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第二课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第二课时01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第二课时02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第二课时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第二课时

    展开

    第二课时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

    1概念:地球表面的风、流水、冰川、生物等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

    2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3表现形式

    (1)风化作用:是指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的崩解破碎

    (2)侵蚀作用:是指、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3)搬运作用:是指风化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

    (4)堆积作用:是指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过程中,由于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导致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的作用。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自我探究] 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吗?

    [提示] 不是。风化作用与风没有直接关系,风力作用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

    『自我反馈』

    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

    “U”型冰川谷 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 我国桂林山水的形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U型冰川谷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桂林山水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有(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搬运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答案 B

    解析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所以其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侵蚀、搬运以及堆积。

    3.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下列成语,从地理学的观点来判断,说法合理的有  (  )

    水滴石穿 沧海桑田 稳如泰山 坚如磐石

    海枯石烂 飞沙走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   D①②⑤⑥

    答案 D

    解析 地壳在不断运动之中,因此泰山不稳;暴露在地表的岩石可以被外力作用风化、侵蚀而破坏,因此磐石不坚。

    『活动点拨』

    [教材P72活动]

    (1)左图为流水侵蚀形成的侵蚀地貌;中图为风力侵蚀形成的侵蚀地貌;右图为流水堆积形成的堆积地貌。

    (2)左图: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区可以找到流水侵蚀形成的千沟万壑的地貌。中图: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可以找到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风蚀柱等地貌。右图:在我国太行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处,可以找到冲积扇流水堆积地貌。

     


    探究点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外力作用由一系列过程完成,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风化作用,下面示意风化作用的因素:

    这些因素破坏岩石、实现石烂的过程。

    材料二 在台湾东北部海岸的野柳地质公园,已有约4 000年历史的女王头,其脖子越来越细,可能在10年后自然崩塌。如果发生地震,则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有关方面已决定不再用人为方法对其进行加固,何时崩塌完全由大自然决定。

    (1)材料一中导致石烂(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风化作用在外力作用过程中有何意义?

    (3)野柳地质公园的女王头是怎样形成的?女王头脖子又为什么会越来越细?

    [答案] (1)温度变化、日晒、生物、水()等。

    (2)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或砂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3)长期的风化、侵蚀作用是女王头形成也是其脖子越来越细的主要原因。

    外力作用

    1风化作用: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2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3搬运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4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5外力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是相互联系的。风化作用为侵蚀作用提供条件,碎屑物被侵蚀后,岩石暴露,更容易受到风化。侵蚀和风化的碎屑物在搬运作用下在地势低的地方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地貌。

    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左图)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右图)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1)(2)题。

    (1)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  )

    A腰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

    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

    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

    D.岩石硬度不同,差异风化显著,腰身耸立

    (2)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  )

    A.物理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

    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

    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

    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

    [解析] (1)题,湿润地区水热条件较好,在山顶和山麓,植被覆盖较好,而腰身地势陡峭,难以形成土壤和生长植被,并不是植被遭破坏;丹霞地貌是构造运动的断层及升降运动所形成,并非河流下切;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岩和砾岩,在构造运动中形成断层和节理,风化侵蚀形成裸露的腰身。第(2)题,从材料中可获取信息: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和砂岩。干旱地区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在常年累月的外力作用下丹霞地貌变得圆头圆脑

    [答案] (1)C (2)A

    [方法指导] 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及相应地貌类型的分析方法

    (1)根据不同地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分析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

    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根据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的不同地貌分析

    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堆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

    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等。

    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过程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探究点 常见外力作用与地貌

    下图为我国沿90°E附近的地形剖面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形区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理由。

    (2)图中河峡谷拐弯地带形成世界最深的峡谷,简述该峡谷的形成过程。

    (3)乙地形区东南部边缘和中部都有典型的谷地发育,东南部边缘多峡谷,而中部谷地较为宽广。简述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

    (4)图中山脉是我国西部两大盆地的分界线,山脉北侧的盆地多半固定沙丘,而南侧的盆地多流动沙丘。试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自然原因。

    [答案] (1)甲地形区: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判断理由:甲地形区为塔里木盆地,降水稀少,风力强劲,多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乙地形区: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作用。判断理由:乙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发育多,冰川侵蚀作用强,且青藏高原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和上游地区,流水侵蚀作用强。

    (2)板块碰撞,地壳隆起,河流下切侵蚀。

    (3)青藏高原中部谷地多为冰川侵蚀而成,呈“U”型;东南部边缘谷地多为河流侵蚀而成,呈“V”型。

    (4)天山北侧的准噶尔盆地西部有一些山口,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气流可以深入,因而降水多于南侧盆地,故其植被条件优于南侧盆地,所以多半固定沙丘;而天山南侧的塔里木盆地是封闭的,降水很少,所以沙漠中多为流动沙丘。

