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实验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合计20分)
1.据报道,科学家研制了一种间距为50 nm的“镊子”,利用它可以操控活细胞中的DNA分子等。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与该“镊子”间距相近的是( )。
A.溶液 B.胶体 C.悬浊液 D.乳浊液
2.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A.MgCl2固体 B.NaCl溶液
C.液态HCl D.熔融的KOH
3.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铸雕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铁质菜刀生锈
4.以下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 )。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C.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D.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H++OH-+=H2O+BaSO4↓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D.铜片跟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
6.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K+、Cl-、 B.Ag+、Na+、、Cl-
C.Mg2+、Al3+、、Cl- D.Na+、、Cl-、
7.下列各组物质中,按“氧化物—酸—碱—盐” 顺序排列的是( )。
A.HClO HCl Mg(OH)2 MgCl2
B.CO2 H2CO3 CaCO3 Ca(HCO3)2
C.H2O HNO3 Ba(OH)2 NH4NO3
D.SO3 NaHSO4 NaOH Na2SO4
8.下列反应中,铁元素被氧化的是( )。
A.FeS+2HCl=FeCl2+H2S↑ B.Fe+H2SO4=FeSO4+H2↑
C.FeO+2HCl=FeCl2+H2O D.Fe2O3+3CO2Fe+3CO2
9.氢化钙(CaH2)可用作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该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
A.溶剂 B.还原剂
C.氧化剂 D.既是还原剂又是氧化剂
10.分别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少量SO3固体后,原溶液中离子的数目不变的是(提示:SO3+H2O=H2SO4)( )。
A.Mg2+ B. C.Ba2+ D.OH-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合计20分)
11.在海水提溴的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r2+SO2+2H2O=2HBr+H2SO4。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SO2在该反应中失去电子 B.该反应对用钢铁制造的吸收塔没有影响
C.Br2在反应中体现还原性 D.SO2在反应中被氧化
12.由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u2++2OH-=Cu(OH)2↓:CuCO3+2NaOH=Cu(OH)2↓+Na2CO3
B.+2H+=CO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
C.Ca2++=CaCO3↓:Ca(NO3)2+Na2CO3=CaCO3↓+2NaNO3
D.H++OH-=H2O:Ba(OH)2+H2SO4=BaSO4↓+2H2O
13.下列转化关系中,能一步完成的是( )。
①Ba(OH)2→NaOH ②CuO→Cu(OH)2 ③HNO3→HCl ④SO2→Na2SO3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只有④
14.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lO2是氧化反应的产物 B.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
C.KClO3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D.电子从Cl转移到C
15.图1中“—”表示连接的物质间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列选项中符合图1要求的一组是( )。
| 甲 | 乙 | 丙 | 丁 | 图1 |
A | H2SO4 | Na2SO4 | NaOH | NaCl | |
B | KCl | K2CO3 | KOH | HCl | |
C | O2 | CO | CuO | C | |
D | Fe | CuCl2 | Zn | HCl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道小题)
16.(8分每空2分)黑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骄傲和自豪。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C+S=K2S+2NO2↑+CO2↑。在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
17.(16分 离子方程式每空2分)选择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除去(括号内为杂质),并写出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物质 | 需加入的试剂 | 离子方程式 |
HNO3(H2SO4) | ① |
|
Cu(Fe) | ② |
|
ZnSO4溶液(CuSO4) | ③ |
|
NaCl溶液(Na2CO3) | ④ |
|
18.(14分每空2分)Ⅰ某无色溶液中可能溶有NaCl、Na2CO3、Na2SO4中三种物质的一种或两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如下实验。
①向该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溶液呈酸性,有无色气体生成;
②继续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请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下列空白。
(1)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2)实验②中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________。
(3)经上述实验仍不能确定是否存在于原溶液中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Ⅱ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 3胶体的制备实验。甲同学:向饱和的Fe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________ 。
(2)证明有Fe(OH) 3胶体生成的简单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制备Fe(OH) 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
(4)Fe(OH) 3胶体与Fe(OH) 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
A.胶粒直径大小不同 B颜色不同 C 后者不稳定
19.(10分每空2分)请从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选择正确答案,将其编号填入相应括号内。
A.2KClO32KCl+3O2↑ B.2Fe+3Cl22FeCl3
C.NH4HCO3NH3↑+H2O+CO2↑ D.CaO+CO2=CaCO3
E.Cl2+H2O=HCl+HClO
(1)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2)是分解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3)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4)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5)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20.(12分每空2分)A、B、C、D分别代表失去标签的氯化镁、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钡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的实验及相关现象记录如下。
