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文)试题
1.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酶和ATP的合成可在同一个细胞中
B. 冬季气温低,细胞中酶和ATP的含量降低
C. ATP中含有核糖,有些酶也可能含有核糖
D. 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参与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酶的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的RNA。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需要温和的条件。高温、强酸、强碱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使酶失去活性。
2.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结构式简写A-P~P~P,其中A表示腺嘌呤核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ATP的水解,由ADP合成ATP 所需能量,动物来自呼吸作用,植物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可在细胞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和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详解】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且活细胞均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A正确;冬季气温低,恒温动物的细胞代谢不变,细胞中的酶和ATP含量不变,B错误;ATP中含有核糖,少数RNA也具有催化功能,这些RNA中含有核糖,C正确;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RNA也具有催化功能,蛋白质和RNA的形成均需要消耗ATP(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正确。故选B。
2.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 酶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酶改变了化学反应的pH
C. 酶提供了化学反应所需要的能量 D. 酶提高了化学反应的温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酶的作用机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酶行使催化功能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pH,也不能提高化学反应的温度,A正确,B、D错误;酶不能提供化学反应所需要的能量,C错误。
3.下列有关酶的一系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过酸、过碱不影响酶的活性
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D.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适宜条件(如适宜温度、适宜pH)下具有生物活性,而高温、强酸、强碱则会使酶失活。
【详解】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易受环境(如温度、PH等)的影响,A错误;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B正确;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C正确;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宜的PH,D正确。
【点睛】熟悉酶的本质、特性和产生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4.DNA酶能水解DNA,而不能水解蛋白质,这说明酶具有
A. 温和性 B. 多样性 C. 专一性 D. 高效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DNA酶能催化DNA水解,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说明了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故选C。
【点睛】注意:水解酶的命名规则是“底物+酶”,即水解某底物的酶就命名为“某底物酶”,如蛋白酶就水解蛋白质的酶,脂肪酶就是水解脂肪的酶,淀粉酶就是水解淀粉的酶。
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低温和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相同,而过酸、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B. 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等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
C. 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酶作用的时间
D. 若在配制好的果胶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可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酶的化学本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低温时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高温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因此低温和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同,而过酸、过碱时酶的空间结构均被破坏,所以过酸、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相同,A错误;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由于酶具有高效性,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等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B正确;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数量不变,发挥作用后还留在产物中,因此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酶作用的时间,C正确;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正确。
6.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个ATP分子彻底水解需断裂3个磷酸键,产生5个小分子物质
B. 酶和ATP分别水解后,若有三种产物完全相同,则该酶的合成场所一定不是核糖体
C. 酶能显著降低活化能,但并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D. 在适宜的初始温度条件下,逐渐降低温度,反应的活化能将逐渐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详解】ATP彻底水解将得到三个磷酸,一个核糖和一个腺嘌呤共五个小分子物质,A正确;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若酶水解的产物与ATP的水解产物有三种完全相同,说明这种酶属于RNA,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B正确;酶能显著降低活化能,但并不改变反映平衡点,C正确;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即降低活化能最显著,偏离了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下降,导致降低的活化能不显著,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将上升,D错误。
【点睛】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
7.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化学能和热能等
B. ATP和ADP相互转化能使细胞中储存大量ATP
C. ATP水解形成ADP时能产生磷酸和释放能量
D. 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不易断裂水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ATP合成的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ATP水解的场所:几乎所有的结构。
【详解】光反应产生的ATP其中的能量来自光能,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其中能量来自有机物质中的化学能,但是ATP中的能量不可能来自热能,A错误;ATP和ADP相互转化能保证细胞内的能量供应,细胞内的ATP 含量较少,B错误;ATP水解形成ADP时能产生磷酸和释放能量,C正确;ATP中的高能磷酸键不稳定,容易断裂和重新生成,D错误。故选C。
【点睛】易错点:ATP的合成伴随放能反应,ATP的水解伴随吸能反应。
8.如图是 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TP是为细胞直接供能的物质
B. a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C. b、c均是高能磷酸键
D.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主要储存在 ATP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含一分子腺苷,3分子磷酸,2个高能磷酸键。
【详解】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A正确;a含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故a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正确;b、c是高能磷酸键,C正确;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D错误。故选D。
【点睛】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
9.下图为ATP和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对这一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 B. 保证了生命活动顺利进行
C. 持续不断地在生物活细胞中进行 D. 合成ATP的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合成ATP的能量来自细胞呼吸、光合作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0.下列反应:A—P~P~PA—P~P+Pi+能量,在叶绿体中进行时,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催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酶不同
B. 相互转化的反应部位不同
C. 高能磷酸键形成和断裂的部位不同
D. 相互转化的生理意义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反应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若反应向右进行,ATP水解,释放能量;若反应向左进行,ADP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对于动物和人来说,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来自光合作用。
【详解】催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酶不同,分别为ATP合成酶和ATP水解酶,A正确;相互转化的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B正确;高能磷酸键形成和断裂的部位相同,均为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C错误;相互转化的生理意义不同,ATP水解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ATP合成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作为直接能源物质,D正确。
11.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三个阶段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B. 第一、第二阶段的产物中都有氢
C. 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 D. 三个阶段都需要酶参与催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详解】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在细胞质基质,只有第二、三阶段才在线粒体中进行,A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中,只有第一、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消耗[H],B正确;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释放能量,但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C正确;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各不相同,需要多种酶参与,D正确。
【点睛】熟悉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B. 各种糖类都可以直接经细胞呼吸氧化分解
C. 无氧呼吸的每一阶段都能产生ATP
D. 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主要由无氧呼吸供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某些糖类如纤维素、核糖、脱氧核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详解】细胞呼吸就是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A正确;纤维素、核糖、脱氧核糖不能氧化分解供能,B错误;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可以产生ATP,C错误;剧烈运动时,人体主要由有氧呼吸供能,D错误。故选A。
13.乳酸菌进行细胞呼吸不能产生的物质有
A. CO2 B. ATP
C. 丙酮酸 D. 乳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CO2或乳酸。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详解】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其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为糖酵解过程,其产物是丙酮酸、[H]和少量ATP,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转化成乳酸,不释放能量,无ATP生成,综上分析,乳酸菌的细胞呼吸过程中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包扎伤口时,为了避免空气中微生物感染伤口,要用透气的消毒布包扎
B. 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淀粉、醋酸杆菌以及发酵罐,可以生产味精
C. 稻田需要定期排水,香则水稻幼根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使其腐烂
D. 提倡慢跑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乳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常考的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
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
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
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详解】破伤风杆菌属于厌氧菌,不能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有利于伤口的痊愈,A正确;生产味精常用的菌种是谷氨酸棒状杆菌,是需氧型菌种,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淀粉、谷氨酸棒状杆菌以及发酵罐,可以生产味精,而醋酸菌可发酵产生醋酸,B错误;稻田长期淹水后,土壤中氧气含量降低,根系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可导致烂根现象,故稻田需要定期排水,防止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物的毒害作用,C正确;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D正确。
故选B。
15.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 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
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 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在有氧环境中,有酶的参与下,彻底氧化分解得到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时将葡萄糖在无氧环境中,有酶的参与下,不彻底的氧化分解。
【详解】包扎伤口用透气的创可贴可以给伤口提供氧气,抑制厌氧菌的繁殖,A选项正确;定期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可以给植物根部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有氧呼吸,B选项正确;真空包装食品除去氧气,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C选项正确;快速短跑会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能量,肌细胞有氧呼吸供能不足,会加快厌氧呼吸提供能量,所以快速短跑不是有氧运动,D选项错误。
