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业质量测评(二)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业质量测评(二)第1页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业质量测评(二)第2页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业质量测评(二)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地理同步导学提分教程人教必修一讲义+测试: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学业质量测评(二)

    展开

    学业质量测评()——地球上的大气本试卷分第(选择题)和第(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23456172627气压带和风带781112131415181928常见天气系统910162021全球气候变化2223242529(选择题,共5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下面的甲图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据此回答12题。1.乙图中(  )A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答案 D解析 由乙图可判断出,表示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很少;表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但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表示大气逆辐射,白天和夜晚都存在,只是在夜晚表现得更加明显;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是地球损失的热量。2.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  )A78月,削弱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11月,阻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月~次年1月,增加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67月,增强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答案 A解析 78月,南昌市正值伏旱天气,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大棚内温度上升过快、过高,农作物蒸腾作用强,水分损失多。覆盖黑色尼龙网可以削弱一部分到达大棚内部的太阳辐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棚内温度,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相传,天灯(孔明灯)具有神奇的功效,只要人们将心愿写在天灯上,随着天灯冉冉升起,人们凝视星空便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愿望。图一为燃放天灯的原理图,图二为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图。据此完成34题。3.下面四幅图能够正确示意孔明灯点燃时灯内产生的空气环流状况的是(  )答案 B解析 孔明灯底部点火以后,内部中间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内部四周的空气则沿灯壁下沉,形成热力环流。4.在图二中abcd四地燃放孔明灯,飞得最高的与飞得最远的分别是(  )Aa地、b   Bb地、cCb地、d   Da地、c答案 C解析 b地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故在b地会飞得最高;d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故在d地会飞得最远。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回答56题。5.甲图中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   B.  C   D.答案 D解析 两地分别位于近海面与近地面,温度应高于高空的两地;据海陆环流图得出处气温高于处,故选D6.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A16时至次日8   B8时至16C18时至次日6   D6时至18答案 B解析 面向大海,在海风吹拂下头发向后飘逸,说明近地面此时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即海洋气温低于陆地,依据图乙中海洋和陆地气温曲线可判断,一天中大约8时至16时海洋气温低于陆地。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读图,回答78题。7.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答案 D解析 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增温快,所以北半球低纬度地区高温期明显长于南半球,则赤道低气压带位于北半球的时间要长于南半球。8.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A.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C.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答案 B解析 太阳直射点位置622日前后在北回归线、1222日前后在南回归线,而图中显示赤道低气压带91日位于最北端,31日位于最南端,明显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读我国某地某时段气温变化示意图,回答910题。9.经过该地该时段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台风   D.寒潮答案 B解析 图中显示该地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并且气温日较差在16日呈减小趋势,由此判断最可能是因降雨而昼夜温差减小。据此并结合四个选项可知,经过该地该时段的天气系统可能是暖锋。该地该时段的最低气温在零下,可排除台风。10.该地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的日期是(  )A14   B56  C67   D78答案 B解析 图中显示56日温差最小,说明可能是阴雨天气,白天云量大,削弱了太阳辐射,光照最差,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效果最差。下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的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的气压中心。读图完成1113题。11.若图中为高气压中心,则(  )A为夏威夷高压     B为阿留申低压C为亚速尔高压      D为亚洲高压答案 B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①③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②④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若为高气压中心,即为亚洲高压,所以为阿留申低压。12.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  )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1月,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海陆冬夏季增温和冷却速度明显不同,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13为高压中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盛行西北风   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C.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D.北京炎热多雨答案 A解析 为高压中心时,正值我国冬季,我国广大地区吹西北风;印度半岛吹东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此时北京寒冷干燥。下面左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左图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1415题。14.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  )A.甲、乙    B.甲、乙C.甲、乙      D、乙答案 D解析 甲、乙两地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风力大,而曲线夏季风力大,①②曲线冬季风力大,所以甲乙两地应对应①②;因甲地受西侧高地阻挡,所以冬季风力小于乙地,因此,甲地对应,乙地对应。故选D15.造成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地形起伏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位置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 A解析 甲地冬季风力小于乙地,是因甲地西侧地势高,位于背风坡,乙地西侧临海;夏季甲地风力大于乙地是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甲地位于乙地的北侧,西风带影响甲地的时间长。故选A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天气系统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16.该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答案 C解析 图中显示,该天气系统呈闭合状,且中心风力小,中心外围风力大,甚至超过12级,该规律与台风天气系统一致,台风属于热带气旋。17.图中甲地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答案 D解析 结合上题,该天气系统为气旋即低气压,因此甲处气压高于中心气压,气压梯度力由甲处指向中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偏转为东北风。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819题。18.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C.极地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答案 D解析 甲地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最热月均温在20 以上,说明其位于温带,且最湿月降水丰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全年高温,位于热带,且最湿月降水丰富,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丙地最冷月均温在0 15 之间,最热月均温在20 以上,说明其位于亚热带,年降水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属于地中海气候;丁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全年温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19.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A.盛行西风、东北信风B.东南季风、极地东风C.东南季风、盛行西风D.