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竞培中心期末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竞培中心期末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01
    【生物】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竞培中心期末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02
    【生物】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竞培中心期末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03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竞培中心期末模拟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上学期竞培中心
    竞二年级期末模拟考试生物试卷
    1.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
    ①血红蛋白 ②O2③葡萄糖 ④Ca2+⑤血浆蛋白 ⑥胃蛋白酶
    A. 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血红蛋白、载体蛋白、H2O2酶、细胞呼吸酶有关的酶、复制转录翻译过程需要的酶等各种胞内酶、消化酶等。
    【详解】①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①错误;②氧气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是内环境的成分,②正确;③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是内环境的成分,③正确;④Ca2+等无机盐离子可以存在于内环境,这对于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④正确;⑤血浆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是内环境的成分,⑤正确;⑥胃蛋白酶存在于人体的消化道,不存在于内环境,⑥错误;故选A。
    【点睛】易错点: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血浆蛋白位于血浆中,属于细胞外液。
    2.在机体缺氧时,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该酶作用于肝脏所生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使其转变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SF)。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从而改善缺氧;另一方面又反馈性地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还能产生淋巴细胞,参与免疫调节
    B. 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数量增加可以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
    C.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D. 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
    【答案】B
    【解析】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除能产生血细胞处,还能产生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免疫调节,A正确;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的靶细胞是骨髓造血干细胞,从而使红细胞数量增加,增加携氧能力,改善缺氧,B错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C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促红细胞生成素一方面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使周围血液中红细胞数增加,另一方面又反馈性的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所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肝脏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的生成这种反馈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机制保证生物体内物质含量的稳定,不会造成浪费,D正确。
    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 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较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 剧烈运动引起的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过多,从而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D. 人体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后,将导致细胞内液中Na+浓度大于细胞外液
    【答案】B
    【解析】
    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导致细胞外液浓度增大,进而导致水从细胞内更多的流向细胞外,A错误;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导致细胞内浓度增大,进而导致细胞吸水使细胞体积增大,B正确;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错误;输入的Na+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细胞外液Na+的浓度大于细胞内液Na+的浓度,D错误。
    4.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与机体体温调节 B. 参与水平衡的调节
    C. 存在呼吸中枢 D. 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下丘脑的功能和其它高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区别是本题考点。
    【详解】哺乳动物的下丘脑有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感受器,有水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还能分泌激素,而呼吸中枢在脑干。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5.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季节,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性激素属于固醇,因此靶细胞没有特定的受体
    B. 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C. 下丘脑分泌的影响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 性激素的分泌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
    图示表示鸟类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丘脑是调节中枢。性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同时性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详解】性激素属于固醇,性激素能专一性地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是因为其细胞内部有识别激素的特异性受体,A错误;由图可知,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B正确;下丘脑分泌的影响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正确;由图可知,性激素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节,D正确;故选A。
    【点睛】性激素的分泌调节为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6.如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B. ①②释放的神经递质均作用于神经元
    C. 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
    D. 神经冲动在①与②之间单向传递
    【答案】D
    【解析】
    【分析】
    以图示中的文字信息和箭头指向为切入点,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即胃酸分泌的调节过程既有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参与,也有胃泌素参与,其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胃泌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只有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参与,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围绕“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过程”等相关知识分析判断各选项。
    【详解】A、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调节,错误;
    B、图中①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②所示的神经元,②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错误;
    C、胃泌素与胃黏膜壁细胞属于特异性结合,C错误;
    D、在①与②两个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构成了突触,神经冲动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正确;故正确选项为D。
    【点睛】本题以“胃酸分泌的调节过程”示意图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过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7.将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分成 5组,分别放到正常海水、低K+海水、高K+海水、低Na+海水、高Na+海水中,分别测定它们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低Na+海水中的静息电位大于正常海水中静息电位
    B. 在高Na+海水中的动作电位大于正常海水中动作电位
    C. 在低K+海水中的静息电位小于正常海水中静息电位
