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同步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同步训练题,共7页。
基础过关
1.15世纪末,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西欧国家,开始进行海盗式的侵略活动和殖民扩张,充当急先锋的两个国家是( )
A.葡萄牙、西班牙 B.西班牙、法国
C.意大利、荷兰 D.葡萄牙、英国
解析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故选A。
答案 A
2.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的人口变化作了如下统计(单位:百万人),他制作这张表格主要是为了说明( )
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B.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
C.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D.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下降
解析 从表中数据来看,非洲人口数量在两百多年里一直没有明显增长,而亚洲、欧洲人口均有大幅增长。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罪恶的黑奴贸易,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故选B。
答案 B
3.16世纪,西班牙政府规定,其拉美殖民地只许同宗主国贸易,不能同任何国家进行贸易,而且这个贸易只能由王室授予的少数商人来垄断。西班牙这样做的目的( )
A.为工业革命积累原料资金
B.保护殖民地的利益
C.保障西班牙海外殖民优势
D.加大资本原始积累
解析 时间是16世纪,排除A项。西班牙这种规定实质目的是保障其海外殖民优势,不是为了殖民地的利益,同时西班牙的殖民掠夺多用于购买奢侈品,资本原始积累少,故选C项。
答案 C
4.“它以东印度公司为组织形式,逐步占领了跨越非洲和亚洲的诸多重要贸易据点,1619年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建立第一座城市,并以此为基地在东方编织起囊括台湾在内的庞大商业贸易网络。”材料中的“它”是(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解析 结合所学,1622年,荷兰殖民者侵略台湾,而17世纪上半期,荷兰建立东印度公司,盛极一时,故选D项;由时间“1619年”,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经衰落,排除A、B项;英国在17世纪中后期通过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了荷兰的殖民地,排除C项。
答案 D
5.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这些名称客观上反映了( )
A.非洲物资极其丰富 B.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
C.三角贸易所经路线 D.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解析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欧洲殖民者到达非洲,开始殖民扩张,“象牙”“黄金”“奴隶”等反映了欧洲殖民者对非洲贵重物品和金属、奴隶的掠夺,体现了殖民扩张的残酷性,故B项正确;非洲物资在当时条件下是匮乏的,故A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错误;非洲是被动融入世界市场,故D项错误。
答案 B
6.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 )
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
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
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解析 材料体现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为协调彼此矛盾,才召开柏林会议,适应了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发展的需要,故选B项;暂时缓和了矛盾,不能称为“解决了”矛盾,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列强划分侵略范围,排除C项;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
答案 B
7.咖啡、茶、糖和烟草等大宗商品的出现,世界贸易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早期殖民扩张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开展 D.世界市场形成
答案 A
8.某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时期是( )
A.新航路开辟时期 B.世界市场形成时期
C.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分工日益明显,东方,也包括其他殖民地从属于西方,且与题旨相符合,故选D项;新航路开辟时期,亚洲提供手工业品,美洲被欧洲殖民,排除A项;世界市场形成时期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日本还是幕府统治时期,与题干中“利润主要流向……日本”不合,排除B项;早期殖民扩张时期,美洲还是殖民地,无法“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且不会“利润主要流向……北美洲”,排除C项。
答案 D
9.葡萄牙最早占据巴西,但1638年至1640年间,荷兰逐渐控制了巴西东北部的地区,并以累西腓为首府。1648年,葡萄牙在对荷兰战争的胜出才扭转这个局势,荷兰当局其后将巴西交还给葡萄牙。这体现出葡萄牙( )
A.重税政策导致衰落 B.封建落后拖垮国家
C.战争造成财政亏空 D.殖民扩张与殖民斗争
解析 题干未体现葡萄牙衰落的原因,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葡萄牙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B项错误;葡萄牙并未因战争造成亏空,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葡萄牙和巴西及荷兰的关系可知处于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时期,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有学者认为,美洲及东印度航路被发现之时,……看到了世界历史的一个决定性的转折点……欧洲人的优越势力,使它们能为所欲为,在此等遥远的地方,作出各种不合正义的事件。欧洲人的“优越势力”源于( )
A.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B.航海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C.资本原始积累的迅速增加
D.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发展
解析 十四、十五世纪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正是经济作为强大的支撑才会使欧洲人能为所欲为,故选D。当时人们的思想未得到空前解放,A项错误;航海和造船技术是新航路开辟的优势,材料考查这种优势的原因是什么,B项错误;资本原始积累是影响,并非原因,C项错误。
答案 D
能力提升