16.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无水乙醇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 观察黑藻叶绿体实验中,宜选择深绿色的成熟叶片,因为叶绿体数量越多观察越清晰
C. 在提取菠菜叶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取新鲜叶片,剪碎后加少许SiO2和CaCO3再加适量无水乙醇后,迅速、充分研磨成匀浆,过滤后得到色素滤液
D. 在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适量斐林试剂试剂,摇匀后即可观察到出现红黄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几种化学药品的作用:①加入少量SiO2,可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更充分,便于色素完全释放。②加入少量CaCO3,可以中和细胞内的有机酸,防止有机酸夺取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使叶绿素破坏,从而起到保护色素的作用。但SiO2和CaCO3的加入量要少,否则滤液杂质多、混浊、颜色浅,实验效果差。
2、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
3、黑藻幼嫩的小叶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少而大,是观察叶绿体的良好材料。
【详解】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A错误;观察黑藻叶绿体实验中,宜选择幼嫩的小叶,成熟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量太多,不易观察到叶绿体的结构,B错误;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在提取菠菜叶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取新鲜叶片,剪碎后加少许SiO2和CaCO3再加适量无水乙醇后,迅速、充分研磨成匀浆,过滤后可得到色素滤液,C正确;斐林试剂的使用需要水浴加热以后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故选C
17.如图所示为甘蔗一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B. 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
C. 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D. 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植株的干重就会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是ATP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④为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
【详解】由题图可知,过程①为光反应,光反应可产生[H],用于过程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故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③过程既产生也消耗[H],A正确;由题图可知,②过程是暗反应,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③过程是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B错误;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错误;甘蔗干重增加与否是由植物体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共同决定的,某一个细胞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甘蔗的干重不一定增加,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18.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①或③
B.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
C. 图乙所示的结构是合成[H]并消耗ATP的场所
D. 叶绿体以图甲③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甲图分析可知,①是叶绿体外膜,②是叶绿体内膜,③是基粒,④是叶绿体基质。
对乙图分析可知,乙图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膜结构,且膜结构中含有光合色素,故乙图表示类囊体膜。
【详解】由分析可知,图乙所示结构为类囊体膜,取自图甲中的③,A错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类囊体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图乙所示结构(类囊体膜)是合成[H]和ATP的场所,消耗ATP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错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垛叠形成的基粒(图甲③)增大膜面积,D正确。故选D。
19.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成熟的菠菜叶可用作光合色素提取的材料
B. 研磨时加入CaCO3可防止色素被破坏
C. 画滤液细线时重复的目的是增加色素的含量
D. 分离出的四条色素带中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叶绿素a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③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解】A、 成熟的菠菜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可用作光合色素提取的材料,A正确;
B、研磨时加入CaCO3可防止色素被破坏,SiO2 使研磨更充分,B正确;
C、重复多次画线,纸上单位面积色素浓度越高,也就是说线条越清晰。只画一次的话,四种色素的分层线不明显,实验效果便不好,C正确;
D、分离出的四条色素带中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D错误。
故选D。
20.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液的主要作用是
A. 分离色素 B. 保护色素
C. 提取色素 D. 研磨充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有利于研磨更充分;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提取色素;加入层析液的目的是分离色素。
【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液的主要作用是分离色素,故选A;选项BCD错误。
2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是由植物特定器官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 植物细胞的成熟程度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
C. 植物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在侧芽处积累有关
D. 胚芽鞘背光侧和向光侧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导致了向光性的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的一种,它与酶、动物激素一样都属于微量高效物质,主要对细胞代谢其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要与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要区分开,生长素属于吲哚乙酸,而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
2.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3.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低,促进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抑制生长。
【详解】吲哚乙酸即生长素,是由植物特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机物,A错误; 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不敏感,故细胞的成熟情况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B错误; 植物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在侧芽处积累有关,即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发育受到抑制,C正确; 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于单侧光照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的相关知识,掌握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相关曲线,掌握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能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B. 植物激素可以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C. 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D. 植物激素可以为供能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具有微量高效性,A正确;植物激素可以使细胞的原有生理活动发生改变,但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错误;植物激素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但不都是促进作用,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C错误;植物激素起调节作用,不提供能量,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
23.下列有关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单侧光、重力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单方向进行的
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由单侧光、重力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④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胚芽鞘尖端生长素浓度向光侧高于背光侧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重力、单侧光都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详解】单侧光、重力等外部因素都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①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单方向进行的,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反过来运输,②正确;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由单侧光、重力等外部因素引起的,如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③正确;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胚芽鞘尖端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低于背光侧,④错误。因此,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②③,故选A。
24.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应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的插条作为对照组
B.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基部是为了控制自变量
C. 实验中因变量可用观察统计每组插条生根的数目表示
D. 通过预实验摸索大致浓度范围是为了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的长度和数目,其余均为无关变量,需要相同且适宜。
2、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3、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详解】实验中应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的插条作为对照组,A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基部是为了控制自变量,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实验中因变量可用观察统计每组插条生根的数目表示,C正确;通过预实验摸索大致浓度范围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D错误。
故选D。
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的发育从根本上说是激素调节的结果,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存在反馈调节
B. 利用一定浓度的NAA溶液处理黄瓜的花芽,可促进花芽向雌花分化
C. 在受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子果实,但改变了植株的遗传物质
D. 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只与乙烯有关,与其它植物激素无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详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微量高效的物质,植物体内激素的调节和动物激素一样存在反馈调节,A错误;生长素增加雌花分化是生长素诱导植物产生乙烯的结果,B正确;在形成无籽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只是促进子房壁的发育,并没有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C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明确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识记植物激素的功能,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明确外界环境因素不会改变遗传物质。
26.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不自主颤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B. 面色苍白与皮肤毛细血管的舒张有关
C. 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人体不自主颤抖以增加产热
D. 寒冷刺激后,兴奋传至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温调节的原理、中枢及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详解】由于饥饿导致血糖含量降低,此时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A正确;面色苍白是为了减少散热,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导致的,B错误;不自主颤抖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脊髓部位,C错误;冷觉的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D错误。
【点睛】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途径: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B.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C.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K+通透性增大
D. 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单向传递。
【详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流向一致,A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单向传递,B错误;神经元兴奋时,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C错误;成年人可以有意识的憋尿,是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的体现,D正确。故选D。
28.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B.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从血液吸收水分
C. 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会导致尿量增加
D. 抗利尿激素释放量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分泌激素。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刺激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
【详解】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有关细胞分泌后由垂体释放的,A选项错误。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从原尿中吸收水分进入血液循环,不是从血液中吸收水分,B选项错误。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吸收更多水分,从而导致尿量减少,C选项错误。抗利尿激素释放量的调节,是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下丘脑的水平衡调节中枢,然后通过神经控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D选项正确
