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分层作业15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6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分层作业15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6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分层作业15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536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分层作业15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练习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十五)(建议用时:40分钟)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魔术师,把地球表面的景观塑造得如此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读南斯拉夫的“猫咪山”图,完成1~2题。1.形成“猫咪山”形态的根本力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岩浆活动C.大气 D.流水2.“猫咪山”所在地区的地表形态是 ( )A.内力作用单独形成的 B.外力作用单独形成的C.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D.板块运动形成的1.A 2.C [第1题,“根本力量”是关键词,猫咪山的形态是遭外力侵蚀的结果,其根本力量来源是太阳辐射。第2题,所有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3~4题。3.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 )A.火山活动 B.溶洞塌陷C.地壳下陷 D.岩石崩塌4.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3.A 4.D [第3题,长白山天池是典型的火山湖,由火山喷发而成。第4题,火山口附近的岩浆岩遍身气孔,为喷出型玄武岩(浮石是火山爆发的岩浆在空中凝固后胶结成密度较小的石块);能找到动植物化石的是沉积岩;岩浆岩源于内力作用;大理岩是变质岩。]读下面的两幅自然景观照片,完成5~6题。5.形成甲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6.乙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 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 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5.C 6.A [第5题,甲图所示景观是典型的风蚀蘑菇,在我国多见于西北内陆,是由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第6题,由乙图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可知该景观受海水影响较大,是海水长期侵蚀形成的。该景观是海岸风光,但不属于热带自然景观。海南风光在夏季观赏效果更好。]7.(教师独具)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双选)( )A.具有层理构造 B.具有气孔构造C.常含有化石 D.坚实致密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解析] 根据该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可知,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①表示冷凝作用、②表示外力作用、③表示变质作用、④表示重熔再生作用。沉积岩是已形成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一般具有层理构造,且常含有化石。家庭装潢用的花岗岩属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大理岩属变质岩。[答案] (1)岩浆岩 变质岩 (2)AC (3)③ ② (4)甲:花岗岩。乙:大理岩。(教师独具)岱崮地貌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该地貌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其典型特征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崮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该地貌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境内普遍分布。如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完成8~10题。8.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组成岱崮地貌的岩石主要为 ( )A.花岗岩 B.玄武岩C.大理岩 D.石灰岩9.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为 ( )A.固结成岩 岩层断裂 地壳抬升 外力侵蚀B.岩层断裂 裂隙扩张 岩浆喷发 地壳抬升C.岩石沉积 地壳抬升 外力侵蚀D.岩石沉积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10.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岱崮地貌顶部应当 ( )A.开垦耕地,种植作物B.禁止开发,保持原状C.植树种草,保护地表D.修建亭榭,以供观赏8.D 9.A 10.C [第8题,本题考查岩石的种类。材料指出“组成该地貌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而三叶虫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故临沂市蒙阴县境内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第9题,石灰岩形成后,地壳运动使石灰岩岩层断裂,之后地壳抬升,海拔增高,经外力的风化、侵蚀形成岱崮地貌。第10题,岱崮地貌顶部海拔较高,土层浅薄,极易受到外力的破坏,因而应当植树种草,保护地表。]11.(教师独具)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A [①、④景观的形成都与地壳水平挤压运动有关;②景观的形成与风力侵蚀有关,③景观的形成与流水堆积有关。](教师独具)2019年2月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12~13题。12.该钻井( )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13.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 )A.侵入岩 B.喷出岩C.变质岩 D.沉积岩12.A 13.D [第12题,地球的内部结构分层中,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往下到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大陆上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钻井深8 588米”,可见未穿透地壳,也未达莫霍面,故A正确,B错误。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钻井既然未穿透地壳,当然更不会穿透岩石圈,也不会即将穿透地幔,故C、D错误。第13题,油气资源多储藏在沉积岩中,油气钻井深达8 500多米,说明当地拥有深厚的沉积岩,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珊瑚虫一般分布在水温约为20~30℃、水深50米以内、光照充足的清澈水域。珊瑚虫以捕食海洋里的浮游生物为生,在生长过程中从海水中吸收钙和二氧化碳,分泌石灰质物质并形成骨骼与外壳,经不断堆积形成珊瑚礁。南海是全球十大珊瑚礁保护区之一,类型多样的珊瑚礁分布在从海南岛到南沙群岛的广阔水域,南海珊瑚礁多与海底火山伴生。材料二 甘泉海台(虚线内)是由珊瑚礁构成的水下台地,位于西沙海槽南侧。甘泉海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有关。下图为西沙主要海域等深线图。(1)分析南海珊瑚虫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2)描述甘泉海台的地形特征。(3)推测甘泉海台的形成过程。[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珊瑚虫对水温、水深、光照、食物都有一定要求,南海珊瑚虫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体现在上述方面。第(2)题,台地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以看出甘泉海台的顶部平坦、边缘较陡。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甘泉海台是由珊瑚礁构成的水下台地,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有关;甘泉海台首先是海底火山的形成,然后在顶部形成珊瑚礁,最后地壳下沉而成。[答案] (1)南海纬度低,水温较高,多浅海水域,海水清澈,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繁盛,食物充足,利于珊瑚虫生长。(2)中间高,四周低;顶部平坦开阔,边缘坡度较大。(3)早期,岩浆喷发形成海底火山,火山顶部水深较浅,珊瑚虫在火山顶部着生,分泌石灰质物质并堆积形成珊瑚礁;地壳下沉,珊瑚礁平面沉降至海平面以下深处水域。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