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10.2 师说课件 课件 7 次下载
- 6.11 反对党八股课件 课件 9 次下载
- 6.12 拿来主义课件 课件 13 次下载
- 6.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6.13.2 上图书馆课件 课件 4 次下载
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优质ppt课件
展开一、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 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 焉、以、其、之; 掌握背诵的技巧。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 研究分析能力。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审美鉴赏与创造:对荀子“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荀子,名况,又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稷下学宫讲学。晚年到楚,为兰陵令。 居兰陵著书而卒,著作《荀子》32篇。为“学者之文”。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思想出于儒,又吸纳了其他各家的学说观念,把古代唯物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
“行”对于“知”的必要和后天学习的重要。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非生而知之。明礼义而化之。
《荀子·性恶》:“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通过学习而能做到,通过人去从事而成功的,叫做人为的。
靛青(diàn) 蓼蓝(liǎ)木直中绳(zhòng) 槁暴(gǎ pù) 参省 (cān xǐng) 跬步 (kuǐ) 以为轮( róu ) 骐骥(qí jì ) 须臾( yú ) 驽马( nú ) 跂而望矣( qǐ ) 埃土( āi )锲而不舍(qiè) 二螯(á)金石可镂(lòu)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找出各段的关键词句)
学习的意义(分论点一)
学习的作用 (分论点二)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分论点三)
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请根据文章内容画出各段的论证结构图,据以诵记。 (1-2组:第二段;4-5组:第三段;7-8组:第四段余下部分)示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论证结构图:
学习的方法态度——
请问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结合文本试作分析。
生非异 善假物
蚓 用心一 蟹 用心躁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请总结归纳“而“的用法及意义。1、连词,表转折,可翻译成“却”“但是”。(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非利足也,而致千里。(5)非能水也,而绝江河。(6)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连词,表递进,可翻译成“而且”“并且”。(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连词,表因果,可翻译成“因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4、连词,表修饰,可翻译成“地”。(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5、连词,表假设,可翻译成“如果”“假如”。(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连词,表并列,可翻译成“和”“与”。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文言句式(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句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状语后置句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状语后置句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句
重点句子翻译 (一)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顺着风呼叫,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自己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三)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四)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
(五)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六)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蟹六跪而二螯蚓无爪牙之利
墨线 ——泛指所有绳索(扩大) 金属制品——黄金 (缩小) 蟹腿——跪下 (转移) 爪子和牙齿——帮凶、 走狗 (感情色彩变化)
解释下列各句中带横线词的用法: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连词,表递进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
前:连词,表承接关系,不译/表修饰后: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但是、却”
连词,表修饰与被修饰关系,可译作“地”
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可是、却”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7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0.1 劝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a>,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荀子的思想精要,通假字,青取之于蓝,蚓无爪牙之利,无以至千里,判断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固定句式,省略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10.1 劝学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0.1 劝学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不可以已,中心句,为什么,怎么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1 劝学教课课件ppt,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荀子》第一篇,宇宙观,认识论,政治观,人性论,通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