29.激素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B. 激素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运输
C. 激素种类多,但只能为机体提供少量能量 D. 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详解】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少,但效应强大,即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A正确。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B正确。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靶器官,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C错误,D正确。
30.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破坏后,可能会导致细胞代谢增强
B. 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使血浆PH保持不变
C. 内环境中无机盐、血红蛋白等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D. 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多细胞生物,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使它们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内环境的变化,由这种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详解】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有可能导致细胞代谢增强,A选项正确;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能使血浆的pH值维持在小范围波动,B选项错误;血红蛋白位于血红细胞中,故内环境中不含血红蛋白,C选项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D选项错误。
3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V)引起的,发病年龄80%在18~45岁之间,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 艾滋病患者往往死于其他病菌感染,或死于癌症
C. 艾滋病不具有传染性,HIV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
D. HIV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其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导致特异性免疫能力几乎丧失。
【详解】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正确;艾滋病患者几乎丧失了一切特异性免疫能力,所以艾滋病患者往往死于其他病菌感染,或死于癌症,B正确;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精液、乳汁传染给其他人,C错误;艾滋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D正确。
3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B. 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使其抗原暴露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注入体内可以检测组织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
D. HIV侵入人体后可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并与HIV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参与的细胞称为效应T细胞。
【详解】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将会成为新的抗原不能存活,因此不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A错误;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使其抗原暴露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抗体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排查人体内组织中的抗原,C正确;HIV病毒侵入人体后可直接攻击T细胞,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不能与HIV结合,D错误。
故选C。
33.当艾滋病病毒首次侵染人体时,首先识别并处理的免疫细胞是
A. 吞噬细胞 B. 效应T细胞 C. 记忆细胞 D. 浆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考生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
【详解】当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时,该病毒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并摄取、处理,暴露出该病毒特有的抗原,而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进行后续免疫过程。故选A。
【点睛】当病原体穿透皮肤或粘膜到达体内组织后,吞噬细胞首先从毛细血管中逸出,聚集到病原体所在部位。多数情况下,病原体被吞噬杀灭;若未被杀死,则经淋巴管到附近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进一步把它们消灭;一般只有毒力强、数量多的病原体才有可能不被完全阻挡而侵入血流及其它脏器,但是在血液、肝、脾或骨髓等处的吞噬细胞会对病原体继续进行吞噬杀灭。
3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中进行物质交换的作用,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于相关知识点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B正确;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正确;细胞代谢的场所主要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
【点睛】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35.夏天气候炎热,户外工作人员会经常“中暑”。人“中暑”的原因最可能是
A. 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 病原体感染
C. 渗透压下降
D. 细胞代谢紊乱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以及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稳态是细胞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所以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紊乱,各项生命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详解】人“中暑”是由于外界炎热的环境超过了机体体温调节的能力,使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细胞代谢紊乱所致,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6.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组织液渗透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B.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度左右
C. 血浆中缓冲物质的存在,会使血浆的pH保持相对稳定
D.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蛋白质和糖类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pH、温度。
【详解】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上升,均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人体内环境的正常温度在37度左右,B正确;血浆中的缓冲对参与维持酸碱平衡,C正确;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D错误。故选D。
37.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骑行时细胞产生大量的CO2刺激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B. 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C. 骑行中氧气、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呼吸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
D. 骑行中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和呼气等方式散出,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在骑行过程中,人体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在骑行过程中,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体温恒定。
【详解】在骑行中,骨骼肌细胞产生大量的CO2,CO2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从而加快呼吸运动,A错误;人体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B正确;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催化细胞呼吸,不可能出现于内环境,C错误;骑行过程中,人体的体温恒定,因此产热量与散热量应该相等,D错误。
38.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C. 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D. 血浆 pH 的相对稳定与内环境中的 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B正确;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包括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C错误;血浆的酸碱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含有能调节酸碱平衡的缓冲对物质如HCO3-、HPO42-等,D正确。
3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草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详解】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草包括了多个种群,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①错误;池塘中所有的鱼包含多个种群,不属于种群,②错误;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③正确;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④错误;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⑤正确。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40.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某地布氏田鼠数量的增长方式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
B. 种群的特征与个体的特征相同
C. 调查各种植物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都是样方法
D. 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前者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详解】调查某地布氏田鼠数量的增长方式属于种群数量变化,则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A正确;出生、性别、年龄、死亡则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是种群具有的特征,B错误;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校园草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对某些簇生植物不易区分植株数,不适用样方法调查,C错误;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D错误。故选A。
【点睛】易错点: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4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某丛生植株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B.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个体体积大,活动能力强的生物
C. 某趋光性小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D. 有些生物的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丛生植株难于辨别个体数目,所以不宜选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标志重捕法适用于个体体积大,活动能力强的生物,B正确;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C正确;季节的变化会影响某些种群的数量,所以有些生物的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答关键是能够识记样方法的相关要求和注意点,理解掌握不同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和要求。
42.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的空间结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在生物群落中,物质循环使用,能量单向流动
C. 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能双向进行
D. 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来进行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信息传递在生物和生物之间往往是双向的,但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常常是单向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详解】A.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了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它们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 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但生物群落内部物质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
C. 在食物链上的生物间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正确;
D.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基础,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D正确。
43.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 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
C. 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
D. 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中的物种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物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互利共生、捕食、寄生和竞争。图①是捕食关系,图②是互利共生关系,图③是竞争关系。
【详解】①此消彼长,a、b之间体现的是捕食关系,其中a是被捕食者,a是捕食者,鹰和鼠之间是捕食关系,可以用图①表示,但其中曲线a表示鼠的数量变化,A错误。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是寄生,题中没有表示的图解,B错误。大豆和根瘤菌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用图②表示,两者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一旦分开,对一方或双方都不利,C错误。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是竞争关系,可用图③表示,其中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D正确。
4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定期焚烧落叶,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加快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
B. 限制家养猪的活动,目的是减少能量的散失,使能量更多的储存在体内
C.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不同的气候、季节条件下可能发生改变
