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基础过关
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级分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解析 本题易错选A项。农耕和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但材料反映的是分工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故选D项。
答案 D
2.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发现中,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富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厚;穷人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B.私有制的产生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 D.国家开始形成
解析 材料中房屋和随葬品的区别,反映了私有制的产生,人类向文明过渡。
答案 B
3.人类早期的文明最早诞生在亚非的大河流域。下图是哪个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
A.古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解析 题图反映的是西亚的两河流域的地图,是西亚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主要由苏美尔(Sumerian)、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组成。
答案 A
4.一首古埃及的诗说:“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其中的“他”指的是( )
A.尼罗河 B.法老
C.金字塔 D.祭司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尼罗河在每年夏季都会泛滥,其泛滥绝不是灾难,而是丰收的预警。
答案 A
5.“站立在诸王诸帝之后者,是升斗小民。撑持着庄严华丽巍峨神庙宫殿及金字塔的,是无数工人及农夫。”上述文字最能说明该文明的特征是( )
A.农业立国 B.王权神授
C.来世信仰 D.专制统治
解析 材料呈现的是专制统治下无数工人及农夫的地位,故选D项。
答案 D
6.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出家前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后与觉善王的女儿耶输陀罗结婚,“耶输陀罗”属于( )
A.首陀罗 B.吠舍
C.刹帝利 D.婆罗门
解析 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发展出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耶输陀罗是觉善王的女儿,应该属于刹帝利。
答案 C
7.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说:“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池塘。”这说明古希腊文明勃兴的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 )
A.山峦 B.海洋
C.河流 D.土地
解析 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同青蛙对池塘的依赖。
答案 B
8.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那个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遵循的原则是( )
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 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
C.保存人类历史功绩 D.保持历史原始信息
解析 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历史之父”。材料中“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体现了保持历史原始信息的原则。
答案 D
9.下面是古代雅典居民政治身份结构图。下列选项中与雅典这种居民结构直接相关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B.外邦人占一定比例有利于民主的发展
C.奴隶众多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D.自由民从事工商业造成小国寡民状态
解析 从图例看出,雅典居民结构中成年男性公民比例较少。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侨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与之相符的是A项。
答案 A
能力提升
10.“从苏美尔城邦到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两河流域先后经历了苏美尔城邦、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等主要历史时期”,这实质反映了两河流域文明( )
A.稳定性 B.充满了刀光剑影
C.落后性 D.各部族共同创造
解析 依据材料看出,两河流域文明经历了王朝的更替,其文明是各部族共同创造的结果。这种王朝的更替不是稳定性,其王朝的更替是否充满了刀光剑影,仅从此材料看不出来,落后性材料也无从反映,故选D项。
答案 D
11.参观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的石柱(如下图)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上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
A.王权至上 B.君权神授
C.天赋神权 D.天赋人权
解析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
答案 B
12.《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之一。它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形式是( )
A.纸草文书 B.泥版文书
C.龟甲骨片 D.青铜铭文
解析 《吉尔伽美什》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板文书完整地保存下来。纸草文书是埃及的,龟甲和兽骨及青铜铭文是古代中国的,故选B项。
答案 B
13.据说埃及的农民们在建造金字塔时热情很高,相信他们正在为一位能决定他们共同的幸福的神建造宅邸。上述观点与以下叙述相符的是( )
A.法老集各种大权于一身
B.法老是智慧和真理的化身
C.法老被认为是太阳神之子
D.法老的原意是房子或宫殿
解析 在埃及,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是太阳神之子,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
答案 C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佛教小故事:在舍卫城,有个姓名叫尼提的旃陀罗挑粪者,当他在路上遇到佛陀时,赶快躲开。但佛陀却主动去找尼提,让尼提跟他出家修行。尼提大惊,答道:“我是个卑贱污秽的人,有资格随你出家吗?听说您的僧团都是刹帝利的王族和婆罗门的行者,我能和他们一样,做伟大佛陀您的弟子吗?”佛陀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
(1)佛陀是谁?尼提看到佛陀为什么想避开佛陀?
(2)佛陀劝尼提随他出家,这与种姓制度什么规定相冲突?
(3)佛陀与尼提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答案 (1)悉达多,佛教的创立者。因为尼提是贱民,属于低级种姓。依照种姓制度,低种姓的人不能与高种姓的人享受同等的社会权利,即使是行路也要避让。
(2)不同种姓宗教生活不平等。
(3)①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各个种姓之间的鸿沟不可逾越。②贱民在印度社会中受歧视,没有任何权力和地位。③佛陀反对种姓制度,倡导宗教领域“众生平等”,所以获得广泛支持,传播迅速。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00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500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700年之间)、中国(公元前2000年开始)、古希腊(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
材料二 “平民政体”(民主政体)一词的确解应该是自由而贫穷——同时又为多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相似地,“寡头政体”一词的确解应该是富有而出身较高——同时又为少数——的人们所控制的政体。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
(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请探讨造成两类文明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四大文明古国是农业文明的代表。依据材料一地图,说说其产生的相同自然地理条件有哪些?(列举两例)
(2)材料二中的哪种政体更能发挥公民的创造力,造就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化?试举两例予以说明。
答案 (1)分类:大陆文明、海洋文明或东方文明、西方文明。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政治体制的差异等。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大河流域;大体位于北纬20—40度之间。
(2)政体:“平民政体”(民主政体)。举例:希罗多德崇拜雅典的民主政治,他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历史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西方哲学的基础都是在雅典民主政体环境下实现的。
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历史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堂检测,共5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达标测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