    D. 在高K+海水中的动作电位小于正常海水中动作电位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详解】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会影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细胞外液中Na+浓度决定动作电位的高低,因此,静息电位的高低是低K+海水>正常海水>高K+海水,动作电位的高低是高Na+海水>正常海水>低Na+海水。静息电位主要与K+浓度有关,A错误;在高Na+海水中的动作电位大于正常海水中动作电位,B正确;在低K+海水中的静息电位应该大于正常海水中静息电位,C错误;动作电位主要与Na+浓度有关,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内外离子K+浓度差越大,静息电位越大;细胞内外Na+浓度差越大,动作电位越大。
    8.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错误的是( )
    A. 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B. 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C. 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
    D. 除激素外,二氧化碳也是体液调节因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正是由于这两种调节方式的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不断变化。
    【详解】水盐平衡的维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相关激素是抗利尿激素,A正确;血糖浓度的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可反馈调节胰岛素的分泌,B正确;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到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C错误;二氧化碳属于调节因子,二氧化碳先进入血液,然后对呼吸中枢形成有效刺激,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所以二氧化碳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紧急情况下,紧急信号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一方面促进肾上腺素的合成,另一方面促进它的释放。
    9.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脑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B. 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
    C. 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呼吸和心血管中枢在大脑皮层
    D. 脊髓内有调节躯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颅腔中的脑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呼吸中枢等,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人脑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A正确;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水盐平衡和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B正确;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呼吸和心血管中枢在脑干,而不是大脑皮层,C错误;脊髓内有调节躯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下丘脑、大脑皮层、小脑、脑干和脊髓等各级中枢的不同功能,再根据题意作答。
    10.下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上图可知,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
    B. 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
    C. 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通常此时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在炎热条件下散失的
    D. 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栗属于条件反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乙和甲相比,乙的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增加;丁和丙相比,丁的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加;因此甲和丙处于寒冷环境中,乙和丁处于炎热环境中。其中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是受神经系统控制的,属于神经调节。体温的调节是神经和体液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体温调节过程中,血管和汗腺受神经支配,故从上图判断,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神经调节能维持体温,A错误;汗腺分泌汗液是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除此以外,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也能增大散热,从丙到丁表示机体散热的途径,B错误;在寒冷环境中,通常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在炎热条件下散失的,产热量也大于在炎热条件下产生的,C正确;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栗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以四幅图形为载体考查了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细致,不难,但容易做错。
    11.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下图所示。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细胞的InR和GLUT均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B. 胰岛素激活InR,可以促进神经细胞死亡
    C. 胰岛素激活InR,可促进脑神经元吸收葡萄糖
    D. 胰岛素能直接促进细胞对Ca2+的吸收
    【答案】C
    【解析】
    A.细胞的InR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GLUT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两者都不具有信息交流作用,A错误;
    B.由图可知,胰岛素激活InR,直接抑制或降低神经细胞调亡或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神经细胞的变性死亡,B错误;
    C.由图可知,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促进GLUT运输葡萄糖,从而促进脑神经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C正确;
    D.由图可知,胰岛素通过促进脑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间接促进组织细胞对Ca2+的吸收,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借助图形考查激素调节机理,解题关键是对图示内容的分析:胰岛素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InR结合后,可激发靶细胞的新陈代谢,根据图示分析可知,其调节的不同代谢途径或是促进或是抑制,从而达到改善神经细胞生理功能的目的。
    12.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B. 下丘脑释放的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骼发育,影响生长
    C. 胸腺分泌的胸腺激素属于多肽,胸腺发育不良会降低免疫力
    D. 雄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形成,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以及激素的作用。
    【详解】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经垂体释放后作用在肾小管、集合管,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正确。生长激素由垂体释放,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和骨骼发育,影响生长的作用,B错误。胸腺激素是多肽,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因此胸腺发育不良会降低免疫力,C正确。雄激素由雄性生殖器官产生,具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形成,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的作用,D正确。
    13.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记忆细胞和B细胞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B. 吞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C. 若抑制T细胞的发育,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受影响
    D. 浆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中,抗原经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详解】A. 记忆细胞和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都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A正确;
    B. 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可吞噬病原体,在特异性免疫中吞噬、摄取、处理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因此吞噬细胞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B正确;
    C. 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因此若抑制T细胞的发育,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受影响,C正确;
    D. 效应T细胞能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而浆细胞功能是分泌抗体,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D错误。
