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2021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展开
2020-2021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 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 保持社交距离
C. 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 出门配戴口罩
2.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3. 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 )
A. 禁止烟火 B. 当心爆炸
C. 剧毒 D. 禁止拍照
4.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取用粉末状固体 B. 加热固体
C. 用胶头滴管取液 D. 点燃酒精灯
5. 敏智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5g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此时应该( )
A. 减少药品质量 B. 向右盘中加砝码
C. 移动游码 D. 增加药品质量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C.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7. 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种类不可能是(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8. 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植物呼吸 B. 碳酸分解 C. 甲烷燃烧 D. 冰雪消融
9.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 B. 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
C. 氮气 二氧化碳 D. 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10. 浓度相同,质量相等的a、b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b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同时,将a溶液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1.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需要用到______
A.玻璃管
B.量筒
C.细口瓶
D.______
12.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铜具有导电性−做炊具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
C.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______
13.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B.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C.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属于交叉关系
D.______
14. 如图是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一瓶无色气体,由此能够确定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A.易溶于水 B.不支持燃烧
C.密度比空气大 D.______.
15.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______
A.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
B.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C.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向空气中洒水
D.区分酒精和水--______
16. 化学符号是一门学习化学的特殊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铁______;铜______;过氧化氢______;四氧化三铁______;氧气______;高锰酸钾______;氯化钾______。
17.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的分类看,空气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______(填序号);
A.NO2B.SO2C.可吸入颗粒物D.CO2
(3)下列做法不利于净化空气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使燃煤脱硫,减少SO2 排放
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大量植树造林
18. A、B、C、D、E、F分别为初中常见的六物质,A、B均为白色固体,C、E均为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C、E为气体,D为淡黄色粉末,F与C的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如图表示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图中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D.______、F.______;
(2)请写出C的用途:______;
(3)请写出A生成C和B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19.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稀有气体
大约在氮气发现的百年之后,英国化学家瑞利一方面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另一方面从氮化物中分解制得氮气,两种途径得到的氮气密度却不相同,从而发现了稀有气体。天然存在的稀有气体有六种,即氦、氖、氩、氪、氙、氡,其中绝大部分是氩气。稀有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空气的成分中约占0.94%(体积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例如氦气是除了氢气以外最轻的气体,不易燃不易爆,为安全起见,现已用氦气取代氢气充入飞艇或探空气球中;氩气在焊接精密零件的过程中,常用作保护气;氪能吸收X射线,可用作X射线工作时的遮光材料等。
(1)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与从氮化物中分解制得氮气密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氦气取代氢气充入飞艇或探空气球中,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由文中所述,可推知氢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
(3 )氩气在焊接精密零件的过程中,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______。
(4)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稀有气体的用途有(答一点即可)______。
20. 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很多。请根据如图三种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红磷燃烧时的现象______,当红磷燃烧完毕,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看到现象是______,产生此现象原因______。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造成此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两条):______、______。
(2)丙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理由是______。此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无色气体主要是______,通过该实验请你推测出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化学性质______。
(3)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活塞先向______移,后向______移,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刻度______处。
21.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图1中字母所标示的仪器名称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小娟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如图中的仪器除①、④、⑤、⑧外还需要______(填序号)。其文字表达式为:______,①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的目的是______,还需在①装置口增加______才可以连接胶塞。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图2装置(______填编号)来收集并测量氧气体积,在实验过程中小玉俯视读数,最终测定氧气体积会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2.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浮在水面上,且石蜡块无明显变化
石蜡硬度 ______ ,密度比水 ______ , ______ 溶于水
Ⅱ
外焰处的铁沙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沙窗无明显变化
______
Ⅲ
伸入焰心的导管引出白烟,且 ______
焰心处有可燃物
Ⅳ
澄清石灰水 ______ ,硫酸铜粉末 ______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为探究实验Ⅲ引出的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______。
23. 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如下探究:
此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亮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需继续进行实验。请计算⑤的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谈方法收集的氧气中还是含有杂质,该杂质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酒精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保持社交距离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配戴口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①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试管的破裂。
②试管外壁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
③试管底部接触焰心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
④加热时,可左右移动试管,不可上下移动,所以说法是错误的。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这样会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
所以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②③⑤。
故选:C。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是正确的;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会造成试管的破裂;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会造成试管的破裂;
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的说法是错误的;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会造成试管的破裂.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要先进行加热前的预热;②试管上不能有水珠;有水珠要擦干③试管夹夹在中上部;④手拿试管夹长柄;⑤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⑥用外焰给其加热;⑦加热时要来回晃动使受热均匀.
