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2-2-1大气受热过程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2-2-1大气受热过程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2-2-1大气受热过程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2-2-1大气受热过程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下面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B.大气是通过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C.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D.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解析: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大气增温的热量却是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出来的能量。


    读下图,回答2~3题。





    2.图中各箭头,表示地球上热量来源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3.图中各箭头,表示对流层大气直接热源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对流层大气最直接的热源来自于地面辐射。


    4.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日温差大小分析如下:白天应考虑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而夜晚需考虑的是大气逆辐射的强弱。


    5.各国交通部门都规定“红灯停,绿灯行”,其科学依据是( B )


    A.与大气逆辐射有关


    B.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散射有关


    C.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射有关


    D.与大气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有关


    解析:波长短的光线容易被散射,而红光波长较长,不容易被散射,穿透力强。因此交通信号灯往往采用红灯停。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完成6~8题。





    6.从数量上看,A>B的原因是( A )


    A.大气对A具有削弱作用


    B.B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B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解析:太阳辐射经过地球大气层时被大气吸收、反射、散射了一部分,所以A>B。


    7.图中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 D )


    A.A B.B


    C.C D.D


    解析:D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


    8.关于大气的受热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C )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削弱


    解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可以通过如下简图理解:





    9.下图中A、B、C、D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C )





    解析:与海洋比,陆地热容量小,吸热和放热均快,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有云时,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比无云时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无云时高,昼夜温差小。


    读图,回答10~11题。





    10.如图所示,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是( A )


    A.地面温度总是高于气温


    B.气温越高,地气温差越小


    C.地面温度总是低于气温


    D.气温越低,地气温差越大


    解析:可以从图中直接读出,且遵循“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的自然规律。


    11.地面温度与气温的关系,说明的地理原理是( A )


    A.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B.大气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C.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D.太阳是地面的间接热源


    解析: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有一小部分能量未能被大气吸收,所以气温比地面温度要低。


    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读图,完成12~13题。





    12.a处气温比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 )


    A.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a处大气的散射作用比近地面强


    D.a处的太阳辐射比近地面弱


    解析: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因而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越少,温度越低。


    13.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处的地面辐射弱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解析:b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大部分热量向高空辐射,近地面大气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本题选B项。


    读甲、乙两地(一处为海洋,一处为陆地)冬季和夏季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表示海洋性气候夏季气温日变化曲线的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由于海洋与陆地的比热容差别较大。(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日较差大,海洋反之)故可判定甲为海洋,乙为陆地。海洋性气候夏季气温高于冬季气温。


    15.形成同一地区冬夏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B )


    A.降水量的差异


    B.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差异


    C.大气环流的差异


    D.人类活动的差异


    解析:冬夏季节同一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引起太阳辐射的变化,造成气温的差异。


    二、综合题(共40分)


    16.下图为昼夜太阳辐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图中B是反射作用,D是大气逆辐射。


    (2)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减弱,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低(填“高”或“低”)。


    (3)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使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增强,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时要高(填“高”或“低”)。


    (4)若北京5日一天24小时都多云,4日一天24小时都晴朗,则全天温差小的是5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和对大气逆辐射的增强作用。第(1)题,由图知,B是云层的反射作用,D是大气逆辐射。第(2)题,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地面温度比晴天时低。第(3)题,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所以气温较高。第(4)题,根据以上分析,多云时白天气温比晴天低,夜晚气温比晴天高,昼夜温差比晴天小。


    17.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发挥土地生产优势,我国许多地区发展了冬暖式温室大棚,极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丰富了我国冬季城乡居民的蔬菜供应。(22分)





    (1)建温室主要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实现这一目的的原理是大气保温效应。


    (2)依照菜农的经验,每天下午都要在棚内洒水,以保证蔬菜安全过夜,试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


    答案:棚内洒水可以吸收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储存更多的热量。


    (3)A、B两位置的蔬菜,长势较好的是B处,原因是B处保温效果好,热量充沛,蔬菜生长状况好;口感较好的是A处,原因是A处处在门口位置,温差较大,蔬菜储存糖分多,口感好。


    (4)分析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影响。


    答案: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解析:第(1)题,温室大棚根据大气保温效应原理制作而成,能够改善冬季农作物热量不足的问题。第(2)题,水汽可以吸收地面与大气长波辐射,储存更多热量。第(3)题,A、B两地位置不同,导致热量、温差都存在差异。B处热量较充沛,蔬菜长势较好。A处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产生的糖分多,晚上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的糖分较少,集聚在蔬菜内的糖分多,口感好。第(4)题,大棚技术改变了冬季的光、热、水资源条件,充分利用了气候资源。


    相关试卷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复习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白天气温最高的是,图示区域昼夜温差最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