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鲁教版地理必修三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1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282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鲁教版地理必修三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1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282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鲁教版地理必修三新突破课时分层作业1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282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同步训练题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建议用时:40分钟)
[基础达标练]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资料。读表回答1~2题。
占全国的百分比 |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
水资源 | 80% | 14.7% |
人口 | 53.5% | 44.4% |
耕地 | 35.2% | 59.2% |
1.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
A.南方地多水少 B.南方地少水多
C.北方地多水多 D.北方地少水少
2.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正在实施的巨大工程是( )
A.长江三峡工程 B.淮河治理工程
C.南水北调工程 D.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1.B 2.C [第1题,由表中数据可明显看出我国水资源分布是南多北少,而耕地分布则是南少北多。第2题,水土资源明显不匹配,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为此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工程。]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点缺水的分布地区,读图回答3~4题。
3.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农业用水量大
B.②地距海较远,降水量较少
C.③地属资源型缺水
D.④地工业用水量大
4.解决①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人工降雨 B.跨流域调水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修建梯田
3.C 4.B [第3题,③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丰富但水污染严重,属水质型缺水。第4题,①地区为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最有效的解决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
5.右图是南水北调主标志,图中四条向上扩展的线条构成水花状,代表的是( )
A.长江、黄河、淮河、汉江
B.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C.长江、黄河、淮河、汾河
D.长江、黄河、汉江、海河
B [南水北调主标志四条向上扩展的线条构成水花状,代表的是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读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6~7题。
6.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
A.河道的淤积 B.水质污染
C.地下水位的下降 D.土壤的盐碱化
7.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 )
A.回补地下水
B.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C.土壤次生盐碱化
D.长江河口海水倒灌
6.B 7.C [第6题, 南水北调东线流经东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工农业生产密度大,工业污水、农田废水和生活污水很容易造成调取的水源被污染,所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启动时,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避免调取的水被污染。第7题,南水北调导致受水区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壤的盐碱化,C正确。回补地下水、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为有利影响。长江河口海水倒灌不是对受水地区的影响。]
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及中线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有关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线均从长江干流直接调水
B.东线调水自济宁以北可以自流
C.东线调水水质更好
D.中线可基本实现自流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缓解华北地区春季的旱情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8.D 9.C [第8题,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读图分析可知,东线工程的最高点为黄河,因此黄河以南需要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自流;东线沿线经济发达,工农业排污量更大,水质最差;中线工程地势南高北低,水基本可以自流。第9题,北方交通以陆上交通为主,水运少,南水北调主要是解决生活、生产用水紧张问题,不会提高水运能力;为了保证调水的水质,沿线不会发展水产养殖业;中线能够增加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从而可以缓解华北地区的春旱;读图,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工程以引水为主,沿山麓地带建设,沿线地势落差较小,又缺少建设水库条件,不适宜开发水电。]
10.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自南向北)________河、________河、____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_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差的是________线工程。
(3)北京人喝的长江水来自________线路调水工程,该线路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市是________(简称)。
(4)南水北调遵循的三大原则: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5)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第(1)题,东线调水方案自南向北依次经过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输水到天津,其中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要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地势南高北低,水可以自流;东线调水路线经过的淮河、黄河和海河流域由于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降水较少,用水特别紧张。第(2)题,东线工程源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第(3)题,中线工程将长江水输送到北京,中线工程沿途经过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第(4)题,南水北调遵循的三大原则是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第(5)题,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淡化海水等。
[答案] (1)淮 黄 海 C (2)东 (3)中 鄂、豫、冀、京 (4)先节水后调水 先治污后通水 先环保后用水 (5)修建水库、节约用水、植树种草、防治水污染、海水淡化等。
[能力提升练]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
12.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稳、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C 12.B [第11题,由图示可知,该输油管线主要经过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沿途经济发达,对石油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因此需要扩建油库。第12题,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缓解区域间能源紧张的局势,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图a),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引江济汉”工程作为中线工程的组成部分,于2010年3月在湖北荆江河段与汉江之间开工(图b),截至2018年1月17日8时,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已累计调水达100.02亿立方米。
图a 图b
(1)说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对水循环的影响。
(2)从自然角度分析丹江口水库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优势条件。
(3)说明“引江济汉”工程对汉江的作用。
(4)说明丹江口水库作为华北未来可持续供水水源地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解析] 第(1)题,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汉”工程等人类活动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影响着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第(2)题,水源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水质、水量角度分析, 自流输水也是重要优势。丹江口水库坐落于群山之中,环境优美,水质好。位于湿润地区,库区雨季长, 降水丰沛,水源足。集水区面积大,库容量大。地势高,向华北可自流引水。第(3)题,“引江济汉”工程是将长江水引到丹江口水库,主是是对生态、航运、灌溉等影响。具有生态补水功能,可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和调水后对下游的影响,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第(4)题,保护水源地,主要是保护水质。应减少库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有利于保护水质。迁移周边工厂,或工业废水实行达标排放,防治工业污染。避免过度的水产养殖,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护水质。
[答案] (1)主要干预或控制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影响着水循环过程中的能量流和物质流。
(2)水库坐落于群山之中,环境优美,水质好;库区雨季长, 降水丰沛,水源足;集水区面积大,库容量大;地势高, 向华北可自流引水。
(3)工程具有生态补水功能,可减少丹江口水库蓄水和调水后对下游的影响;能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生态、灌溉、供水和航运条件。
(4)减少库区流域内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迁移周边工厂,或工业废水实行达标排放,防治工业污染;避免过度的水产养殖;或保护森林,防止水土流失。
地理鲁教版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第三节 旅游业与地理环境课时作业,共6页。
鲁教版必修三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必修三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习题,共8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 走进“数字地球”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活动 走进“数字地球”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