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获奖课件ppt
展开一、四大地区的差异1.四大地区(1)划分依据:________、经济基础、________和对外开放程度。
我国东部地区的范围就是沿海各省级行政单位吗?【答案】不是。我国东部地区中,北京不临海,其他都临海。
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1)产业结构差异
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高于中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能说明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中部地带发达吗?为什么?【答案】不能。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中部地带落后,因为中部地带第三产业产值远高于西部地带第三产业产值。
(2)工业化差异①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②东部地区工业产值明显______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③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__________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以________工业为主体。
(3)城市化差异①城市化水平: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②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东部地区显著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同类城市。(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①差异表现: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早,___________,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晚,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东、中、西部地区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答案】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阶段,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向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过渡。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目前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部分区域随着资源开发,处于工业化的起步时期。
二、南方与北方1.划分界线:____________一线。2.区域差异
秦岭—淮河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哪些地理分界线?【答案】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大致经过的地方:(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2)最冷月均温0 ℃等温线;(3)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4)农田以旱田为主和以水田为主的分界线;(5)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6)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7)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南、北方自然环境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主要是由于纬度的差异,导致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差异。
三、西部大开发1.目的:缩小__________,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2.实施时间:________。3.范围:包括西部地区的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湖南______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______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______朝鲜族自治州,比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4.区位分析(1)优势:______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_____资源等丰富。(2)劣势:__________落后,______、技术、资金匮乏。5.意义(1)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_________的协调发展。(2)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_______________。(4)可将西部地带的______优势变为______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我国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答案】提示:西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比较( )A.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基础好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C.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具有资源优势【答案】D【解析】东部较中、西部具有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基础好,经济发展水平高,中西部较东部具有资源优势。
2.我国改革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A.点、线、面开放格局同步展开 B.沿边省区的省会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C.东、中、西部地带同步发展 D.内陆省区的省会与沿边城市同步发展【答案】D【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开放地区的时空变化。以时间为线索: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边境开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和长江沿岸开放城市;从空间上看:东部→中西部。
3.我国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主要原因是( )A.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B.开发历史长短不同C.光、热、水、土等条件不同D.地质作用影响不同【答案】C【解析】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条件的制约。我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部地区森林发育形成肥沃的土壤,西部地区主要以草原植被为主,所以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
4.关于南方与北方特征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北方煤炭、石油、铁矿丰富,南方有色金属矿丰富B.限制因素:北方水源不足,南方热量不足C.工业结构:北方以能源工业为主,南方以重工业为主D.农业生产:北方自然条件差,无商品粮基地,南方水热条件好,水稻种植广泛
【答案】A【解析】我国南方地区跨越亚热带及少数热带地区,热量丰富,水分充足;就工业结构而言,我国大致上具有“南轻北重,东轻西重”的基本特征;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5.西部地带经济发展的优势有( )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B.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C.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D.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答案】C【解析】西部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淡水资源缺乏,技术落后。
读我国四大地区的材料,探讨下列问题。我国四大地区发展基本情况(2012年)
(1)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最主要的表现是什么?(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最发达和最落后的地区分别是哪个?(3)根据材料结合区域产业结构有关理论分析,哪个地区农业经济占的比重最大?哪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出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
【答案】(1)经济发展水平。 (2)最发达:东部地区;最落后:西部地区。 (3)西部地区;东部地区。 (4)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差异, 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目前,我国四大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归纳如下:
读下面“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关于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第三产业比重最高B.四大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C.丙的第一产业比重最高D.丁的第二产业产值高于甲【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据图中第二、三产业可计算出全国第一产业比重为10.1%,甲、乙、丙、丁四大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分别为6.2%、12.1%、12.6%、11.3%。据四大地区三次产业比重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第2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A项正确。甲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丙的第二产业比重最高;图中显示各地区的三次产业比重,而各地区生产总值是未知的。
我国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因而区域内部各地的自然景观、社会经济存在很大差别。该区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可以划分为南、北两部分。结合材料探究:(1)气候差异是南、北方自然差异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南、北方分别属于哪种气候类型?(2)从地理环境的角度,简要分析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及其原因。
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地区差异
【思维导图】分析南方和北方地区区域差异时,可根据下图进行:
【答案】(1)南方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北方属温带季风气候。 (2)主要差异: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房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主要原因: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获得较多的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且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南方与北方是针对东部地区而言的,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1.自然条件差异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方法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时可按下面思路进行:
读下图,回答第1~3题。
1.图中①②两地植被分别为( )A.①地为落叶阔叶林,②地为常绿阔叶林B.①地为荒漠,②地为常绿阔叶林C.①地为草原,②地为落叶阔叶林D.①地为常绿阔叶林,②地为热带雨林2.图示地区内的河流( )A.一年有两次汛期B.以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为主C.通航能力强 D.分属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
3.关于图中山脉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气温来看,大致与1月0℃等温线相重合 ②从结冰期来看,以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以南地区河流有结冰期 ③从温度带来看,大致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④从降水的情况来看,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⑤从干湿区来看,大致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⑥是油菜适宜种植地区的最北界 ⑦从植被来看,是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A.②③⑦ B.①③④C.④⑤⑥ D.③⑤【答案】1.A 2.D 3.B
【解析】第1题,①和②两地分别位于秦岭北、南两侧,所以①地位于北方地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地位于南方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2题,图示地区位于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为黄河水系,以南为长江水系。第3题,山脉③为秦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因为该线有1月0℃等温线经过,故以北地区河流有结冰期,以南地区河流无结冰期。该线也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此线南、北都有油菜种植,两侧都有森林分布。
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的开发,我国在20世纪末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读图,探讨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西部大开发的范围(用斜线表示)。(2)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哪些制约因素?(3)简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4)在西部大开发中首先要重点抓好________和_________建设。
【答案】(1)略。 (2)优势: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开展边境贸易的地区优势。制约因素:基础设施差,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等。 (3)西部地区多是干旱、半干旱区和高寒区,距离海洋远,交通不便;乡镇企业不发达,产业结构不合理;近代工业起步晚;改革开放晚等。 (4)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1.地理条件(1)有利条件:①丰富的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稀土、镍、铝等矿产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上游,雅鲁藏布江等水能资源丰富。另外,西部的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也很丰富;青海、西藏、内蒙古、新疆是我国的四大牧区;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是重要的旅游资源。②漫长的国界线,便于与邻国的经济联系。
③第二亚欧大陆桥、南昆铁路等交通大动脉建成,对外联系加强。④广阔的潜在市场。⑤国家的政策支持,东部地区的辐射作用。(2)不利条件:西北干旱,西南多山;交通不便;工业较落后;人口文化水平较低;科技水平较低。2.开发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清洁能源、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及加工;加强与毗邻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边境贸易。
3.措施(1)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努力改善这一地区的投资环境,以吸引国内外的资金参与到西部的开发。(2)要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例如修建运输通道、启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3)要加快科教发展和人才开发,推进科技创新。(4)要充分发挥地区的优势条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如农牧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等。
数字法巧记西部大开发地区范围10+2+3:“10”就是西南、西北10个省区市,“2”就是加上广西和内蒙古2个自治区,“3”就是在此之外的湘西、恩施和延边3个民族自治州。
(2015年重庆巴蜀中学期中)下图反映了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2题。
1.图中将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导向M,代表的是( )A.技术依托型 B.劳动力依托型C.市场导向型D.运输指向型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①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②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③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 ④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答案】1.C 2.A【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将来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的主导因素是旅游资源,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业是市场导向型产业,水能资源的开发可以为东部地区提供能源,也是市场导向型。第2题,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加强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教材P15 图1-13 2012年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比较解读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都呈现出“二、三、一”的特征,但也存在明显差别。第一产业比重东部地区低于其他地区,只有东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的比重东部地区最低,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比重东部地区最高,也只有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大地区三次产业比重的比较为:
第一产业: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第三产业: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学法提示:1.四大地区所对应的饼状图的比重只是区域内部的相对产值,为了便于四者比较,要注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饼状图进行比较。2.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东部地带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将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将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还占有较大比重,未来将向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商品粮基地方向发展。
一、教材P15活动提示:1.第一产业的比重东部远小于其他三大地区,第三产业比重东部大于其他三大地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合理,其他三大地区应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2.(1)该市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是轻工业比例呈大幅度上升趋势,重工业比例先上升后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度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2)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该市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较大,第二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的比例来看,该市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相对较弱。
二、教材P19~P20活动提示:1.我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程度等许多方面。2.这些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教材P21~P22活动提示:1.
2.点拨:本题为开放性问题,无统一答案。解答本活动题的关键是选取两个合适的区域,这两个区域必须能反映南方和北方的典型特征,便于查找资料。对区域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应尽量客观,不应主观臆断;所提出的区域发展方向应有针对性、有根据,言之有理。
四、教材P23活动提示:1.西部地区的绝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社会经济比较落后,因此,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又反映出沿海与内地、经济较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2.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力量发展我国沿海地区,主要是强调一定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实施西部大开发主要是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前者侧重于发展,后者注重于公平。
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 数字地球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四节 数字地球试讲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3章第4节ppt、第3章第4节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3第三节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3第三节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获奖课件ppt,文件包含第3章第3节ppt、第3章第3节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3第二节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湘教版必修3第二节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第3章第2节ppt、第3章第2节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