    14.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 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与水解酶有关
    C. 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 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具体表现在:将细菌吞入细胞内,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将细菌水解,并将细菌的抗原暴露在吞噬细胞的表面。
    【详解】A.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抗原不具有特异性,A错误;
    B. 图中细菌被内吞后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处理成片段,该过程需要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B正确;
    C. 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C错误;
    D. 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不仅仅存在于体液免疫中,在细胞免疫中也存在抗原的加工和处理,D错误。
    15.输血常常是抢救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输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红细胞会凝集成团。从免疫学上,这种凝集现象的实质是一种
    A. 体液免疫
    B. 细胞免疫
    C. 非特异性免疫
    D. 过敏反应
    【答案】A
    【解析】
    16.X—linked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缺失体液,没有T细胞,浆细胞数量不足,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对此类疾病描述不当的是
    A. 此类疾病的出现是由基因缺陷所引起的,属于人类遗传病
    B. 患者的B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也可能是血浆
    C. 患者体液中含有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神经递质
    D. 患者的B细胞在抗原刺激后小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大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答案】D
    【解析】
    X—linked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疾病,是由基因缺陷所引起的、伴X染色体连锁的人类遗传病,A正确;B细胞属于淋巴细胞的范畴,淋巴细胞位于淋巴、血浆和淋巴结中,B正确;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神经递质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而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属于体液的范畴,C正确;B细胞在抗原刺激后,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D错误。
    17.荷兰学者温特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约1~2 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并进行了相关的对照实验。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A. 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 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C. 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 单向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答案】D
    【解析】
    【分析】
    实验过程及现象:
    实验组: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块上,将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对照组:将空白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详解】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用尖端处理的琼脂块,胚芽鞘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而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空白琼脂块,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说明胚芽鞘顶端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从顶端向下运输,对胚芽鞘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即ABC正确;该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无法说明单向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D错误。故选D。
    【点睛】根据题干的信息,明确该实验的自变量,结合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本实验的结论即可。
    18.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主根和侧根对NAA的敏感性不同
    B. 一定浓度的KT可以增强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
    C. NAA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
    D. NAA能抑制主根生长,KT能促进主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
    【答案】D
    【解析】
    【分析】
    实验是探究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对棉花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结合题图可知,对主根来说,施加NAA会抑制主根生产,施加KT促进主根生长,施加NAA+KT促进主根生长;对单株的侧根数来说,施加NAA有利于侧根数增加,施加KT会抑制侧根数量增加,施加NAA+KT也会增加侧根数,据此分析。
    【详解】A. 根据题图,乙组中NAA对主根是抑制作用,对侧根是促进作用,因此主根和侧根对NAA的敏感性不同,A正确;
    B. 乙组和丁组对比发现,施加NAA+KT对侧根的促进作用比单独施加NAA的促进作用更强,说明一定浓度的KT可以增强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B正确;
    C.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根据甲、乙两组数据,发现施加NAA能抑制主根生长,即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根据甲、丙组数据,施加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C正确;
    D. 对照甲、乙、丙组,发现施加NAA能抑制主根生长,施加KT能促进主根生长,但题图数据无法说明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D错误。
    19.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生长,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可引发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向外运输
    B. 细胞壁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结构改变导致细胞膨胀,引起细胞生长
    C. 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依赖于细胞内的信息传递过程
    D. 生长素通过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
    【答案】B
    【解析】
    A.由题图分析可知,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进细胞内的H+利用ATP中的能量转运到细胞外,所以H+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
    B.由图可知,H+运输到细胞膜外,细胞壁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结构改变导致细胞膨胀,引起细胞生长的,B错误;
    C.由图可知,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分别是通过内质网释放Ca2+和细胞内的活化因子来完成信息传递过程,C正确;
    D.由题图可知,生长素与活化因子结合后进入细胞核,促进相关基因的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本题结合生长素作用机理图,考查物质的运输方式、生长素的作用机理,解题关键是读图获取信息,找出与教材知识的衔接点,联系教材的有关原理、概念等,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
    2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
    B. 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的调节,又影响基因组的表达
    C.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根尖合成的,对根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D. 脱落酸主要是由茎尖、成熟的叶片合成的,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答案】D
    【解析】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过程中涉及的跨膜运输有主动运输,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能量消耗,A正确;植物激素的合成需要的酶要受基因的控制,但最终合成的激素在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中又影响基因组的表达,B正确;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根尖合成的,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所以对根的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C正确;脱落酸主要是由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合成,D错误。
