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4节 离子反应第2课时学案
展开第2课时 离子反应的应用
发 展 目 标 | 体 系 构 建 |
1.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在物质检测、化学反应规律研究、物质转化中的应用。 2.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研中的应用。 3.通过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知道化学定量分析实验在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
1.物质检验与含量测定
(2)测定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浓度
①沉淀法:如溶液中SO的浓度,用Ba2+将其转化为BaSO4沉淀,再称量沉淀的质量求得。
②酸碱中和滴定法:强酸溶液中H+的浓度可以用已知准确浓度的强碱溶液滴定的方法获得。
③氧化还原滴定法:如溶液中MnO的浓度可以用已知准确浓度的Fe2+溶液滴定的方法来获得。
2.物质制备与纯化
(1)物质的制备:离子反应可以用于制备物质。
①氯碱工业生产烧碱和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2Cl-+2H2O2OH-+Cl2↑+H2↑。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离子方程式:
CaCO3+2H+===Ca2++CO2↑+H2O。
(2)物质的纯化
①制高纯度的氯化钠:除去其中少量的SO、Mg2+、Ca2+,需要引入的试剂离子分别为Ba2+、OH-、CO。
②除去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将其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3.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
(1)胃酸过多的治疗
①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离子反应为Al(OH)3+3H+===Al3++3H2O。
②服用小苏打片,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
(2)硬水及其软化
①硬水的含义:自然界里含Ca2+、Mg2+较多的水。
②硬水的形成:水中的二氧化碳与岩石中的CaCO3和MgCO3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氢盐而使Ca2+、Mg2+进入水中形成,离子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2++2HCO,MgCO3+CO2+H2O===Mg2++2HCO。
③硬水的软化方法
a.加热法:加热可使HCO分解,生成的CO与Ca2+、Mg2+结合成沉淀,发生反应如下:
Ca2++2HCOCaCO3↓+CO2↑+H2O,Mg2++2HCOMgCO3↓+CO2↑+H2O。
b.加沉淀剂法:在硬水中加入Na2CO3等沉淀剂也可以降低水中Ca2+、
Mg2+的浓度,发生反应如下:Ca2++CO===CaCO3↓,Mg2++CO===MgCO3↓。
1.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一定是CO2。( )
(2)中和滴定时为了节省时间,不需要重复2~3次实验。( )
(3)可以用铁粉除去FeCl3中的FeCl2。( )
(4)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中含有烧碱。( )
(5)用石灰水鉴别NaHCO3和Na2CO3。( )
提示:(1)√
(2)× 为了减少滴定误差,须进行2~3次实验。
(3)× Fe+2FeCl3===3FeCl2,无法除去FeCl2。
(4)× 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5)× NaHCO3、Na2CO3与石灰水均产生CaCO3沉淀。
2.准确量取24.9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
A.50 mL量筒 B.10 mL量筒
C.50 mL酸式滴定管 D.50 mL碱式滴定管
C [KMnO4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碱式滴定管中的橡胶管,而量筒只能精确到0.1 mL,故应选用50 mL的酸式滴定管。]
3.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制备Al(OH)3:Al3++3OH-===Al(OH)3↓
B.实验室制氨气:NH+OH-NH3↑+H2O
C.实验室制取Cl2:MnO2+4HClMn2++Cl2↑+2Cl-+2H2O
D.除去FeCl3中含有的FeCl2:2Fe2++Cl2===2Fe3++2Cl-
D [A项,应为Al3++3NH3·H2O===Al(OH)3↓+3NH;B项,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加热固体混合物,没有离子参加反应,不能写离子反应;C项,应为MnO2+4H++2Cl-Mn2++Cl2↑+2H2O。]
离子的检验
(素养养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无机离子,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该同学能否通过第①、②、③步确定原溶液中含有SO、Cl-和Fe3+?为什么?
提示:不能。第①步在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和稀盐酸,若溶液中存在SO或Ag+,也能产生白色沉淀,故不能检验SO存在与否;第②步在滤液中加AgNO3溶液虽然生成白色沉淀,但由于第①步加入稀盐酸,引入了Cl-,故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也无法确定;第③步在滤液中加KSCN溶液能检验出此时滤液中含有Fe3+,但原溶液中也可能只含Fe2+,在第①步后被氧化为Fe3+。
2.通过第④步实验,你能确定原溶液中含有哪种离子?
