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检测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7985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检测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7985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检测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57985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展开一、选择题
1.对于我国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单一,资源丰富 B.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C.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丰富 D.经济发展迅速,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2.下列叙述中,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
A.夏秋少,北方少 B.冬春多,东部少
C.冬春少,西部少 D.夏秋少,南方少
下表为我国部分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表中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水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
4.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总量丰富,人均不足B.总量丰富,人均丰富
C.总量缺乏,人均不足D.总量缺乏,人均丰富
5.以下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阳光B.水C.煤D.空气
6.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白色污染( )
A.提倡使用一次性产品B.提倡重复使用塑料袋C.提倡使用塑料快餐盒D.提倡布袋购物
7.下列地区,耕地为旱地的是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 C.辽河平原 D.洞庭湖平原
8.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
A.土地B.森林C.阳光D.矿产
9.关于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物产资源丰富
B.我国的地区差异不明显
C.我国自然灾害小
D.经济建设成就巨大,现在是发达国家
10.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地、林地比重适中,难利用的土地少
B.耕地在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最广,荒地和后备土地资源较多
C.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多
D.类型多样,分布不均、地区差异明显
11.下列地形区与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连线,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旱地 B.大兴安岭—草地
C.内蒙古高原—耕地 D.四川盆地—水田
1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广东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B.江汉平原素称“天府之国”
C.西北地区为非季风区
D.我国是主要的稀土元素出口国
读下面的资料,完成问题.
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水平的.
13.根据资料,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有( )
A.我国是一个资源很丰富的国家,各项指标均居世界前列
B.我国资源较为贫乏,各项指标均居世界后面
C.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D.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拥有量较大
14.为节约、保护好资源,下列行为错误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B.大量互赠贺卡C.不吃野生动物D.节约用水
15.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
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
C.我国人口不断增加,数量众多
D.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16.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减少B.逐渐增加C.保持不变D.迅速增加
17.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最好办法是( )
A.节约用水B.跨流域调水C.兴修水库D.防止水土流失
18.“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主要依据是( )
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B.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D.人口多,耕地少
19.我国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其中能源矿、有色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探明储量居世界首位的依次是( )
A.石油、钨、芒硝 B.煤炭、稀土、石膏
C.水能、汞、重晶石 D.太阳能、铜、石墨
20.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B.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
C.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东部、南部
D.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等地
“引汉济渭”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给水量的调水工程。下图是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造成汉江和渭河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汉江流经低纬度地区,河流水量大B.渭河流经内流区,河流水量小
C.秦岭横亘其中,阻挡来自南方的水汽D.秦岭东西延伸,南北两侧温差大
22.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山西省水资源短缺问题B.缓解西安等城市的缺水问题
C.减少了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D.改变了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23.汉中人以米饭为主食,语言接近四川、湖北口音,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24.汉江还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保护水源地的合理做法有
①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②修复生态湿地、退耕还林
③加强城市垃圾、污水治理 ④取缔、关停沿江所有企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二、解答题
25.下图为“长江、黄河干流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黄河均发源于我国的______高原,上游河段落差大,______(水能或水)资源十分丰富.
(2)黄河携带的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区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______”(地上河或地下河).治理黄河水患,中游地区应退耕还林(草),搞好______(水土保持或污染治理)工作,减少河水的______(含沙量或污染程度).
(3)南水北调工程,就是通过引水工程把长江丰富的______(水或水能)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华北、西北或华南、东南)地区.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材料三: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1)通过材料一、二可以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同情是:总量____,人均____。
(2)土地资源属于____(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
(3)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图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最适合发展林业的是____。(填字母)
(4)材料三中A、B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位于____(山脉)附近。
27.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土地利用类型均位于我国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2)图中①耕地类型主要以_______为主;②耕地类型主要以_______为主。
(3)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图中_______(填序号);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图中_______(填序号)。
28.读我国地形、地势图,回答问题。
(1)“图A ”所反映的地势特征对我国河流有哪些影响?
(2)“图B”所示的地形类型中, M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阶梯,读“图B”概括我国的地形特征。
(3) “图C”中山脉A是 ,H是 ;B、K山脉之间是我国最大的 盆地, G山脉的走向是 。
(4)山脉D以西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为 ,山脉E以东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山脉F是 ,以北所属的温度带是 ,以南所属的干湿地区是 。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C 6.D 7.C 8.D 9.A 10.D 11.D 12.CD 13.C 14.B 15.C 16.A 17.C 18.D 19.B 20.B 21.C 22.B 23.B 24.A
25.(1)青藏;水能(2)地上河;水土保持;含沙量(3)水;华北;西北
26.丰富 不足 可再生 D C 秦岭
27.季风区 旱地 水田 ④ ③
28.(1)①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 ②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2)三 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阿尔泰山 南岭 塔里木 东北—西南
(4)草地 小麦 秦岭 暖温带 湿润地区
【备战中考】 初中地理人教版分类检测题(二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 这是一份【备战中考】 初中地理人教版分类检测题(二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文件包含备战中考初中地理人教版分类检测题二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学生版docx、备战中考初中地理人教版分类检测题二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7页。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分类检测题(二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分类检测题(二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