    21.某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进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曲线所示,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以及种群增长速率曲线所反映出的鱼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是( )

    A. 增长型和② B. 衰退型和① C. 增长型和④ D. 衰退型和③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所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为“S型”.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说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在大量增加。
    【详解】根据种群增长率曲线可知,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增加,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所以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所以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因此,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S型”.故选A。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分析种群速率在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增加,此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和t2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最大,之后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数量和年龄组成。
    22.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D
    【解析】
    【分析】
    种群群数量变化受食物、资源、空间、气候和天敌等外界因素影响,也受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等内部因素影响,而种群密度增大,个体间的斗争也会加剧,从而遏制种群数量的增加。
    【详解】A. 种群的S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正确;
    B. 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越强,B正确;
    C. 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其增长速率可能相同,因此单位水体的产量也可能相同,C正确;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越来越大,个体之间的斗争越来越强,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也越强,D错误。
    2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静置培养液上层取样
    B.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C. 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D. 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被标志的动物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或被捕后变得狡猾不易被重捕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量偏小,则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数值会偏大;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要先振荡试管,让酵母菌分布均匀再取样,统计方格内的菌体时,边线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的两边;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所以可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并且打开电灯。
    【详解】A.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中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液体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则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A错误;
    B. 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湿、趋黑、避高温的特性,可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且要打开电灯。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仅用肉眼对小动物进行观察和分类,会导致所得数值偏小,B错误;
    C. 若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C正确;
    D. 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对于边界线上的个体,要计相邻两条边及夹角中的数目,若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会使计算所得数值偏小,D错误。
    24.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甲种群数 量/乙种群数量
    1.3
    1.35
    1.1
    0.95
    0.65
    0.33
    0
    A. 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
    B. 若该地区为草原,甲为兔子,则乙可能是牛
    C. 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
    D.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
    【答案】D
    【解析】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只能分析出甲种群数量先多于乙种群数量,然后甲种群数量下降多于乙种群数量,所以判断不出两种群的增长模式,A错误。如果该地区为草原,甲如果是兔子,乙不可能是牛,因为这二者的竞争关系是此消彼长的那种竞争关系,应不会使某种消失,B错误。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的话,乙为捕食者,到第7年时被捕食者数量为0,那么捕食者数量也会为0,C错误。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最初时甲占优势,随后乙种群占优势,并且甲种群逐步被排挤掉,所以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D正确。
    25.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预测野生北极驯鹿种群数量将减少的主要依据是其出生率<死亡率
    B. 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仅据此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 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
    D. 群落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种群的空间分布一般可概括为三种基本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详解】预测野生北极驯鹿种群数量将减少的主要依据除有出生率<死亡率,还有可能是迁入率<迁出率,A错误;根据种群密度的定义可知,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正确;物种组成即物种的丰富度,它是决定群落性质的重要因素,也是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本特征,C正确;群落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D正确。
    2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B. “S”型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
    C. 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群落分层现象是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不会随着营养结构的改变而变化;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食物有关,水生动物的分层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有关,高山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温度有关,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详解】A.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A正确;
    B. “S”型增长曲线不仅仅是种群数量与食物的关系,还有气候、天敌、时间、种群密度等有关,B正确;
    C. 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增多,营养结构复杂,但能量传递效率仍为10%-20%,C错误;
    D. 植物的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关系的表现,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D正确。
    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于一个营养级
    B. 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食草动物一定是第二营养级
    D. 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有: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 ;
    ②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③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④分解者: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其作用为: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