D. 光敏色素是存在于植物叶、芽的化学物质,可用于感受多样化的物理信息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大多数的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能够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而焚烧落叶不能加快微生物的繁殖;动物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食物可能会发生变化,以捕食联系起来的食物链会随之改变;不同的季节由于主要食物不同,捕食者主要的食物组成改变,食物链也可能发生变化。光敏色素能接受光刺激,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等属于物理信息。
【详解】A. 定期焚烧落叶不能加快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A错误;
B. 限制家养猪的活动,可以降低家猪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利于更多的能量储存在体内,B正确;
C. 不同的气候、季节条件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
D. 光敏色素可感受光刺激,光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
45.以下关于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照差异引起森林中鸟类的分层现象
B. 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是次级消费者
C. 次生演替是群落中原有物种的恢复
D. 草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热带雨林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大小取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详解】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受光照的影响,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食物和栖息场所的影响,A错误。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是初级消费者,B错误。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留下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演替的过程是一个优势种代替另一个优势种的过程,不是原有物种的恢复,C错误。草原与热带雨林相比,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D正确。
46.生态系统的结构是()
A.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B.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解】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但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D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只是生态系统结构的一部分,B错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C错误。
47.我省黔东南等地一直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建设了“稻一红萍(水生植物)一鱼”立体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稻—红萍—鱼”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B. 稻田中鱼的引入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C. 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D. 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农业生态工程,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将多种农业生物生产进一步组装为合理的生态农业系统。农业生态工程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从而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
【详解】根据题意,红萍为水生植物,而生产者都应该位于食物链的起点,且鱼有多种,不一定位于一个营养级,因此“稻一红萍一鱼”构成的不是一条食物链,A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D正确。
故选D。
4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几乎所有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都是太阳能
B.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 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D. 使用动物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往复循环;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伴随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详解】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固定到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都是太阳能,A正确;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循环而流动的,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B错误;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同化的能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就越多,C错误;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但能量散失到大气中,不能被生产者利用,D错误。
故选A。
49.2018年2月16日四川雅江爆发森林大火,失火面积超过100公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地区生物群落需经过初生演替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B. 火灾过后,四川雅江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原来增强
C. “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火灾产生的后果已超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限度,将无法恢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的类型:
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
影响
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
【详解】此地需经过次生演替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A错误;火灾过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因此其恢复力稳定性增强,B正确;“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火灾产生的后果没有超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限度,仍然可以恢复,D错误。
50.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们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农作物、家禽家畜、人和微生物组成该生态系统
B. 农作物、树林等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C. 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D. 该生态系统注重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生活的无机环境组成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示中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增加了能量利用的环节,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农作物、家禽家畜、人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组成群落,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A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正确;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D错误。
【点睛】准确识记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能量流动的特点是解题关键。能量利用率和能量传递效率的区分是本题的易错点。
二、非选择题
51.图甲表示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的A具体是指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
(2)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可以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这种调节方式叫____。
(3)图乙表示人和青蛙的机体耗氧量与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其中,M是__________, N是__________。
(4)炎热环境中,人体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散热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皮肤的冷觉感受器 (2).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3). 反馈调节 (4). 青蛙 (5). 人 (6). 以热能形式散失 (7). 用于合成ATP (8). 汗液的蒸发 (9). 皮肤
【解析】
【分析】
据图甲分析,A表示皮肤冷觉感受器,B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据图乙分析,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N的耗氧量逐渐增加,释放的能量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说明N代表的恒温动物;而M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耗氧量逐渐降低,释放的能量减少,说明M代表的是变温动物。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A为皮肤的冷觉感受器,B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2)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乙中N代表的恒温动物,M代表的是变温动物,因此M是青蛙, N是人。
(4)炎热环境中,人体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少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此时,人体主要通过皮肤的汗液蒸发散热。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过程,确定图甲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并能够根据乙图中的耗氧量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M、N代表的生物的种类。
5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具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图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如果鸟的食物60%来自草,那么鸟增重100g,需要草至少__________g。
(2)在草原牛态系统中,草地会遭受有害动物的破坏,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控的技术有多种。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有害动物的雄性个体,破坏有害动物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降低了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性引诱剂属于__________信息。
【答案】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2). 捕食与竞争 (3). 1300 (4). 性别比例 (5). 既控制了有害动物的数量,也减少了有毒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6). 化学
【解析】
【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包含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图中鹰捕食蛇,故两者有捕食的关系,同时鹰和蛇竞争共同的食物鸟,故存在竞争关系。草→鸟;草→蝗虫→鸟,能量传递效率按照20%计算,如果鸟的食物60%来自草,那么鸟增重100g,需要草至少100×60%÷20%+100×(1-60%)÷20%÷20%=1300g。
(2)利用性引诱剂捕杀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下降,从而可以控制害虫种群的数量,降低了种群密度。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既控制了有害动物的数量,也减少了有毒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及自动调节能力。
53.图甲曲线表示在温室内水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度为25℃(此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小于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_____;当光照强度大于B并且小于C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
(2)已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图甲曲线中B点将向_____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
(4)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_____。
【答案】 (1). 增大光照强度(或增加CO2浓度) (2). CO2浓度 (3). 左 (4). 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5). 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或只更换灯泡功率的大小),进行对照实验
【解析】
【分析】
图甲中:呼吸速率为a,光补偿点为A,光饱和点为B。
图乙中:可以通过调整光与植物的距离来调整光照强度,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因变量为光合速率。温度是无关变量,中间盛水玻璃柱是为了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详解】(1)甲图中,B点时达到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小于光饱和点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由于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则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2)已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呼吸强度增大,光合强度降低,所以曲线中B点将向左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4)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光照强度,而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可代表光照强度,因此利用乙图装置进行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或只更换灯泡功率的大小),进行对照实验
【点睛】易混点:甲图中,达到光饱和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超过光饱和点之后,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此时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
期中考试(文)试题
1.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酶和ATP的合成可在同一个细胞中
B. 冬季气温低,细胞中酶和ATP的含量降低
C. ATP中含有核糖,有些酶也可能含有核糖
D. 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需要酶参与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酶的本质是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还有少量的RNA。特性:高效性、专一性、需要温和的条件。高温、强酸、强碱会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使酶失去活性。
2.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结构式简写A-P~P~P,其中A表示腺嘌呤核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ATP的水解,由ADP合成ATP 所需能量,动物来自呼吸作用,植物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可在细胞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和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