西南季风、盛行西风答案 C解析 甲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它的降水主要是夏季盛行的东南季风带来的;丁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它的降水主要是盛行西风带来的。蒙古气旋发生或发展在蒙古中部和东部高原一带。2013389日,受蒙古气旋(尤其是冷锋过境)的影响,我国北方13个省市(自治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大风沙尘天气袭击,下图为此次大风沙尘天气综合动态图(图中D的位置示意本次沙尘暴中蒙古气旋的中心)。读图,回答2021题。20.影响此次蒙古气旋移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地转偏向力     B地表摩擦力C.副热带高压     D亚洲高压答案 D解析 读图可知,此次蒙古气旋从西北方向移向东南方向,且该时段为3月份,故此可以判断推动此次蒙古气旋移动的是亚洲高压。故D项正确。21.此次蒙古气旋没有带来大量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气旋势力弱     B移动速度快C.空气干燥     D缺乏地形抬升答案 C解析 从移动速度可以判断出,此次蒙古气旋的势力较强,且移动速度快,使得冷锋、暖锋的形成更加强烈,更易形成降水;但该时段为3月份,空气干燥,缺乏形成降水的水分条件;地形抬升作用对气旋及锋面降水产生的影响较小,故C项正确。除了大气中CO2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外,封存于北极海底的甲烷由于冰层融化而被大量释放,可能对全球变暖起推动作用。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完成2223题。22.上述气体的共同性质是 (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答案 C解析 表格中的气体均为温室气体,其共同性质是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使气温升高。23.近百年来,全球变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人类大量消费能源,加热了近地面的大气 过度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增加了二氧化碳浓度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增加了大气热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增加。一是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是大量砍伐森林,削弱了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以温度增加和降水变动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使得自然系统、生物系统、人类健康等多方面发生振荡,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领域,如农业生产在气候变化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脆弱性和易损性。下图表示我国60多年来农业水热气候条件的年代变化(图中数值表示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读图,完成2425题。注:1950s表示20世纪50年代,以此类推。24由图中信息可知,我国(  )A.年平均气温逐年上升B.气温年较差大致呈递减趋势C.耕作制度发生明显改变D.年降水量呈波动变化的态势答案 D解析 读图可知,我国年平均气温先下降、后升高,气温年较差呈波动变化,AB两项错误;0 积温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不至于使我国的耕作制度发生明显改变,C项错误;年降水量则表现出围绕平均值上下波动的态势,D项正确。251980s之后,水热条件变化能使其农业生产明显受益的区域是(  )A.三江平原      B塔里木盆地C.海南岛     D黄土高原答案 A解析 热量不足是制约三江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条件;读图可知,1980s之后,我国的0 积温明显增加,使三江平原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有利于农作物增产,故A项正确。(综合题,共50)二、综合题(50)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8)材料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1)当发生左图所示情况时,应出现于右图中的________(时段)(1)(2)据材料中,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左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变大变小)(1)(3)试在左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2)(4)下图为左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该图所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1)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3)答案 (1)816(2)变小(3)如下图。(4)北 如下图。解析 (1)题,图中所示情况,表示海洋是高压,陆地是低压。此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读图可知,应是图中的816时。第(2)题,根据材料中信息,风速变小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小,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变小了。第(3)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陆地是上升气流,海洋是下沉气流,画成环流形式。第(4)题,结合图中气压状况分析,风向由b吹向a,图中风向向右偏,说明位于北半球。画风所受的力,要注意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向右偏转。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27.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1)图中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请分析这种巨大差异的形成原因。(2)(2)图中O地的风向为________(1)(3)此日,OP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   ,并说明判断理由。(3)(4)此日,PQ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请分析主要原因。(6)答案 (1)4555 hP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偏西风(西风)(3)P地 P地等压线比O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P地位于海洋,摩擦力小于O地。(4)Q地 Q地为高压中心,多晴朗天气。而P地为低压,多阴雨天气,云层白天能削弱太阳辐射,晚上能增强大气逆辐射,使日温差变小;P地位于海洋,海洋的热容量较大,日温差较小。解析 (1)题,图中Q地气压最高,气压数值介于1 040 1 045 hPa之间,堪察加半岛东部气压最低,气压数值介于990995 hPa之间,因此图中最大气压差介于4555 hPa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巨大气压差的主要原因。第(2)题,根据图中等压线走向可知,O地风向为偏西风。第(3)题,P处于海洋,摩擦力小;且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因此风力较大。第(4)题,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洋气温日较差小;P地阴雨天,白天时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气温日较差小。28.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材料 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6)(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8)(3)说明B国西北部1月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4)答案 (1)A国冬季降水西北多东南少,夏季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原因:冬季日本海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太平洋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夏季太平洋一侧为迎风坡,多地形雨,日本海一侧为背风坡,降水少。(2)热带雨林气候。成因: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东南信风从海洋吹来,水汽充足;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3)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来,降水较多。解析 (1)题,结合大气环流和地形等因素对降水影响进行分析说明。第(2)题,结合B国阴影区域所处位置及其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因素,分析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第(3)题,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1B国西北部盛行风的形成原因;结合盛行风的性质说明其对气候的影响。29.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1)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____________(1)(2)最暖的年份是在________  (1)(3)造成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按照因果关系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在图中方框内。(8)A.全球海平面上升B.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C.极地冰雪融化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H.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答案 (1)波动上升趋势 (2)1998年左右(3)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 破坏植被(4)(FHBC可互换)解析 (1)题,从图中可看出气温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第(2)题,最暖的年份即气温最高的年份,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约为1998年。第(3)题,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第(4)题,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大量森林被破坏和砍伐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使极地冰雪融化和海洋表层出现热膨胀,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