    【详解】每种动物在食物网中的不同食物链上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所以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不一定只处于一个营养级,A错误;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高低与体型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如高营养级的狼与低营养级的水牛的体型,B错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草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食草动物一定处于第二营养级,C正确;食物网中只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生物群落还应该包括分解者,D错误。
    2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D.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答案】C
    【解析】
    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A项正确;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项正确;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在生物群落内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都存在,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此限度时,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D项正确。
    29.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 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对农药的分解有助于生态保护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详解】A. 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
    B. 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B错误;
    C. 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从而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C正确;
    D. 复合菌剂中的农药降解菌可降解农药残留,有利于其他生物的生存,有助于生态保护,D正确。
    30.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一一苏丹,在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被安乐死。作为地球上第三大陆生动物、食物链的顶级营养级,北部白犀牛曾经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部、中部地区。由于传统医学和手工艺品对犀牛角的需要,多地的北部白犀牛被彻底猎捕,到了1984年,野外仅剩15只幸存。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下列关于北部白犀牛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是由于其不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B. 北部白犀牛的灭绝将导致食物链中断,能量流动受阻
    C. 北部白犀牛数量减少是因为有人过分重视其直接价值
    D. 北部白犀牛现在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a.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属于潜在价值;b对生态系统起调节功能的属于间接价值;c.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属于直接价值;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a.就地保护: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b.易地保护:对行将灭绝的物种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保护,建立植物园、动物园和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
    详解:据题干信息可知,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过度猎捕,A项错误;北部白犀牛位于食物链的顶级营养级,它的灭绝不会导致食物链中断,而是使食物链缩短,B项错误;犀牛角用于传统医学和手工艺品属于它的直接价值,据题干可知,北部白犀牛数量减少是因为有人过分重视其直接价值而被彻底猎捕造成的,C项正确;对行将灭绝的物种最有效的措施是易地保护,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食物链等,解题关键是分析题干提取信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句,联系教材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分析题干各选项的问题。
    31.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时由于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②罐口密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③罐口密闭不严,氧气抑制其它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④罐口密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乳酸菌是厌氧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所以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和繁殖。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要在密闭缺氧的条件下发酵才能制成。
    详解:罐口密闭缺氧,因为乳酸菌是厌氧菌 是促进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①错误;罐口密闭不严,氧气进入就会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正确;罐口密闭不严,氧气进入就会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使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③错误;罐口密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繁殖,致使泡菜腐烂,影响泡菜的质量,④正确;故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识记乳酸菌是厌氧菌,只能无氧条件下生长和繁殖。
    32.下图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B. 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C. 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D. 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C
    【解析】
    装置甲密封时可用于果酒制作,但要定时旋转瓶盖以放出产生的CO2气体;如果适时适量通入无菌空气,则也可用于制作果醋。装置乙的充气口关闭时可用于果酒制作,充气口打开时可用于果醋制作。酿酒完成后通气可继续酿醋,乙醇氧化为乙酸,故A项正确;制作腐乳时,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B项正确;果酒的发酵菌种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醋的发酵菌种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C项错误;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排气口可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知识、腐乳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微生物的种类及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3.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
    B. 酿制果酒、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完全相同
    C. 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
    D. 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应杜绝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答案】C
    【解析】
    制作果醋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酒,再制果醋,A错误;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所需的温度、氧气条件是不相同的,发酵底物也可以不同,B错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分解,C正确;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必须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只有产生足够的菌种才能保证发酵成功,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发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4.下列是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恰当的稀释度
    B. 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设置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
    C.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0~37℃恒温培养24-48小时
    D. 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计数的关键是经梯度稀释后的倍数要合适,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详解】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恰当的稀释度,稀释倍数太低,菌落太多会长在一起,稀释倍数太高,平板上菌落数目过少,都不易进行计数,A正确;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设置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B错误;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0~37℃恒温培养24-48小时,C正确;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意在强化学生对细菌的培养条件和计数的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5.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加入刚果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B. 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
