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第一至四单元)
展开
期中检测卷(第一 ~ 四单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使用共享单车,绿色出行
B.对污染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C.加大汽车尾气监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
D.减少施用农家肥,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2.“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纺纱织布 B.粮食酿酒 C.烧制陶瓷 D.冶炼生铁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100 mL的量筒量取9.8 mL的蒸馏水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13
C.实验后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D.用镊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放入竖直的试管中
4.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公路上大雾弥漫 B.湖面上柳絮飘扬
C.花棚里香气扑鼻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5.自然界中的水大多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过滤
7.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氮气充入灯泡中延长使用寿命
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9.关于H2O2、MnO2、SO2、O2 4种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
10.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电源的负极,b是电源的正极
B.反应过程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1.如图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②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②④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②的符号为Al3+ D.①③形成的化合物是NaCl
12.我国某企业成功研发出制圆珠笔笔头用的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我国向笔头用材料的国产化、自主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笔头用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碳、铁、钨等元素,如图是3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 g D.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
1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4.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B.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共有4种元素
C.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有两种单质分子 D.生成物中共有3种分子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16.(5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中含有大量水分,2个水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空气中的氧气(符号是 )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
(2)陶瓷中一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MO2,其中M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则M是 。
(3)某学习小组在帮助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盛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你猜想这种试剂中的阴离子可能是 。
17.(8分)如图为工业制取氧气的微观示意图。
(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不同。
(3)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空气的微观过程是 。
(4)分别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写出氮气和氧气的相同点,宏观
,微观 ;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例如
,二者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18.(7分)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静置沉淀 ②过滤 ③吸附沉淀 ④蒸馏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
(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我们通常用 检验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
(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A B C D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 。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19.(8分)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F都是化合物,C、D、E都是单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通常状况下,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F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D物质的用途是 (任写一种)。
(3)反应④的实验现象是 , 在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
(4)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
20.(8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我们做过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向干冷的玻璃片哈气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实验B: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时,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只答一条)。
(3)实验C: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
(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具体操作是: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 ,缓慢插入集气瓶中。
21.(10分)根据图1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 。
(3)实验室还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实验中观察到 的现象时可以开始收集氧气;如果实验后C装置中的水变紫了,其原因可能是 。
(4)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5)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图2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填“a”或“b”)端连接在氧气钢瓶上。
22.(6分)MnO2是KClO3分解的催化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CuO也能加快KClO3的分解,该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外,CuO也可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探究】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获得相关数据。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及用量
分解温度/℃
A
5 g KClO3
580
B
5 g KClO3、1 g MnO2
350
C
5 g KClO3、1 g CuO
37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中均取用5 g KClO3,目的是 。检验实验C中加入CuO后KClO3分解产生大量气体的方法是将5 g KClO3、1 g CuO的混合物放于试管中,加热,然后 。
(2)由实验A与实验C对比,证明猜想合理的依据是 。
(3)相同条件下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实验反思】
(1)若要确定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证明其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2)同种催化剂,质量多少可能影响KClO3分解的催化效果,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KClO3分解的催化效果,请说出一种你的猜想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3分)
23.(3分)抗癌新药紫杉醇的化学式为C47H51NO14,回答下列问题:
(1)紫杉醇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写出最简整数比);
(2)17.06 g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期中检测卷(第一 ~ 四单元)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B
C
D
D
C
B
B
C
C
D
D
A
C
1.D 【解题思路】 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对空气、水和土壤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提升。
2.A 【解题思路】 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烧制陶瓷、冶炼生铁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B 【解题思路】 用100 mL的量筒量取9.8 mL的蒸馏水,误差较大,应选用10 mL的量筒,A错误;将实验后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试剂,C错误;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中,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一横二放三慢竖),D错误。
