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活泼金属和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所以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和氢
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
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酸和碱一定含有氢元素
B.显碱性的物质一定属于碱
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等质量的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后,溶液一定显中性
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一次性鉴别稀硫酸、KOH溶液、CaCl2溶液的是( )
A.KCl溶液B.稀盐酸C.NaNO3溶液D.K2CO3溶液
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
B.测得某地区雨水的pH<7,说明该雨水为酸雨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也需要检验纯度
D.碱的溶液肯定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5.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运输海鲜时用甲醛浸泡保鲜 B.拌凉菜时加少许食醋调味
C.种植蔬菜时喷酒剧毒农药杀虫 D.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
6.小科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结合实验现象,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B.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C.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
盐酸和氢氧化钠的酸碱中和反应,烧杯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阴离子只有OH-
C.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HCl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8.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明火检查天然气管线是否漏气
B.图书档案起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D.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立即涂大量浓氢氧化钠溶液
9.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显酸性 B.Y一定是水
C.Z可能是某种盐溶液 D.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10.严谨的实验态度是实验取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实验完毕,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后盖上灯帽
B.制取气体时,先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满气体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水,后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11.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没有发生明显变化,Y表面析出金属铜.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Y、铜、XB.X、铜、YC.铜、X、YD.Y、X、铜
1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再加入一定量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B.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一定呈中性
C.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
D.将稀盐酸换为稀硫酸,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13.下列物质因会与空气中成分反应而需密封保存的是( )
A.木炭B.氢氧化钠溶液C.浓盐酸D.浓硫酸
二、实验题
14.对于一些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在设计实验时常常会利用转换法,将现象变得直观。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1中,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观察到实验1烧杯内液体的颜色刚好由________色变成无色时,说明NaOH与HCl发生了反应。
(2)实验2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试剂不能验证反应是否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后同)。
A 稀盐酸 B 无色酚酞溶液 C CaCl2溶液 D Ba(NO3)2溶液
(3)实验3为了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可向右侧烧杯内装入________。
A 水 B 稀盐酸 C 紫色石蕊溶液
15.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只知道液体是一种酸.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②要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图(1)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气体装置是______.
③如用图(2)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由______(填“”或“”)端导入.
(2)此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可以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三、推断题
16.A~J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H是最轻的气体,C是胃酸的主要成分,G是蓝色沉淀。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只写一个)___________。
(3)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_________。
(4)上述物质转化中所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共有_____种。
17.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B表示反应一步实现,“一”可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D物质的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波尔多液,E俗称烧碱。则C的化学式为___,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18.在下图的物质转化关系中,A是红棕色固体,B存在于人体胃液中,C是一种气体单质,F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图中“→”表示反应的方向,“—”表示连线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另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在图中省略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生产生活中可用于_______
四、计算题
19.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借助精密天平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装置见下图,已知黄铜样品中所含的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能溶于水)。
(1)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对测定结果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___(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1%)
20.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工业上炼铁常用的还原剂是_____;
(2)如果制取0.2氢气。理论上需要_____g9.8%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锌反应;
(3)验证铁比铜活泼,可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只要观察到_____现象,即可说明,该反应中Cu2+_____(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
猜想
实验步骤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气体可能是______
______
______
参考答案
1.B2.A3.D4.C5.B6.D7.C8.C9.B10.D11.A12.B13.B
14.NaOH + HCl = NaCl + H2O 红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B C
15.(或)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是(或将试管口堵住一会儿,点燃此气体,若气体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或听到爆鸣声,则证明是) CaCO3+2HCl =CaCl2+H2O+CO2↑(或Zn+ H2SO4 =ZnSO4 + H2↑) B B中若是填D;若是则填C或E 若是填;若是填
16.H2O HCl + NaOH = NaCl + H2O(或HCl + KOH = KCl + H2O) OH- 2
17.Fe 除锈 CuSO4+2NaOH=Cu(OH)2↓+Na2SO4
18.HCl 置换反应 高温 Fe2O3+6HCl==2FeCl3+3H2O 除铁锈
19.没有 32.5%
20.一氧化碳 100g 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或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得到
初中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