    C. 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
    D. 加入刚果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离分解尿素菌时应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尿素分解菌能够合成脲酶,将尿素分解为NH3和CO2,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作为指示剂,NH3使培养基碱性增强,若酚红变红,可确定该细菌能分解尿素。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而在纤维素分解菌的菌落周围由于缺少纤维素而出现透明圈,因此以刚果红作为指示剂的培养基可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详解】尿素分解菌能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其合成的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使酚红指示剂呈红色,用加入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C正确。
    36.苯酚是工业生产排放的有毒污染物质,自然界中存在着降解苯酚的微生物。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苯酚,为了降解废水中的苯酚,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只能利用苯酚的细菌菌株,筛选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①为土壤样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②培养目的菌株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
    B. 如果要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C. 若图中④为对照实验,则其中应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
    D. 使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选择分离过程中需要使用选择培养基,做到全过程无菌操作。常用的固体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
    【详解】图中②中的选择培养基中应加入苯酚作为唯一碳源,以增大降解苯酚细菌的浓度,A正确;测定②中活细菌数量,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正确;④与⑤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④的培养基没有加入苯酚作为碳源,⑤培养基的中加入苯酚作为碳源,C错误;分离单菌落还可以用平板划线法接种,所以用平板划线法可以在⑥上获得单菌落,D正确。
    【点睛】注意:固体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两种均可分离出单菌落,但后者不能用于活菌计数,只有前者可以对稀释菌液中活菌个数进行估算计数。
    37.下列关于刚果红染色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不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
    B. 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lmlCR溶液后加入100ml培养基
    C. 培养基中出现透明圈的原因是因为纤维素被分解为葡萄糖导致的
    D. 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形成透明圈
    【答案】D
    【解析】
    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一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此种方法需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二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此种方法则不需要用氯化钠溶液洗去浮色,A错误;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可在培养皿中先加入10mg/mLCR溶液,灭菌后,按照每200mL培养基加入1ml的比例加入CR溶液,B 错误;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C 错误;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由于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长期培养刚果红有可能被其他微生物分解而形成透明圈,D正确。
    38.下列关于胡萝卜素以及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胡萝卜素广泛分布于胡萝卜块根中,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也有分布,可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疾病
    B. 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 烘干效果越好
    C. 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在浓缩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
    D. 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有机溶液
    【答案】A
    【解析】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其中的胡萝卜素由于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所以胡萝卜素可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疾病,A正确;在把新鲜的胡萝卜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过高、干燥时间过长,胡萝卜素会分解,B错误;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在浓缩干燥前,需要进行过滤除去固体物质,C错误;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蒸发出去的是有机溶剂,留下的是胡萝卜素,D错误。
    39.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下列关于这三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蒸馏法和萃取法都需要水浴加热
    B. 压榨法适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如柑橘、柠檬等
    C. 萃取法适用范围较广,一般原料颗粒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萃取效果好
    D. 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精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答案】A
    【解析】
    蒸馏法适用于提取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其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水浴加热,萃取法需要水浴加热,A错误;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将原料中的芳香油挤压出来,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B正确;萃取法是将粉碎、干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之后再通过蒸馏装置蒸发出有机溶剂,剩下的就是要提取的物质,萃取法适用范围广,萃取法提取植物有效成分时要求原料的颗粒要尽可能细小、萃取温度高、时间长,这样能保证提取的物质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好,C正确;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可以分层,将芳香油分离出来的方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的提取,D正确。
    40.下列对于胡萝卜素及其提取过程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石油醚、苯、四氯化碳都能溶解胡萝卜素
    B. 用纸层析法可以分离提取胡萝卜素粗品
    C. 胡萝卜素的主要组成成分是β-胡萝卜素
    D. 萃取时安装冷凝管的目的是防止胡萝卜素的挥发
    【答案】D
    【解析】
    胡萝卜素为橘黄色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A正确;萃取法提取出的胡萝卜素粗品可通过纸层析法进行分离和鉴定,B正确;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胡萝卜素可划分为α、β、γ三类,β-胡萝卜素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成分,C正确;萃取过程中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管,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而不是胡萝卜素挥发,D错误。
    41.如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请据图回答:

    (1)当血液中B含量增加时,能引起的生理反应有( )
    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②垂体、下丘脑分泌的所有激素减少③体温一定升高 ④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强⑤胰岛素分泌减少
    (2)C代表的激素是______.A、B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骨骼肌受神经支配,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之间靠Ach(乙酰胆碱)传递信息,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____中(填数字).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然后与Ach受体(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结合,引起肌肉收缩.在Ach进入③的过程中,穿越生物膜的层数是______.
    (4)研究表明,不少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抗体,它除与病毒结合之外,还能与Ach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导,导致肌无力.在免疫学上此种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___________病.