【详解】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且活细胞均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A正确;冬季气温低,恒温动物的细胞代谢不变,细胞中的酶和ATP含量不变,B错误;ATP中含有核糖,少数RNA也具有催化功能,这些RNA中含有核糖,C正确;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TP的形成需要酶的催化,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RNA也具有催化功能,蛋白质和RNA的形成均需要消耗ATP(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正确。故选B。
2.酶具有极强的催化功能,其原因是
A. 酶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 酶改变了化学反应的pH
C. 酶提供了化学反应所需要的能量 D. 酶提高了化学反应的温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酶的作用机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酶行使催化功能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pH,也不能提高化学反应的温度,A正确,B、D错误;酶不能提供化学反应所需要的能量,C错误。
3.下列有关酶的一系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过酸、过碱不影响酶的活性
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D. 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答案】A
【解析】
【分析】
酶是一类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在适宜条件(如适宜温度、适宜pH)下具有生物活性,而高温、强酸、强碱则会使酶失活。
【详解】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易受环境(如温度、PH等)的影响,A错误;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B正确;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C正确;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适宜的PH,D正确。
【点睛】熟悉酶的本质、特性和产生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
4.DNA酶能水解DNA,而不能水解蛋白质,这说明酶具有
A. 温和性 B. 多样性 C. 专一性 D. 高效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DNA酶能催化DNA水解,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说明了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故选C。
【点睛】注意:水解酶的命名规则是“底物+酶”,即水解某底物的酶就命名为“某底物酶”,如蛋白酶就水解蛋白质的酶,脂肪酶就是水解脂肪的酶,淀粉酶就是水解淀粉的酶。
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低温和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相同,而过酸、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B. 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等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
C. 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酶作用的时间
D. 若在配制好的果胶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可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酶的化学本质、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低温时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高温时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因此低温和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同,而过酸、过碱时酶的空间结构均被破坏,所以过酸、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相同,A错误;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时,自变量是温度的不同,由于酶具有高效性,需将底物和酶分别在同等温度下处理后再混合,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B正确;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数量不变,发挥作用后还留在产物中,因此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酶作用的时间,C正确;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正确。
6.下列有关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个ATP分子彻底水解需断裂3个磷酸键,产生5个小分子物质
B. 酶和ATP分别水解后,若有三种产物完全相同,则该酶的合成场所一定不是核糖体
C. 酶能显著降低活化能,但并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D. 在适宜的初始温度条件下,逐渐降低温度,反应的活化能将逐渐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详解】ATP彻底水解将得到三个磷酸,一个核糖和一个腺嘌呤共五个小分子物质,A正确;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若酶水解的产物与ATP的水解产物有三种完全相同,说明这种酶属于RNA,合成场所不是核糖体,B正确;酶能显著降低活化能,但并不改变反映平衡点,C正确;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即降低活化能最显著,偏离了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下降,导致降低的活化能不显著,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将上升,D错误。
【点睛】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
7.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化学能和热能等
B. ATP和ADP相互转化能使细胞中储存大量ATP
C. ATP水解形成ADP时能产生磷酸和释放能量
D. 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不易断裂水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ATP合成的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ATP水解的场所:几乎所有的结构。
【详解】光反应产生的ATP其中的能量来自光能,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其中能量来自有机物质中的化学能,但是ATP中的能量不可能来自热能,A错误;ATP和ADP相互转化能保证细胞内的能量供应,细胞内的ATP 含量较少,B错误;ATP水解形成ADP时能产生磷酸和释放能量,C正确;ATP中的高能磷酸键不稳定,容易断裂和重新生成,D错误。故选C。
【点睛】易错点:ATP的合成伴随放能反应,ATP的水解伴随吸能反应。
8.如图是 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TP是为细胞直接供能的物质
B. a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C. b、c均是高能磷酸键
D.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主要储存在 ATP中
【答案】D
【解析】
【分析】
ATP含一分子腺苷,3分子磷酸,2个高能磷酸键。
【详解】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A正确;a含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故a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正确;b、c是高能磷酸键,C正确;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D错误。故选D。
【点睛】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
9.下图为ATP和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对这一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 B. 保证了生命活动顺利进行
C. 持续不断地在生物活细胞中进行 D. 合成ATP的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合成ATP的能量来自细胞呼吸、光合作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ATP和ADP的相互转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0.下列反应:A—P~P~PA—P~P+Pi+能量,在叶绿体中进行时,有关该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催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酶不同
B. 相互转化的反应部位不同
C. 高能磷酸键形成和断裂的部位不同
D. 相互转化的生理意义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反应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若反应向右进行,ATP水解,释放能量;若反应向左进行,ADP转化为ATP,所需的能量对于动物和人来说,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来说,除来自呼吸作用外,还来自光合作用。
【详解】催化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酶不同,分别为ATP合成酶和ATP水解酶,A正确;相互转化的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B正确;高能磷酸键形成和断裂的部位相同,均为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C错误;相互转化的生理意义不同,ATP水解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ATP合成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作为直接能源物质,D正确。
11.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三个阶段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B. 第一、第二阶段的产物中都有氢
C. 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 D. 三个阶段都需要酶参与催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详解】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在细胞质基质,只有第二、三阶段才在线粒体中进行,A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中,只有第一、二阶段产生[H],第三阶段消耗[H],B正确;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释放能量,但第三阶段产生的能量最多,C正确;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各不相同,需要多种酶参与,D正确。
【点睛】熟悉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B. 各种糖类都可以直接经细胞呼吸氧化分解
C. 无氧呼吸的每一阶段都能产生ATP
D. 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主要由无氧呼吸供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但某些糖类如纤维素、核糖、脱氧核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
【详解】细胞呼吸就是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A正确;纤维素、核糖、脱氧核糖不能氧化分解供能,B错误;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可以产生ATP,C错误;剧烈运动时,人体主要由有氧呼吸供能,D错误。故选A。
13.乳酸菌进行细胞呼吸不能产生的物质有
A. CO2 B. ATP
C. 丙酮酸 D. 乳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CO2或乳酸。乳酸菌是厌氧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详解】乳酸菌是厌氧型生物,其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为糖酵解过程,其产物是丙酮酸、[H]和少量ATP,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转化成乳酸,不释放能量,无ATP生成,综上分析,乳酸菌的细胞呼吸过程中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即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包扎伤口时,为了避免空气中微生物感染伤口,要用透气的消毒布包扎
B. 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淀粉、醋酸杆菌以及发酵罐,可以生产味精
C. 稻田需要定期排水,香则水稻幼根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使其腐烂
D. 提倡慢跑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乳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
常考的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
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
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5、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
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详解】破伤风杆菌属于厌氧菌,不能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有利于伤口的痊愈,A正确;生产味精常用的菌种是谷氨酸棒状杆菌,是需氧型菌种,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淀粉、谷氨酸棒状杆菌以及发酵罐,可以生产味精,而醋酸菌可发酵产生醋酸,B错误;稻田长期淹水后,土壤中氧气含量降低,根系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可导致烂根现象,故稻田需要定期排水,防止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物的毒害作用,C正确;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D正确。
故选B。
15.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B. 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
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 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在有氧环境中,有酶的参与下,彻底氧化分解得到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时将葡萄糖在无氧环境中,有酶的参与下,不彻底的氧化分解。
【详解】包扎伤口用透气的创可贴可以给伤口提供氧气,抑制厌氧菌的繁殖,A选项正确;定期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可以给植物根部提供充足的氧气促进有氧呼吸,B选项正确;真空包装食品除去氧气,可以抑制细菌的繁殖,C选项正确;快速短跑会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能量,肌细胞有氧呼吸供能不足,会加快厌氧呼吸提供能量,所以快速短跑不是有氧运动,D选项错误。
16.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无水乙醇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 观察黑藻叶绿体实验中,宜选择深绿色的成熟叶片,因为叶绿体数量越多观察越清晰
C. 在提取菠菜叶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取新鲜叶片,剪碎后加少许SiO2和CaCO3再加适量无水乙醇后,迅速、充分研磨成匀浆,过滤后得到色素滤液
D. 在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适量斐林试剂试剂,摇匀后即可观察到出现红黄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几种化学药品的作用:①加入少量SiO2,可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更充分,便于色素完全释放。②加入少量CaCO3,可以中和细胞内的有机酸,防止有机酸夺取叶绿素中的镁离子使叶绿素破坏,从而起到保护色素的作用。但SiO2和CaCO3的加入量要少,否则滤液杂质多、混浊、颜色浅,实验效果差。
2、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快。
3、黑藻幼嫩的小叶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少而大,是观察叶绿体的良好材料。
