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化学】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解析版)

    【化学】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解析版)第1页
    【化学】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解析版)第2页
    【化学】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解析版)

    展开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 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C. 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高温、加热等)下也能发生
    D. 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为吸热反应,因此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取决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CO2和C反应为吸热反应,在高温下可自发进行,因此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高温、加热等)下也能发生,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并不是所有的放热反应在常温下都能发生,如碳的燃烧,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选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C(石墨)=C(金刚石) ΔH= +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 500℃、30M 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 -38.6kJ·mol-1
    C.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 -57.3kJ·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kJ
    D. X(g)+Y(g)Z(g) ΔH >0,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ΔH增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ΔH=+1.9kJ/mol,为吸热反应,则石墨的能量低,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
    B.0.5mol N2(g)和1.5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则1molN2(g)完全反应放出热量大于38.6kJ,可知N2(g)+3H2(g)⇌2NH3(g) ΔH<−38.6kJ•mol−1,故B错误;
    C.醋酸是弱酸,在水溶液中没有完全电离,醋酸电离时吸热,所以1molCH3COOH与1mol NaOH溶液反应放热少于强酸,故C正确;
    D.一定条件下,反应热与平衡移动无关,与化学计量数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3.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B. 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 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D. 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 OH- = NiOOH + 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放电时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d-2e-+2OH-=Cd(OH)2,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iOOH+e-+H2O═Ni(OH)2+OH-,充电时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i(OH)2+OH--e-=NiOOH+H2O,阴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Cd(OH)2+2e-═Cd+2OH-,放电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向负极移动,电解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 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向负极移动,故A项错误;
    B. 充电过程实际上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故B项错误;
    C. 放电时,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d-2e-+2OH-=Cd(OH)2,碱性减弱,故C项错误;
    D. 充电时,该装置是电解池,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O,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4.设C+CO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变化情况为( )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v1增大,v2减小 D. v1减小,v2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
    【详解】化学反应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增大,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故答案选A。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反应的吸、放热无关。
    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ΔHKsp(CaCO3),且与盐酸反应,则除去锅炉水垢中硫酸钙的办法是将其转化为碳酸钙,然后用酸去除,A项正确;
    B. 曲线上的点为平衡点,b点在曲线上方,Qc(CaCO3)>Ksp(CaCO3),有晶体析出,则b点碳酸钙的结晶速率大于其溶解速率,B项错误;
    C. 蒸发时,、的浓度均增大,图中由a点变化到c点时不变,与图象不符,则通过蒸发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化到c点,C项错误;
    D. 反应的平衡常数,D项错误;
    答案选A。
    15.如图是一套电化学装置,对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A是原电池,装置B是电解池
    B. 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B中溶液pH增大
    C. a若消耗1mol CH4,d可产生4mol气体
    D. a通入C2H6时的电极反应为 C2H6-14e-+ 18OH-= 2CO32-+ 12H2O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装置图可知A应为燃料电池装置,则B为电解池装置,电解硫酸溶液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实质为电解水,硫酸浓度增大,pH减小,A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由装置图可知A消耗气体,应为燃料电池装置,则B生成气体,为电解池装置,故A正确;
    B.电解硫酸溶液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实质为电解水,硫酸浓度增大,pH减小,故B错误;
    C.由元素化合价可知,a口若消耗1mol CH4,应生成碳酸钾,则失去电子8mol,为原电池的负极,则d为阴极,生成氢气,应为4mol,故C正确;
    D.a口通入C2H6时,乙烷被氧化生成碳酸钾,电极反应为C2H6-14e-+18OH-= 2CO32-+12H2O,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点睛】明确原电池正负极和电解池阴阳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6.现代膜技术可使某种离子具有单向通过能力,常用于电解池、原电池中。电解NaB(OH)4溶液可制备H3BO3,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
    B. N室:a”“ (5). d
    【解析】
    【分析】
    (1)反应①+②可得反应③,则平衡常数K3=K1×K2,焓变ΔH3=ΔH1+ΔH2;
    (2)利用“三段式法”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计算出H2浓度的变化量,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v(H2)=;
    (3)500℃时K3=K1×K2=2.5,再计算此时浓度商Qc,若Qc=K3,处于平衡状态,若QcK3,反应向逆反应进行,进而判断v正、v逆相对大小;
    (4)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不同物质),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变,以此分析。
    【详解】(1)反应①+②可得反应③,则平衡常数K3=K1×K2=2.5×1.0=2.5,焓变ΔH3=ΔH1+ΔH2=-116kJ·mol-1+(+41kJ·mol-1)=-75kJ·mol-1,故答案为:2.5;-75kJ·mol-1;
    (2)500℃时,将2molCO和2molH2充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 5min后达到平衡,由反应三段式得:

    K2==1.0,解得=0.5mol/L,v(H2)===0.1mol/(Lmin),故答案为:0.1mol/(Lmin);
    (3)500℃时K3=K1×K2=2.5,浓度商Qc==0.88<K3=2.5,反应向正反应进行,故v正>v逆,故答案为:>;
    (4) a.反应总质量是个定值,总物质的量是个定值,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直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混合气体中CO2、H2、H2O、CO的含量相等,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v(CO2)生成、v(CO)消耗是逆反应的两种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不能证明v正=v逆,故c符合题意;
    d.绝热容器内温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9.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甲乙两个原电池装置。

