口再就业的能力,利于促进当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行发展生产,促进当地就业,利于推进“就地城市化”,故B项正确。“就地城市化”往往是自发形成的,不能通过严格户籍制度来限制人口迁移,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就地城市化”的主体是当地农村人口,吸引外来人口居住不符合要求,D项错误。
1.教材第33页 表221 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解读说明:该表通过具体数字直观地反映了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特点。①世界城市化进程在20世纪后半期明显加快,城市人口从1950年的7.34亿增加到2010年的36.23亿,城市化水平从1950年的29.2%上升到2010年的51.8%。②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目前速度开始减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但速度快。③从人数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已大大超过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到2010年,两者之比接近5∶2。
2.教材第34页 图225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解读说明:左图展示了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迁移的情况,随着资本向郊区转移,大量城市人口向郊区倒流。右图展示了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情况,大量农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不合理的原因:①农村劳动力过剩,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增长过快;②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城市化的速度不相适应;③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④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⑤大城市就业困难,交通拥挤,贫民区环境质量差。
3.教材第36页 表222 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解读说明:该表格通过三个不同年份世界、发达及发展中国家的特大城市数量,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等数据显示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从表中数据可清楚地看出,20世纪以后,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猛增,成为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突出特点之一。同时通过该表,能概括说明在当前世界的城市化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4.教材第36页 图228 世界特大城市和城市带解读说明:阅读该图,一是要注意6大城市带的名称,二是要分析6大城市带形成的区位条件: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它们都位于适宜人类居住的中纬度地带;从自然条件上来说,它们都位于平原地带,便于农耕、居住和交通联络;从政治经济上来说,它们都是国家或大洲乃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对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起着中枢般的支配作用;从空间分布上来说,它们大多数呈带状延伸扩展,其中有一条产业和城市密集分布的走廊,通过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相连。
教材第32页 探索提示:1.城市化现象。2.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长期存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显现出来,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产业结构转变;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使之能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③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无力为众多的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④城乡收入差距拉大;⑤城市劳务市场的开放和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都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和流动,促使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
教材第38页 活动提示:①加强城市的规划,合理配置城市功能区;②加强城市管理,防治城市污染;③建设垃圾场,集中处理,如填埋、焚烧、发电,最好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利用;④建立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和净化处理;⑤加强城市绿化,扩大绿地面积;⑥合理规划城市道路,解决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⑦大城市建设卫星城和城市新区等。
教材第40页 思考提示:从郊区城市化的标志入手展开调查,如近郊区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工业向郊区扩展,商业向郊区扩散,近郊区景观的改变等。郊区城市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1)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施;(2)中心区危旧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建设加快;(3)城市交通、通信条件的改善等。
教材第40页 复习题提示:1.首先要了解和熟悉身边的城市化现象实例,如人口、地域、经济、景观、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过程,然后围绕“变化”或“过程”这一重点归纳、概括城市化的概念。下表可做参考:
2.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反映了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不同特点。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在经历了中心区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和相对分散以后的一个绝对分散的阶段,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出现绝对数量的下降。逆城市化则是指不仅中心市区人口外迁,郊区人口也向外迁移,人们迁向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结果使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人口负增长的过程。
3.当今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有:(1)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发达国家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进行,城市化水平高,但是目前速度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发展中国家多是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大量农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第4章第2节ppt、第4章第2节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第4章第1节ppt、第4章第1节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第三节 地域联系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第三节 地域联系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第3章第3节第1课时ppt、第3章第3节第2课时ppt、第3章第3节第1课时doc、第3章第3节第2课时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0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