11.如图是1825年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这种人口分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洲开发吸引了移民涌入
B.葡西两国最早开辟新航路
C.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
D.葡西率先开展了黑奴贸易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人口构成中土著印第安人占比小于非洲奴隶、欧洲人和混血种人,这说明欧洲早期殖民扩张对土著进行屠杀,进行黑奴贸易,故选C项;此时是早期殖民扩张,非洲奴隶是被贩卖去的,不是主动移入,排除A项;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造成殖民地人口构成的变化,不是强调葡西率先开展了黑奴贸易,排除D项。
答案 C
12.17世纪以来,当欧洲近代国家对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金银货币输出这些现象和理论进行理性的思辨时,这些理论和制度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西班牙的这些做法导致了( )
A.世界贸易中心向大西洋的转移
B.商业革命在欧洲范围内的扩展
C.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形成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A项表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早期殖民扩张也是其产物,A项表述与题意是并列关系,并非因果关系,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不足以说明“特权、专制主义、教权主义”,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近代国家……进行理性的思辨”“在西班牙以及西属拉美地区却得到了加强”得出殖民扩张争夺的格局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相符,故D项错误。
答案 C
13.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
A.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
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
解析 据材料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手段与在非洲、拉美相比更加多样化,主要原因在于亚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故选A项;各个洲的人民都富于反抗精神而不单单是亚洲人民,排除B项;人口众多地形复杂是次要原因,排除C项;国家众多面积最大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答案 A
14.18世纪60—80年代,印度商人被排斥在收购手工业商品活动的范围。东印度公司规定,印度织布工人在未完成公司订货之前,不得为其他人和其他市场工作。这表明印度纺织业( )
A.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B.得到了东印度公司的支持
C.因英国的排挤走向萧条
D.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解析 从材料印度商人被排斥,东印度公司对工人的限制,可知印度的纺织业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控制,体现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D项;材料中印度本国的商人和工人经济活动受限制,不能体现纺织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排除A项;材料中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工人的要求,体现不出印度纺织业得到东印度公司的支持,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印度商人和工人受外国资本主义压制,没有体现出印度纺织业发展状况,排除C项。
答案 D
15.欧洲的地名与其他地区的地名非常相似,如荷兰有西兰省,大洋洲有新西兰;法国有奥尔良,美国有新奥尔良。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历史背景相同 B.地理环境相同
C.世代友好交往 D.殖民扩张的结果
解析 材料中所列举的荷兰与大洋洲,法国与美国历史背景并不相同,因而不会因历史背景相同而出现地名相似的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中所列举的荷兰与大洋洲,法国与美国地理环境并不相同,因而不会因地理环境相同而出现地名相似的现象,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欧洲国家如荷兰、法国曾经对大洋洲、美洲进行殖民,因而它们之前不存在世代友好交往的情况,故C项错误;欧洲国家在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中,将占领的殖民地以本国地名进行命名,因而出现今天欧洲国家与大洋洲、美洲国家很多地区地名相似的现象,故D项正确。
答案 D
16.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殖民地的掠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角贸易”是指欧洲的奴隶贩子把一些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在那里交换黑奴、象牙和黄金,再把这些运往美洲,把黑奴高价卖掉,然后装上原棉、烟草等货物,运回欧洲。运回的象牙和黄金又同东方各国交换茶、丝等商品……运输奴隶航行一次的纯收入,经常能达到投资的10倍以上……1783至1793年的10年间,仅利物浦的船只就贩运了900趟奴隶,净赚1 200万英镑。
材料二 马克思说:“殖民制度大大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聚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对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1)据材料一回答“三角贸易”对欧洲的影响。
(2)材料二中,马克思对殖民主义的评价突出强调了哪一方面的作用?
(3)综合两则材料,你对殖民主义作何评价?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纯收入……能达到投资的10倍以上”“净赚1 200万英镑”归纳“三角贸易”的影响;第(2)问,对材料二的主旨进行归纳即可;第(3)问,属于开放性题目,一分为二地进行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使欧洲国家获得大量财富,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2)在强调殖民制度血腥性的同时,突出了殖民制度在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方面的作用。
(3)殖民主义充满着血腥和暴力,给被殖民地区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殖民扩张是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大大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650年
1750年
1850年
1900年
非洲
100
100
100
120
欧洲
103
144
274
423
亚洲
253
437
656
85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7世纪,当非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