    常见的外力作用有风力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等。

    1风力作用与地貌

    (1)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2)沙丘形态与风向

    2流水作用与地貌

    (1)流水侵蚀地貌

     (2)流水堆积地貌

    河流流经的地区,会形成流水的侵蚀与堆积地貌。河流上游河水流速快,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多形成峡谷等侵蚀地貌;随着河流流向下游,流速减缓,河流的出山口处和下游以流水的堆积作用为主,多形成洪()积扇、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等堆积地貌。

    (3)喀斯特地貌

    概念: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由外力作用(流水溶蚀作用为主)对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进行破坏和再造作用形成的。

    分布: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其中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以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最为著名。

    特点:地面上往往崎岖不平,岩石绚丽,千姿百态。

    分类: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峰林、峰丛、溶蚀洼地等;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等。

    3冰川作用与地貌

    (1)冰川侵蚀与冰川堆积作用多发生在有冰川分布的高山、高纬度地区。

    (2)冰川侵蚀地貌主要有冰斗、角峰、峡湾等,其山峰为尖峰、山脊呈刀刃状。山麓多形成杂乱堆积、沉积物粒径大小不一的冰碛丘陵、冰碛湖等冰川堆积地貌。

    高纬度的沿海地区山谷受冰川的侵蚀作用,形成岩壁陡峭、深度大的谷地,受海水入侵的影响,谷底被淹没,形成海岸线曲折、破碎的峡湾地貌。

    4海岸地貌

    (1)在海陆交界处以海浪侵蚀和海浪堆积作用为主。

    (2)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形成海浪侵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等;在倾斜海岸,波浪速度减慢,形成海浪堆积地貌,如沙滩、潟湖等。

    读图,回答(1)(3)题。

    (1)甲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2)甲地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3)乙地地形的成因主要是(  )

    A.流水沉积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海水堆积

    [解析] (1)题,根据甲地的地理位置可知,甲地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第(2)题,甲地地势较高,深厚的黄土层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特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第(3)题,乙地位于华北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 (1)D (2)C (3)A

     

    [方法指导]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探究点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岩石裂隙中的水在冻结成冰时,体积膨大,使岩石裂隙加深加宽;当冰融化时,水沿扩大了的裂隙渗入;温度降低时,再次冻结成冰,岩石裂隙进一步加深加宽。在冻、融不断交替过程中,岩石崩裂成岩屑,这种作用叫冰劈作用,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3题。

    1.冰劈过程属于(  )

    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答案 A

    解析 冰劈过程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对岩石的静态破坏,是风化作用。

    2.发生冰劈作用的岩石一定(  )

    A.有层理  B.有裂隙  C.密度大  D.导热慢

    答案 B

    解析 水的冻融是冰劈的直接动力,发生冰劈作用的岩石必须有裂隙。

    3.最易发生冰劈作用的地区是(  )

    A.南极大陆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塔里木盆地

    答案 B

    解析 发生冰劈作用的地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地表为岩石、地表湿润、气温在0 上下波动。

    探究点 常见外力作用与地貌

    某河谷中有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石灰岩崖壁,上面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为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4.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岩壁主要为石灰岩,崖壁高约二百米,河谷所在流域为亚热带湿润气候,流水侵蚀作用比较强烈,A项正确;该地气候湿润,风力侵蚀作用并不显著,B项错误;不会有冰川作用和海水侵蚀作用,CD两项错误。

    5.该地貌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是(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华北平原

    答案 C

    解析 石灰岩在流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下会形成岩溶地貌,我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故C项正确。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

    [考点分布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基础巩固]

    读阿尔卑斯山区某地景观图,完成12题。

    1.形成图中“U”型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浪作用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U型谷位于高山地区,冰川发育。形成图中U型谷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作用。

    2.形成图中“U”型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搬运作用   B.侵蚀作用

    C.变质作用   D.岩浆活动

    答案 B

    解析 图中U型谷是在冰川下滑过程中,地表受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山谷,故B项正确。

    地质作用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会产生重大影响。读埃及狮身人面像和我国普陀山潮音洞景观图,完成34题。

    3.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海水侵蚀作用

    答案 B

    解析 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风蚀作用强;热带沙漠气候区昼夜温差大,热胀冷缩等物理风化强烈。故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风化和风蚀作用。

    4.潮音洞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溶蚀   B.海水侵蚀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答案 B

    解析 普陀山位于沿海地区,受海水侵蚀作用的影响,形成潮音洞。

    下图为甘肃省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冻融侵蚀(是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的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区域的主要侵蚀作用分别是(  )

    A.冻融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冻融侵蚀、风力侵蚀

    C.风力侵蚀、冻融侵蚀、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冻融侵蚀

    答案 C

    解析 甲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在祁连山北侧,处于冬季风迎风坡,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为主,排除AB两项;乙位于我国祁连山南侧在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和岩石中水分容易冻结,以冻融侵蚀为主,排除D项;丙位于甘肃南部,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较多,以流水侵蚀为主,C项正确。

    6.地球表面,最易发生冻融侵蚀的区域是(  )

