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培优新方案课时跟踪检测(六)城市空间结构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284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培优新方案课时跟踪检测(六)城市空间结构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284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培优新方案课时跟踪检测(六)城市空间结构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284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第三节 城市空间结构巩固练习
展开课时跟踪检测(六) 城市空间结构
一、选择题
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①②③功能区最可能分别是( )
A.行政办公区、住宅区、商业区
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N功能区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优美,交通便捷
B.就近服务,人口多
C.水资源丰富,水运便捷
D.地势低平,地租低廉
解析:1.D 2.A 第1题,②功能区位于城市中心,面积较小,为商业区;①功能区位于②功能区的外围,面积较大,为住宅区;③功能区位于城市的北侧,且有绿化带与住宅区相隔,为工业区。第2题,N功能区(住宅区)位于河流上游的沿岸,远离市中心,环境好;有公路穿过,交通便利。
图甲为纽约曼哈顿景观图, 图乙为北京故宫景观图。读图回答3~4题。
甲 乙
3.图甲所示的城市功能区为( )
A.高级住宅区 B.历史文化区
C.中心商务区 D.科教文化区
4.图乙所示区域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历史因素 B.经济因素
C.行政因素 D.环境因素
解析:3.C 4.A 第3题,纽约曼哈顿地区建筑物高大稠密,应为中心商务区。第4题,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因而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
如图示意某市某区的昼夜人口变化。读图完成5~6 题。
5.卧城是指大城市周围承担居住职能的卫星城。该市卧城位于该区的( )
A.东部 B.东南部
C.北部 D.西南部
6.对图中四处功能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处为高新产业区 B.②处为休闲娱乐区
C.③处为中心商务区 D.④处为商住混合区
解析:5.A 6.D 第5题,昼夜人口变化反映的是城市人口空间活动的变化。卧城的人们应该是昼少夜多,因为白天去上班,晚上回家休息。图中卧城应在③处,位于该区东部。第6题,①处人口昼夜均少,说明人口分布和流动均小,应是郊区;②处人口昼多夜少,应是人们的上班区(如工厂等);④处人口昼夜均多,应是商住混合区。
下图为印度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右图中最能反映左图PQ沿线地租变化的曲线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8.对图中功能区及布局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工园区的布局是合理的
B.创业园区的布局是不合理的
C.甲住宅区为高级住宅区
D.该城市的空间结构为扇形模式
解析:7.C 8.C 第7题,自城市中心向外围,地租逐渐下降。通过分析可知,从P到Q,从城市到郊区,先后经过住宅用地、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地租由低到高再降低,所以地租的变化曲线Ⅲ最符合。第8题,化工园区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段,有严重的水污染,会导致河水受到污染,从而影响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水;创业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区,一般会选在邻近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图中布局满足这些要求,分布是合理的;甲处住宅区,靠近创业园区,环境优美,最可能为高级住宅区;该城市的空间结构为同心圆结构。
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背在背上运送物品的筐状背具,适合“爬坡上坎”。“背篼军”指的是城市内大街小巷出现的一群以背篼作为劳动工具的劳动者,群体数量庞大,靠体力赚钱。读图,回答9~11题。
9.“背篼军”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新疆北部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大巴山地
10.“背篼军”的出现可以( )
A.方便城市居民生活 B.解决农村增收问题
C.有利于城市治安稳定 D.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11.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小组经过研究得出,“背篼军”正逐步走向消失,下列选项能成为其论据的是( )
①城市工资水平提高 ②城市服务行业兴起 ③国家户籍管理改革 ④青壮年就业机会增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9.D 10.A 11.B 第9题,背篼适合“爬坡上坎”说明“背篼军”出现的地区地表崎岖不平,起伏明显;背篼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说明“背篼军”应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故D正确。第10题,“背篼军”指的是城市内大街小巷出现的一群以背篼作为劳动工具的劳动者,说明“背篼军”的出现可以方便城市居民生活,故A正确。可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但不能解决农村增收问题,故B错误。“背篼军”的出现不利于城市治安稳定;不利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故C、D错误。第11题,城市工资水平提高,所需要的服务人群增多,对“背篼军”发展应有促进作用,排除①;国家户籍管理改革促进人口流动,不会对“背篼军”的发展起削弱作用,排除③;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服务行业兴起,青壮年就业机会增多,导致大多数青壮年转向其他就业岗位,②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试简述其理由。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4)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
解析:第(1)题,公共事业用地主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如政府、文教、医疗等;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住宅用地。第(2)题,大型批发市场占地面积广,交通要求高,一般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边缘及主要交通位置。第(3)题,化学工业污染水源和大气,一般布局在河流下游和盛行风下风向、最小风频上风向或与季风垂直的郊外。第(4)题,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方案都有利有弊。从交通、基础设施、环境、用地等方面对比。
答案:(1)文教 住宅
(2)① 临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
(3)位于河流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以下两种答案任答其一,言之有理即可。
方案一:东北部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用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方案二:西南部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13.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该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
(2)说出该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指出形成这种分区的最主要因素。
(3)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在该市中心城区外围的原因。
解析:第(1)题,仔细读图即可。第(2)题,受地租的影响,自市中心到外围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第(3)题,城市郊区在地价、交通、环境等方面都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答案:(1)该市土地利用以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公用设施、交通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为主。 总体上,各种土地利用面积呈上升趋势,21世纪以来工业用地减少,住宅用地面积迅速增加。
(2)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 经济因素。
(3)郊区地价低,交通便捷,环境质量好,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三节 交通与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课后作业题,共5页。
地理必修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随堂练习题,共5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后测评,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