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2020地理新学案同步鲁教第二册(课件+优练):第二单元 单元活动 人文地理户外考察 (共2份打包) 课件 3 次下载
- (新教材)2020地理新学案同步鲁教第二册(课件+优练):第二单元 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 (共2份打包) 课件 3 次下载
- (新教材)2020地理新学案同步鲁教第二册(课件+优练):第二单元 第三节 城镇化 (共2份打包) 课件 6 次下载
- (新教材)2020地理新学案同步鲁教第二册(课件+优练):第二单元 单元整合与测试 (共2份打包) 课件 3 次下载
- (新教材)2020地理新学案同步册(课件+优练):第三单元 单元活动 学用图层叠加分析法 (共3份打包) 课件 3 次下载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教课ppt课件
展开一、地域文化1.概念: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2.例子:云南省元阳县哈尼族梯田分水制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价值观。3.影响:地域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一直发挥着作用。链接生活你能说出哪些有关地域文化的俗语或谚语?提示: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东北三大怪:窗户纸贴在外,吃水用麻袋,开门用脚踹。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地域文化体现:往往体现在城乡生产景观、聚落景观以及建筑格局和主体建筑物风貌等方面。2.从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来看,同属农耕文化的不同文化区往往形成各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例如,东北黑土地文化区的黑龙江省商品粮生产基地、云贵高原文化区的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的水稻种植。3.从城市建筑的格局和景观来看,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例如,浙江省杭州市、山东省济南市等一批依山傍水、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山水风光城市”。
4.地域文化在国外城市的建筑格局及建筑物风貌上的体现也十分明显,如意大利的威尼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水城”景观。5.地域文化的影响还体现在城乡传统建筑、历史街区及民间文化艺术等方面。例如,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的骑楼见证了湿热多雨自然环境下我国南方的地域文化。链接生活曲阜高铁站最先迎接旅客的是采用汉代宫殿建筑风格建设的高铁车站及车站广场上高达30米的孔子像和“六艺”浮雕,还有在广场灯柱上篆刻的《论语》经典语句。曲阜高铁站如此设计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是儒学发祥地,这样建设可使京沪高铁曲阜站的建筑与曲阜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协调统一,体现其地域文化特色。
三、案例:特色民居建筑——福建客家土楼1.土楼位置:主要分布在闽西山区,大多为客家人所建,又称“客家土楼”。2.土楼数量:总数达数千座,素有“东方古城堡”“世界民居建筑奇葩”之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土楼建设:多建在山区范围狭小的平地或较平缓的斜坡上,以当地的土、石、木、竹等作建筑材料,在施工中则沿袭了中原地区汉族建筑工艺。4.土楼建筑特点:土墙内侧用木板分隔成众多房间,并有走廊相通,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等特点。
5.土楼体现了迁徙文化的特征
1.判断题(1)地域文化已为现代文化所代替。( )(2)窑洞是内蒙古高原地域文化的体现。( )(3)地域文化可以通过城乡生产景观、聚落景观以及建筑格局和主体建筑物风貌来体现。( )(4)浙江省杭州市是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山水风光城市”。( )(5)美国的摩天高楼体现了美国悠久的发展历史。( )(6)骑楼老街反映了当地湿热多雨的自然环境。( )答案:(1)× (2)× (3)√ (4)√ (5)× (6)√
2.世博园区内场馆林立,建筑风格迥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B.经济 C.地域文化D.政策解析:园区内建筑风格各异,体现了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对建筑风格的影响。答案:C3.下列事物不属于地域文化的是( )A.四合院B.京九铁路 C.温泉D.梯田解析: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温泉是地热能直接利用的典范。答案:C
4.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影响的是( )A.城乡传统建筑B.历史街区C.民间文化艺术D.地貌形态解析:地貌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不受地域文化的影响。答案:D5.福建客家土楼不具备的特点是( )A.坚固性B.安全性C.封闭性D.开放性解析:福建客家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等特点。答案:D
什么是地域文化问题探究传统的中国民居一般都是“人”字形结构,陕西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中间是厅房,两边是卧室。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歌谣为证: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时运来。
结合材料探究:(1)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对半边盖房子形成的影响。(2)中国封建社会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在材料中是怎样得到体现的?提示:(1)陕西地处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关中一带天气干旱、风沙大,加之当地木材稀少,所以人们根据当地的条件,就发明了半边盖的房子。(2)院落中上房与偏房的布置。
名师精讲1.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如下图所示:
2.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1)区域性。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资源物产、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等差异显著,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其中,“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其范围大小不等。(2)多样性。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类型、组成和景观等方面,根据属性可划分为有形地域文化和无形地域文化。前者一般以物质形态存在,较为具体,例如居民建筑、遗迹遗址等;后者主要包括节日庆典、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相对抽象。(3)独特性。地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地域文化打上了所在地域和时代的烙印,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4)相对稳定性。地域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
3.地域文化差异的形成如下图所示
知识拓展 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文化差异