4.C 【解题思路】 大雾弥漫、柳絮飘扬均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花棚里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氧气被压缩进钢瓶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5.D 【解题思路】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水不是净水的方法。
6.D 【解题思路】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和试剂
B
✕
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
C
✕
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
D
√
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7.C 【解题思路】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等,A正确;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充入灯泡中可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B正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C错误;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正确。
8.B 【解题思路】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但“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B错误。
9.B 【解题思路】 H2O2、MnO2、SO2中没有氧气,也没有氧分子,A、C错误;H2O2、MnO2、SO2、O2这4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D错误;物质的宏观组成通常用元素来描述,B正确。
10.C 【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与a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则a是电源的负极,b是电源的正极,A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正确;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错误;电解水的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D正确。
11.C 【解题思路】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②③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A正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②④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正确;②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为Al原子,C错误;①表示钠原子,③表示氯原子,二者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D正确。
12.D 【解题思路】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
B
✕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
✕
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D
√
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分别为6、26、74,依次增加
13.D 【解题思路】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如 KMnO4中含有3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B错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C错误。
14.A 【解题思路】 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催化体系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共有C、O、H、Mo、Au 5种元素;只有H2一种单质分子;反应后的生成物有CO2、H2两种分子。
15.C 【解题思路】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A错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最终装置内气体体积约为原来的45,B错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条件为加热,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该反应才能发生,C正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最终固体的质量不为0,D错误。
16.【参考答案】 (每空1分)(1)2H2O O2 Fe2+ (2)Si (3)CO32-(或SO42-)
17.【参考答案】 (每空1分)(1)21%(或15) 混合物 (2)沸点 (3)空气中各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4)都是气体 都由分子构成 氮气不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分子构成不同
18.【参考答案】 (每空1分)(1)C (2)引流 (3)肥皂水 加热煮沸
(4)用洗菜水冲马桶(或用淘米水浇花,或洗脸时关小水龙头等合理答案)
(5)①Cl2 ②+1
【解题思路】 (5)①根据题给的微观示意图知,A属于单质,其化学式为Cl2;②D为HClO,其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知,氯元素显+1价。
19.【参考答案】 (除标明外,每空1分)(1)H2O O2 (2)供给呼吸(或作助燃剂等)
(3)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4)过氧化氢水+氧气(2分) 分解反应
【解题思路】 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A能生成B,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可知,A是过氧化氢,B是水,D是氧气;通常状况下,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且E是单质,F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E是硫,F是二氧化硫;水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故C是氢气。
20.【参考答案】 (每空1分)(1)玻璃片上有水雾
(2)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15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答案合理即可) 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答案合理即可)
(3)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4)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
【解题思路】 (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遇到干冷的玻璃片会凝结成小水滴。
(2)如果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或未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都会导致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
(3)把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内壁上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该实验的具体操作是: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缓慢插入集气瓶中。
21.【参考答案】 (除标明外,每空1分)(1)酒精灯 试管
(2)BC(或BD)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分) 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5)a
【解题思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可选用C或D。
(4)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故其依据的原理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5)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导气管a端连接在氧气钢瓶上。
22.【参考答案】 (每空1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控制变量(或对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口,木条复燃 (2)加入氧化铜后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温度比只加热氯酸钾时产生氧气的温度低很多 (3)MnO2
【实验反思】(1)质量、化学性质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合理即可)
【解题思路】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3)由表格信息可知:实验所用的两种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的是MnO2。
【实验反思】(1)若要证明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除证明它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外,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23.【参考答案】 (1)1∶16(1分)
(2)解:紫杉醇的化学式为C47H51NO1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47+1×51+14+16×14=853(1分)
17.06 g中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7.06 g×1×51853×100%=1.02 g。(1分)
答:17.06 g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2 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年中国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 使用共享单车,绿色出行
