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重组模拟卷(人教版)(3)(解析版)
展开
绝密★启用前| 试题命制中心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重组模拟卷
【人教版3卷】
化 学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六个大题,29个小题。
2.回答第一大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三、四、五、六大题时,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S:32 Fe:3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0湖北黄冈)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木炭去异味 B.干冰升华
C.铁制品锈蚀 D.石蜡融化
【答案】C
【解析】A、木炭去除异味是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干冰升华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铁制品锈蚀产生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石蜡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
2.(2020河北省卷)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投放 B.野炊明火烧烤
C.控制汽车鸣笛 D.坚持绿色出行
【答案】B
【解析】A、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野炊明火烧烤,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C、控制汽车鸣笛,可以减少噪音污染,不符合题意;D、坚持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0河北鄂州)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A、氧气能助燃,但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选项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的浓度不够,故选项错误;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
4.(2020江苏南京)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答案】C
【解析】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故选C。
5.(2020湖北宜昌)量取液体并加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倾倒 B.滴加
C.读数 D.加热
【答案】A
【解析】A、在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避免污染试剂,故错误;B、滴加少量液体要用胶头滴管,使用时要注意垂直悬空,故正确;C、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故正确;D、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体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故选A
6.(2020湖南郴州)下列现象从分子的角度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固体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很小
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分子很小
【答案】D
【解析】A、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故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香味,不符合题意;B、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小,很难被压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气体受热膨胀,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在不断运动,与水分子混合在一起,符合题意。故选D。
7.(2020天津市)认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水泥砂浆
C.液氮 D.汽水
【答案】C
【解析】A、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水泥砂浆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液氮即液态氮气,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符合题意;
D、汽水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8.(2020河北省卷)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A正确;B、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丁是水,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目,B正确;C、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不正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D正确。故选C。
9.(2020广东广州)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 B.过滤可除去水中杂质离子
C.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
【答案】A
【解析】A、沉降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符合题意;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物质,杂质离子是溶解在水中的,过滤的方式不能除去,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长期使用,它的吸附能力会下降,所以一定时候应该更换,不符合题意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不是纯水,此时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钙、镁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2020辽宁锦州)下列说法错误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防腐
【答案】A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是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符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冰箱中的异味,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以防腐,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2020湖南常德)2020年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土李兰娟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关于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无机化合物 B. C、H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
C.由C、H、N、O、S五种元素组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A、从达芦那韦的化学式:C27H37N3O7S知道,它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B、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7)=324:37, 不符合题意;C、由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知道它是由C、H、N、O、S五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D、由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知道,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27=32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37=37,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4×3=4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7=112,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32,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2020浙江杭州)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答案】A
【解析】A、实验室常采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硫酸钙为微溶物,覆盖在块状大理石表面不利于反应进行,A错误;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B正确;C、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先在底部聚集而后向上聚集,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正确;D、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正确。故选A。
13.(2020云南省卷)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A错误;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B错误;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选项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选项D正确。故选D。
14.(2020天津市)现将20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gC和11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20:11 B.20:7
C.5:4 D.16:11
【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为,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故选B。
15.(2020山东东营)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生成,均发生了化学反应,故说法正确;B、氧气还可以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参与碳循环,错误,符合题意;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以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植树造林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正确;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说法正确;故选B。
16.(2020江苏苏州)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答案】C
【解析】A、由于CO是可燃性气体,实验时要先通CO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B、a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故错误。故选C
17.(2020黑龙江龙东)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炒菜时闻到香味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
乒乓球内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
D
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中碳原子是成网状排列,一个碳原子周围有四个碳原子,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成片层排列,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不符合题意;B、炒菜时闻到香味,说明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腔,便闻到了香味,不符合题意;C、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内每个分子间的分子间隔增大,而重新鼓起,符合题意;D、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2020辽宁锦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氯化钾(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B
碳酸钙(氧化钙)
高温煅烧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氢气(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入稀硫酸
【答案】C
