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业质量测评(五)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业质量测评(五)01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业质量测评(五)02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业质量测评(五)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学业质量测评(五)

    展开

    学业质量测评()——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本试卷分第(选择题)和第(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点分布表]

    (选择题,共5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各地理要素具有协调统一的变化过程

    D.整体功能小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的功能总和

    答案 D

    解析 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大于各自然地理要素各自功能的总和。

    2.下列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统一演化过程的是(  )

    气候的变化 地貌的变化 岩石的形成和风化

    土壤的形成和退化 水土流失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 A

    解析 各地理要素均因相互联系而参与统一演化过程。

    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此完成34题。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

    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

    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瘠薄

    答案 C

    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风化、风蚀作用强烈,植被稀疏,土壤贫瘠。

    4.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  )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挖掘发菜”“甘草,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019·四川德阳一诊)水面蒸发是最大可能蒸发量,属于水分供应不受限制的蒸发。气温是影响蒸发的重要因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升高时,水面蒸发量也相应增加。然而,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世界不少地区观测到的水面蒸发量却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据此完成57题。

    5.一般情况下,世界上水面蒸发最旺盛的地区位于(  )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

    C.南极地区  D.温带大陆内部

    答案 B

    解析 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显著,降水较少,晴天多,蒸发旺盛,故B项正确。

    6.不少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出现持续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地区(  )

    A.大气湿度逐渐下降  B.水体面积逐渐减少

    C.大气云量逐渐增加  D.大风天气逐渐增多

    答案 C

    解析 大气湿度下降、大风天气增多均会加大水面蒸发量,排除AD两项;水体面积减小,干旱加剧,水面蒸发量增大,排除B项;大气云量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气温降低,导致水面蒸发量下降,故C项正确。

    7.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水面蒸发量呈下降趋势,这会使(  )

    A.区域水循环变活跃  B.空气水汽含量增加

    C.农作物收获期提前  D.农业干旱得到缓解

    答案 D

    解析 水面蒸发量下降,区域水循环活跃度降低,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AB两项错误;农作物收获期主要取决于热量条件,与水面蒸发量关系不大,排除C项;水面蒸发量减少,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农业干旱得到缓解,D项正确。

    阅读资料,回答89题。

    2007915日是个打猎的好日子。令居住在阿尔卑斯山的猎手吃惊的是:一直以来穿过峡谷和河川的雪桥,现在消失了;阿尔卑斯山的长草带越来越高,动物们逐草而生,攀爬得也越来越高;曾经的冰雪地区,如今出现了冰碛和石头;古代地图说明那里有很多冰川,没有人能到达,而呈现在猎手眼中的却是一个大湖。气候改变就在身边!

    ——节选自《世界博览》

    8.导致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的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植被

    答案 B

    解析 雪桥消失、长草带越来越高、冰雪消融面积增大等,这些是阿尔卑斯山猎手眼中景象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充分表明当地气候在不断变暖,因此气候是导致这些景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

    9.资料中突出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  )

    A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差异性

    B.各要素间相互制约,体现复杂性

    C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整体性

    D.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体现稳定性

    答案 C

    解析 气候发生明显变化,导致阿尔卑斯山植被、冰川等要素发生变化,表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下图为自然地理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

    A.植被高度变化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C

    解析 图中景观在水平方向上由雨林过渡到冰盖,这主要是由热量条件变化造成的,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1.下列关于图中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被代表常绿硬叶林

    B.热带雨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大

    C景观的变化完全由热量决定

    D.南半球缺少自然带

    答案 D

    解析 为针叶林;热带雨林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土壤有机质分解快,养分淋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小;景观的变化主要由热量决定,但也受水分条件的影响。

    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甲植被最可能是(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温带草原

    答案 C

    解析 图中显示年均温由苔原针叶林混交林落叶林荒漠逐渐升高,则甲位于亚热带;同时甲处年降水量在600 mm左右,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只能是常绿硬叶林。

    13.形成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

    A.地形  B.水分  C.土壤  D.热量

    答案 D

    解析 由年均温和自然植被变化可知,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致,则热量是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

    内蒙大通道是一条未封闭的高速公路,东起呼伦贝尔市的阿荣旗、西至鄂尔多斯市的苏家河畔,一队自驾游爱好者沿内蒙大通道从阿荣旗行驶到集宁(如下图),考察了沿途风土民情。据此完成1415题。

    14.从阿荣旗到集宁所看到的景观总体上的变化是(  )

    A.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森林荒漠

    C.荒漠森林草原   D.草原荒漠森林

    答案 A

    解析 从阿荣旗到集宁,年降水量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所看到的景观总体上的变化是森林草原荒漠。

    15.自然带从阿荣旗到集宁的变化总体上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

    答案 B

    解析 从阿荣旗到集宁,年降水量表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自然带从阿荣旗到集宁的变化总体上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图是某科考队进行科考工作时拍摄的照片:山路的一边是暖黄色的水杉林,一边是墨绿色的柳杉林。水杉属落叶乔木,喜温暖湿润,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多生于山谷或山麓附近,地势平缓、湿润或稍有积水的地方。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欢温暖湿润、云雾弥漫、夏季较凉爽的山区气候,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忌积水。据此完成1617题。

