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 PPT课件+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6979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 PPT课件+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6979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 PPT课件+同步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6979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 PPT课件+同步练习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69796/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 PPT课件+同步练习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69796/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 PPT课件+同步练习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69796/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 PPT课件+同步练习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69796/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 PPT课件+同步练习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69796/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 PPT课件+同步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697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 PPT课件+同步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697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2节 PPT课件+同步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697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优秀ppt课件
展开第六章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据此回答1~3题。
1.我国工业生产中资源利用虽然有明显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下列属于当前我国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是
①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②国家资源政策不利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
③全社会尤其是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不理解、不支持
④环境污染严重,没有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情况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
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
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
③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
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第1题,我国由于技术相对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同时由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目前尚没有完全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第2题,我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是由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以及资源利用存在不合理现象所决定的。第3题,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危机严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压力。我国人口众多,目前人口就业压力较大,劳动力富余。我国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
答案 1.C 2.B 3.C
龙井生态农业,是集英国贵妃鸡、美国山鸡、竹鼠等特色珍禽养殖,百香果、红心蜜柚、美国早熟核桃等名优水果种植;活禽屠宰、分割、熟食深加工、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农家乐餐饮、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园。下图是龙井生态链种养循环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农业生态园废弃物再利用体现在
①食品加工的废弃物和秸秆、粪便用于生产沼气 ②养殖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 ③在红心蜜柚等水果林地中套种黑麦草、玉米草等牧草 ④珍禽的羽毛制作观赏标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该农业生态园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②废弃物资源化,降低环境污染 ③使用有机肥料,发展绿色生产 ④使用沼气能源,减少植被破坏 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⑥果草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⑥
解析 第4题,在红心蜜柚等新型水果中套种玉米草等牧草属于空间上的合理利用,养黄粉虫作为贵妃鸡、孔雀等珍禽的饲料是养殖业的生产需要,二者都不属于废弃物的再利用。第5题,①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⑤促进餐饮、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属于经济效益。
答案 4.C 5.D
[限时45分钟,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可持续发展是为众多国际组织和学术机构所认可,并被各国普遍采用的发展战略。据此回答1~2题。
1.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环境保护
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C.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整体协调和国际合作
D.公平性原则是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义务应相同
2.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 D.不利的外部环境
解析 第1题,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其中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摆在第一位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不是目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不仅指同代人、代际人之间,不同国家之间对可持续发展所尽的义务应公平,还包括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第2题,我国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的问题都是由人口问题带来的。因此,庞大的人口数量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答案 1.C 2.C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商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4.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
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
解析 第3题,绿色消费亦可理解为环保消费,并不是指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品。第4题,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违背共同性原则,大力开垦沼泽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单独包装会浪费资源。使用沼气既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又保护了环境。
答案 3.A 4.C
(2018·浙江)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据此完成5~6题。
5.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产品种类 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粮食主产区
A.青海省 B.河南省
C.湖南省 D.广东省
解析 第5题,仔细读图可知,用糟液进行沼气发酵,生产的有机肥回归农田,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①对;从图中信息看,玉米脱胚后可以糖化、发酵和蒸馏,还可以生产玉米油和饲料,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②对;从图中信息看,与传统生产工艺相比,该清洁生产方式的产品种类是增多的,③错,生产工艺流程延长,④错。答案选A。第6题,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玉米产区。四个选项中,河南省位于玉米产区。答案选B。
答案 5.A 6.B
2017年12月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批八周年。江西省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建设成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系统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下列农作物属于该农业生产基地的是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水稻和油菜 D.谷子和大豆
8.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①地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
B.②地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②地发展立体农业
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 第7题,根据经纬度可以判断,图示地区是我国的鄱阳湖平原,高粱产于北方地区,A项错误;春小麦和玉米的主产区在东北地区,B项错误;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D项错误。第8题,根据地形图可知,①地为平原,发展种植业很有优势,A项错误;②地为丘陵,发展立体农业更具优势,B项错误,C项正确;该地水热条件优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应该发展多种经营,D项所述不是最佳出路。
答案 7.C 8.C
下图为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的物流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生态工业示范区可能位于
A.江苏宜兴 B.湖北武汉
C.广西贵港 D.山东青岛
10.此生态工业示范区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系统间只通过废弃物的交换而衔接
C.造纸厂的布局属市场指向型
D.各环节实现资源共享
解析 第9题,该生态工业示范区农场种植甘蔗,我国甘蔗的分布主要在台湾省、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等。第10题,整个物流过程有废弃物的排放,各环节的废弃物在循环过程中成为了下一环节的原料,在农场→制糖厂、复合肥料厂→农场这两个环节并没有废弃物的交换,该工业园区的造纸厂靠近制糖厂,利用甘蔗渣为原料,应属原料指向型。
答案 9.C 10.D
二、综合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37%,年平均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损失耕地100万亩,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263.62万平方千米。荒漠化防治工作是一项紧迫任务,需长期努力。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对应的空白框内。
A.毁林开荒 B.土壤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过分施用化肥
(2)图中“对现有土地过度使用”主要指(多选)______。
A.半干旱地区农田的不合理灌溉
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开垦
C.草原地区过度放牧
D.林区的超量采伐
(3)该图反映了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非常大,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1)题,按照图中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可回答。第(2)题,“对现有土地过度使用”可理解为对现有土地不合理使用,超过了土地生产能力,而出现生态问题。半干旱地区农田的不合理灌溉往往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半湿润地区陡坡开垦,会导致水土流失;草原过度放牧,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林区的超量采伐,会导致森林资源减少,出现一系列生态问题。第(3)题,结合图和教材可回答。
答案 (1)自上而下,自左向右依次为ACDB
(2)ABCD (3)人口压力 深刻的环境危机
12.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读图并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流程图。
材料二 车用乙醇汽油是酒精(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这种新型燃料排放的CO2等废气明显减少。经过几年的试用,我国一些省市开始推广这种车用燃料。
(1)与传统的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有______,清洁生产实现了______效益和________效益双赢。
(2)在河南省建酒精厂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玉米转化为酒精,再将酒精转化为车用燃料,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吉林省相比,河南建设酒精厂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酒精生产厂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传统的末端治理是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而清洁生产的全过程来控制污染,产污量减少,资源消耗减少,也消除了污染转移。第(2)题,酒精是用粮食发酵制成,其作为燃料使用,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大气环境保护。第(3)题,由材料可知,酒精生产需要蒸煮、发酵、蒸馏等环节,在气温越高的地区越有利于生产。第(4)题,该生产流程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注重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现了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要求。
答案 (1)污染物排污量减小,资源消耗减少,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且不存在污染物转移的问题 经济 环境 (2)河南省是我国粮食生产大省 原料丰富,有利于农村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民收入,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有利于大气环境保护;有利于解决卖粮难的问题 (3)河南省纬度较低,气温较吉林省高,减少能耗,可降低生产成本 (4)有利于延长农业生产链,增加就业和农产品附加值;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绿色食品知多少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绿色食品知多少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的提出,知识拓展,资料分析,资料3食品的包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2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与测试作业ppt课件,文件包含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续持续发展实践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续持续发展实践2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续持续发展实践3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3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续持续发展实践1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续持续发展实践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续持续发展实践2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续持续发展实践2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续持续发展实践3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可续持续发展实践3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等1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3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23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PT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循环经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