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1-3地球的历史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1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1-3地球的历史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1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1-3地球的历史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1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课时训练
展开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出现在( B )
A.陆地上 B.海洋中
C.森林中 D.草原上
解析: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出现在海洋中。
2.地质历史上生物演化、生物灭绝和今天的人类活动( C )
A.只能说明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
B.只能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
C.既能说明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又能说明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变化的影响
D.与整体环境演变无必然联系
解析:某一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与整体环境演变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
3.生物在地理环境变迁中起重要作用的根本原因是( B )
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D.大量无脊椎动物的出现
解析:光合作用使大量的自由氧释放到环境中,改变了大气的性质,促使地球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
4.生物的演化进程明显加快出现在( B )
A.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 B.真核细胞生物出现以后
C.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以后 D.哺乳动物出现以后
解析: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后,生物演化进程加快。一方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另一方面,藻类的光合作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加速了自由氧在海洋和大气中的积累,也使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度大大减弱,扩大和改善了生物的生存环境。
5.原始鱼类出现在( B )
A.元古宙 B.古生代中期
C.古生代后期 D.中生代中期
解析: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代;中期,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到了后期,鱼类逐渐演化为两栖类。
6.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 B )
A.物理演化过程 B.化学演化过程
C.生物演化过程 D.大气演化过程
解析:在生命出现以前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
7.下列有关生物进化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陆上孢子植物时代 ②被子植物时代
③裸子植物时代 ④海生藻类时代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
解析:生物进化顺序:单细胞生物→孢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读地质年代简图,回答8~9题。
8.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量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D )
A.② B.③
C.④ D.⑤
9.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B )
A.环境变迁只会导致生物灭绝,不会导致生物进化
B.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
C.生物灭绝是孤立事件,与地理环境其他要素没有关系
D.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只有一次
解析:①~⑤分别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大量出现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环境变迁既会导致生物灭绝,也会促进生物进化,也就是说生物衰退和灭绝与环境变迁有直接关系。生物灭绝在地质历史时期不只一次,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都出现过生物大灭绝。
陕西省神木县近日发现一系列巨大脚印化石,经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初步认定这批化石是1亿年前恐龙的脚印。据此回答10~11题。
10.恐龙繁盛的时代是( D )
A.太古宙 B.元古宙
C.古生代 D.中生代
解析: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恐龙繁盛。
11.根据恐龙脚印推测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B )
A.干旱环境 B.地势低洼,环境潮湿
C.热带海域 D.森林密布
解析:恐龙脚印化石的形成首先需要潮湿的环境,另外,化石只能在沉积岩中形成,要发生沉积,地势应该低洼。
读某地地质剖面略图,回答12~15题。
12.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A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另外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在古生代大量灭绝,所以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含三叶虫和鱼类化石的地层。
13.根据图中化石,动物在这一时期经历的演化过程是( B )
A.海生无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 脊椎动物 海生无脊椎动物
解析: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细胞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细胞生物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
14.关于地层和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三叶虫化石存在于元古宙地层中
B.各类岩石组成的地层中都有化石
C.化石是埋藏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D.元古宙地层中常含有恐龙化石
解析: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一般存在于沉积岩中。不同时代的地层里往往含有不同种属生物的化石,恐龙化石所在的地层属中生代,三叶虫化石所在的地层属古生代。
15.若甲、乙两处钻孔找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在甲地找到煤层
B.在乙地找到煤层
C.甲、乙都找不到煤层
D.甲、乙两地都可找到煤层
解析:首先了解成煤时期为古生代后期,古生代前期为海生藻类植物时代,不是成煤时期,古生代后期植物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即蕨类植物,为高大乔木,是形成煤的重要时期。而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早期,因此甲处找不到煤层,乙处为中生代,是成煤的另一个时期。
二、综合题(共40分)
16.读下面的地质年代表,按要求完成并回答问题。(20分)
(1)将生物发展阶段填入表中:
动物界:①爬行动物时代 ②鱼类时代
③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④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
⑤人类时代 ⑥哺乳动物时代 ⑦两栖动物时代
植物界:①陆上孢子植物时代 ②被子植物时代
③裸子植物时代 ④海生藻类时代
(2)地质历史上的生物演化、生物灭绝说明了什么?
(3)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演化有何关系?
答案:(2)地质历史上的生物演化说明了某自然要素变化对整体环境演变的影响;生物灭绝说明了整体环境演变对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影响。
(3)①生物活动促进了环境的演化;②环境演化扩大了生物的生存环境,使生物通过遗传变异适应环境。
17.地球上生物的进化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地球上的几个生物繁盛期,而繁盛期的结束往往是生物的大灭绝。其中关于中生代末期恐龙的灭绝就有多种观点。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有密切关系。一方面,生物进化在地理环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在地理环境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另一方面,环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铱元素含量异常,比相邻岩层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铱是陨石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这说明可能曾有一颗富含铱的小行星撞击过地球。
(1)以动物为例,说明不同的地质年代有不同的生物。
(2)推测小行星撞击地球是如何引起环境变化的。
(3)除小行星撞击地球外,你认为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还有哪些?
答案:(1)古生代后期是鱼类和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是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则是哺乳动物和人类时代。
(2)小行星撞击地球并发生爆炸,大量富含铱的尘埃颗粒弥漫天空,阻挡阳光射向地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3)除小行星撞击地球假说之外,还有各种不同的假说,如认为这与中生代末期强烈的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形、气候、植物等条件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或者认为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恐龙本身的蜕变、流行病等有关;或者认为与曾有一颗彗星撞击地球而爆炸,使海水温度升高,造成生物灭亡有关。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全册综合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全册综合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植物茂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物质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