    【答案】 (1). ①④ (2). 促甲状腺激素 (3). 促进 (4). 抑制 (5). ① (6). 糖蛋白 (7). 0 (8). 自身免疫病
    【解析】
    【分析】
    1、据图甲分析,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甲状腺激素,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D表示胰岛分泌的相关激素。
    2、据图乙分析,①表示突触小泡,②表示突触前膜,③表示突触间隙,④表示突触后膜。
    【详解】(1)分析题图可知,B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的功能是促进细胞代谢、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当血液中B含量增加时,能引起的生理反应有:
    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①正确;
    ②垂体、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减少,不是垂体、下丘脑分泌的所有激素减少,②错误;
    ③体温是否升高是产热和散热的综合,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体温不一定升高,③错误;
    ④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强,④正确;
    ⑤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胰岛素没有直接的关系,⑤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⑤中①④正确。
    (2)分析题图可知,C是促甲状腺激素,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有促进作用,B是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有抑制作用。
    (3)Ach是一种兴奋型递质,其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Ach进入③突触间隙的过程是胞吐过程,不属于跨膜运输,因此穿越生物膜的层数是0。
    (4)正常情况下,抗体作用于抗原,不以自身的正常细胞作为抗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抗体作用于自身的正常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血糖平衡调节,神经调节的过程,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理解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形成知识的内在联系。
    42.甲图所示是一盆栽植株,乙图表示该植株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_____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②处的生长素浓度,欲使②萌发成侧枝,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将该植物置于左侧光照下,一段时间后,乙图中的_____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④处的生长素浓度。
    (3)当生长素浓度在10-8~10-6mol·L-1区间时,对根、茎生长的作用依次是_____ 、 ________。
    (4)若将植物横放一段时间后,⑥处比⑤处生长得快,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对应乙图的______点。
    (5)已知除草剂能使杂草的茎死亡,从而导致杂草死亡,请问用除草剂除草时的生长素浓度应处于乙图的_______状态下。
    【答案】 (1). F (2). 摘除顶芽 (3). C (4). 抑制 (5). 促进 (6). E (7). 大于G
    【解析】
    【分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植物个的向地生长和顶端优势是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重要体现;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植物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
    【详解】(1)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处运输,导致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大,抑制了侧芽的生长。乙图中F点的浓度过高,抑制了芽的生长,可表示甲图②处的生长素浓度,欲使②萌发成侧枝,可采用的方法是摘掉顶芽。
    (2)茎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是单侧光照下,生长素发生了由向光侧向背光侧的转移,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因此,将该植物置于左侧光照下,一段时间后,乙图中的C点的浓度可表示甲图④处的生长素浓度。
    (3)据图分析可知,曲线位于Y的正半轴的都是促进生长,曲线位于Y的负半轴的都是抑制生长,当生长素浓度在10-8~10-6mol•L-1区间时,对根、芽、茎生长的作用依次是抑制、促进、促进。
    (4)根的向地性是由于在重力作用下,根的近地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受到抑制,生长慢,若将植物横放一段时间后,⑥处比⑤处生长得快,则⑤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对应乙图的E点。
    (5)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较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已知除草剂熊使杂草的茎死亡,从而导致杂草死亡,则用除草剂除草时的生长素浓度应处于乙图的大于G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能够运用植物生长素的作用、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特点和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解释生物现象进行相关解答。
    43.1986年,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英国重新引入在我国已经灭绝的麋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麋鹿在接下来几年中的数量变化如下表: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
    (1)麋鹿引入保护区后,种群数量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88年麋鹿种群的死亡率约为______________。
    (3)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的坐标中,绘制该麋鹿种群从1986年以后性别比例(雌/雄)的变化趋势。
    _
    (4)在半散养环境下,由于麋鹿种群对植被的采食与践踏,造成栖息地环境的改变,如大多沼泽植物逐渐消失,某些植物数量有所增加等。
    ①麋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成分),其采食同化的碳主要通过_________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②保护区内生物群落发生改变,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演替。
    ③研究人员发现麋鹿喜食当地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互花米草,其生态学意义为__________。
    (5)2003年起大丰麋鹿保护区进行了麋鹿野生放归,野生麋鹿数量也逐年增加。与保护区内半散养相比,野生麋鹿出生率较低,但野生放归对麋鹿野生种群发展有利,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1). 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天敌少 (2). 4.5% (3).