【解析】A、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可加水溶解、过滤,除去二氧化锰,然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不但没有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除去一氧化碳,符合题意;D、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干燥氢气,应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2020湖北鄂州)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B.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酸溶液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溶液
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答案】C
【解析】A、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例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故A正确;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正确;C、酸溶液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可能是盐溶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盐溶液显酸性,故C错误;D、生铁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故D正确。故选C。
20.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
①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③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
④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解析】①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一开始无沉淀产生,之后,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待硫酸铜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且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有溶质析出,随着氧化钙的加入,溶液的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③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一开始稀盐酸过量,金属量不足,锌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故一开始,等质量的铁、锌与稀盐酸反应,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最后,金属过量,稀盐酸不足,由于稀盐酸的质量、质量分数相同,故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符合题意;④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生成的氯化钡和硫酸钠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由于硫酸钡不溶于盐酸,故一开始就有沉淀产生,不符合题意。故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1个。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6分)
21.(4分)(2020黑龙江龙东)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氦气____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
(3)2个铁离子___
(4)3个氢分子_____
【答案】(1)He;(2) ;(3) ;(4)
【解析】(1)氦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氦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氦元素的元素符号,即:He;(2)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氯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化合价规律,则氯元素化合价为+5,所以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时,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故2个铁离子可表示为:;(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22.(8分)(2020辽宁锦州)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___性。
(2)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其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2020年6月21日,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制造样车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金属资源有限,不能再生。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导热;(2) ;(3)硬度大等合理答案;(4)涂油(或喷漆;或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金属等合理答案)
【解析】(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导热性;(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其反应原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合金的优点硬度比组成的金属大、抗腐蚀性比组成的金属更强和熔点比组成的金属更低等;所以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等(合理答案);(4)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所以防止铁生锈的常见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如涂油(或喷漆;或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金属等合理答案)。
23.(8分)(2020山东东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写出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的符号_____________。
(2)以下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粒子与第二周期___________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3)第8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4)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没有什么差别
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
【答案】(1) N;(2)AC;Li ;(3)得到;Al2O3 ;(4)AD
【解析】(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由氮元素组成,氮元素的符号为N;(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A粒子与第二周期Li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3)第8号元素的原子是氧原子,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第8号元素是氧,常显-2价,第13号元素是铝,常显+3价,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O3;(4)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不写出,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符合题意;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不符合题意;C、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并没有增大原子的质量,符合题意。故选AD。
24.(6分)(2020四川巴中)图中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__ _。
(2)在t3℃时,将120g a物质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 _g。
(3)b中混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__ 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分别将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选填一个序号)。
①a>b ②a ③a=b ④均有可能
【答案】(1)t1℃时,a、c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2)300 ;(3)降温结晶;(4)④
【解析】(1)t1℃时,a、c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t1,20),此时它们溶解度相等,故P点的含义:t1℃时,a、c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20g。(2)在t3℃时,a的溶解度为50g,2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00g物质a,将120g a物质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00g+200g=300g。(3)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且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中混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降温结晶。(4)t3℃时a、b的溶解度关系为a>b,t2℃时a、b溶解度相等,但是a、b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并不知道,故将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无法确定。故填:①。
三、推断题(共6分)
25.(2020河南省卷)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X、Y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X为固体单质;Y可以用于灭火;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三种物质均含有钙元素; X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Z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Y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1)2H2O22H2O+O2↑ ;分子的构成不同;(2);(3) CaCl2
【解析】(1)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X能生成Z和Y,Y和Z之间能相互转化,因此X是过氧化氢,Y是水;(2)Y可以用于灭火是二氧化碳;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根据三者的转化关系同时X为固体单质是碳单质;(3)若三种物质均含有钙元素; X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 Z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碳酸钙,X能生成Z和Y,Y和Z之间能相互转化,因此Y是可溶性的钙盐,可以是氯化钙。(1) Z是氧气,X是过氧化氢,Y是水,则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过氧化氢的是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是水分子构成的,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X、Y性质有差异。(2)Y是二氧化碳,Z是一氧化碳,X是碳单质,则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3)根据分析可知,X是Ca(OH)2,Z是CaCO3, 则Y是CaCl2。
四、实验题(共9分)
26.(2020湖南郴州)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进入口是____________(填“a”或“b”);
(3)在收集了氧气的集气瓶中,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生成的SO2有毒,为了防止SO2扩散到空气中,可在集气瓶内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提示: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编号)作为发生装置。
【答案】(1)A ;;长颈漏斗;(2)b ;(3) ;(4) B或D
【解析】(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进入口是b;(3)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可选择B或D,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且可通过分液漏斗和注射器控制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五、探究题(共9分)
27.(2020湖南常德)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根本依据是_____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猜想二:________。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设计
①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②
?