3.【答案】D
【解析】解:A、化学实验室中有部分药品易燃易爆,禁止烟火标志会在化学实验室内外张贴。
B、化学实验室中有部分药品易燃易爆,当心爆炸标志会在化学实验室内外张贴。
C、化学实验室中有部分药品有剧毒,剧毒品标志会在化学实验室内外张贴。
D、化学实验室是学习的地方,禁止拍照标志不需张贴。
故选:D。
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化学实验室应注意的事项来回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称量10.5g药品时,砝码和游码都已放好,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质量多了,需取出适量药品,直到天平平衡。
故选:A。
根据指针向左偏转可知药品质量多了。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硫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硫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7.【答案】D
【解析】解: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首先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
剩余固体可能是①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五种;②锰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和氯化钾四种;③二氧化锰、氯化钾和锰酸钾三种,不会出现剩余2种物质的情况。
故选:D。
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结合题干信息来分析解答。
8.【答案】A
【解析】解:A、动植物呼吸是动植物与氧气发生的不易觉察的缓慢氧化,故A正确;
B、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没有氧气参加,不属于缓慢氧化,故B错误;
C、甲烷燃烧现象明显,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C错误;
D、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故D错误。
故选:A。
缓慢氧化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慢慢的氧化过程,没有明显现象,不易被人觉察到.
缓慢氧化不易被人类觉察到,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解答】
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稀有气体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清新的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氮气、二氧化碳都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都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解:这一反应中二氧化锰充当的是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以知道催化剂只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并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没加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即a分解的速率慢,而加入的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分解速率快,即b分解速率快,所需时间较短。而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
故选: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特点;不加催化剂时产生氧气的速率慢,加入催化剂后速率加快,因为b加了二氧化锰,但a没有加,所以在速率−时间关系图上,b的斜率应该比a大,因为氯酸钾的质量相同,所以a与b产生氧气的量是相等的。
此题设计的知识点是关于催化剂的知识,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只改变反应的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即可。
11.【答案】B 胶头滴管
【解析】解: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选用量筒,向量筒内加液时,先用倾倒法加液到近刻度线,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液到刻度线,用到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B;胶头滴管。
根据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所需的仪器(量筒、胶头滴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保护气
【解析】解:A、铜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导线,而铜做炊具是利用铜的导热性,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故B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氧气用作助燃剂,而不是燃料,故C错误;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氮气用作保护气。
故答案为:B;作保护气。
A、根据铜的性质进行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
C、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解答;
D、根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解答。
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13.【答案】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合理即可)
【解析】解:A、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有些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如碳在氧气中燃烧,既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C、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故答案为: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合理即可)。
根据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包含、交叉、并列关系,根据涉及的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的三种关系、正确的理解各概念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C 不易溶于水
【解析】解:如图所示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集气瓶口向上放置,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难(或不易)溶于水;不能得出是否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
故选C;补充:不易溶于水.