提示:NH。第④步加NaOH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NH3,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
1.离子检验的类型
(1)生成沉淀;
(2)生成气体;
(3)显示特殊颜色。
2.检验方法
方法 | 离子 | 试剂 | 现象 | 注意 | |
沉淀 法 | Cl-、Br-、 I- |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 AgCl(白色)、AgBr(淡黄色)、AgI(黄色) | — | |
SO | 稀盐酸和BaCl2溶液 | 白色沉淀 | 先用稀盐酸酸化 | ||
Fe2+ | NaOH溶液 | 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 — | ||
Fe3+ | NaOH溶液 | 红褐色沉淀 | — | ||
Al3+ | NaOH溶液 | 白色沉淀→溶解 | — | ||
气体 法 | NH | 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要加热 | |
CO |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SO、HCO、 HSO有干扰 | ||
SO | 稀硫酸和品红溶液 |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 — | ||
显色 法 | I- | 氯水(少量),CCl4 | 下层为紫色 | — | |
Fe2+ | KSCN溶液和氯水 | 先是无变化,滴加氯水后变红色 | 先加KSCN溶液,无变化,再加氯水 | ||
Fe3+ | KSCN溶液 | 红色 | — | ||
焰色 反应 法 | Na+、 K+ | Pt(Fe)丝和稀盐酸 | 火焰分别呈黄色、紫色 | K+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焰色 | |
1.下列根据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某无色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某无色溶液加稀硝酸酸化的BaCl2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C.某无色溶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
D.某无色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该溶液中一定含
Ca2+
C [A项中可能是强碱弱酸盐溶液;B项中可能含SO、Ag+;D项中也可能含Ba2+。]
进行离子检验时,需排除干扰离子的影响。如检验SO时,不能直接或间接引入NO,防止SO的干扰,为排除CO、SO、Ag+等的干扰,正确的操作是:先向溶液中加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
2.有关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溶液后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存在
B.加入氨水时生成白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l3+存在
C.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NH存在
D.加入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CO存在
C [不能排除SO、CO、SO等离子的干扰,A项不正确;Al(OH)3不溶于氨水,B项不正确;该溶液中还可能有HCO、HSO或SO,D项不正确。]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素养养成——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1.原理
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H++OH-===H2O。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标准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的计算公式为c待=。
2.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指示剂 | 变色范围的pH | ||
石蕊 | <5.0红色 | 5.0~8.0紫色 | >8.0蓝色 |
甲基橙 | <3.1红色 | 3.1~4.4橙色 | >4.4黄色 |
酚酞 | <8.2无色 | 8.2~10.0粉红色 | >10.0红色 |
3.实验用品
(1)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架(铁架台和蝴蝶夹)、锥形瓶。
①酸式滴定管:可盛放酸性溶液、氧化性溶液,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因为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
碱式滴定管:可盛放碱性溶液,不能盛放酸性溶液、氧化性溶液,因为酸性和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
②滴定管的上端都标有规格大小、使用温度、0刻度;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 mL。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4.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检漏→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注碱液→记读数→加指示剂。
(2)滴定
(3)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原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消耗标准液的体积。
5.数据处理
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计算。
6.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关键是根据c待=进行分析,计算中V待与c标均为确定值,只有V标影响着c待的计算结果,故在误差分析时应最终归结为对
V标的影响:V标增大,实验结果偏高;V标减小,实验结果偏低。
1.滴定实验时,必须要按以下要求做的是( )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要烘干
B.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净后用相应溶液润洗
C.待测液一定要放在锥形瓶中,标准液一定要放在滴定管中
D.滴定前读数要求精确,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平视时必须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上的某一刻度
B [滴定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无须干燥,其中的蒸馏水不计入参与反应的试剂的体积,也就不影响滴定结果,A项不符合题意;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净后一定要用相应的待装溶液润洗,否则会稀释溶液,B项符合题意;待测液和标准液都可以放在锥形瓶中,盛放在锥形瓶中的溶液的体积为已知量,C项不符合题意;滴定前,滴定管中液体的凹液面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滴定管的“0”刻度以上没有刻度,D项不符合题意。]
2.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 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甲基红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1,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
滴定 次数 | 待测溶液 体积(mL) | 标准酸体积 | |
滴定前的刻度(mL) | 滴定后的刻度(mL) | ||
第一次 | 10.00 | 0.40 | 20.50 |
第二次 | 10.00 | 4.10 | 24.00 |
[解析] (1)称量氢氧化钠等易潮解、腐蚀性强的试剂时,样品应放在小烧杯中。
(2)酸碱中和滴定时,一般应选甲基橙、酚酞等颜色变化较明显的指示剂,石蕊在酸或碱溶液中颜色变化不明显,易造成误差。
(4)根据c(NaOH)=分别求第一、二次的值,再求平均值,解得c(NaOH)=0.400 0 mol·L-1,
w(NaOH)=×100%≈97.56%。
[答案] (1)A (2)B (3)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 (4)0.400 0 97.56%