反应编号 | 反应的物质 | 有关现象 |
① | A+B | 有沉淀生成 |
② | B+C | 有气体放出 |
③ | C+D | 有沉淀生成 |
④ | B+D | 有沉淀生成 |
⑤ | A+D | 有沉淀生成 |
请完成下列空白。
(1)四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②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 之间。
考查知识点:胶体
2.D
解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NaCl溶液为混合物;MgCl2固体、液态HCl是电解质,但是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
考查知识点:电解质
3.C
解析:铜铸雕像出现铜绿[Cu2(OH)2CO3],铜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充有氢气的气球遇明火爆炸,是氢气被氧气氧化;铁质菜刀生锈,是铁从单质变成氧化铁,铁发生氧化反应;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酸雨主要成分为硫酸和硝酸,发生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其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考查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4.C
解析: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是置换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是化合反应;碳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是复分解反应;碳酸钙可以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分解反应。
考查知识点:物质的转化
5.C
解析:A中的离子方程式不符合反应事实,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2+;B中的离子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不能局部化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H++2OH-+=2H2O+BaSO4↓;D中的离子方程式不满足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Ag+=Cu2++2Ag。
考查知识点:离子反应
6.C
解析:A中含有Fe3+的溶液是棕黄色的,不符合题干中无色溶液的条件;B中Ag+与Cl-生成AgCl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中强酸性溶液含有大量H+,与H+不能大量共存。
考查知识点:离子反应
7.C
解析:A中HClO是酸,不是氧化物;B中CaCO3是盐,不是碱;D中NaHSO4是酸式盐,不是酸。
考查知识点:物质的分类
8.B
解析:A、C中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D中的反应铁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考查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9.C
解析:在CaH2+2H2O=Ca(OH)2+2H2↑中,CaH2中的H为-1价,与H2O中的+1价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H2。水作氧化剂。
考查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10.A
解析:SO3溶于H2O生成H2SO4,H2SO4在水中电离出H+和。H+和反应生成CO2气体和H2O,H+和OH-反应生成H2O。
考查知识点:离子反应
11.A D
解析:在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升高为+6价,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二氧化硫是还原剂;溴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为-1价,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溴是氧化剂;产物中的两种酸会腐蚀钢铁制造的吸收塔。
考查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12.B C
解析:A中的CuCO3难溶于水,不能电离出大量自由移动的离子;D的化学方程式中的硫酸钡沉淀在离子方程式中没有体现出来。
考查知识点:离子反应
13.A
解析:①中Ba(OH)2和Na2SO4反应,可一步生成NaOH;④中SO2和NaOH反应可一步生成Na2SO3。
考查知识点:物质的转化
14.C
解析:在化学方程式中,Cl从KClO3中的+5价降低为ClO2中的+4价,Cl得电子被还原,KClO3是氧化剂,ClO2是还原反应的产物;C从H2C2O4中的+3价升高为CO2中的+4价,C失电子被氧化,H2C2O4是还原剂,CO2是氧化反应的产物。
考查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15.C D
解析:C中O2一定条件下能与CO及C反应,CuO一定条件下也能与CO及C反应,C也可以转化为CO。D中甲Fe与乙CuCl2反应可生成FeCl2和Cu;甲Fe与丁HCl反应可生成FeCl2和H2;乙CuCl2与丙Zn反应可生成ZnCl2和Cu;丙Zn与丁HCl反应可生成ZnCl2和H2;丁HCl和CuO或Cu(OH)2或CuCO3等物质反应转化为CuCl2。
考查知识点:物质的转化
二、非选择题
16.N和S C KNO3和S C
解析:在2KNO3+C+S=K2S+2NO2↑+CO2↑中,N、S两种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KNO3和S是氧化剂,C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
考查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
17.①硝酸钡 Ba2++=BaSO4↓
②稀硫酸(稀盐酸) Fe+2H+=Fe2++H2↑
③Zn粒(粉) Zn+Cu2+=Zn2++Cu
④稀盐酸 +2H+=CO2↑+H2O
解析:Ba(NO3)2和H2SO4反应,生成难溶性的BaSO4,同时得到HNO3,体现“除杂不引杂”;Fe可以溶于稀H2SO4或稀盐酸,而Cu不能溶于稀H2SO4或稀盐酸;Zn可以和CuSO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ZnSO4和Cu,从而除去杂质CuSO4;稀盐酸和Na2CO3反应生成NaCl、CO2和H2O,以此除去Na2CO3。
考查知识点: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18.Ⅰ(1)Na2CO3
(2)AgCl
(3)NaCl和Na2SO4
Ⅱ(1)丙 ;(2)用一束光(或激光笔)照射得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3)FeCl3+3 H2O Fe(OH) 3(胶体)+3HCl (4)A
解析:Ⅰ盐酸可以和Na2CO3反应,有无色的CO2气体生成,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2CO3;加入盐酸使得溶液中引入了Cl-,于是在加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上述实验无法证明原溶液中是否有NaCl和Na2SO4。Ⅱ解析 略
考查知识点:离子反应、物质的转化、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19.(1)A
(2)C
(3)B
(4)D
(5)E
解析:A是分解反应,且有元素化合价变化;B是化合反应,且有元素化合价变化;C是分解反应,无元素化合价变化;D是化合反应,无元素化合价变化;E中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一部分从0价升高为+1价,另一部分从0价降低为-1价。
考查知识点:化学反应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
20.(1)MgCl2 Na2CO3 H2SO4 Ba(OH)2
(2)①Mg2++=MgCO3↓ ②+2H+=CO2↑+H2O
解析:突破口为B+C有气体放出,则B和C一定是硫酸和碳酸钠,则A和D为氯化镁和氢氧化钡。表中的反应显示D与A、B、C反应均有白色沉淀,则D为氢氧化钡,A为氯化镁。氯化镁除了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外,也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由此可知,B为碳酸钠,则C为硫酸。
考查知识点:离子反应、物质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