如图所示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集气瓶口向上放置,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难(或不易)溶于水.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叙述来判断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5.【答案】B 闻气味
【解析】解:A、食盐和白糖都是白色固体,不能通过颜色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该选项设计合理;
C、氧气不易溶于水,不能用向空气中洒水的方法除去氧气,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D、酒精有特殊的芳香醇气味,水没有气味,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两种物质。
故填:B;闻气味。
A、食盐和白糖都是白色固体;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酒精有特殊的芳香醇气味,水没有气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Fe Cu H2O2 Fe3O4 O2 KMnO4 KCl
【解析】解:铁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为:Fe;
铜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为:Cu;
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
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
氧气是双原子分子,化学式为:O2;
在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高锰酸根离子显−1,化学式为:KMnO4;
在氯化钾中,钾元素显+1,氯离子显−1,化学式为:KCl。
故答案为:Fe;Cu;H2O2;Fe3O4;O2;KMnO4;KCl。
根据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和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答案】混合物 D C
【解析】解:(1)从物质的分类看,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2)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故答案为:D;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因此不利于净化空气的是: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故答案为:C;
(1)从物质的分类看,空气属于混合物;
(2)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二氧化碳;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因此不利于净化空气的是: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范措施等,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8.【答案】氯酸钾 硫 铁 供给呼吸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解析】解:(1)A、B、C、D、E、F分别为初中常见的六物质,A、B均为白色固体,C、E均为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C、E为气体,D为淡黄色粉末,F与C的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所以C是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B是氯化钾,A是氯酸钾,D会与氧气反应,所以D是硫,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所以F是铁,氧气会转化成E,所以E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氯酸钾;D是硫;F是铁;
(2)C的用途是:供给呼吸;
(3)A生成C和B的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故答案为:(1)氯酸钾;硫;铁;
(2)供给呼吸;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根据A、B、C、D、E、F分别为初中常见的六物质,A、B均为白色固体,C、E均为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C、E为气体,D为淡黄色粉末,F与C的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所以C是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B是氯化钾,A是氯酸钾,D会与氧气反应,所以D是硫,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所以F是铁,氧气会转化成E,所以E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9.【答案】空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有可燃性、易燃、易爆 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解析】解:(1)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还剩氮气和稀有气体,是混合物,从氮化物中分解制得氮气是纯净物;
(2)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或探空气球中,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相同条件下,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由文中所述,可推知氢气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易燃、易爆;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反应过来,物质的用途又体现了物质的性质,氦气做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因此稀有气体可以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1)空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有可燃性、易燃、易爆;
( 3)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还剩氮气和稀有气体;
(2)根据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根据氢气能燃烧进行分析;
(3)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
(4)根据稀有气体用途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氧气消耗,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装置漏气 红磷不足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氮气 不溶于水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右 左 4
【解析】解:(1)甲装置的优点是防止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部分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同时防止了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红磷燃烧时的现象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当红磷燃烧完毕,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看到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产生此现象原因:氧气消耗,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造成此误差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故填: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氧气消耗,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装置漏气;红磷不足。
(2)丙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理由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此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无色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该实验请你推测出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氮气;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增大,活塞先向右移,完全反应后氧气消耗,温度降低,后向左移,由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刻度4处。
故填:右;左;4。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容器内体积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1.【答案】长颈漏斗 酒精灯 铁架台 ⑦⑨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一团棉花 丙 偏大
【解析】解:(1)分析图示可知③长颈漏斗,④酒精灯,⑤铁架台,故填:长颈漏斗;酒精灯;铁架台;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为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分析题中仪器可知,应选择如图中的仪器除①、④、⑤、⑧外还需要⑦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依据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可知;试管口略向下的目的使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并且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故填:⑦⑨;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一团棉花;
(3)实验目的是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分析图2可知,应选择丙,实验过程中小玉俯视读数,依据“仰小俯大”分析,最终测定氧气体积会偏大,故填:丙;偏大。
(1)依据图示写出仪器名称;
