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评课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讨论交流合作法,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水的组成探究,一提出问题,水的组成究竟怎样呢,假设与结论,设计并验证实验,二实验探究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课题先介绍水与人类的关系密切,激发学生对水的组成认识的兴趣。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是对后面学习微观粒子的一个引导。对正确书写化学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知识与技能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②了解氢气的性质。③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
①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③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是本课题的重点。★教学难点 得出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是难点。
★教具准备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 条,酒精灯,小试管,多媒体。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引导下,都有自己不同的思维方法,通过交流 讨论总结出结论,取长补短,印象更深刻。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先请同学们看一些图片。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种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让学生体会到水离我们多么近,关系多么密切。进而问学生想不想知道水的组成啊!
引起学生的注意,切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水虽然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所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下面我们就沿着前人的足迹去追寻吧
水被看作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吗?
水不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我们这节课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水的组成。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对水的电解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实际做实验。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先让学生观察,并产生疑问,进而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现象: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②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
引导学生思考:多媒体中正负极的气体体积之比是1:2,而实际实验中为什么正负极的气体体积之比小于1:2?先让学生带着疑问往后学。 然后让学生回忆氧气的溶解性,进而解答上面的疑问,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大于氢气的,所以实际实验中氧气与氢气的体积之比会小于1:2,并告诉学生还有其它的原因,等我们的化学知识多了,自然就会知道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得出上述现象后,紧接着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并进行检验。学生讨论共同得出以下结论: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简称负氢(谐音记住‘富亲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
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 , ②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③正极产生的气体能 ,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 。
氢气具有“可燃性”这个化学性质。那么该如何去检验氢气的纯度呢?你能结合下列场景进行描述吗?
学生讨论并总结: 在此向学生提示,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氢气有可燃性可作燃料,但目前没有普及,用多媒体介绍一下原因,让学生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以后可能为这方面做出贡献,成为新一代的科学家。
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化学性质:可燃性(故点燃时要验纯)
介绍:氢气是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接触的一种新的气体,大家对于氢气了解多少呢?你能描述它的性质吗?让学生看课本介绍讨论后回答.学生描述时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引导:①从电解水的实验可见氢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若闻它的气味,还会发现它是一种无味的气体;②试管2内既有氢气又有水,而氢气的体积没有减少,可见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最后归纳如下: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①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
②水由 两种元素组成。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个过程,我采用一个动画模拟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让学生对微观粒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回忆起绪言中的原子分子论。进一步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另外用多媒体出示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之比。启发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水的化学符号为:H2O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实验装置的改进】 告诉学生,以前有很多爱学习的学生在课后对水的电解实验进行了改进。用多媒体出示几个改进后的装置。让学生比较一下各个装置的优缺点,并激发学生课后也可自己去改装实验,生活中处处留心学化学,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及环保意识。
以学生熟知的物质为例,让学生自己总结得出概念,学生易于接受。运用直观的图和实例使学生对物质的简单的分类有整体的认识。以习题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概念。具体过程如下:
CO2 O2 N2 空气 S SO2 P P2O5
C Fe Fe3O4 过氧化氢溶液 MnO2
KClO3 KMnO4 KCl H2O H2
1、在这些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与众不同,你能找出来吗?它有什么特点?
3、有下划线的这些物质有许多共同特点,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2、如果把剩下的物质分成两大类,你准备怎么分?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纯净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O2)和臭氧(O3)混合物;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也不一定是化合物,如:CO和CO2混合物;
【七、巩固练习】将题中列举物质按下列图示进行分类
1.下列有关氢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无味 B.能够燃烧 C.难溶于水 D.密度很小2.在电解水实验中如果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了2L气体,那么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汇集的 ( ) A、2 L B、 1L C、4 L D、无法确定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电解 B.水结冰 C.水沸腾 D.水挥发4.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空气 B.氧气 C.冰 D.铁粉
5.水是 ( )①单质 ②化合物 ③纯净物 ④混合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6.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 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7.鉴别H2、O2、N2、空气四种气体最好选用( ) A.观察其颜色和状态 B.嗅其气味 C.用带火星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
1.实验现象: 正极 负极2.产物检验: 正极----氧气 负极----氢气3.表示:4.实验结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氢气(H2)的性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3 水的组成教课内容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知导入,知识点1氢气,新知探究,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拉瓦锡,水的电解实验,均有气泡产生,水位下降较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背景图ppt课件,文件包含课题3水的组成第1课时pptx、课题3水的组成第2课时pptx、04实验4-5氢气在空气里燃烧mp4、婚礼上工作人员用火致数十只氢气球爆炸火光震天吓坏新人wmv、探究41水的组成wmv、氢气和空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直观wmv、氢气的燃烧_高清_mp4、火花学院氢气的验纯高清版wmv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备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学性质,氢气的用途,微观过程,这句话对吗,O2O3,P2O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