B.对污染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C.加大汽车尾气监测力度,减少空气污染
D.减少施用农家肥,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2.“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纺纱织布 B.粮食酿酒 C.烧制陶瓷 D.冶炼生铁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用100 mL的量筒量取9.8 mL的蒸馏水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少于试管容积的13
C.实验后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D.用镊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放入竖直的试管中
4.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公路上大雾弥漫 B.湖面上柳絮飘扬
C.花棚里香气扑鼻 D.氧气被压缩进钢瓶
5.自然界中的水大多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熄灭酒精灯 D.过滤
7.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B.氮气充入灯泡中延长使用寿命
C.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纯净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9.关于H2O2、MnO2、SO2、O2 4种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2个氧原子
10.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是电源的负极,b是电源的正极
B.反应过程中最小的微粒是氢、氧原子
C.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1.如图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②③属于不同种元素 B.②④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②的符号为Al3+ D.①③形成的化合物是NaCl
12.我国某企业成功研发出制圆珠笔笔头用的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我国向笔头用材料的国产化、自主化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笔头用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碳、铁、钨等元素,如图是3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8 g D.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
1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4.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 B.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共有4种元素
C.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中有两种单质分子 D.生成物中共有3种分子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16.(5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中含有大量水分,2个水分子的化学符号是 。新鲜的苹果切开后因亚铁离子被空气中的氧气(符号是 )氧化会很快变黄,亚铁离子的符号是 。
(2)陶瓷中一种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MO2,其中M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则M是 。
(3)某学习小组在帮助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盛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你猜想这种试剂中的阴离子可能是 。
17.(8分)如图为工业制取氧气的微观示意图。
(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液态氮和液态氧的 不同。
(3)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空气的微观过程是 。
(4)分别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写出氮气和氧气的相同点,宏观
,微观 ;氮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例如
,二者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18.(7分)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静置沉淀 ②过滤 ③吸附沉淀 ④蒸馏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
(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我们通常用 检验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
(4)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请你提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措施: 。
(5)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A B C D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 。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19.(8分)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B、F都是化合物,C、D、E都是单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通常状况下,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F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D物质的用途是 (任写一种)。
(3)反应④的实验现象是 , 在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
(4)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4分)
20.(8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我们做过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向干冷的玻璃片哈气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实验B: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时,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只答一条)。
(3)实验C: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 。
(4)实验D: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具体操作是: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 ,缓慢插入集气瓶中。
21.(10分)根据图1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 。
(3)实验室还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如果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实验中观察到 的现象时可以开始收集氧气;如果实验后C装置中的水变紫了,其原因可能是 。
(4)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5)在医院里给病人输氧时,在氧气钢瓶和病人吸氧器之间连接一个类似图2所示的装置,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导气管 (填“a”或“b”)端连接在氧气钢瓶上。
22.(6分)MnO2是KClO3分解的催化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CuO也能加快KClO3的分解,该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外,CuO也可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探究】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获得相关数据。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及用量
分解温度/℃
A
5 g KClO3
580
B
5 g KClO3、1 g MnO2
350
C
5 g KClO3、1 g CuO
37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中均取用5 g KClO3,目的是 。检验实验C中加入CuO后KClO3分解产生大量气体的方法是将5 g KClO3、1 g CuO的混合物放于试管中,加热,然后 。
(2)由实验A与实验C对比,证明猜想合理的依据是 。
(3)相同条件下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实验反思】
(1)若要确定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证明其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2)同种催化剂,质量多少可能影响KClO3分解的催化效果,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KClO3分解的催化效果,请说出一种你的猜想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3分)
23.(3分)抗癌新药紫杉醇的化学式为C47H51NO14,回答下列问题:
(1)紫杉醇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写出最简整数比);
(2)17.06 g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期中检测卷(第一 ~ 四单元)解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B
C
D
D
C
B
B
C
C
D
D
A
C
1.D 【解题思路】 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对空气、水和土壤造成污染,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提升。
2.A 【解题思路】 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粮食酿酒、烧制陶瓷、冶炼生铁过程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B 【解题思路】 用100 mL的量筒量取9.8 mL的蒸馏水,误差较大,应选用10 mL的量筒,A错误;将实验后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会污染试剂,C错误;将块状固体放入试管中,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一横二放三慢竖),D错误。
