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6 磁铁玩具教学设计
展开《磁铁玩具》说课稿
鄂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皂市小学 汪虹
一、说教材
《磁铁玩具》是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16课,是第三单元《身边的玩具》中很重要的一课。教材在编排上顺应儿童天性,利用学生熟悉又喜欢的玩具,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玩玩具,把儿童──玩具──学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面向学生生活,展开科学的探究活动。
教材对《磁铁玩具》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观察磁铁玩具发生的有趣现象,接着引导学生认识磁铁(各种形状的磁铁),然后在强烈的好奇心“磁铁能吸东西”驱使下研究它吸什么东西,之后研究什么地方吸铁能力强也就是磁极,教学重点是研究磁铁能吸铁以及磁铁有两个磁极。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在这节课中我主要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认识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学生通过对各种材料进行预测、记录,实验、记录,得出结论,明确认识到磁铁能够吸铁,从而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
第二个活动是探究磁铁不同部位的吸铁本领。提出问题后,先由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再交流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案,并且分组动手实验。最后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用数量来描述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从而得出结论:磁铁的磁力两端强,中间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两端就是磁铁的两个磁极。
二、说学情
大多数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都见过或玩过磁铁,而且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对磁铁玩具有了一些认识,但对磁铁能吸引哪些物质,不能吸引哪些物质存在认识上的模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万事万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会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以上这些都是进行本课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几种磁铁:条形、蹄形、环形、磁针等。会分析试验记录,并得出结论。2.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知道,磁铁能吸铁,磁铁有两个磁极等特点。能做探究磁铁特点的实验,并且会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与同学合作,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知道,磁铁能吸铁,磁铁有两个磁极等特点。
教学难点:能做探究磁铁特点的实验,并且会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的体现必须在启发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本课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力图体现以活动组织教学,通过营造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一个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认识磁铁的性质。本课采用“引导——探索——发现”法,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本课中我将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探究等各种活动,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和培养有机地整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五、说教学流程
(一)玩游戏导入
课开始时,我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钓鱼的游戏,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现象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在导入时,我请两名学生上台进行钓鱼比赛,然后请钓得多的那个同学谈一谈自己的钓鱼方法,原来这鱼上有螺钉呢!我接着问:为什么对准鱼上有螺钉的地方就能把鱼钓起来呢?猜一猜鱼钩上有什么?这就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也很自然的就引出了本课要研究的主题--磁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创设情境,触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探究磁铁吸物体的特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需要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这部分教学活动正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1、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
我先让学生交流玩磁铁玩具时看到的现象,再问他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形状的磁铁?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用课件对磁铁的几种主要形状一一展示,并且在学生自由给磁铁命名后再用课件来告诉他们各种磁铁的科学名称。
(设计意图: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交流不同形状的磁铁,激发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2、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这是这节课最主要的两个探究活动之一。首先我问学生:“对于磁铁,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各种各样的问题,当然一定也会有学生提的问题是: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这时候我说:“刚才同学们提了很多很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今后的科学学习中一定会知道答案,今天我们先一起研究同学们提得最多的问题:磁铁到底吸引哪些物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探究活动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
接着我让学生举出几个生活中见到过的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例子引出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组物品,这组材料是学生们身边的、在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物品,让学生认识后,先对这些物体进行猜测,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哪些物体不能被磁铁吸引,并将猜测填写在记录单上“我的猜测”中。经猜测后,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意见。因为有些学生对磁铁能吸铁的概念认识得还很模糊,可能会认为是金属的物品都能被磁铁吸引。于是,学生会迫不及待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汇报交流时教师因势利导:我们观察到磁铁能吸引这些物体,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经历了“猜测结果——设计实验——验证猜测——得出结论”这一探究过程。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大胆猜测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估计学生就磁铁能否吸铝钥匙等问题产生认知矛盾,学生探究、验证的欲望大大增强。这时,学生迫切要求进行验证。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整地形成“吸铁”的概念,从而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体现。)
得出结论后,我顺势提出:在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磁铁有磁性的特点,像塑料文具盒就是利用磁铁的磁力盖上盖子的。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经历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后,体会到科学研究就在我们身边,树立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3、活动二:磁铁吸物体还有什么特点
这一环节我先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磁铁的磁力大小是不一样的,有的磁铁磁力大,有的磁铁磁力小。然后问学生:同一块磁铁的不同部位磁力大小是不是一样的呢?提出问题后,先由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再交流实验方案,这时我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方案,对于易操作、有创意的方案给予肯定,师生共同讨论出可行的研究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最后交流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用数量来描述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从而得出结论:磁铁的磁力两端强,中间弱。磁铁上磁力最强的两端就是磁铁的两个磁极。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探索、互相交流的时间较长,有利于学生通过倾听、交流获得实验的经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思考。教师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与表现的机会,活动氛围比较宽松、自由,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很高,更加使学生陶醉于探究磁铁的神奇之中。)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能够有所感知,对所学知识整理,加工,以便于识记,掌握和应用。)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工具。我认为科学课的板书应该做到直观性、简洁性、启发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本课板书内容主要是本节课所研究的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让学生一目了然。
磁铁玩具
磁铁能吸铁 → 磁铁有磁性
磁铁的磁力两端强,中间弱。
↓
磁铁有两个磁极
科学三年级上册16 磁铁玩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上册16 磁铁玩具教学设计,共3页。
科学三年级上册16 磁铁玩具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上册16 磁铁玩具教案及反思,共3页。
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身边的玩具16 磁铁玩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身边的玩具16 磁铁玩具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