典例剖析 例1中国的民居建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地方特点,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经查阅资料,绘制成下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1)a、b、c对应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西北地区、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C.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D.华北平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2)南方地区的砖木结构一般比较高大,室内较空旷,墙体较薄,屋顶薄而轻巧。但在沿海某些地区房屋建得却比较低矮,屋顶也盖得比较厚重,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 )A.气温低 B.多台风 C.多暴雨D.多地震(3)西南地区的全木结构住宅建筑特点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屋顶斜度大—水资源利用B.房屋窗口较小—增大阳光照射C.多采用竹材—取材较方便D.底层离地面高—加强屋内通风
素养立意本题考查民居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考查区域认知能力,培养人地协调观。解析:第(1)题,土结构建筑的代表是窑洞,当地气候干旱少雨,不考虑排水问题,所以可以“向内挖洞进去”;毡包式住宅便于拆卸,适合游牧民族,在内蒙古高原、新疆等西北地区都有出现;青藏高原气候寒冷而且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采用石、土、木结构能减小温差变化对室内的影响。第(2)题,东南沿海地区多台风,为了适应强风,房屋被迫建得低矮,屋顶也盖得比较厚重。第(3)题,当地降水多,屋顶斜度大主要是为了便于排水;纬度较低,阳光照射强烈,小窗口可以减少屋内阳光照射;西南地区竹子丰富,采用竹材便于就地取材;竹楼可防蚊虫叮咬,也可避免洪水影响。答案:(1)B (2)B (3)C
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问题探究材料一 美国大城市中心大多是摩天大楼,离开市中心,建筑物高度急剧下降,然后又缓慢地向郊区递减。欧洲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高楼大厦。材料二 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而在美国街头,除特殊的建筑,往往没有围墙。材料三 中西园林比较。
结合材料探究:(1)美国与欧洲城市地域形态存在明显差别的原因是什么?(2)从中西方建筑有无围墙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存在哪些差异。(3)从中西方园林建筑特色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存在哪些明显差异。(4)归纳地域文化对城市有什么影响。(5)街巷往往可视作一座城镇的缩影。观察家乡或学校附近的一条街巷,了解其房屋建筑、道路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当地的文化生活、风俗民情、经济活动对街道变化的影响。
提示:(1)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发展历史较短,移民大多来自欧洲,美国人接受了欧洲居民自由的传统精神,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2)中国人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而著称。(3)中国:含蓄隐蔽、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西方: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线条简洁、直率开朗、和盘托出。(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主要影响了建筑布局(如我国多讲究对称布局)、建筑结构(如我国的“墙”文化)、建筑风格(如我国的四合院)。
(5)在对当地城镇的某条街巷进行调查时,既要观察当前的建筑景观和格局特点,又要查阅历史资料或访问老年人,或找居委会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其过去的情况。通过比较找出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进而理解地域文化对城市产生的影响。
名师精讲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知识拓展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也往往会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典例剖析 例2“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2)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C.降雨强度大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素养立意本题考查地域文化的影响,考查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素养。解析:第(1)题,我国南方降水较多,而且夏季光照强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第(2)题,岭南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量大,气温高。答案:(1)D (2)B
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 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 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 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A.②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解析: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上,也就是物质文化方面;东亚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稻米文化”;地域不管大小,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与其重要性没有关系。答案:A
2.近几年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在城市建设中重点突出了徽派民居建筑样式,当地民居与一批被整体迁移至此的安徽古宅交相辉映,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充分说明( )A.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景观的影响B.政府政策对城市建筑格局的影响C.城市建设突出了现代化色彩D.这种城市建设是哗众取宠解析:罗店镇城市建设突出徽派民居建筑样式,当地民居与安徽古宅交相辉映,属于地域文化影响建筑景观。答案:A
3.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解析:潮音寺是古代人民对大海的崇拜和敬畏而产生的,天津港、海滨浴场是现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都是海洋环境影响人类活动的产物。答案:C
城市作为一种建筑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的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根据材料完成4~5题。4.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产生影响的是( )①城市交通网的结构 ②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 ③城市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 ④城市文化设施的数量⑤城市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⑥城市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A.①④B.②⑥C.③⑤D.④⑤5.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 )①外向性 ②开放性 ③内向性 ④封闭性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说课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课前篇自主预习,课堂篇探究学习,素养培优,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备课课件ppt,共52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教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第一节城乡内部空间结构pptx、第二单元第一节城乡内部空间结构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