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6 家乡新变化表格教案设计
展开学校
班级
学科
道德与法治
课题
16、家乡新变化
教时
2课时
执教者
日期
一、教学目标:
1、行为习惯:尊重家乡传统,关心家乡发展,愿意主动接触、学习、传承。
2、知识与技能:知道家乡特色,了解家乡变化,主动参加家乡建设。
3、过程与方法:在了解家乡变化的过程中提高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等能力。
4、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对家乡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能树立初步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家变化,感受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进步感到骄傲。
2、教学难点:对家乡的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能主动关心家乡发展,参加家乡建设,树立初步的公民意识和法制意识。
三、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家乡新变化》是《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的第四课。本课在前三课的基础上,侧重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人文环境培育着人的品行。本课内容由“我家门前新事多”、“家乡特色代代传”两个栏目构成,两个栏目之间层层递进。此外,还通过插图故事,指导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不同途径、不同角度充分了解家乡的变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乡风熏陶。
2、学生实际:低年级学生生活圈子狭窄,知识储备少,缺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他们和很多家乡人都没有直接接触,因此并不了解家乡的变化以及这变化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他们的思维比较局限,对于家乡变化的了解可能比较局限在大事迹上,而疏忽了身边的细小变化。在调查了解家乡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途径和方式可能比较大同小异,基本上就是从爸爸妈妈的表述中了解,对于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源缺少整合能力。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组活动材料
教 学 过 程(第一课时)
1、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感谢他们对家乡做出的贡献。
2、了解家乡优秀人物的事迹,寻找他们身上优秀的精神及道德品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我骄傲,我是上海人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就是我们的家乡,对于家乡,你熟悉吗?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来游览我们的家乡。
2.图片展示上海地标性建筑、场地。
3.学生交流讨论图片所展示的地方。
师:图片上的这些地方,你去过哪里,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4.教师总结,引出课题。
师:看来大家对于我们的家乡还是十分了解的,我们的家乡现在如此美丽,如此现代化,可你们知道以前的上海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家乡新变化》
观察图片
同桌讨论
指名交流
图片形式展现当今上海各种地标性建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上海的繁荣、海纳百川,继而对自己出生、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二:大眼睛找变化
“我家门前新事多”板块
师:随着历史的变迁,我们的家乡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从我们身边的小区就可以感受到,让我们一起翻开《道德与法治》书本来了解一下,看看我家门前有哪些新事。
学生讨论“小区内外变化多”
师:我们小朋友的家门口一定也有不少变化吧,一起来交流吧!
(预设:垃圾分类、共享单车、蜂巢快递、外卖服务等)
看视频,对比家乡前后。
师:我们的家乡上海,它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想不想看看更早之前,上海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特别注意看看表格中提到的这几个方面。
交流表格,感受变化。
从前的上海
现在的上海
建筑
交通工具
娱乐活动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观看视频
集体交流
从课本上“我家门前新事多”板块,延伸至学生所在的小区,再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老上海,从扶到放,引领学生将上海做一个今昔对比,表格的形式,让他们更好地从视频中找到切入点,有效地进行观看、观察,从视频中抓住有用的信息。
活动三:家乡特色代代传
儿童娱乐活动的改变
师:我们的家乡不停地在发生着变化,就连小时候的娱乐活动都和以前不同了,现在你们空闲下来会怎么玩儿呢?
(预设:电视、电脑、iPad、公园足球等)
师:在老师小时候,小伙伴们课余课后都喜欢聚在弄堂里,一起玩游戏,丰富多彩的游戏,我们把它们成为“弄堂游戏”。
介绍弄堂游戏
跳房子
踩高跷
滚铁环等
尝试弄堂游戏——踩高跷
师:时代的脚步在前行,但变化的过程中不能遗忘传统,在上海,其实有许许多多的传统特色,让我们到书本上去找一找。
集体交流
观看图片和视频
阅读课本
讨论交流
时代前进的步伐让我们容易对历史传统有所淡忘,活动三,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入手,回顾弄堂游戏,引起学生兴趣,借由教材向其他特色延伸。
活动四:布置作业,主动探究
教师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家乡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高楼林立,道路整洁,秩序井然,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而家乡的传统,有些祖祖辈辈传承着,有些,却慢慢地为人们所淡忘,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布置一个活动作业。
活动作业布置
师: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寻找家乡的一个传统,以此为主题,可以采访身边的老人,可以上网做一番调查,下节课,请你想同学们介绍这一项家乡传统。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任务分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家乡传统特色,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等。
板书设计:
家乡新变化
我骄傲,我是上海人
大眼睛找变化
家乡特色代代传
作业设计:
从前的上海
现在的上海
建筑
交通工具
娱乐活动
教学反思:
教 学 过 程(第二课时)
3、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方法,逐步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习家乡人的优秀品质,初步形成尽自己所能为家乡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的意识。
4、愿意以家乡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初步树立为家乡服务的决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作业反馈,了解家乡传统。
1.作业反馈
师:在上海不断的进步中,有很多家乡的传统被承袭了下来,上节课,老师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调查,今天就请几个小组来做介绍。
沪语
上海传统小吃
沪剧
石库门建筑
捏面人等等
教师总结
师:这些传统代代相传,同学们,我们不但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担负着传承的使,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家乡优秀的传承者。
小组介绍
通过观察、采访、资料收集,让学生了解家乡传统,运用多种方式介绍家乡的传统,锻炼学生自信表达。
活动二:我是家乡建设者
1.城市交通
师:家乡的巨变给我们带来了各种便利,但仍有不完美的地方,从这张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交通拥堵、尾气排放、外卖车随意穿行、空气污染等)
教师总结,寻求解决方法。
师:是呀,城市道路交通不断完善,家家户户都有了小汽车,于是道路便拥挤了,尾气的排放量也大了,造成了空气污染,雾霾天更多了,马路上外卖小哥越来越多,他们肆意地穿行在大街小巷,这都是家乡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合理的建议吗?
学生交流
(预设:新能源汽车、植树造林、规范交通细则等)
小组讨论:家乡变化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预设:快递包装污染、共享单车乱象、工地扬尘问题等)
观察图片
指名交流
指名交流
小组讨论
我们的家乡飞速发展,但是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在欣喜进步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这些问题的存在,找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活动三:我的家乡会更好。
1.师:我们都是家乡的建设者,发现了城市中依然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当然要去改变,改变之后,你希望家乡是什么样子的?老师请你当场来画一画。
2.学生作画《未来的家乡》
3.学生交流画作
4.教师点评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美好的向往,希望我们的城市越变越美好,那么我们就要从身边做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好。
学生作画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我们都是家乡的主人,改变家乡的城市面貌我们都有责任,从我做起,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好。
活动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家乡的变化很大,而这些变化反映了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凸显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努力学习,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2.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用行动,一同来美化我们的家乡。
小组分配任务
板书设计:
16、家乡新变化
学生画作若干
从前 现在 将来
作业设计:
我们都是家乡的建设者,发现了城市中依然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当然要去改变,改变之后,你希望家乡是什么样子的?老师请你当场来画一画《未来的家乡》。
教学反思:
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16 家乡新变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16 家乡新变化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前活动及准备,教学方法,评价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16 家乡新变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16 家乡新变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本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思品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6 家乡新变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政治思品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6 家乡新变化教案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