4.C 【解题思路】 大雾弥漫、柳絮飘扬均是宏观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运动;花棚里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氧气被压缩进钢瓶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5.D 【解题思路】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解水不是净水的方法。
6.D 【解题思路】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和试剂
B
✕
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
C
✕
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应用灯帽盖灭
D
√
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7.C 【解题思路】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等,A正确;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充入灯泡中可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B正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是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C错误;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正确。
8.B 【解题思路】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但“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B错误。
9.B 【解题思路】 H2O2、MnO2、SO2中没有氧气,也没有氧分子,A、C错误;H2O2、MnO2、SO2、O2这4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D错误;物质的宏观组成通常用元素来描述,B正确。
10.C 【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与a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则a是电源的负极,b是电源的正极,A正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正确;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错误;电解水的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D正确。
11.C 【解题思路】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②③的核内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A正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②④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B正确;②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为Al原子,C错误;①表示钠原子,③表示氯原子,二者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D正确。
12.D 【解题思路】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原子中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
B
✕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
✕
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D
√
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分别为6、26、74,依次增加
13.D 【解题思路】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如 KMnO4中含有3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B错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C错误。
14.A 【解题思路】 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 ℃、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催化体系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金原子对CO起吸附催化作用;共有C、O、H、Mo、Au 5种元素;只有H2一种单质分子;反应后的生成物有CO2、H2两种分子。
15.C 【解题思路】 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A错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最终装置内气体体积约为原来的45,B错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条件为加热,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该反应才能发生,C正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最终固体的质量不为0,D错误。
16.【参考答案】 (每空1分)(1)2H2O O2 Fe2+ (2)Si (3)CO32-(或SO42-)
17.【参考答案】 (每空1分)(1)21%(或15) 混合物 (2)沸点 (3)空气中各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4)都是气体 都由分子构成 氮气不支持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 分子构成不同
18.【参考答案】 (每空1分)(1)C (2)引流 (3)肥皂水 加热煮沸
(4)用洗菜水冲马桶(或用淘米水浇花,或洗脸时关小水龙头等合理答案)
(5)①Cl2 ②+1
【解题思路】 (5)①根据题给的微观示意图知,A属于单质,其化学式为Cl2;②D为HClO,其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知,氯元素显+1价。
19.【参考答案】 (除标明外,每空1分)(1)H2O O2 (2)供给呼吸(或作助燃剂等)
(3)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4)过氧化氢水+氧气(2分) 分解反应
【解题思路】 A、B的组成元素相同,且A能生成B,根据初中所学化学知识可知,A是过氧化氢,B是水,D是氧气;通常状况下,E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且E是单质,F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E是硫,F是二氧化硫;水能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故C是氢气。
20.【参考答案】 (每空1分)(1)玻璃片上有水雾
(2)水进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15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答案合理即可) 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答案合理即可)
(3)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4)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
【解题思路】 (1)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遇到干冷的玻璃片会凝结成小水滴。
(2)如果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或未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都会导致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
(3)把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发现烧杯内壁上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时有二氧化碳生成。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该实验的具体操作是: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缓慢插入集气瓶中。
21.【参考答案】 (除标明外,每空1分)(1)酒精灯 试管
(2)BC(或BD)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分) 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5)a
【解题思路】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可选用C或D。
(4)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故其依据的原理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5)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导气管a端连接在氧气钢瓶上。
22.【参考答案】 (每空1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控制变量(或对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口,木条复燃 (2)加入氧化铜后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温度比只加热氯酸钾时产生氧气的温度低很多 (3)MnO2
【实验反思】(1)质量、化学性质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合理即可)
【解题思路】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3)由表格信息可知:实验所用的两种催化剂,催化效果最好的是MnO2。
【实验反思】(1)若要证明氧化铜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除证明它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外,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23.【参考答案】 (1)1∶16(1分)
(2)解:紫杉醇的化学式为C47H51NO1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47+1×51+14+16×14=853(1分)
17.06 g中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7.06 g×1×51853×100%=1.02 g。(1分)
答:17.06 g紫杉醇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02 g。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