    A.高纬平原地区   B.极地高原地区

    C.冰川覆盖山地   D.山地雪线下侧

    答案 D

    解析 冻融侵蚀由冻结过程和消融过程组成,高纬平原区,气温低,很有可能无法出现消融过程,A项错误;极地高原地区和冰川覆盖山地以永久冰川为主,不属于冻融侵蚀,B项和C项错误;山地雪线以上为永久冰川,雪线下侧为季节性积雪,气温低时出现冻结,气温升高时出现消融,最容易出现冻融侵蚀,D项正确。

    [能力提升]

    壶穴又称瓯穴,是指流水对基岩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主要是涡流或水流携带砾石或粗沉积物研磨基岩河床形成。下图为贵州绥阳河洞壶穴的演化过程图,从发育阶段看,其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型壶穴发育阶段。据此完成79题。

    7.壶穴形成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B

    解析 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贵州绥阳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故壶穴形成的季节是夏季。

    8.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  )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乙丙甲

    答案 C

    解析 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演化分为三个阶段:型壶穴形成阶段;倒Ω型壶穴发育阶段;型壶穴发育阶段。乙图壶穴如型,甲图壶穴如倒Ω型,丙图壶穴如型。故图中壶穴形成的过程是乙甲丙。

    9.壶穴形成过程中,作用最小的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地势   D.基岩性质

    答案 A

    解析 读材料可知,壶穴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流水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与降水量、地势、基岩性质关系密切,与气温关系较小。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等高线分布。读图,完成1011题。

    10.甲、乙两区域的主要风力作用分别为(  )

    A.侵蚀、侵蚀   B.侵蚀、堆积

    C.堆积、侵蚀   D.堆积、堆积

    答案 B

    解析 该地貌是风力作用形成,应是沙丘地貌。根据海拔及等高线分布情况,推测甲区域为风蚀坑,乙区域位于沙丘东侧,甲侧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主要风力作用为侵蚀。乙侧等高线较稀疏,坡度缓,主要风力作用是堆积,B项正确。

    11.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答案 C

    解析 沙丘地貌形态与风向有关,侵蚀侧为迎风地带,堆积侧为背风地带。结合上题分析,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结合指向标,该区域的盛行风向为偏西风,C项正确。

    二、综合题(56)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

    材料一 河床物质颗粒划分标准

    材料二 下图为侵蚀、搬运、堆积和流速的关系图,横坐标表示物质颗粒的直径,纵坐标表示流速。

    材料三 某河流三个河床堆积断面图

    (1)分析材料一、二可知: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外力作用。对于粒径为0.0010.01 mm的河床物质,流水作用则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外力作用,河流流速在100 cm/s时对粒径大于10 mm的河床物质基本上没有________作用。(12)

    (2)对比材料二、三,试判断ABC三个断面的流速大小为________。如果三个断面分别对应河流上、中、下游,则A对应________河段,B对应________河段,C对应________河段。(8)

    (3)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流水速度越大,流水的________________作用越强,河流物质的粒径越大,________现象越明显。(6)

    答案 (1)侵蚀 搬运 堆积 侵蚀 搬运 搬运

    (2)B>A>C 中游 上游 下游

    (3)侵蚀 搬运 堆积

    解析 分析材料一、二可知,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侵蚀、搬运、堆积三种外力作用。由图可知,河床物质颗粒很小的胶泥类物质抗侵蚀能力比泥类物质强,而且粒径在0.001 mm0.01 mm之间的物质,即使在流速很小时,也不发生堆积现象,而粒径较大的物质,一旦流速小于沉降速度,便由搬运现象转为堆积现象。由此可判断材料三中的三个断面A对应中游,B对应上游,C对应下游。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30)

    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博客中写到: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十二使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七个……

    (1)简述十二使徒岩的形成过程。(14)

    (2)上图中ba比较,指出其明显变化并说明变化的自然原因。(6)

    (3)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使徒岩海岸地带未来将会发生的自然变化。(10)

    答案 (1)海浪不断的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崖壁上形成了许多洞穴,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拱桥(),在外力作用下拱桥()最终倒塌,海蚀拱桥外侧的部分形成形状各异的岩石柱,并从海岸岩体分离了出去,最终形成了十二使徒岩

    (2)(石柱的数量减少)一根石柱已成碎石。

    原因:由于海浪长期侵蚀石柱的根基,导致这根石柱倒塌并破碎。

    (3)由于继续受海风海水的侵蚀,使徒岩仍会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

    解析 (1)题,十二使徒岩的形成是海浪侵蚀作用,洞穴不断侵蚀变大,形成海蚀拱桥,拱桥倒塌,部分形成岩石柱,最终形成十二使徒岩。第(2)题,从图中看b图中最左侧的石柱已成碎石,原因是海浪侵蚀作用。第(3)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继续受海浪侵蚀,使徒岩数量减少,海浪侵蚀海岸,形成新的使徒岩。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