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 (2017)三年级上册3 空气的流动教案设计
展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物质科学领域部分,具体是主要概念3.空气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混合物质。
3.3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3.4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空气的流动》一课是《科学》教材大象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流动的空气》中的第三课,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理解风的成因。本课是继《热空气》一课的进一步延伸,是对热空气的进一步研究,主要是研究风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风是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的。同时也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在实验能力上,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风的研究,初步具有实验操作、观察分析、特别是推理想象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学生已认知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无色透明、花气味、无味道、无固定形状、能流动,初步了解大气层是保护地球的“外衣”。学生知道空气是占据空间的,这些知识储备对本课学习十分重要。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空气在人们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用途,理解空气对生命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前一课热空气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本课,与前面的知识有沿袭性。
学生具有观察空气的客观存在和观察空气运动的能力,能够观察并操作热空气性质的实验,具有初步的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能力,但能力还有所欠缺,具有初步动手制作的能力,但实操能力还不成熟,同时学生在设计实验,记录、分类、小组合作意识方面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三年级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学生初步具有可逆性的意识。但此时还十分依赖具体事物的表象,要以具体表象为支柱,因此仍需要大量的实物,更需要实验、分解、同化等支撑,同时还需要进行归纳概括。语言及注意力的发展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基本维持在15-20分钟。言语发展水平方面,口头语言还不够规范,书面语言刚刚涉及。应通过接触现象、记录现象及猜想、发言汇报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等能力。
学生知道冷热空气的存在,部分学生知道风的存在与它们有关,但对空气具体的运动不了解,对风形成的原因了解微乎其微,可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发联想,推想和验证风的形成,聚焦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
2.发展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现象提出猜想假设的能力。
3.发展学生利用模型搜集证据的意识与能力。
4.通过风门作用的了解,探寻工具中的科学原理,体会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风是由冷热不同的空气流动形成的。
【教学难点】
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课前准备
教师:风的成因实验装置、小风车、打火枪。
小组:风的成因实验装置、打火枪、蜡烛、蚊香、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冬天,很多同学家里都是用暖气片来取暖的。你注意过吗?暖气片一般安装在房间的什么位置?
学生:安装在墙边。
学生:安装在墙下边。
教师:我们上节课学过了,热空气会上升,那么暖气片旁的空气会变成热空气,会向房顶上升,而第一课我们还知道空气是占据空间的,那么暖气旁的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被谁来顶替占有呢?
学生:我觉得是房子里别的地方的空气过来占有。
学生:我也是这样想的。
学生:我觉得空气是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又上升又下降。
二、猜想假设
【材料准备】风的成因实验装置、打火枪、蜡烛、蚊香、学习单。
1.课件出示一幅“炊烟飘散”的图片,提问:从烟的方向能判断空气流动了吗?没有外力,是什么让空气流动起来的呢?上节课的热气球也许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2.提问:同学们刚才在纸筒中点燃蜡烛,热空气会怎么流动?空气受热上升后,纸筒内就没有空气了吗?引导学生说出外面的冷空气会从小孔中补充进去。
3.提问:但是我们看不见空气有没有进去,可以借助什么间接看到空气的流动?出示蚊香。
4.讲述:蚊香的烟可以让我们看到空气是否会流进纸筒,但纸筒里面是怎么流动的还是看不见。出示风的成因实验装置。
5.提问:如果我把燃烧的蜡烛放到塑料盒中,里面的空气会怎样?(预设:空气会从盒子边上的小孔中补充进去)
6.讲述:实验步骤
(1)不点蜡烛,观察烟的流动方向。
(2)点燃蜡烛,放进盒中,观察烟的流动方向。强调蜡烛、蚊香放置的位置,指导用打火枪点燃蜡烛和蚊香的方法。
7.小组实验,并通过画图和文字做好记录。
明确活动要求:
(1)准备好一个盒式蜡烛、一张透明硬薄膜、一个纸盒、一段蚊香和一束纸条。
(2)在纸盒的两个侧面各打一个圆洞。
(3)点燃蜡烛后,将蜡烛放在盒中,然后用透明硬薄膜封住纸盒。(盒子内的蜡烛需要用明火点燃,所以要先点火,再粘贴透明硬薄膜。)
(4)借助蚊香的烟雾和纸条观察空气的流动。
(5)画图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实验过程中,建议关上实验室的门、窗、风扇和空调,减少因学生走动或大幅度动作等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
三、搜集证据
1.学生按照“我们是怎么做的”、“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汇报实验结果。2.师生共同梳理:
(1)点燃蜡烛前后,蚊香的烟流动方向是怎样的?
(2)点燃蜡烛后,烟会横向流向塑料盒中,说明什么?
(3)模拟实验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
3.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空气受热会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补充进来,形成了风。
4.提问:大自然中的风和模拟实验中的风形成的原理类似。这个实验因为蜡烛让空气有了冷热温差,所以空气流动形成了风。大自然中也有一根“蜡烛”在提供热量,你觉得是什么?
5.播放“风的成因”视频。
6.学生结合模拟实验的现象和原理,尝试解释自然风的形成原因。
五、阅读:巧妙的设计——风门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为什么风门开得大些,炉子里的火会更旺些?
如果要想炉子里的或小些,但是还不能灭怎么办?为什么?
如果把风门开在炉子中间是不是也可以呢?
学生:风门开得大,流进炉子里补充的空气会多。
学生:要想炉子里的火小些,可以把风门开得小些,但不要全部关上。
学生:关上就没有空气流进去了。
学生:我觉得风门开在炉子中间也可以。
学生:我觉得不可以,因为……
大象版 (2017)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流动的空气2 会上升的热空气教案: 这是一份大象版 (2017)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流动的空气2 会上升的热空气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确定的依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准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象版 (2017)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小气象员1 测量气温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大象版 (2017)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小气象员1 测量气温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确定的依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准备,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大象版 (2017)三年级上册2 会上升的热空气教案: 这是一份大象版 (2017)三年级上册2 会上升的热空气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提问,学生活动,教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