    (4). 初级消费者 (5). (自身的)呼吸作用 (6). 次生 (7). 有利于控制互花米草种群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8). 增加麋鹿种群遗传多样性
    【解析】
    【分析】
    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等理想条件下生物具有无限增长的潜能。
    麋鹿是XY性别决定生物,从雄性个体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含X或Y的配子,可以确定,种群新出生后代的性别比接近1:1。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麋鹿的种群数量在引入保护区后一直在增加,原因是保护区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天敌少等,使得种群数量持续上升。(2)1988年麇鹿种群数量44+44×27.3%≈56只,存活数为54只,则死亡率2÷44×100=4.5%。
    (3)1986年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雌雄比例为2:1,因为麋鹿是XY性别决定生物,雄性个体产生含X或Y的配子比例为1:1,所以可以确定,种群新出生后代的性别比接近1:1,因而种群性别比趋向于1:1。故图示为:
    (4)①麋鹿采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碳主要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②保护区内生物群落发生改变,属于次生演替。
    ③麇鹿喜食当地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的互花米草,则有利于控制互花米草种群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5)在动物散养的过程中,因为多样的环境对物种进行着自然选择,以及种群内个体之间的随机交配,可以增加种群遗传多样性。
    【点睛】本题以江苏生态保护的实例为背景,考查种群出生率、死亡率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群落演替、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44.科研人员为了分离、筛选蓝莓果酒专用酵母来改善蓝莓果酒的品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 取不同品种成熟蓝莓制果浆,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自然发酵至产生大量气泡和明显酒味;
    ② 将蓝莓发酵液梯度稀释后,进行涂布平板操作,每个浓度梯度3个平板,并在恒温下培养2d,根据酵母菌菌落特征挑取单菌落;
    ③ 将挑取的单菌落扩大培养后,通过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并保存;
    ④ 检测筛选菌株的发酵性能,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品种
    乙醇体积分数/%
    pH
    8%
    10%
    12%
    14%
    15%
    4.00
    2.98
    2.03
    1.48
    葡萄酿酒酵母
    ++++
    ++++
    +
    -
    -
    ++++
    ++++
    -
    -
    BL-21
    ++++
    +++
    +
    -
    -
    ++++
    ++++
    -
    -
    BF-09
    ++++
    ++++
    ++
    -
    -
    ++++
    ++++
    +
    -
    BF-17
    ++++
    ++++
    ++
    +
    -
    ++++
    ++++
    ++
    -
    注:“-”表示不产气;“+”表示产气,“+”越多产气越多。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恒温培养箱的温度控制在20℃左右,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发酵液应使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
    (3)配制培养某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 ______→倒平板。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③平板划线时,常用的工具是接种环,对接种环的处理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
    (5)固体培养基常用琼脂作凝固剂,理想的凝固剂应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多选)。
    A.含有某些特殊的营养物质 B.消毒灭菌不会改变其特性
    C.能被微生物分解和利用 D.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
    E.配制方便且有良好的透明性
    (6)根据实验结果推知,____________(品种)是较理想的酿酒菌种。
    【答案】 (1). 使酵母菌细胞快速生长、繁殖 (2). 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3). 灭菌 (4).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5). 每次划线前后都要用灼烧法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 (6). BDE (7). BF-17
    【解析】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2、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1)酵母菌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8-25℃,所以步骤①恒温培养箱的温度控制在22℃左右的目的是为酵母菌细胞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温度.
    (2)步骤②中,发酵液应使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法依据的原理是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将聚集在一起的菌种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3)配制培养某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4)步骤③平板划线时,常用的工具是接种环,对接种环的处理要求是每次划线前后都要用灼烧法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
    (5)固体培养基常用琼脂作凝固剂,理想的凝固剂应具有的特点是消毒灭菌不会改变其特性、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配制方便且有良好的透明性.故选:BDE.
    (6)分析表格中的发酵性能可知,BF-17对乙醇和酸的耐受性最强,是较理想的酿酒菌种.
    【点睛】本题考查果酒的制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制作的原理及操作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