【详解】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A错误;观察黑藻叶绿体实验中,宜选择幼嫩的小叶,成熟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量太多,不易观察到叶绿体的结构,B错误;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在提取菠菜叶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取新鲜叶片,剪碎后加少许SiO2和CaCO3再加适量无水乙醇后,迅速、充分研磨成匀浆,过滤后可得到色素滤液,C正确;斐林试剂的使用需要水浴加热以后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故选C
17.如图所示为甘蔗一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B. 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
C. 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D. 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植株的干重就会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①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②是ATP为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供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③是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④为ATP水解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
【详解】由题图可知,过程①为光反应,光反应可产生[H],用于过程②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故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是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③过程既产生也消耗[H],A正确;由题图可知,②过程是暗反应,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③过程是细胞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B错误;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错误;甘蔗干重增加与否是由植物体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共同决定的,某一个细胞光合速率大于细胞呼吸速率,甘蔗的干重不一定增加,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定知识网络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18.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乙所示结构取自图甲中的①或③
B.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部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上
C. 图乙所示的结构是合成[H]并消耗ATP的场所
D. 叶绿体以图甲③的形式扩大膜的表面积
【答案】D
【解析】
【分析】
对甲图分析可知,①是叶绿体外膜,②是叶绿体内膜,③是基粒,④是叶绿体基质。
对乙图分析可知,乙图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膜结构,且膜结构中含有光合色素,故乙图表示类囊体膜。
【详解】由分析可知,图乙所示结构为类囊体膜,取自图甲中的③,A错误;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图乙所示结构(类囊体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图乙所示结构(类囊体膜)是合成[H]和ATP的场所,消耗ATP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错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垛叠形成的基粒(图甲③)增大膜面积,D正确。故选D。
19.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成熟的菠菜叶可用作光合色素提取的材料
B. 研磨时加入CaCO3可防止色素被破坏
C. 画滤液细线时重复的目的是增加色素的含量
D. 分离出的四条色素带中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叶绿素a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①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②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③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解】A、 成熟的菠菜叶能进行光合作用可用作光合色素提取的材料,A正确;
B、研磨时加入CaCO3可防止色素被破坏,SiO2 使研磨更充分,B正确;
C、重复多次画线,纸上单位面积色素浓度越高,也就是说线条越清晰。只画一次的话,四种色素的分层线不明显,实验效果便不好,C正确;
D、分离出的四条色素带中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胡萝卜素,D错误。
故选D。
20.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液的主要作用是
A. 分离色素 B. 保护色素
C. 提取色素 D. 研磨充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石英砂的目的是有利于研磨更充分;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提取色素;加入层析液的目的是分离色素。
【详解】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层析液的主要作用是分离色素,故选A;选项BCD错误。
2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是由植物特定器官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 植物细胞的成熟程度不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
C. 植物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在侧芽处积累有关
D. 胚芽鞘背光侧和向光侧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导致了向光性的产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生长素属于植物激素的一种,它与酶、动物激素一样都属于微量高效物质,主要对细胞代谢其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化学本质要与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要区分开,生长素属于吲哚乙酸,而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
2.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
3.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低,促进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抑制生长。
【详解】吲哚乙酸即生长素,是由植物特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机物,A错误; 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不敏感,故细胞的成熟情况会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发挥,B错误; 植物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在侧芽处积累有关,即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发育受到抑制,C正确; 胚芽鞘向光生长是由于单侧光照下,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转移,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的相关知识,掌握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及相关曲线,掌握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能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
2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
B. 植物激素可以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C. 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
D. 植物激素可以为供能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具有微量高效性,A正确;植物激素可以使细胞的原有生理活动发生改变,但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错误;植物激素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但不都是促进作用,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C错误;植物激素起调节作用,不提供能量,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
23.下列有关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单侧光、重力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单方向进行的
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由单侧光、重力等外部因素引起的
④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胚芽鞘尖端生长素浓度向光侧高于背光侧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重力、单侧光都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详解】单侧光、重力等外部因素都不影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①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单方向进行的,只能由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反过来运输,②正确;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由单侧光、重力等外部因素引起的,如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③正确;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胚芽鞘尖端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低于背光侧,④错误。因此,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②③,故选A。
24.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应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的插条作为对照组
B.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基部是为了控制自变量
C. 实验中因变量可用观察统计每组插条生根的数目表示
D. 通过预实验摸索大致浓度范围是为了避免无关变量的干扰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变量是生根的长度和数目,其余均为无关变量,需要相同且适宜。
2、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3、预实验是在正式实验之前,用标准物质或只用少量样品进行实验,以便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详解】实验中应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的插条作为对照组,A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基部是为了控制自变量,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实验中因变量可用观察统计每组插条生根的数目表示,C正确;通过预实验摸索大致浓度范围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D错误。
故选D。
2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的发育从根本上说是激素调节的结果,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存在反馈调节
B. 利用一定浓度的NAA溶液处理黄瓜的花芽,可促进花芽向雌花分化
C. 在受粉后的雌蕊柱头上涂上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子果实,但改变了植株的遗传物质
D. 草莓果实的自然生长过程只与乙烯有关,与其它植物激素无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详解】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微量高效的物质,植物体内激素的调节和动物激素一样存在反馈调节,A错误;生长素增加雌花分化是生长素诱导植物产生乙烯的结果,B正确;在形成无籽番茄的过程中生长素只是促进子房壁的发育,并没有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C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明确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识记植物激素的功能,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明确外界环境因素不会改变遗传物质。
26.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不自主颤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
B. 面色苍白与皮肤毛细血管的舒张有关
C. 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人体不自主颤抖以增加产热
D. 寒冷刺激后,兴奋传至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冷觉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温调节的原理、中枢及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详解】由于饥饿导致血糖含量降低,此时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A正确;面色苍白是为了减少散热,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导致的,B错误;不自主颤抖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脊髓部位,C错误;冷觉的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D错误。
【点睛】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途径: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7.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B. 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C.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K+通透性增大
D. 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单向传递。
【详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流向一致,A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单向传递,B错误;神经元兴奋时,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C错误;成年人可以有意识的憋尿,是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的体现,D正确。故选D。
28.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B. 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从血液吸收水分
C. 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会导致尿量增加
D. 抗利尿激素释放量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是由下丘脑分泌激素。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刺激下丘脑内分泌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关键性调节激素。
【详解】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有关细胞分泌后由垂体释放的,A选项错误。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从原尿中吸收水分进入血液循环,不是从血液中吸收水分,B选项错误。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吸收更多水分,从而导致尿量减少,C选项错误。抗利尿激素释放量的调节,是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到下丘脑的水平衡调节中枢,然后通过神经控制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D选项正确
29.激素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 B. 激素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运输
