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三一轮复习雾专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930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三一轮复习雾专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930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三一轮复习雾专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930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三一轮复习雾专题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930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三一轮复习雾专题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930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三一轮复习雾专题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930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三一轮复习雾专题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930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三一轮复习雾专题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930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年高三一轮复习雾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高三一轮复习雾专题,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雾,一辐射雾,二平流雾,三蒸发雾,四上坡雾,五锋面雾,六地方性雾,七海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湖、沼泽、土壤、植物
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接近露点,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雾的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烟雾。
【课标】对地理概念理解能力的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热点问题:雾与霾也是容易被混淆的两个概念
雾:在水气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新闻中用的语汇多为非专业语汇,往往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而不严格地遵循科学。给人的感觉是只要有雾,就会有严重大气污染。试想,在完全没有工业文明的时期,有雾吗?)
三、雾的分类:主要有辐射雾、平流雾、上坡雾、蒸发雾、锋面雾
二、雾和霾的区别:雾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霾又称灰霾(烟霞),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
1、概念:由于辐射冷却作用使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称为辐射雾。一般出现在晴朗、微风而近地面气层又比较潮湿的夜晚或清晨,在秋冬季比较容易出现。
2、形成条件:晴朗的夜空(无云或少云):近地面辐射冷却快、降温快,有利于辐射逆温层的形成和空气辐射冷却,使水汽凝结。微风(1—3秒/米左右):有不强的湍流存在,既能使辐射冷却作用扩展到一定厚度(几十至几百米)的气层中,又不影响近地面气层的冷却作用。近地面层湿度大(T-Td小,在7—8度以内,相对湿度70%以上):有充足的水汽,气温稍有下降,空气就会达到饱和出现水汽凝结。 有充足的凝结核。
3、辐射雾的特点:① 季节性和日变化明显,多出现于秋冬季,一般夜间至凌晨生成,日出前后最浓,日出后1-2小时随气温升高逐渐消散;雾起的越早,消散的就越晚,反之,则越早。② 地方性特点显著,多出现于大陆上潮湿的谷地、洼地、盆地等;③ 范围小、厚度不大,主要发生在地面至200-400米的浅层中,且分布不均,越接近地面雾越浓。
归纳:辐射雾在日落后地面的热气辐射至天空里,冷却后的地面冷凝了附近的空气。而潮湿的空气便会因此降至露点以下,并形成无数悬浮于空气里的小水点,这便是辐射雾。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天晴且风弱时出现,在日出后不久或风速加快后便会自然消散。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例1】(2015四川文综,3、4题,8分)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2015四川文综,3、4题,8分)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A.秦岭阻挡冷空气
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
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
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
辐射冷却强
俗语说“十雾九晴”用地理知识解释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温度低空气中的水分受冷凝结成雾
1、概念: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这种雾常伴随毛毛雨的天气。
2、形成条件① 适宜的风向风速,风向应由暖湿空气区吹向冷下垫面区,风速一般2-7m/s之间。② 暖湿空气与冷下垫面温差显著,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其下部空气便逐渐降温,并形成平流逆温,在逆温层下部,水汽首先凝结成雾,随着逆温层的发展,雾也向上发展,最后形成较厚的平流雾。③ 暖湿空气相对湿度较大;④ 层结比较稳定,有平流逆温层存在。
3、平流雾特点:①日变化不明显,只要条件合适,一天中任何时候都能出现,条件变化后,也会迅速消散。但总体而言,以下半夜至日出前后出现最多。②来去突然,能见度极不稳定。如果风向适宜,可很快形成,短时间内迅速覆盖整个机场;一旦风向改变,暖湿平流终止,就会迅速消散。且在白天或夜晚都可出现或消散。③ 范围广,厚度大。水平范围可达数百公里以上,厚度最厚可达2000m。④总体而言,平流雾对飞行的影响比辐射雾大。在平流雾上空飞行,很难看见地标,平流雾覆盖机场时,飞机着陆极为困难。
【例2】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2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3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1题。
3.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以区域图和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气候及气候因子,从局部区域空间出发,考查从区域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并进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形成原因等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辐射雾和平流雾特征对比
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优势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资料二:
(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_________雾。(1分)(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_________雾。(1分)(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_________雾。(1分)(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5分)