③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④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1)“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__ ___(填物质名称)代替;
(2)“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 __。
(3)“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_____ _____。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反思交流】(1)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___(填字母序号)
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
(2)将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判断两者混合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具体方法是_____(任写1条)。
【答案】(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伴有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前三种体现物质变化的宏观现象答出一种即可,后三种体现能量变化的宏观现象不写不扣分);(2)不能;(3)a.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类物质;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任写一种猜想即可);稀盐酸(或稀硫酸、磷酸等其它非氧化性酸均可);向第二朵纸花喷水;验证CO2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表述为“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等实验结论形式的不给分);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②③不变红④变红;ABCD ;向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分为等体积的两份,一份加入VmL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另一份加入VmL水溶液仍为红色,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说明:回答到利用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酸碱的化学性质、反应体系温度变化为依据进行判断即可;也可完整表述出化学原理、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
【解析】 [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伴有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无法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根据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可推知猜想二: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或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类物质或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等;[实验设计](1)稀盐酸、稀硫酸等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分析整个实验可知,“实验设计②”是要验证水能否使置换变色,故具体内容是向第二朵纸花喷水;(3)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是要验证CO2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实验结论]实验设计②中纸花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实验设计③中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实验设计④中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反思交流](1)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可知,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实验条件、获取事实证据、逻辑推理判断等.故选ABCD;(2)氢氧化钠显碱性,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氯化钠和水,此过程中放出热量,可依据以上设计实验如下:向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分为等体积的两份,一份加入VmL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另一份加入VmL水溶液仍为红色,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合理即可)。
六、计算题(包括两小题,共10分)
28.(4分)(2020湖北仙桃)麦芽糖的化学式是C12H22O11,则每个麦芽糖分子中氢、氧原子的最简个数比为多少,麦芽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2:1;72:11:88
【解析】解:每个麦芽糖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22:11=2:1,麦芽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2):(1×22):(16×11)=72:11:88
29.(6分)(2020陕西省卷)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10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 g。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2;(2)10.95%
【解析】(1)根据题意,赤铁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剩余固体(即杂质)的质量为2g,氧化铁的质量是10g-2g=8g;(2)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反应消耗氧化铁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10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10.95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其它合理的解法均照上述标准给分)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95%。
2020~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重组模拟卷
【人教版3卷】
化 学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六个大题,29个小题。
2.回答第一大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三、四、五、六大题时,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S:32 Fe:3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0湖北黄冈)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木炭去异味 B.干冰升华
C.铁制品锈蚀 D.石蜡融化
【答案】C
【解析】A、木炭去除异味是利用了木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干冰升华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铁制品锈蚀产生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石蜡融化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C。
2.(2020河北省卷)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投放 B.野炊明火烧烤
C.控制汽车鸣笛 D.坚持绿色出行
【答案】B
【解析】A、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野炊明火烧烤,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C、控制汽车鸣笛,可以减少噪音污染,不符合题意;D、坚持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0河北鄂州)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答案】D
【解析】A、氧气能助燃,但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选项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氧气的浓度不够,故选项错误;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
4.(2020江苏南京)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高效清洁能源。我国的可燃冰开采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可燃冰主要含有( )
A.氢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水合物 D.酒精
【答案】C
【解析】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故选C。
5.(2020湖北宜昌)量取液体并加热,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倾倒 B.滴加
C.读数 D.加热
【答案】A
【解析】A、在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避免污染试剂,故错误;B、滴加少量液体要用胶头滴管,使用时要注意垂直悬空,故正确;C、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故正确;D、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体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故选A
6.(2020湖南郴州)下列现象从分子的角度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固体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很小
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分子很小
【答案】D
【解析】A、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故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香味,不符合题意;B、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小,很难被压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气体受热膨胀,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二氧化碳分子在不断运动,与水分子混合在一起,符合题意。故选D。
