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首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8.土壤教案
展开
18土壤
一、教学目的:
知识:指导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砂、黏土、水、空气和生物残体等成分构成的。初步了解土壤的种类。
能力:初步具有观察土壤、做分析土壤成分实验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教育:感受到我国土壤资源的丰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土壤的构成。
难点:做鉴别土壤成分的实验。
三、教具准备:
小组准备:烧杯、水、筷子、干土块、白纸、土样。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一、聚焦话题:
二、新授活动: 1.初步认识土壤。
2.实验分析土壤成分。
3.指导阅读。
| 谈话: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些有关土壤的知识。 1.讲解: 土壤是分布在大地表层的土,比较疏松,含有养料,能够生长植物。想一想:埋在地下很深的,很硬的,不能生长植物的是土壤吗?海滩上、沙漠中不能生长植物的沙子叫土壤吗? 今天,你们带来的土壤样品是从哪里采集来的?简单说一说采集地的土壤是什么样的。 2.思考:土壤里有什么?
3.归纳:看看土壤的颜色,用手摸是否松软潮湿,捻一捻感觉颗粒的大小,找一找有没有生物体。 4.讨论:你观察到土壤里有什么? 5.小结:(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
1.谈话:为了进一步认识土壤是由那些成分构成的,我们做一个土壤成分分析的实验。 2.实验第一步: (1)讲解:把干土块放进盛水的杯子里,注意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2)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3实验第二步: (1)讲解方法:用筷子搅拌杯中的土块,使杯中的水快速转动起来。然后把杯子放在桌上静置一会,观察沉降下来的土会发生什么现象? (2)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什么? 4.讨论:水中的土分层的现象告诉我们什么?你能推断出每一层主要是什么吗? 5.指导填现象: 综合你观察和实验中看到的所有现象,你发现土壤里有什么?你认为土壤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吗?请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书中的横线上。 6.提问:土壤的成分与植物生长有什么关系? 7.小结: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水、空气、砂、粘土和动植物残体等构成的。这些成分都与植物生长有关系。水、空气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条件,动植物残体经过腐烂分解后可以形成腐殖质,腐殖质中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砂和粘土是植物生长固定的地方。土壤的这些成分搭配的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才能长得好。 谈话:我们祖国土地辽阔,各地方的土壤类型也不同。请你阅读课文,说说按土壤中砂和粘土的含量分,土壤可分为几种基本类型? |
学生拿出土壤样品。 小组内说,然后指名说。
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观察,小组交流。
学生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实验。 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填写。 (师巡视)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后回答。
|
使学生对土壤有一初步的认识。
对土壤进行直观的认识。
指导学生对一种事物怎样去认识。为后面实验做准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根据现象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认识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多种成分构成。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感受到我国土地资源的丰富。
|
七、板书设计:
18.土壤
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
它是由水、空气、砂、粘土和动植物残体等构成的。
课后小结:
首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8.土壤教案: 这是一份首师大版三年级上册18.土壤教案,共3页。
小学科学首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人与大地17.砂和粘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首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人与大地17.砂和粘土教案,共3页。
首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人与大地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首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人与大地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