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本节综合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如果在灰色翅(基因型为aa)昆虫的群体中偶然出现一支黑褐色翅(基因型为Aa)的变异个体,且黑褐色比灰色更不容易捕食。那么,昆虫的翅色将怎样变化?”
出现有利变异个体内的有利基因只有在群体中,通过有性生殖才能世代延续,另外有利变异的个体的后代不一定能真实遗传。因此,研究生物的进化,仅仅研究个体的表现形式是否与环境相适应是不够的,还需要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一、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某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基因频率=某染色体上某基因的数目∕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总数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总个体数遗传平衡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有如下关系:即遗传平衡公式。〔p(A)+ q(a)〕2 =p2(AA)+2pq(Aa)+q2(aa)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一个生物“种”或“物种”与种群有何区别?
物种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自然界的不同区域,只有在可以发生随即交配、繁衍,使基因能够世代传得一定区域内的同种全部个体的集合才是一个种群。 自然界的物种实际上是以一个个种群存在的,种群 是物种繁衍、进化的基本单位。
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能世代不变吗?为什么?
① 该种群非常大 ② 所有的雌雄个体都能自由交配 ③ 没有迁入和迁出 ④ 自然选择对不同表现型的生物个体没有作用 ⑤ 这对基因不发生突变和携带者对基因的染色体不发生异常。
二、突变与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种群中基因突变的特点:突变数大,不定向。2、 种群中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更多的变异,不定向。结论: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三、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原因:淘汰不利变异基因, 积累有利变异基因。结果:使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四、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物种: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隔离: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的现象。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起着促进性状分歧的作用,是生殖隔离必要的先决条件。生殖隔离:a.生态隔离;b.季节隔离;c.性别隔离、心理隔离或行为隔离;d.机械隔离;e.不亲合性;f.杂种不活;g.杂种不育。由地理隔离发展到生殖隔离是大多数物种形成的基本因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1、共同进化的实例 生物与生物之间。例: 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昆虫。 猎豹与鹿。
五、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捕食者所捕食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
“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 有害无益?
2、捕食等在共同进化中的作用
淘劣保优,双向选择。控制个体数量,有利多样性发展。
共同进化还有生物进化与无机环境 变化的关系
例: 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由原始异养厌氧→自养厌氧→自养需氧。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三层次的内容
(1)、生物的结构: 简单→复杂(2)、生物的等级: 低等→高等(3)、细胞的结构: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4)、生物的细胞组成:单细胞→多细胞(5)、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6)、代谢方式:原始异养厌氧→自养厌氧→自养需氧。(7)、生态成分:生产者、分解者两极生态系统→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三极生态系统(8)、生活环境:水生→水陆两栖→陆生
2、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历程
1、分子进化与中性学说
这一学说认为,基因突变对生物适应的影响不是非益即害或非害即益,绝大多数突变都是中性突变;生物体内的大分子都是以一定的速率进化着,这一速率与种群的大小、物种的生殖力以及生物世代的长短都无关,也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于这些中性突变不会发生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的情况。生物的进化主要是中性突变在自然群体中进行随机的“遗传漂变”的结果,而与选择无关。也就是说,遗传漂变才是分子进化的基本动力。
基因频率因偶然的机会,而不是由于选择,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漂变。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例: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比较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黑猩猩与人的亲源关系最近,酵母菌与人的亲源关系最远。
传统的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是渐变式的,但渐变式的进化难以解释下面两个问题。 问题一:生物化石的记录所显示的大多不是渐变式的进化,而是跳跃式的进化。 问题二:如果生物演变是渐进的,那么各种适应性的器官结构在尚未发展完善之前,即在还没有发展到有适应功能之前是怎样逃脱自然选择的压力的? 所以骤变式进化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起源于大突变(特别是某些调节基因的突变)。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生物的进化如此复杂,现有的进化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比已经解释的问题还要多。在这些学说中,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理论比其他学说的影响要广泛而深远,它仍然是以后各个方面研究的一个基础。进化理论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它不会停滞不前,它还在发展。
小结: 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 不同物种间的共同进化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演变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基因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生物的进化历程可概括为: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异养厌氧到自养需氧。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1.现在许多学者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A.生物个体 B.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C.种群 D.生活在一起的全部生物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符合种群概念的是 ( )A. 太平洋里全部的鱼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上的所有人C. 稻田里全部的蛇 D. 草原上的灰仓鼠3.下列有关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包括这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B. 生物的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 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 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4.以下属于种群范畴的是( )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 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C.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 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
5.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人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 0.64和0.36 B 0.36和0.64 C 0.50和0.50 D 0.82和0.186.在某一个人群中,已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问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型频率是多少?(按AA、Aa、aa顺序排列答案) ( ) A 0.36 0.48 0.16 B 0.48 0.36 0.16 C 0.16 0.48 0.36 D 0.16 0.36 0.48
7、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是( )A、自养型,需氧型 B、自养型,厌氧型C、异养型,需氧型 D、异养型,厌氧型8、三极生态系统的形成在( )A、中生代 B、新生代 C、寒武纪 D、前寒武纪9、捕食者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是( )A、促进种群的发展 B、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减少种群数量 D、减少物种的多样性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本节综合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本节综合教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点一,探究点二,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类型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本节综合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遗传与进化》本节综合教学演示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种群的概念,什么是突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 伴性遗传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 伴性遗传授课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两个驼峰的骆驼,数字五十八黄5红8,数字一百二十八,一只蝴蝶,色盲症的发现,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III,ZW型性别决定,♀常染色体+ZW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