7.(2020天津市)认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水泥砂浆
C.液氮 D.汽水
【答案】C
【解析】A、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水泥砂浆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液氮即液态氮气,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符合题意;
D、汽水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
8.(2020河北省卷)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如图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
B.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C
【解析】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A正确;B、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丁是水,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目,B正确;C、生成物丙是二氧化碳,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不正确;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丁分子个数比为1:1,D正确。故选C。
9.(2020广东广州)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是一种常用的絮凝剂 B.过滤可除去水中杂质离子
C.活性炭可长期使用无需更换 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是纯水
【答案】A
【解析】A、沉降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吸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符合题意;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物质,杂质离子是溶解在水中的,过滤的方式不能除去,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长期使用,它的吸附能力会下降,所以一定时候应该更换,不符合题意D、经该净水过程得到的不是纯水,此时水中还含有可溶性的钙、镁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2020辽宁锦州)下列说法错误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D.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防腐
【答案】A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是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符合题意;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冰箱中的异味,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不符合题意;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以防腐,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2020湖南常德)2020年2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土李兰娟的研究团队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能显著抑制新冠肺炎病毒复制。下列关于达芦那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无机化合物 B. C、H元素的质量比为27:37
C.由C、H、N、O、S五种元素组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解析】A、从达芦那韦的化学式:C27H37N3O7S知道,它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B、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27):(1×37)=324:37, 不符合题意;C、由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知道它是由C、H、N、O、S五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D、由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知道,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27=32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37=37,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4×3=42,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7=112,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32,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2020浙江杭州)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
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
【答案】A
【解析】A、实验室常采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硫酸钙为微溶物,覆盖在块状大理石表面不利于反应进行,A错误;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B正确;C、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先在底部聚集而后向上聚集,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C正确;D、蜡烛熄灭,证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D正确。故选A。
13.(2020云南省卷)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答案】D
【解析】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A错误;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B错误;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选项C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选项D正确。故选D。
14.(2020天津市)现将20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gC和11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20:11 B.20:7
C.5:4 D.16:11
【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为,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故选B。
15.(2020山东东营)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如图)。分析两种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反应
B.氧气只有通过燃烧才能参与碳循环
C.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大力植树造林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A、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氧循环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二氧化碳等生成,均发生了化学反应,故说法正确;B、氧气还可以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参与碳循环,错误,符合题意;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可以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植树造林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正确;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说法正确;故选B。
16.(2020江苏苏州)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工业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点燃酒精灯后通CO
B.充分加热,a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C.b处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CO2
D.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的CO
【答案】C
【解析】A、由于CO是可燃性气体,实验时要先通CO排出管内空气,再点燃酒精灯,故错误;B、a处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固体有红色变为黑色,故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故正确;D、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故错误。故选C
17.(2020黑龙江龙东)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
炒菜时闻到香味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
乒乓球内每个分子的体积都增大
D
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中碳原子是成网状排列,一个碳原子周围有四个碳原子,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成片层排列,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不符合题意;B、炒菜时闻到香味,说明香味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腔,便闻到了香味,不符合题意;C、压缩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乒乓球内每个分子间的分子间隔增大,而重新鼓起,符合题意;D、CO2和CO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2020辽宁锦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氯化钾(二氧化锰)
加水溶解、过滤、烘干
B
碳酸钙(氧化钙)
高温煅烧
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D
氢气(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入稀硫酸
【答案】C