(2)依据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的装置分析,依据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依据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3)依据实验目的和图2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主要是利用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2.【答案】小 小 难 蜡烛火焰的外焰的温度高于内焰及焰心处温度 白烟被点燃 变浑浊 变蓝色 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石蜡的固体颗粒
【解析】解解:Ⅰ、根据小刀切一块蜡烛,可知蜡烛硬度较小;根据蜡烛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根据蜡烛块无明显变化,说明蜡烛难溶于水。
Ⅱ、由实验现象: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的温度最高。
Ⅲ、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白烟能燃烧,说明焰心处有可燃性物质,该物质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Ⅳ、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蜡烛燃烧是有水生成,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归纳总结】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所以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为探究实验Ⅲ引出的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石蜡的固体颗粒。
故答案为:Ⅰ:小;小;难。
Ⅱ:蜡烛火焰的外焰的温度高于内焰及焰心处温度。
Ⅲ:白烟被点燃。
Ⅳ:变浑浊;变蓝。
结论: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石蜡的固体颗粒。
Ⅰ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石蜡的性质解答;
Ⅱ根据三层火焰的温度关系解答;
Ⅲ根据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解答;
Ⅳ根据硫酸铜遇水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结论:根据实验结论书写文字表达式,根据石蜡的蒸汽遇冷冷凝成了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分析。
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解答时注意联系题中信息正确分析实验现象。
23.【答案】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降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减缓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使产生氧气连续均匀 51% 水蒸气
【解析】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故填: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设计实验)过氧化氢的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反应速率越快,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所以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降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减缓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使产生氧气连续均匀,故填:降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减缓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使产生氧气连续均匀;
(实验研究)分析表中数据可知,⑤的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8%+62%×21%=51%,故填:51%;
(继续探究)排水法收集气体会混有水蒸气,故填:水蒸气。
依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计实验)依据反应物浓度对过氧化氢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
(实验研究)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⑤的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继续探究)依据排水法收集气体分析。
判断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利用装置图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020-2021学年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 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 保持社交距离
C. 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 出门配戴口罩
2.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 )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 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
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3. 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 )
A. 禁止烟火 B. 当心爆炸
C. 剧毒 D. 禁止拍照
4.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取用粉末状固体 B. 加热固体
C. 用胶头滴管取液 D. 点燃酒精灯
5. 敏智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5g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左,此时应该( )
A. 减少药品质量 B. 向右盘中加砝码
C. 移动游码 D. 增加药品质量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C.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7. 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剩余固体种类不可能是( )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8. 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植物呼吸 B. 碳酸分解 C. 甲烷燃烧 D. 冰雪消融
9.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 B. 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
C. 氮气 二氧化碳 D. 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10. 浓度相同,质量相等的a、b两份过氧化氢溶液,在b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的同时,将a溶液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11. 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需要用到______
A.玻璃管
B.量筒
C.细口瓶
D.______
12.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铜具有导电性−做炊具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用于灭火
C.氧气能支持燃烧−用作燃料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______
13.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时,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B.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C.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属于交叉关系
D.______
14. 如图是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一瓶无色气体,由此能够确定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A.易溶于水 B.不支持燃烧
C.密度比空气大 D.______.
15.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______
A.鉴别食盐和白糖--观察颜色
B.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C.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向空气中洒水
D.区分酒精和水--______
16. 化学符号是一门学习化学的特殊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铁______;铜______;过氧化氢______;四氧化三铁______;氧气______;高锰酸钾______;氯化钾______。
17.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的分类看,空气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______(填序号);
A.NO2B.SO2C.可吸入颗粒物D.CO2
(3)下列做法不利于净化空气的是______(填序号)。
A.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
B.使燃煤脱硫,减少SO2 排放
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大量植树造林
18. A、B、C、D、E、F分别为初中常见的六物质,A、B均为白色固体,C、E均为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C、E为气体,D为淡黄色粉末,F与C的反应生成黑色固体,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如图表示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和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图中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D.______、F.______;
(2)请写出C的用途:______;
