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精品试题】202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创优测评卷(新高考专用)测试卷(原卷+解析版)
【精品试题】202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创优测评卷(新高考专用)测试卷03 三角函数(解析版)
展开2021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三角函数创优测评卷(新高考专用) 一、单选题(共60分,每题5分)1.现有下列三角函数:①;②;③;④.其中函数值与的值相同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诱导公式逐项求出函数值判断即可.【详解】①②;③;④.,则函数值与的值相同的是②④.故选:B2.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解析】略3.有如下关于三角函数的四个命题:, ,, 若,则其中假命题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同角正余弦的平方和为1,显然错误;:取特值满足即可;:将根号张的式子利用二倍角公式化为平方形式,在注意正弦函数的符号即可;:由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可判断命题错误.【详解】:,都有,故错误;:时满足式子,故正确;:,,且,所以,故正确;:,,故错误;故选A.4.依据三角函数线,作出如下四个判断:①;②;③;④.其中判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B【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单位圆,依次作相关角的三角函数线,由图(图略)可知:,,,,∴②④判断正确,答案选B.5.已知某三角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它的解析式可能是( )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所以所以它的解析式可能是,选C.6.将三角函数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B. C. D.【答案】D【解析】由题平移后的解析式为.7.三角函数是刻画客观世界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单位圆定义法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常用的定义方法,是以角度(数学上最常用弧度制)为自变量,任意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为因变量的函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单位圆指的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单位长度的圆.问题:已知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则( )A. B. C. D.【答案】A【解析】因为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所以,,则.故选:A.8.欧拉公式(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发明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关系,根据欧拉公式可知,表示的复数在复平面中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答案】B【解析】因为,所以对应点,在第二象限,选B.9.数学家托勒密从公元年到年在亚历山大城从事天文观测,在编制三角函数表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重要的定理和结论,如图便是托勒密推导倍角公式“”所用的几何图形,已知点在以线段为直径的圆上,为弧的中点,点在线段上且点为的中点.设那么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D【解析】在中,故①不正确;因为所以在中,,故②正确;因为,易知与全等,故,所以, 又,所以故③④正确,由,,可得,即.故选:D.10.关于三角函数的图像,有下列命题:①与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②与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③与的图像重合;④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C【解析】对于①,的图像是将的图像在轴右侧部分保留,然后关于轴对称得到轴左侧的图像,所以与图像不关于轴对称,故①错误.对于②,的函数值有正有负,的函数值都是非负数,故与的图像不关于x轴对称,②错误.对于③,由于与化简后都为,故与的图像重合,③正确.对于④,,当时,,故不是函数的对称中心.综上所述,错误命题的个数是个.故选C.11.为了研究钟表与三角函数的关系,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秒针针尖指向位置.若初始位置为,秒针从(注:此时)开始沿顺时针方向走动,则点的纵坐标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A. B.C. D.【答案】C【解析】由题意,函数的周期为,∴.设函数解析式为(秒针是顺时针走动).∵初始位置为,∴时,.∴,可取.∴函数的解析式为.故选:C.12.若三角函数的部分图象如下,则函数的解析式,以及的值分别为( ).A.,B.,C.,D.,【答案】A【解析】利用最大值为1.5,和最小值为0.5,相加除以2,即为A=1,周期为4,w=然后平衡位置上移了一个单位,因此图像可知为正弦函数,所以解析式为,而函数的周期为4,且有f(1)+f(2)+f(3)+f(4)=4,则一个周期和为4,那么共有503个周期,因此和为2012,选择A二、填空题(共20分,每题5分)13.对函数,若为某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则称为“三角函数”,已知函数为“三角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f(a)+f(b)>f(c)对于∀a,b,c∈R都恒成立,由于f(x)1,①当t﹣1=0,f(x)=1,此时,f(a),f(b),f(c)都为1,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条件.②当t﹣1>0,f(x)在R上是减函数,1<f(a)<1+t﹣1=t,同理1<f(b)<t,1<f(c)<t,由f(a)+f(b)>f(c),可得 2≥t,解得1<t≤2.③当t﹣1<0,f(x)在R上是增函数,t<f(a)<1,同理t<f(b)<1,t<f(c)<1,由f(a)+f(b)>f(c),可得 2t≥1,解得1>t.综上可得,t≤2,故实数t的取值范围是[,2],故答案为:[,2]14.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表示).【答案】【解析】解:∵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平面A1C1CA,∴A1C又BC∥B1C1, ∴∠A1BC是异面直线A1B与B1C1所成角,∵A1B5,∴cos∠A1BC.∴∠A1BC=arccos.∴异面直线A1B与B1C1所成角的大小是arccos.故答案为:arccos.15.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向量,,且,三角函数式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解析】由且,,所以,由正弦定理,得,又因为,所以,所以,即,所以,又由,所以,因为,得,所以,可得,,即三角式的取值范围是.16.欧拉公式,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的联系,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数列前2020项的乘积为________【答案】【解析】,.故答案为:三、解答题(共70分)17.(10分)已知;(1)求以及的值;(2)若,且,求的值(用反三角函数表示).【答案】(1), (2)【解析】解:(1)分子分母同除得代入得(2) 解得或18.(12分)在四棱锥中,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2,底面,为的中点,与平面所成的角为(1)求的长度;(2)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表示)【答案】(1)2;(2).【解析】(1)底面,面,,又在正方形中,,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故,又,,,,(2)以为原点,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0,,,1,,,0,,,2,,1,,,,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为;19.(12分)如图,在梯形中,∥,,,,且,又平面,.求:(1)二面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2)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2).【解析】(1)如图所示:过A作,连接PE,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因为,所以,所以,所以,即二面角的大小.(2)如图所示:过A作,因为,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为点到平面的距离,在中,.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20.(10分)已知角是第二象限角,其终边与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交于点.(1)写出三角函数的值;(2)求的值.【答案】(1);(2).【解析】(1)角是第二象限角,其终边与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交于点.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sinθ=,cosθ=,tanθ=﹣;(2)21.(12分)已知分别是的内角所对的边长,且,满.(1)求角的大小;(2)若点是外一点,,记,用含的三角函数式表示平面四边形面积并求面积的最大值.【答案】(1);(2).【解析】(1)由可得:.整理得:,即,∵,∴,即,又,∴. (2)由(1)及题中得为等边三角形.设,则由余弦定理得,∴,又,∴平面四边形的面积为:,当且仅当时取等号,又即时取得最大值,故,即平面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为. 考点:1.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2.余弦定理的应用.22.(14分)已知向量,向量,向量,记与的夹角为. (Ⅰ)求 (Ⅱ)求向量与向量的夹角的取值范围.【答案】(Ⅰ) ; (Ⅱ) .【解析】(Ⅰ)由向量夹角公式可求,又由, 因为 ,所以,故原式=.(Ⅱ)如图所示,向量的终点在以点为圆心、半径为的圆上,是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在直角中,,可得,即所以,因为, 所以, ,所以向量与向量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