【解析】A、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除去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可加水溶解、过滤,除去二氧化锰,然后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钾,不符合题意;B、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不但没有除去杂质,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除去一氧化碳,符合题意;D、将混合气体通过稀硫酸,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干燥氢气,应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2020湖北鄂州)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B.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酸溶液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是酸溶液
D.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
【答案】C
【解析】A、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例如碳元素可以组成金刚石、石墨,故A正确;B、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正确;C、酸溶液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可能是盐溶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盐溶液显酸性,故C错误;D、生铁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含碳量不同,故D正确。故选C。
20.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
①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③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
④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解析】①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故一开始无沉淀产生,之后,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待硫酸铜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②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且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有溶质析出,随着氧化钙的加入,溶液的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③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和铁,一开始稀盐酸过量,金属量不足,锌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故一开始,等质量的铁、锌与稀盐酸反应,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最后,金属过量,稀盐酸不足,由于稀盐酸的质量、质量分数相同,故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符合题意;④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生成的氯化钡和硫酸钠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由于硫酸钡不溶于盐酸,故一开始就有沉淀产生,不符合题意。故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1个。故选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6分)
21.(4分)(2020黑龙江龙东)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氦气____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
(3)2个铁离子___
(4)3个氢分子_____
【答案】(1)He;(2) ;(3) ;(4)
【解析】(1)氦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氦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氦元素的元素符号,即:He;(2)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氯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氧元素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化合价规律,则氯元素化合价为+5,所以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离子时,在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故2个铁离子可表示为:;(4)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22.(8分)(2020辽宁锦州)金属材料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_____________性。
(2)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炼铁,其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2020年6月21日,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制造样车外壳的主要材料是铝合金。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金属资源有限,不能再生。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导热;(2) ;(3)硬度大等合理答案;(4)涂油(或喷漆;或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金属等合理答案)
【解析】(1)生活中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导热性;(2)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其反应原理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合金的优点硬度比组成的金属大、抗腐蚀性比组成的金属更强和熔点比组成的金属更低等;所以铝合金与纯铝相比具有的优点是硬度大等(合理答案);(4)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所以防止铁生锈的常见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如涂油(或喷漆;或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金属等合理答案)。
23.(8分)(2020山东东营)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写出空气中含量最多元素的符号_____________。
(2)以下是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粒子与第二周期___________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3)第8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第8号元素和第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4)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没有什么差别
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质量
【答案】(1) N;(2)AC;Li ;(3)得到;Al2O3 ;(4)AD
【解析】(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由氮元素组成,氮元素的符号为N;(2)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A粒子与第二周期Li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3)第8号元素的原子是氧原子,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第8号元素是氧,常显-2价,第13号元素是铝,常显+3价,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O3;(4)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不写出,原子质量的单位是g,符合题意;B、由于原子的质量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不符合题意;C、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成正比,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不符合题意;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后,并没有增大原子的质量,符合题意。故选AD。
24.(6分)(2020四川巴中)图中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__ _。
(2)在t3℃时,将120g a物质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_ _g。
(3)b中混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__ 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分别将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选填一个序号)。
①a>b ②a ③a=b ④均有可能
【答案】(1)t1℃时,a、c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2)300 ;(3)降温结晶;(4)④
【解析】(1)t1℃时,a、c物质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t1,20),此时它们溶解度相等,故P点的含义:t1℃时,a、c物质溶解度相等,均为20g。(2)在t3℃时,a的溶解度为50g,2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00g物质a,将120g a物质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质量为100g+200g=300g。(3)a、b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且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b中混有少量a,提纯b的方法是降温结晶。(4)t3℃时a、b的溶解度关系为a>b,t2℃时a、b溶解度相等,但是a、b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并不知道,故将t3℃时a、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无法确定。故填:①。
三、推断题(共6分)
