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练习
展开学习·理解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与Al为同周期元素,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铝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铝强
B.Na与Mg为同周期元素,且Mg的核电荷数比Na的大,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C.NaOH为强碱,而Al(OH)3具有两性,所以钠的金属性比铝强
D.Zn+2Fe3+===Zn2++2Fe2+,所以Zn的金属性比Fe强
答案 D
解析 Zn+Fe2+===Zn2++Fe才能说明金属性:Zn>Fe。
2.下列关于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第3周期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构成,Na只能失电子,Cl只能得电子
B.第3周期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C.SiH4、PH3、H2S、HCl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说明Si、P、S、Cl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D.H2SiO3、H3PO4、H2SO4、HClO4的酸性逐渐增强,说明Si、P、S、Cl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答案 A
解析 Cl2中的Cl既能得电子,又能失电子,A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氢化物的稳定性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均能作为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标准,C、D正确。
3.已知X、Y是第3周期的两种金属元素,且X的原子半径比Y的原子半径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Y的原子序数比X的原子序数小
B.X的离子比Y的离子得电子能力强
C.X的失电子能力比Y的失电子能力强
D.X的离子半径比Y的离子半径小
答案 C
解析 X、Y是第3周期的两种金属元素,且X的原子半径比Y的原子半径大,所以Y的原子序数比X的原子序数大;根据同周期元素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可知,X的失电子能力大于Y,则X的离子比Y的离子得电子能力弱;X的离子和Y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但X的核电荷数小于Y,所以X的离子半径大于Y的离子半径。
4.不能用来说明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是( )
A.钠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与冷水很难反应
B.氢氧化铝具有两性而硅酸只具有弱酸性
C.氯气和氢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而硫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
D.硫化氢水溶液呈弱酸性而氯化氢水溶液呈强酸性
答案 D
解析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可根据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元素金属性的强弱,故A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据此可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故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氢气越容易反应,且反应越剧烈,故C正确;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根据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比较,而不能根据对应氢化物的酸性强弱进行比较,故D错误。
5.下列叙述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元素原子强的是( )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②HCl的酸性比氢硫酸强
③HCl的稳定性比H2S强 ④HCl的还原性比H2S强
⑤HClO的酸性比H2SO4强 ⑥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⑦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⑧在元素周期表中Cl处于S同周期的右侧 ⑨还原性:Cl-
A.③④⑤⑦⑧⑨ B.仅③⑥⑦⑧
C.③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答案 C
解析 不能根据氢化物的溶解度、酸性来比较元素原子的得失电子能力强弱,①②错误;HCl的稳定性比H2S强,说明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③正确;H2S的还原性比HCl强,④错误;比较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可比较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HClO不是最高价含氧酸,⑤错误;非金属单质在相同条件下与变价金属反应,产物中变价金属元素的价态越高,说明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⑥正确;Cl2与H2S反应置换出S,说明Cl2的氧化性强,则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⑦正确;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⑧正确;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⑨正确。
6.A、B、C、D四种非金属元素,单质的氧化性:BHA;B、C常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且元素原子序数:C
A.A、B、C、D B.B、A、C、D
C.D、A、B、C D.B、A、D、C
答案 C
解析 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氧化性越强,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则得电子能力:A>B;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越强,已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D>HA,则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D>A;由B、C常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且元素原子序数:B>C,说明B、C处在同一周期,且B位于C右侧,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增强,则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B>C。
7.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2 ml·L-1 H2SO4溶液
B.18 ml·L-1 H2SO4溶液
C.6 ml·L-1 KOH溶液
D.3 ml·L-1 HNO3溶液
答案 A
解析 金属与B、D反应不生成H2,Mg不与碱反应。
应用·实践
8.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A和B分别表示碳原子和氟原子,同周期非金属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而C和D分别表示钠离子和铝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其性质较稳定,所以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氟,故选B。
9.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单质的化学活泼性:W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
C.单质的氧化能力:W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W
答案 B
解析 同一短周期的元素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B正确;若Z为0族元素,则Z的单质最不活泼且氧化能力最低,A、C错误;若Z为F,F无正价,D错误。
10.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
B.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C.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D.P、S、Cl三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答案 A
解析 非金属性:Cl>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减弱,故A错误;金属性:Na>Mg>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故B正确;非金属性:Cl>S>P,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C正确;P、S、Cl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5、6、7,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5、+6、+7,故D正确。
11.X、Y是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已知X元素原子比Y元素原子半径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B.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强
C.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D.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答案 B
解析 题述X、Y是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因原子半径:X>Y,故X位于Y左侧,原子序数:Y>X。依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知,非金属性:X
12.已知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ZO4>H2YO4>H3X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按Z、Y、X的顺序增大
B.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C.原子半径按X、Y、Z的顺序增大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答案 D
解析 由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可知,X、Y、Z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为+5、+6、+7,它们分别处在同一周期的ⅤA族、ⅥA族、ⅦA族,故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X
13.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
A.Al B.Al(OH)3
C.AlCl3 D.Al2O3
答案 A
解析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得:
Al ~ NaOH Al(OH)3 ~ NaOH
27 g 1 ml 78 g 1 ml
AlCl3 ~ 4NaOH Al2O3 ~ 2NaOH
133.5 g 4 ml 102 g 2 ml
Al消耗碱量最多。
14.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 )
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答案 B
解析 R(OH)n为强碱,W(OH)n+1不一定为强碱,故A错误;HnXOm为强酸,说明X非金属性强,Y比X更强,且知Y不是稀有气体元素,B正确;若Y为氧元素,Z为F,无正价,C错误;若五种元素同为第3周期,当X最高正化合价为+5价时,R为金属元素,D错误。
迁移·创新
15.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失电子能力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两个实验方案中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的是方案________。
(2)学生乙在实验时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并不明显,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学生丙用镁、铝的可溶性盐溶液及一些其他化学试剂进行实验也得出了正确结论,简述学生丙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二 (2)未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
(3)取氢氧化钠溶液将其分别逐滴加入镁、铝的可溶性盐溶液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当加入的NaOH溶液过量时,可使生成的Al(OH)3溶解,而Mg(OH)2不溶
解析 (1)由于金属镁、铝与盐酸反应较快,所以方案二现象较明显。
(2)镁表面有氧化物薄膜,使反应现象不明显。
(3)Al(OH)3能溶于强碱而Mg(OH)2不能,说明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故氢氧化铝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弱,则铝的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已知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KO2,用化学用语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或“<”填空,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