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课时作业
展开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2年8月中旬,四川暴雨不断,导致山谷中发生严重的地质灾害,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回答1~2题。
1.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预警、预报 B.抢修道路
C.植树造林 D.修护坡工程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信息“致使道路损毁中断”可知,灾害发生后为减少损失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抢修道路。
2.为减轻该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建设防护林生态工程
B.建立健全救灾体系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答案 D
解析 在灾害多发区,人们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等,可以避免和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可以在此居住的,故D项符合题意。
某流域洪涝多发,为治理灾害,当地在该河一条支流的河口修建了水闸。下图示意某年6月26日至9月24日该水闸上下游水位(水面海拔)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在该河支流河口修建水闸的主要目的是( )
A.阻止支流洪水汇入干流 B.防止干流洪水进入支流
C.减轻干流河床泥沙淤积 D.减轻支流河床泥沙淤积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洪水期闸下水位高于闸上水位,故在该河支流河口修建水闸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干流洪水进入支流。
4.为有效防御洪涝,在支流河口附近地区可以( )
A.建蓄洪区 B.裁弯河道
C.植树造林 D.河道清淤
答案 A
解析 在支流河口附近地区建蓄洪区,有利于减轻洪涝灾害,故A项正确。
华北平原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受地震、滑坡、泥石流、旱涝、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很大,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防御华北平原干旱的有( )
①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②调整农业结构,降低种植业比重 ③修筑梯田 ④建设农田防护林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修建水库、打机井可以防御干旱;华北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不宜降低种植业比重;平原地区不宜修建梯田;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可减轻干旱的影响。
6.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轻地质灾害对华北平原威胁的有( )
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 ②在太行山区实施护坡工程 ③在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 ④实施生态移民,减轻华北平原人口压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可以防御地震灾害;华北平原西临太行山,太行山区实施护坡工程,可减少太行山区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从而减轻滑坡和泥石流对华北平原的威胁;在黄土高原地区植树造林,可减轻滑坡和泥石流对黄土高原地区的威胁,但对华北平原意义不大;华北平原人口密集,实施生态移民难度大,作用不大。
读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7~8题。
7.针对a处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可修建的防御工程是( )
A.格栅坝 B.水库
C.梯田 D.堤坝
答案 A
解析 a、d处是汇水区,b、c处是山脊,所以a、d处容易发生自然灾害,且a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所以a处最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泥石流。修建格栅坝有利于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8.若在最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有一游客,则发生灾害时该游客逃生的方向是( )
A.向北 B.向南
C.向东北 D.向东南
答案 C
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a处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发生泥石流等灾害时,逃跑的方向应该是与泥石流的方向呈大体垂直的斜上方。再根据指向标的方向,可以判断游客逃生的方向是东北或西北。
日本东京的居民常备有避难袋和急救卡,准备有自救措施。日本居民还常进行自救与互救演习。据此回答9~10题。
9.东京地区的居民,备有避难袋和急救卡主要是为了防备( )
A.洪涝 B.地震
C.龙卷风 D.寒潮
答案 B
解析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震多发,故日本人多数备有避难袋和急救卡。
10.上题中灾害发生时,自救措施正确的有( )
①身处平房,应迅速跑到室外空旷区 ②身处户外时,应躲到房屋外墙窗下避灾 ③身处楼房,应迅速用绳索下楼逃生 ④身处街道时,应护住头部,远离高层建筑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地震发生时,身处户外,应跑到户外较空旷的区域,②错误;身处楼房,用绳索下楼可能造成其他的危险,③错误。
近几年,全球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面对各类自然灾害,如何防灾减灾也成了人类需要掌握的技能。据此回答11~12题。
11.读图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雷电天气中,在野外游泳、划船,站在大树或高压线下都容易触电,在教室或家中靠近窗户容易遭雷击;应及时关闭电源。
12.在龙卷风灾害中,下列自救方式合理的是( )
A.如在室内应将门窗关闭
B.在野外时,应抱住大树
C.在野外时,可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
D.在室内时,躲在与龙卷风方向相同的小房间内
答案 C
解析 在龙卷风灾害中,如在室内,适当将窗户留出一些缝隙,以平衡建筑物内外的压力,并且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在野外时,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线杆,以免被砸、被压和触电。
二、综合题(共5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当地时间2019年3月17日下午3时7分和3时9分,印尼西努沙登加拉省龙目岛(下图)东北部分别发生里氏5.8级和5.2级地震,震源10千米左右,巴厘岛等地震感明显。地震引发该岛林贾尼火山山体滑坡,造成3名游客(2名马来西亚公民,1名印尼公民)遇难,182人受伤,525户房屋受损。截至3月18日11时,龙目岛共发生余震42次。
(1)地震发生时正值学生上课、工作人员上班的时间,他们应如何自救?(8分)
(2)如何减少山体滑坡发生的频率和强度?(8分)
(3)针对地震灾害,请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10分)
答案 (1)迅速在课桌、办公桌下躲避;影院及操场比赛应立即停止,躲在桌椅下、舞台脚下;工人关机器、断电源,躲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2)保护植被,加强植树造林;在灾害多发区实施护坡工程;减轻山区人口压力等。
(3)加强地震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地震的预警预报工作,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地震多发地区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广泛开展地震互救、自救等宣传培训活动,提高民众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减灾意识;加强对地震灾害的救援工作,提高救援救助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寻求国际救援与救助;加强灾后的恢复与重建等。
解析 第(1)题,从避震角度考虑。第(2)题,主要考虑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第(3)题,从灾前、灾中、灾后等方面考虑。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新华网乌鲁木齐2012年12月3日电 在经历持续50多个小时强降雪过程后,3日新疆伊犁河谷再次遭遇强降雪天气。连日降雪已致伊犁河谷72个乡镇12 718人受灾,尼勒克县一牧民在返家转移牲畜途中遭遇雪崩不幸遇难,1人受轻伤,当地政府已转移安置1 786人;受损房屋304间,倒损棚圈611座,因灾死亡大小牲畜381头(只),被困牲畜8 302头(只),1 334千米道路被大雪封堵。灾害发生后,当地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积极投入抗灾自救,安置受灾群众。
(1)下列关于此次灾害救援与救助的说法,你认为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16分)
(2)你认为救援队员在救灾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6分)
(3)在该次救援中,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______________;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答案 (1)①不可信 应从西安调运救灾物资 ②可信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温低,需要棉被 ③可信 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承担重要救灾任务 ④可信 发生灾害后,保护生命线工程,确保救灾通道和通讯等的畅通,是灾中应急的一个重要方面
(2)地广人稀,居民居住分散;气温低,积雪严重,交通不畅;雪崩、积雪性融水等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
(3)储备救灾物资 保护应急交通线畅通
解析 第(1)题,根据地理环境特点、地理位置分析①和②;根据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工作任务判断③;根据救灾要求判断④。第(2)题,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分析。第(3)题,灾前应储备救灾物资,灾中应保护应急交通线畅通。
考点分布表
考点
题号
防灾减灾手段
1,2,3,4,5,6,7,13(2)(3),14
自救与互救
8,9,10,11,12,13(1)
救援与救助说法
是否可信
理由
①民政部从南宁救灾物资储备库调运40吨食品支援灾区
②民政部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运救灾棉被4 500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③驻新疆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紧急投入抢险救灾行动
④全力抢修生命线工程。电力、电信部门在最短时间内对受损情况进行恢复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次地震最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被巨大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室内避震方法,正确的是,有关室外避震的叙述,正确的是,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练习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