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8262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8262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优质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内容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能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利用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聚落的了解,认识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和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
通过对居住地的选择和房屋的建造分析,理解不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欣赏,认识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保护聚落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在认识中国传统聚落的过程中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城乡聚落的差异
聚落形成的条件
教学难点
聚落形成条件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相关资料查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城市和乡村景观图,提出问题:你的居住环境和哪里相似?
新课讲授:
聚落与环境
1、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聚落。这两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差异?学生可以根据日常生活的体验回答。
展示乡村地区和城市地区人们生活图片,引导学生回答。
乡村地区:
城市地区:
教师总结:乡村地区:规模小;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交通不便……
城市地区:规模大;从事工业、服务业;交通便利……
过渡:那我们生活的合格具有有什么优势呢?
2、展示本地区相关地图,请学生根据地图分析无为聚落形成的优势条件。
那么,一般聚落形成要考虑哪些条件呢?
展示某聚落及周边环境示意图,请学生总结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力条件。
有利条件: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
你想要的居住在哪里?为什么?
展示不同地形、水源、土壤、气候条件,请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自然环境对人们活动的影响。
提问:我们的祖先做了怎样的选择?什么样的环境比较适合人类居住?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适宜、资源丰富。
我们一起来搭建自己的家
分别展示西亚沙漠地区、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北极地区、热带雨林等地的自然环境,请学生根据自然环境,并就地取材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展示世界各地的古聚落,结合当地的文化进行讲解,认识古聚落对人们研究当时 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的重要作用。
最后,展示丽江古城的材料并提出问题。
(1)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你怎样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丽江的评语?
(2)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3)如果你去丽江旅游,作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呢?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总结保护传统聚落的措施。
情感升华: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不同时期保留下的聚落建筑都是对当时历史的见证,我们在生活、旅游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古建筑古文化的保护,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聚落与环境
定义
分类:乡村和城市
聚落形成和发展条件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保护传统聚落的措施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新课探知·展身手,一课一练·提素养,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