(3)请写出A生成C和B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19.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稀有气体
大约在氮气发现的百年之后,英国化学家瑞利一方面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另一方面从氮化物中分解制得氮气,两种途径得到的氮气密度却不相同,从而发现了稀有气体。天然存在的稀有气体有六种,即氦、氖、氩、氪、氙、氡,其中绝大部分是氩气。稀有气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在空气的成分中约占0.94%(体积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例如氦气是除了氢气以外最轻的气体,不易燃不易爆,为安全起见,现已用氦气取代氢气充入飞艇或探空气球中;氩气在焊接精密零件的过程中,常用作保护气;氪能吸收X射线,可用作X射线工作时的遮光材料等。
(1)从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得到氮气与从氮化物中分解制得氮气密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氦气取代氢气充入飞艇或探空气球中,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由文中所述,可推知氢气的化学性质有______。
(3 )氩气在焊接精密零件的过程中,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______。
(4)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稀有气体的用途有(答一点即可)______。
20. 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很多。请根据如图三种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红磷燃烧时的现象______,当红磷燃烧完毕,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看到现象是______,产生此现象原因______。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造成此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两条):______、______。
(2)丙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理由是______。此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无色气体主要是______,通过该实验请你推测出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化学性质______。
(3)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活塞先向______移,后向______移,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刻度______处。
21.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图1中字母所标示的仪器名称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小娟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如图中的仪器除①、④、⑤、⑧外还需要______(填序号)。其文字表达式为:______,①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的目的是______,还需在①装置口增加______才可以连接胶塞。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图2装置(______填编号)来收集并测量氧气体积,在实验过程中小玉俯视读数,最终测定氧气体积会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2. 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浮在水面上,且石蜡块无明显变化
石蜡硬度 ______ ,密度比水 ______ , ______ 溶于水
Ⅱ
外焰处的铁沙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沙窗无明显变化
______
Ⅲ
伸入焰心的导管引出白烟,且 ______
焰心处有可燃物
Ⅳ
澄清石灰水 ______ ,硫酸铜粉末 ______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为探究实验Ⅲ引出的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______。
23. 小君和小英同学发现:带火星的竹签在空气中不会复燃,若用装有60%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竹签复燃,为了找到能使带火星竹签复燃的氧气含量最小值,他们进行如下探究:
此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设计实验)小君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研究)第一组实验:取3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分别装入15%、30%和45%的水,盖上盖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当气泡放出后,导管口伸入集气瓶把其中的水全部排出,将相同的3支带火星竹签分别插入①~③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获得第一组实验现象后,小君又做了第二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两组实验数据和现象见表:
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集气瓶装水的体积分数%
15
30
45
34
38
42
带火星竹签状况
亮
很亮
复燃
很亮
复燃
复燃
得出上述两组实验现象后,需继续进行实验。请计算⑤的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
(继续探究)小君认为采用谈方法收集的氧气中还是含有杂质,该杂质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酒精杀菌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保持社交距离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配戴口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①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试管的破裂。
②试管外壁有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
③试管底部接触焰心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
④加热时,可左右移动试管,不可上下移动,所以说法是错误的。
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这样会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
所以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②③⑤。
故选:C。
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是正确的; 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会造成试管的破裂;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会造成试管的破裂;
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移动试管的说法是错误的;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会造成试管的破裂.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要先进行加热前的预热;②试管上不能有水珠;有水珠要擦干③试管夹夹在中上部;④手拿试管夹长柄;⑤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⑥用外焰给其加热;⑦加热时要来回晃动使受热均匀.
3.【答案】D
【解析】解:A、化学实验室中有部分药品易燃易爆,禁止烟火标志会在化学实验室内外张贴。
B、化学实验室中有部分药品易燃易爆,当心爆炸标志会在化学实验室内外张贴。
C、化学实验室中有部分药品有剧毒,剧毒品标志会在化学实验室内外张贴。
D、化学实验室是学习的地方,禁止拍照标志不需张贴。
故选:D。
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化学实验室应注意的事项来回答本题。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时,伸入液体前,应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图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说明伸入液体前没有捏紧胶头排出里面的空气,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称量10.5g药品时,砝码和游码都已放好,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说明药品质量多了,需取出适量药品,直到天平平衡。
故选:A。
根据指针向左偏转可知药品质量多了。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硫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若不点燃,不会剧烈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硫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7.【答案】D
【解析】解: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首先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
剩余固体可能是①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氯化钾五种;②锰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和氯化钾四种;③二氧化锰、氯化钾和锰酸钾三种,不会出现剩余2种物质的情况。
故选:D。
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结合题干信息来分析解答。
8.【答案】A
【解析】解:A、动植物呼吸是动植物与氧气发生的不易觉察的缓慢氧化,故A正确;
B、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没有氧气参加,不属于缓慢氧化,故B错误;
C、甲烷燃烧现象明显,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C错误;
D、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故D错误。
故选:A。
缓慢氧化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慢慢的氧化过程,没有明显现象,不易被人觉察到.