25.(2020河南省卷)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X、Y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 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X、Y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
(2)若X为固体单质;Y可以用于灭火;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三种物质均含有钙元素; X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Z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Y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1)2H2O22H2O+O2↑ ;分子的构成不同;(2);(3) CaCl2
【解析】(1)Z为气体单质,能供给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X能生成Z和Y,Y和Z之间能相互转化,因此X是过氧化氢,Y是水;(2)Y可以用于灭火是二氧化碳;Z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根据三者的转化关系同时X为固体单质是碳单质;(3)若三种物质均含有钙元素; X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 Z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碳酸钙,X能生成Z和Y,Y和Z之间能相互转化,因此Y是可溶性的钙盐,可以是氯化钙。(1) Z是氧气,X是过氧化氢,Y是水,则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过氧化氢的是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是水分子构成的,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X、Y性质有差异。(2)Y是二氧化碳,Z是一氧化碳,X是碳单质,则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为。(3)根据分析可知,X是Ca(OH)2,Z是CaCO3, 则Y是CaCl2。
四、实验题(共9分)
26.(2020湖南郴州)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进入口是____________(填“a”或“b”);
(3)在收集了氧气的集气瓶中,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生成的SO2有毒,为了防止SO2扩散到空气中,可在集气瓶内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提示: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编号)作为发生装置。
【答案】(1)A ;;长颈漏斗;(2)b ;(3) ;(4) B或D
【解析】(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氧气的密度比水小,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进入口是b;(3)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可选择B或D,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且可通过分液漏斗和注射器控制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五、探究题(共9分)
27.(2020湖南常德)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根本依据是_____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____(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猜想二:________。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设计
①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②
?
③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④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1)“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__ ___(填物质名称)代替;
(2)“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 __。
(3)“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_____ _____。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反思交流】(1)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____(填字母序号)
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
(2)将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判断两者混合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具体方法是_____(任写1条)。
【答案】(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伴有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前三种体现物质变化的宏观现象答出一种即可,后三种体现能量变化的宏观现象不写不扣分);(2)不能;(3)a.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 b.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类物质; c.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任写一种猜想即可);稀盐酸(或稀硫酸、磷酸等其它非氧化性酸均可);向第二朵纸花喷水;验证CO2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表述为“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等实验结论形式的不给分);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②③不变红④变红;ABCD ;向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分为等体积的两份,一份加入VmL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另一份加入VmL水溶液仍为红色,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说明:回答到利用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酸碱的化学性质、反应体系温度变化为依据进行判断即可;也可完整表述出化学原理、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
【解析】 [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并伴有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化;(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无法说明二氧化碳和水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根据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可推知猜想二: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或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类物质或二氧化碳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等;[实验设计](1)稀盐酸、稀硫酸等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2)分析整个实验可知,“实验设计②”是要验证水能否使置换变色,故具体内容是向第二朵纸花喷水;(3)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是要验证CO2能否使紫色石蕊变色;[实验结论]实验设计②中纸花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色;实验设计③中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实验设计④中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反思交流](1)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可知,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实验条件、获取事实证据、逻辑推理判断等.故选ABCD;(2)氢氧化钠显碱性,盐酸显酸性;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氯化钠和水,此过程中放出热量,可依据以上设计实验如下:向盛有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分为等体积的两份,一份加入VmL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另一份加入VmL水溶液仍为红色,证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合理即可)。
六、计算题(包括两小题,共10分)
28.(4分)(2020湖北仙桃)麦芽糖的化学式是C12H22O11,则每个麦芽糖分子中氢、氧原子的最简个数比为多少,麦芽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2:1;72:11:88
【解析】解:每个麦芽糖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22:11=2:1,麦芽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2):(1×22):(16×11)=72:11:88
29.(6分)(2020陕西省卷)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10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 g。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1)2;(2)10.95%
【解析】(1)根据题意,赤铁矿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剩余固体(即杂质)的质量为2g,氧化铁的质量是10g-2g=8g;(2)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反应消耗氧化铁的质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10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10.95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其它合理的解法均照上述标准给分)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95%。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