C. 激素种类多,但只能为机体提供少量能量 D. 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详解】激素在体内含量极少,但效应强大,即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A正确。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B正确。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靶器官,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C错误,D正确。
30.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破坏后,可能会导致细胞代谢增强
B. 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使血浆PH保持不变
C. 内环境中无机盐、血红蛋白等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D. 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多细胞生物,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的活动,使它们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内环境的变化,由这种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详解】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会引起细胞新陈代谢紊乱,有可能导致细胞代谢增强,A选项正确;剧烈运动后,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能使血浆的pH值维持在小范围波动,B选项错误;血红蛋白位于血红细胞中,故内环境中不含血红蛋白,C选项错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D选项错误。
3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V)引起的,发病年龄80%在18~45岁之间,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 艾滋病患者往往死于其他病菌感染,或死于癌症
C. 艾滋病不具有传染性,HIV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T淋巴细胞
D. HIV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其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C
【解析】
【分析】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HIV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导致特异性免疫能力几乎丧失。
【详解】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正确;艾滋病患者几乎丧失了一切特异性免疫能力,所以艾滋病患者往往死于其他病菌感染,或死于癌症,B正确;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精液、乳汁传染给其他人,C错误;艾滋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只能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D正确。
3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B. 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使其抗原暴露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用人工标记的抗体注入体内可以检测组织是否存在相应的抗原
D. HIV侵入人体后可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并与HIV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抵御病原体的三道防线分别是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经一系列的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进入体液而形成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的作用,参与的细胞称为效应T细胞。
【详解】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将会成为新的抗原不能存活,因此不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A错误;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摄取和处理使其抗原暴露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抗体可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测,可排查人体内组织中的抗原,C正确;HIV病毒侵入人体后可直接攻击T细胞,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不能与HIV结合,D错误。
故选C。
33.当艾滋病病毒首次侵染人体时,首先识别并处理的免疫细胞是
A. 吞噬细胞 B. 效应T细胞 C. 记忆细胞 D. 浆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考生对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
【详解】当艾滋病病毒侵染人体时,该病毒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并摄取、处理,暴露出该病毒特有的抗原,而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进行后续免疫过程。故选A。
【点睛】当病原体穿透皮肤或粘膜到达体内组织后,吞噬细胞首先从毛细血管中逸出,聚集到病原体所在部位。多数情况下,病原体被吞噬杀灭;若未被杀死,则经淋巴管到附近淋巴结,在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进一步把它们消灭;一般只有毒力强、数量多的病原体才有可能不被完全阻挡而侵入血流及其它脏器,但是在血液、肝、脾或骨髓等处的吞噬细胞会对病原体继续进行吞噬杀灭。
3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B. 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在细胞与外界环境中进行物质交换的作用,人体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对于相关知识点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A正确;H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pH稳定的缓冲物质,B正确;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C正确;细胞代谢的场所主要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
【点睛】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35.夏天气候炎热,户外工作人员会经常“中暑”。人“中暑”的原因最可能是
A. 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B. 病原体感染
C. 渗透压下降
D. 细胞代谢紊乱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以及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稳态是细胞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所以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紊乱,各项生命活动不能正常进行。
【详解】人“中暑”是由于外界炎热的环境超过了机体体温调节的能力,使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细胞代谢紊乱所致,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6.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组织液渗透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B.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度左右
C. 血浆中缓冲物质的存在,会使血浆的pH保持相对稳定
D.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无机盐、蛋白质和糖类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pH、温度。
【详解】血浆渗透压下降或组织液渗透压上升,均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人体内环境的正常温度在37度左右,B正确;血浆中的缓冲对参与维持酸碱平衡,C正确;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取决于无机盐和蛋白质,D错误。故选D。
37.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骑行时细胞产生大量的CO2刺激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
B. 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C. 骑行中氧气、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呼吸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
D. 骑行中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和呼气等方式散出,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在骑行过程中,人体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在骑行过程中,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体温恒定。
【详解】在骑行中,骨骼肌细胞产生大量的CO2,CO2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从而加快呼吸运动,A错误;人体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B正确;呼吸酶存在于细胞内,催化细胞呼吸,不可能出现于内环境,C错误;骑行过程中,人体的体温恒定,因此产热量与散热量应该相等,D错误。
38.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C. 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保持相对稳定
D. 血浆 pH 的相对稳定与内环境中的 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A正确;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B正确;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包括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C错误;血浆的酸碱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含有能调节酸碱平衡的缓冲对物质如HCO3-、HPO42-等,D正确。
3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草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详解】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草包括了多个种群,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①错误;池塘中所有的鱼包含多个种群,不属于种群,②错误;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③正确;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有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④错误;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⑤正确。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40.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某地布氏田鼠数量的增长方式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
B. 种群的特征与个体的特征相同
C. 调查各种植物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都是样方法
D. 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前者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详解】调查某地布氏田鼠数量的增长方式属于种群数量变化,则属于种群水平的研究,A正确;出生、性别、年龄、死亡则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是种群具有的特征,B错误;用样方法可以调查校园草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对某些簇生植物不易区分植株数,不适用样方法调查,C错误;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D错误。故选A。
【点睛】易错点: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4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中描述错误的是( )
A. 某丛生植株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B.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个体体积大,活动能力强的生物
C. 某趋光性小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D. 有些生物的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丛生植株难于辨别个体数目,所以不宜选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标志重捕法适用于个体体积大,活动能力强的生物,B正确;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C正确;季节的变化会影响某些种群的数量,所以有些生物的种群密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种群密度的调查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解答关键是能够识记样方法的相关要求和注意点,理解掌握不同生物种群密度调查的方法和要求。
42.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的空间结构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 在生物群落中,物质循环使用,能量单向流动
C. 发生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传递能双向进行
D. 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能量流动是伴随着物质循环来进行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信息传递在生物和生物之间往往是双向的,但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常常是单向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详解】A.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了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它们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 物质的循环具有全球性,但生物群落内部物质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
C. 在食物链上的生物间信息传递是双向的,C正确;
D.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的基础,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D正确。
43.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 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
C. 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
D. 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
【答案】D
【解析】
【分析】
群落中的物种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物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互利共生、捕食、寄生和竞争。图①是捕食关系,图②是互利共生关系,图③是竞争关系。
【详解】①此消彼长,a、b之间体现的是捕食关系,其中a是被捕食者,a是捕食者,鹰和鼠之间是捕食关系,可以用图①表示,但其中曲线a表示鼠的数量变化,A错误。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是寄生,题中没有表示的图解,B错误。大豆和根瘤菌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用图②表示,两者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一旦分开,对一方或双方都不利,C错误。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是竞争关系,可用图③表示,其中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D正确。
4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定期焚烧落叶,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加快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
B. 限制家养猪的活动,目的是减少能量的散失,使能量更多的储存在体内