缓慢氧化不易被人类觉察到,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解答】
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稀有气体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清新的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氮气、二氧化碳都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都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答案】C
【解析】解:这一反应中二氧化锰充当的是催化剂,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以知道催化剂只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并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没加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即a分解的速率慢,而加入的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分解速率快,即b分解速率快,所需时间较短。而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
故选: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根据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特点;不加催化剂时产生氧气的速率慢,加入催化剂后速率加快,因为b加了二氧化锰,但a没有加,所以在速率−时间关系图上,b的斜率应该比a大,因为氯酸钾的质量相同,所以a与b产生氧气的量是相等的。
此题设计的知识点是关于催化剂的知识,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只改变反应的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即可。
11.【答案】B 胶头滴管
【解析】解: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可选用量筒,向量筒内加液时,先用倾倒法加液到近刻度线,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液到刻度线,用到的仪器是量筒和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B;胶头滴管。
根据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量取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所需的仪器(量筒、胶头滴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保护气
【解析】解:A、铜具有导电性可以用作导线,而铜做炊具是利用铜的导热性,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故B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氧气用作助燃剂,而不是燃料,故C错误;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氮气用作保护气。
故答案为:B;作保护气。
A、根据铜的性质进行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解答;
C、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解答;
D、根据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解答。
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较小。
13.【答案】A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合理即可)
【解析】解:A、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有些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如碳在氧气中燃烧,既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与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C、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D、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故答案为: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合理即可)。
根据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包含、交叉、并列关系,根据涉及的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的三种关系、正确的理解各概念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C 不易溶于水
【解析】解:如图所示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集气瓶口向上放置,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难(或不易)溶于水;不能得出是否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
故选C;补充:不易溶于水.
如图所示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集气瓶口向上放置,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该气体难(或不易)溶于水.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叙述来判断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5.【答案】B 闻气味
【解析】解:A、食盐和白糖都是白色固体,不能通过颜色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该选项设计合理;
C、氧气不易溶于水,不能用向空气中洒水的方法除去氧气,该选项设计不合理;
D、酒精有特殊的芳香醇气味,水没有气味,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两种物质。
故填:B;闻气味。
A、食盐和白糖都是白色固体;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酒精有特殊的芳香醇气味,水没有气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Fe Cu H2O2 Fe3O4 O2 KMnO4 KCl
【解析】解:铁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为:Fe;
铜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为:Cu;
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
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
氧气是双原子分子,化学式为:O2;
在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高锰酸根离子显−1,化学式为:KMnO4;
在氯化钾中,钾元素显+1,氯离子显−1,化学式为:KCl。
故答案为:Fe;Cu;H2O2;Fe3O4;O2;KMnO4;KCl。
根据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和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7.【答案】混合物 D C
【解析】解:(1)从物质的分类看,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混合物;
(2)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故答案为:D;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因此不利于净化空气的是:大量燃放烟花爆竹;故答案为:C;
(1)从物质的分类看,空气属于混合物;
(2)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二氧化碳;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因此不利于净化空气的是: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防范措施等,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8.【答案】氯酸钾 硫 铁 供给呼吸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解析】解:(1)A、B、C、D、E、F分别为初中常见的六物质,A、B均为白色固体,C、E均为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C、E为气体,D为淡黄色粉末,F与C的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所以C是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B是氯化钾,A是氯酸钾,D会与氧气反应,所以D是硫,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所以F是铁,氧气会转化成E,所以E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氯酸钾;D是硫;F是铁;
(2)C的用途是:供给呼吸;
(3)A生成C和B的反应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故答案为:(1)氯酸钾;硫;铁;
(2)供给呼吸;
(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根据A、B、C、D、E、F分别为初中常见的六物质,A、B均为白色固体,C、E均为人类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C、E为气体,D为淡黄色粉末,F与C的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所以C是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所以B是氯化钾,A是氯酸钾,D会与氧气反应,所以D是硫,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所以F是铁,氧气会转化成E,所以E是二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9.【答案】空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 密度比空气小 有可燃性、易燃、易爆 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解析】解:(1)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还剩氮气和稀有气体,是混合物,从氮化物中分解制得氮气是纯净物;