辐射雾;成因:①位于我国的湿润地区(位于河流交汇处), 水汽充足(空气湿润);②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③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④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
1、概念:蒸发雾: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蒸汽凝结成雾。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夏半年的水塘周围。
当暖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气中冷却达到过饱和时可形成。
冷空气移动到暖水面或暖洋流移动到气团控制区均可形成蒸气雾。
当暖雨水下降到锋面以下的冷空气中,空气中的水汽过饱和时也常生成蒸气雾。
【例4】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答案: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 水汽较多(靠近河流) (易产生浓雾)。 乙路段 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 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上坡雾: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气温降低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这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山坡坡度必须较小,否则形成对流,雾就难以形成。
.锋面雾:经常发生在冷、暖空气交界的锋面附近,一般雾后便是持续性的降雨。锋前锋后均有,但以暖锋附近居多。锋前雾是由于锋面上面暖空气云层中的雨滴落入地面冷空气内,经蒸发,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凝结形成;而锋后雾,则由暖湿空气移至原来被暖锋前冷空气占据过的地区,经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因为锋面附近的雾常跟随着锋面一道移动,军事上就常常利用这种锋面雾来掩护部队,向敌人进行突然袭击。
地方性雾: —这类雾的特点是受局地条件的影响特别明显。例如都市雾、常常出现在大城市、工业中心及工厂附近,由于有大量的活跃性凝结核存在,对雾的形成特别有利。
海雾:—海雾是海洋上的危险天气之一。海雾是海面低层大气中一种水蒸汽凝结的天气现象,因它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光,故常呈乳白色。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暧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
雾的形成要经过水汽的凝结和凝结成的水滴(或冰晶)在低空积聚这样两个不同物理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还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凝结时必须有凝结核,如盐粒或尘埃等,否则水汽凝结是非常困难的;另一个是水滴(或冰晶)必须悬浮在近海面层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
【例5】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 海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海域海雾多发的时间是___。A.1、2月 B.3、4月C.7、8月 D.11、12月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3)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
夏季,该海域盛行东南季风,当暖湿的季风经过寒冷的洋面时,易形成海雾
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降雪)。
思路分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②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性质暖湿,经过②时易形成海雾。第(3)题,P地冬季多降水的原因是因为地处风从海洋吹来的冬季风的迎风坡。答案 (1)② ②海域是寒、暖流交汇处,容易形成海雾(2)C 夏季,该海域盛行东南季风,当暖湿的季风经过寒冷的洋面时,易形成海雾(3) P地冬季吹西北风,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故P地冬季多降水。
1、简述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雾区分别是什么?答案:日本北海道东部至阿留申群岛;北美圣劳伦斯至纽芬兰附近海面;挪威、西欧沿岸与冰岛之间海面。2、世界海洋上主要雾区产生海雾的原因及季节?答案:日本北海道东部至阿留申群岛常年多雾。这里是黑潮暖流与亲潮冷流的汇合处,夏季;北美圣劳伦斯至纽芬兰附近海面终年多雾。这里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冷流的交汇处,夏季;挪威、西欧沿岸与冰岛之间海面常年多雾。北大西洋暖流与冰岛冷流在这一带交汇,夏季频。3、简述我国沿海产生海雾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我国近海有两支海流,一支是著名的黑潮暖流(台湾暖流),另一支是沿岸流(寒流)。其中,沿岸流由春至夏,受大陆增温影响,逐渐变性北退。进入盛夏后,沿岸流的低温性质便隐而不见了。与此同时,黑潮暖流(台湾暖流)在由春至夏逐渐增强北上。从而,我国沿海这两支冷暖海流交汇海域也逐渐由南向北推移。以上这种海流分布状况,在适宜的风场配合下,为平流雾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下垫面,中国沿海有平流雾产生时,起冷却作用的是中国沿岸流。
四、世界三大雾区、我国沿海海雾成因
【例6】读下图(世界海洋多雾区分布图),回答。1.下列关于图中多雾区说法正确的是A.多雾海区均为暖流流经的地区 B.与多雾海区相邻的陆地上均为草原C.多雾海区均为信风盛行的大陆西岸地区 D.多雾海区多为寒流流经的地区
读下图(世界海洋多雾区分布图),回答37~38题。2.关于图中6海区雾的共性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表层海水温度较低,使其上空大气的水汽容易凝结成雾B.有冷空气从温暖的洋面上吹过C.锋面频繁过境,使其上空出现逆温层所致D.受高压系统影响,晴朗少云,大气逆辐射弱
重庆的雾是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成因
⒈ 位于我国的湿润区河流交汇处,水汽充足⒉ 夜晚地面辐射强,温度低,降温快⒊ 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地形)⒋ 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
伦敦(雾都)多雾的原因
1、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空气湿度大2、位于北大西洋暖流和挪威寒流的交汇处,洋面易于形成雾气3、受西风带影响,雾气吹向陆地4、英国重工业发达,多烟尘,凝结核多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太阳视运动与立杆测影课件----高三地理一轮微专题复习,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赤道上的日出日落方位,太阳的视运动,天球立体图,地球侧视图,地平圈,80°N,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地理专题一轮复习课件 等压线图的判读,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等压线的判读,乙甲丁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图专题复习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比例尺,比较大小,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