C.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不同的气候、季节条件下可能发生改变
D. 光敏色素是存在于植物叶、芽的化学物质,可用于感受多样化的物理信息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大多数的土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能够将土壤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而焚烧落叶不能加快微生物的繁殖;动物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食物可能会发生变化,以捕食联系起来的食物链会随之改变;不同的季节由于主要食物不同,捕食者主要的食物组成改变,食物链也可能发生变化。光敏色素能接受光刺激,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等属于物理信息。
【详解】A. 定期焚烧落叶不能加快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A错误;
B. 限制家养猪的活动,可以降低家猪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有利于更多的能量储存在体内,B正确;
C. 不同的气候、季节条件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
D. 光敏色素可感受光刺激,光属于物理信息,D正确。
45.以下关于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光照差异引起森林中鸟类的分层现象
B. 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是次级消费者
C. 次生演替是群落中原有物种的恢复
D. 草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热带雨林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大小取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详解】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受光照的影响,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食物和栖息场所的影响,A错误。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是初级消费者,B错误。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留下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演替的过程是一个优势种代替另一个优势种的过程,不是原有物种的恢复,C错误。草原与热带雨林相比,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D正确。
46.生态系统的结构是()
A.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B.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解】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但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食物链和食物网,A错误,D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只是生态系统结构的一部分,B错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C错误。
47.我省黔东南等地一直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建设了“稻一红萍(水生植物)一鱼”立体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稻—红萍—鱼”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B. 稻田中鱼的引入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C. 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D. 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农业生态工程,就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因地制宜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将多种农业生物生产进一步组装为合理的生态农业系统。农业生态工程有效地运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从而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
【详解】根据题意,红萍为水生植物,而生产者都应该位于食物链的起点,且鱼有多种,不一定位于一个营养级,因此“稻一红萍一鱼”构成的不是一条食物链,A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B错误;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D正确。
故选D。
4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几乎所有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都是太阳能
B.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 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D. 使用动物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往复循环;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伴随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详解】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固定到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都是太阳能,A正确;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循环而流动的,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B错误;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同化的能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就越多,C错误;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但能量散失到大气中,不能被生产者利用,D错误。
故选A。
49.2018年2月16日四川雅江爆发森林大火,失火面积超过100公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地区生物群落需经过初生演替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
B. 火灾过后,四川雅江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原来增强
C. “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 火灾产生的后果已超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限度,将无法恢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群落演替的类型:
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点
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
影响
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
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
【详解】此地需经过次生演替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A错误;火灾过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简单,因此其恢复力稳定性增强,B正确;“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错误;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火灾产生的后果没有超出了该地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限度,仍然可以恢复,D错误。
50.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们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农作物、家禽家畜、人和微生物组成该生态系统
B. 农作物、树林等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C. 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D. 该生态系统注重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生活的无机环境组成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示中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增加了能量利用的环节,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农作物、家禽家畜、人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组成群落,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A错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正确;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D错误。
【点睛】准确识记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能量流动的特点是解题关键。能量利用率和能量传递效率的区分是本题的易错点。
二、非选择题
51.图甲表示寒冷环境中人的体温调节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的A具体是指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
(2)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可以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这种调节方式叫____。
(3)图乙表示人和青蛙的机体耗氧量与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其中,M是__________, N是__________。
(4)炎热环境中,人体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人体散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主要的散热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皮肤的冷觉感受器 (2).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3). 反馈调节 (4). 青蛙 (5). 人 (6). 以热能形式散失 (7). 用于合成ATP (8). 汗液的蒸发 (9). 皮肤
【解析】
【分析】
据图甲分析,A表示皮肤冷觉感受器,B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据图乙分析,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N的耗氧量逐渐增加,释放的能量增多,以维持体温恒定,说明N代表的恒温动物;而M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耗氧量逐渐降低,释放的能量减少,说明M代表的是变温动物。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甲中A为皮肤的冷觉感受器,B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2)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乙中N代表的恒温动物,M代表的是变温动物,因此M是青蛙, N是人。
(4)炎热环境中,人体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少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此时,人体主要通过皮肤的汗液蒸发散热。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过程,确定图甲中各个字母代表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并能够根据乙图中的耗氧量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情况判断M、N代表的生物的种类。
5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不具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图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如果鸟的食物60%来自草,那么鸟增重100g,需要草至少__________g。
(2)在草原牛态系统中,草地会遭受有害动物的破坏,对有害动物进行防控的技术有多种。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有害动物的雄性个体,破坏有害动物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降低了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性引诱剂属于__________信息。
【答案】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2). 捕食与竞争 (3). 1300 (4). 性别比例 (5). 既控制了有害动物的数量,也减少了有毒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6). 化学
【解析】
【分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包含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图中鹰捕食蛇,故两者有捕食的关系,同时鹰和蛇竞争共同的食物鸟,故存在竞争关系。草→鸟;草→蝗虫→鸟,能量传递效率按照20%计算,如果鸟的食物60%来自草,那么鸟增重100g,需要草至少100×60%÷20%+100×(1-60%)÷20%÷20%=1300g。
(2)利用性引诱剂捕杀雄性个体,使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衡,导致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下降,从而可以控制害虫种群的数量,降低了种群密度。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既控制了有害动物的数量,也减少了有毒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性引诱剂属于化学信息。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及自动调节能力。
53.图甲曲线表示在温室内水和无机盐均适宜的条件下,温度为25℃(此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时光照强度与作物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小于B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_____;当光照强度大于B并且小于C时,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
(2)已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图甲曲线中B点将向_____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_____。
(4)为了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的设计思路:_____。
【答案】 (1). 增大光照强度(或增加CO2浓度) (2). CO2浓度 (3). 左 (4). 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5). 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或只更换灯泡功率的大小),进行对照实验
【解析】
【分析】
图甲中:呼吸速率为a,光补偿点为A,光饱和点为B。
图乙中:可以通过调整光与植物的距离来调整光照强度,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因变量为光合速率。温度是无关变量,中间盛水玻璃柱是为了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详解】(1)甲图中,B点时达到光饱和点,当光照强度小于光饱和点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大于光饱和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由于温度是该作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则限制作物增产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2)已知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呼吸强度增大,光合强度降低,所以曲线中B点将向左移动。
(3)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吸收灯光的热量,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4)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光照强度,而试管与玻璃柱之间的距离可代表光照强度,因此利用乙图装置进行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或只更换灯泡功率的大小),进行对照实验
【点睛】易混点:甲图中,达到光饱和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超过光饱和点之后,光照强度不再是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此时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