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下端连有橡胶管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
B.在进行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
C.滴定前应排除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意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C [A选项中所指滴定管是碱式滴定管;B选项中应右手操作锥形瓶,左手操作滴定管;D选项,滴定过程中两眼应观察锥形瓶内颜色的变化。]
2.(双选)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滴定前应将液面调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位置
B.用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洗净碱式滴定管后直接取K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定结果偏低
C.用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含有NaOH杂质,则测定结果偏高
D.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KOH标准溶液时,若读取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AD [滴定前,应将液面调“0”,A正确;用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洗净碱式滴定管后直接取K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由于没有润洗,标准液浓度减小,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加,则测定结果偏高,B错误;所用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杂质,相同质量的NaOH和KOH,NaOH的物质的量大于KOH的物质的量,故所配的溶液中OH-浓度偏大,导致消耗标准液的体积V碱偏小,根据c酸=可知c酸偏小,C错误;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滴定KOH标准溶液时,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至终点后俯视读数,导致读取的盐酸体积偏小,依据
c酸=可知测定c酸偏高,D正确。]
3.能将分别含有Cu2+、Fe3+、Al3+、Mg2+、NH、Na+、Fe2+等离子的七种硫酸盐溶液一次鉴别开来的是 ( )
A.NaOH溶液 B.KSCN溶液
C.NaHCO3溶液 D.NH3·H2O溶液
A [加入NaOH溶液后分别会看到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先有白色沉淀后溶解、白色沉淀、气体、无明显现象、先有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NH3·H2O不能区分Al3+和Mg2+以及NH和Na+。]
4.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五种离子(水电离出的离子可忽略)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溶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则下列各组离子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是 ( )
A.Mg2+、K+、OH-、Cl-、NO
B.Fe2+、H+、Br-、NO、Cl-
C.Na+、K+、SO、NO、Cl-
D.Al3+、Na+、Cl-、SO、NO
D [Mg2+与OH-能形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项错误;Fe2+、
H+与N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Fe2++4H++NO===3Fe3++NO↑+2H2O,所以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项中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由于溶液呈电中性,所以阳离子Na+、K+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应等于阴离子SO、NO、Cl-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又因溶液的体积一定,所以应有c(Na+)+c(K+)=c(Cl-)+c(NO)+2c(SO),已知题述混合溶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则c(Na+)+c(K+)=2 mol·L-1,c(Cl-)+c(NO)+2c(SO)=4 mol·L-1,阳离子Na+、K+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不等于阴离子SO、NO、Cl-所带的负电荷总数,C项错误;D项中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在题述混合溶液中五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则3c(Al3+)+c(Na+)=4 mol·L-1,c(Cl-)+c(NO)+2c(SO)=4 mol·L-1,即阳离子Al3+、Na+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Cl-、SO、NO所带的负电荷总数,D项正确。]
5.(素养题)水体中的含氮化合物是引起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分析监测水体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控制水体中的含氮污染物,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意义重大。
(1)亚硝酸(HNO2)是一种弱酸,其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水体中亚硝酸的含量可以利用KI溶液进行分析测定。该测定反应中,含氮的生成物可以是NO、N2O、NH2OH、NH3等。
①NH2OH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用KI溶液测定,且选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反应中含N的生成物为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取20 mL含NaNO2的水样,酸化后用0.001 mol·L-1的KI标准溶液滴定(反应中含N的生成物为NO),滴定前和滴定后的滴定管内液面高度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水样中NaNO2的浓度为________mg·L-1。
[解析] (1)亚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NO2NO+H+,因此其电离平衡常数Ka=。(2)①根据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H2OH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②亚硝酸具有氧化性,被I-还原,生成NO,
I-被氧化为I2。③由滴定前后的滴定管读数可知消耗的KI标准溶液为2.00 mL,反应的关系式为NaNO2~HNO2~I-,故n(NaNO2)=n(I-)=2.00×10-3 L×0.001 mol·L-1=2×10-6 mol,则水样中NaNO2的浓度为2×10-6 mol×69 g·mol-1÷0.02 L=6.9×10-3 g·L-1=6.9 mg·L-1。
[答案] (1)
(2)①-1 ②2HNO2+2I-+2H+===I2+2NO↑+2H2O I2 ③6.9
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离子反应第2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离子反应第2课时导学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整合,易错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4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4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学案设计,共11页。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离子反应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