    16.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降水  D.土壤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可知,水杉属落叶乔木,适生土壤为酸性山地土壤或冲积土;柳杉是常绿乔木,喜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因此导致公路两侧植被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土壤,故D项正确。自然地理界线是模糊的,一条公路两侧,光照、气温、降水没有明显差异,故ABC三项错误。

    17.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  )

    A.重庆  B.上海

    C.北京  D.乌鲁木齐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该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水杉生长在酸性土壤,柳杉是常绿乔木,该美景应出现在南方亚热带地区,故CD两项错误;植被分布在山路两侧,而上海以平原为主,故B项错误;重庆被称为山城,因此该美景最可能出现在重庆,故A项正确。

    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以北半球为例。读图完成1819题。

    18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带性植被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季雨林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位于25°N35°N大陆东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9地自然带的成因是(  )

    A.盛行西风带控制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位于30°N40°N大陆西岸,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下图为贡嘎山、二郎山、峨眉山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分别代表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自然带。这三座山均位于我国四川省境内。读图完成2021题。

    20.贡嘎山垂直自然带最多,主要是因为贡嘎山(  )

    A.植被较丰富  B.距海洋较近

    C.土壤较肥沃  D.海拔高度较大

    答案 D

    解析 垂直带谱复杂程度主要与纬度、海拔、相对高度有关;三座山的纬度相同,读图可知,贡嘎山海拔高,相对高度大。

    21.山麓自然带(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 D

    解析 依材料可知,三座山均位于我国四川境内,它们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基带,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可知,垂直自然带谱最多的山峰位于(  )

    Aa  Bb  Cc  Dd

    答案 A

    解析 垂直自然带带谱的多少取决于纬度和海拔,a处纬度低,海拔较高,可出现从热带到寒带的垂直带谱。

    23.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共有的自然带是(  )

    Ab  Bc  Cd  De

    答案 A

    解析 地中海气候区所对应的b自然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除了南极洲以外,其他大洲均有分布。

    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下图示意南半球不同纬度地区雪线、气温和降水的关系。读图完成2425题。

    24.雪线高度4 000 m纬度上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别是(  )

    A10  120 cm  B10  60 cm

    C18  120 cm  D23  30 cm

    答案 D

    解析 通过读图,雪线高度为4 000 m的地方,对应的纬度为45°S附近,可以找到该纬度处所对应的温度约为23 ,降水量小于40 cm,故D正确。

    25.赤道地区雪线较25°S上雪线低,是因为赤道上(  )

    A.年平均气温高  B.年降水量大

    C.太阳辐射量大  D.海拔高度低

    答案 B

    解析 通过读图可知,赤道地区的雪线较25°S低,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有气温、降水量和山体的坡度。赤道地区年降水量大,所以雪线低,而25°S地区处在副热带地区,终年气流下沉,降水少,温度高,导致雪线高。

    (综合题,共50)

    二、综合题(50)

    26.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10)

    (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的关联性。则表现为降水________、气温日较差________;地表水少,地貌多戈壁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__________________稀疏。(4)

    (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2)

    (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简要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4)

    答案 (1)少 大 少 植被

    (2)植被遭到破坏,加速了流水对黄土高原的侵蚀。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

    解析 (1)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小,降水稀少,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强,形成了以干旱为主的自然地理特征。第(2)题,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形成主要与植被的破坏有关。第(3)题,一是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共同发展;二是反映了某一要素变化对整体地理环境的影响。

    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

    (1)根据以上三幅图分析地形变化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并解释其原因。(9)

    (2)上述三幅图的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些特征?(3)

    (3)总结自然地理要素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4)

    答案 (1)图一:影响:地形起伏小,阔叶林分布范围广。

    原因:盛行西风影响的范围大,从沿海向内陆降水的差异较小。

    图二:影响:地形起伏大,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分布不同。

    原因: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图三:影响:地形起伏越大,垂直方向植被带谱越丰富。

    原因:海拔不同,热量和降水状况也不同。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3)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自然地理要素组成的;各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解析 (1)题,地形变化导致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明显不同,也导致垂直方向植被变化。第(2)题,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3)题,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28.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读下图,回答问题。(12)

    (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6)

    (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

    (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3)

    答案 (1)该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2)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乙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

    (3)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常年流经,因此丙地常年高温多雨,其自然带类型与甲、乙两地的相同。

    解析 (1)题,从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乙地为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所以河流流量大;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第(2)题,从降水柱状图中可以看出,甲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降水多,1212月降水少;乙地全年降水丰富且均匀。这样的降水差异导致其自然景观不同。第(3)题,丙地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纬度低,气温高,同时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经过,起到了增温增湿的作用,导致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9.读北美西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2)

    (1)分别说出AB两地的自然带类型并说明由BA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形成基础。(4)

    (2)说出沿岸的洋流对B地气候的影响。(2)

    (3)历史上,科罗拉多河上游地区的森林曾被大面积砍伐。简述这一行为对当地气候及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6)

    答案 (1)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2)降温减湿。

    (3)对气候的影响:降水减少;气温日、年较差增大。

    对河流的影响:含沙量增大;水量季节变化增大。

    解析 (1)题,A处于40°N60°N大陆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B处于30°N40°N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从BA体现的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第(2)题,B沿岸流经的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第(3)题,大量森林被砍伐,会导致局地气候受影响,降水减少;气温日、年较差增大,相应水量的季节变化也会增加,造成水土流失,河流的含沙量增加。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