(2)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或探空气球中,利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是相同条件下,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由文中所述,可推知氢气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易燃、易爆;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反应过来,物质的用途又体现了物质的性质,氦气做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因此稀有气体可以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答案:(1)空气中还含有稀有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有可燃性、易燃、易爆;
( 3)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制作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空气中除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还剩氮气和稀有气体;
(2)根据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根据氢气能燃烧进行分析;
(3)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
(4)根据稀有气体用途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答案】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 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氧气消耗,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装置漏气 红磷不足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氮气 不溶于水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右 左 4
【解析】解:(1)甲装置的优点是防止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导致的部分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同时防止了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红磷燃烧时的现象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当红磷燃烧完毕,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看到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产生此现象原因:氧气消耗,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造成此误差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故填:实验结果更准确,更环保;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氧气消耗,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装置漏气;红磷不足。
(2)丙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理由是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此实验完毕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无色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该实验请你推测出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不溶于水,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氮气;不溶于水;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增大,活塞先向右移,完全反应后氧气消耗,温度降低,后向左移,由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刻度4处。
故填:右;左;4。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容器内体积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1.【答案】长颈漏斗 酒精灯 铁架台 ⑦⑨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一团棉花 丙 偏大
【解析】解:(1)分析图示可知③长颈漏斗,④酒精灯,⑤铁架台,故填:长颈漏斗;酒精灯;铁架台;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为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分析题中仪器可知,应选择如图中的仪器除①、④、⑤、⑧外还需要⑦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依据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可知;试管口略向下的目的使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并且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故填:⑦⑨;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一团棉花;
(3)实验目的是测定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分析图2可知,应选择丙,实验过程中小玉俯视读数,依据“仰小俯大”分析,最终测定氧气体积会偏大,故填:丙;偏大。
(1)依据图示写出仪器名称;
(2)依据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的装置分析,依据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分析,依据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3)依据实验目的和图2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主要是利用实验装置和实验原理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22.【答案】小 小 难 蜡烛火焰的外焰的温度高于内焰及焰心处温度 白烟被点燃 变浑浊 变蓝色 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石蜡的固体颗粒
【解析】解解:Ⅰ、根据小刀切一块蜡烛,可知蜡烛硬度较小;根据蜡烛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根据蜡烛块无明显变化,说明蜡烛难溶于水。
Ⅱ、由实验现象: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的温度最高。
Ⅲ、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白烟能燃烧,说明焰心处有可燃性物质,该物质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Ⅳ、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蜡烛燃烧是有水生成,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归纳总结】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所以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为探究实验Ⅲ引出的白烟的成分,小组同学将导管加长,用冷的湿毛巾裹在导管外壁,一段时间后打开,发现导管内有白色固体析出。得出结论:该白烟含有石蜡的固体颗粒。
故答案为:Ⅰ:小;小;难。
Ⅱ:蜡烛火焰的外焰的温度高于内焰及焰心处温度。
Ⅲ:白烟被点燃。
Ⅳ:变浑浊;变蓝。
结论: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石蜡的固体颗粒。
Ⅰ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石蜡的性质解答;
Ⅱ根据三层火焰的温度关系解答;
Ⅲ根据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解答;
Ⅳ根据硫酸铜遇水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
结论:根据实验结论书写文字表达式,根据石蜡的蒸汽遇冷冷凝成了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分析。
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解答时注意联系题中信息正确分析实验现象。
23.【答案】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降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减缓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使产生氧气连续均匀 51% 水蒸气
【解析】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故填: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设计实验)过氧化氢的浓度越大过氧化氢反应速率越快,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收集,所以该装置的圆底烧瓶中放入25毫升水的目的是降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减缓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使产生氧气连续均匀,故填:降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减缓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使产生氧气连续均匀;
(实验研究)分析表中数据可知,⑤的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38%+62%×21%=51%,故填:51%;
(继续探究)排水法收集气体会混有水蒸气,故填:水蒸气。
依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计实验)依据反应物浓度对过氧化氢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
(实验研究)依据表中数据计算出⑤的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继续探究)依据排水法收集气体分析。
判断此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利用装置图及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