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第2课时 测量机械效率
eq \x(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2.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
eq \x(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施实验方案的能力。
2.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
eq \x(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在实验中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实事求是、尊重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eq \x(教学重、难点)
1.在实例中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确定,对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的理解。
2.分析得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eq \x(教具准备)
刻度尺、钩码、弹簧秤、滑轮组两个、铁架台、长约2m的细绳、斜面、小木块、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等。
一、问题引入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老师提出问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总是一定的吗?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才能提高滑轮的机械效率?
让学生们思考、讨论,提出各自的猜想。
现在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测量机械效率
1.如何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η=eq \f(W有用,W总)×100%=eq \f(Gh,Fs)×100%
(2)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甲、乙两个滑轮组、长约2m的细绳。
(3)步骤: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并填入表格。
②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③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
④算出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
(4)结论:
①动滑轮重一定,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②物重一定,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讨论: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学生讨论后得出: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有:尽可能地增加物重;减小动滑轮重;减轻绳重和滑轮转轴处的摩擦。
2.如何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
(1)猜想:①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②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和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实验器材:
斜面、小木块、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
(3)实验步骤:①测量小木块的重量,记录数据;
②把小木块用弹簧秤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分别记录拉力F、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木块上升的高度h;
③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②;
④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分别铺上棉布、毛巾,重复步骤②。
注意事项:①要匀速拉动物体;②拉力要与斜面平行;③及时记录数据。
(4)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结论:斜面越陡,越不省力,机械效率越高。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高。
斜面的机械效率:η=eq \f(W有,W总)=eq \f(Gh,Fs)。
三、板书设计
第3节 机械效率
第2课时 测量机械效率
本节主要讲述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与机械效率等方面的内容。初学“机械效率”,往往对这些概念陌生难懂,思维不通、前后矛盾,甚至分析实际问题中把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弄混淆。想要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含义以及计算机械效率,就必须使学生分清楚哪部分功是有用功,哪部分功是额外功,或者哪个力做的功是有用功,哪个力做的功是额外功,哪个力做的功是总功。机械做功以及机械效率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本节课教学设计应当注重更多地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设计注意体现物理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与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实验
次数
G(N)
h(m)
W有用
(J)
F(N)
s(m)
W总(J)
η
1
2
3
4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新课教学,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斜面的机械效率,课堂小结,教学反思,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4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4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新课学习,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