    (1)如图甲,a和b用导线连接,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溶液中SO42-移向______(填“Cu”或“Fe”)极。
    (2)如图乙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中,负极材料是_____。正极上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若消耗负极5.4g,则放出气体______mol。
    (3)将反应Cu + Fe2(SO4)3=2FeSO4 + CuSO4设计成盐桥电池并画图____________

    (4)依据Ba(OH)2·8H2O与NH4Cl晶体的反应原理设计原电池,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 (1). 2H++2e-=H2↑ (2). Fe (3). Al (4). 产生气泡 (5). Al-3e- +4OH-=AlO2- + 2H2O (6). 0.3 (7). (8). 否,因为此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分析】
    (1)甲装置中,a和b用导线连接,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电子由铁电极经导线流向铜电极;
    (2)乙装置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构成原电池,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镁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
    (3)设计原电池要满足原电池的组成条件;
    (4)原电池反应必须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1)甲装置中,a和b用导线连接,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溶液中SO42-移向铁电极;
    (2)乙装置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构成原电池,铝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 +4OH-=AlO2- + 2H2O;镁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可以观察到产生气泡;由反应总方程式可知:2Al3H2,5.4g Al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能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0.3mol;
    (3)将反应Cu + Fe2(SO4)3=2FeSO4 + CuSO4设计成盐桥电池需要Cu作负极,铜电极烧杯中电解质为CuSO4,可用惰性电极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形成闭合回路,装置图为:;
    (4)原电池反应必须是自发进行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
    【点睛】明确原电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电池反应式中得失电子的物质选取负极材料和电解质,知道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20.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25 ℃时,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得到pH为11的溶液,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由水电离出的c(OH-)=________mol·L-1。
    (2)电离常数是衡量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强弱的物理量。已知:
    化学式
    电离常数(25 ℃)
    HCN
    K=4.9×10-10
    CH3COOH
    K=1.8×10-5
    H2CO3
    K1=43×10-7、K2=5.6×10-11

    ①25 ℃时,有等pH的a.NaCN溶液、b.Na2CO3溶液和c.CH3COONa溶液,三溶液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 b c表示)
    ②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室温时,向100mL 0.1mol/L 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 NaOH溶液,得到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 (2). 10-3 (3). c > a > b (4). NaCN + CO2 + H2O = NaHCO3+ HCN (5). a (6). c(Na+)>c(SO42-) > c(NH4+) > c(H+) = c(OH+)
    【解析】
    【分析】
    (1)碳酸钠溶液中因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中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2)①根据酸的电离常数进行分析判断,电离常数越大,对应盐的水解程度越小,溶液的浓度越大;
    ②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的酸性越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酸性:H2CO3>HCN>HCO3−,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HCN和碳酸氢钠,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点恰好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和硫酸钠,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时pH=7,相对于a点NaOH稍过量,抑制NH4+的水解。
    【详解】(1)碳酸钠溶液中因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碳酸根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其pH=11,则c(OH−)=10-3mol/L,全部由水电离产生,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10-3;
    (2)①根据图表数据分析,电离常数:醋酸>HCN>碳酸氢根离子,所以等pH的NaCN溶液、Na2CO3溶液、CH3COONa溶液水解程度为:Na2CO3溶液>NaCN溶液>CH3COONa溶液,故溶液的浓度为:CH3COONa溶液>NaCN溶液>Na2CO3溶液,故答案为:c>a>b;
    ②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大小可知酸性:H2CO3>HCN>HCO3−,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生成HCN和碳酸氢钠,不能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N+CO2+H2O =NaHCO3+HCN,故答案为:NaCN+CO2+H2O =NaHCO3+HCN;
    (3)图中a、b、c、d四个点,只有a点恰好生成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和硫酸钠,铵根离子浓度最大,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则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a;b点pH=7,相对于a点NaOH稍过量,抑制NH4+的水解,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Na+)>c(SO42-) > c(NH4+) > c(H+) = c(OH+),故答案为:a;c(Na+)>c(SO42-) > c(NH4+) > c(H+) = c(OH+)。
    21.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电化学相关知识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将开关K与a连接,则乙为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开关K与b连接,则乙________极,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实验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溶液中Na+向甲极移动
    B.从甲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C.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盐酸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相同条件下,电解一段时间后,甲电极和乙电极上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一定相等
    (4)该研究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实验二结束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发现________(填“甲”或“乙”)极附近变红。若标准状况下乙电极产生22.4mL气体,剩余溶液体积为200mL,则该溶液的pH为_____。
    【答案】 (1). 负 (2). Fe -2e- = Fe2+ (3). 阴 (4). 2Cl- + 2H2O Cl2↑+ H2↑+ 2OH- (5). B (6). 乙 (7). 12
    【解析】
    【分析】
    (1)若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则形成原电池反应,为铁的吸氧腐蚀;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形成电解池装置,石墨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3)A.溶液中Na+向阴极移动;
    B.石墨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氯气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
    C.由总的反应2Cl−+2H2O=2OH−+H2↑+Cl2↑,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加适量HCl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
    D.只有氯化钠足量,反应一段时间后,甲电极和乙电极上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
    (4)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形成电解池装置,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颜色会变红,根据产生氢气的量计算溶液中的OH-的浓度,进而算出溶液的pH。
    【详解】(1)开始时开关K与a连接,是原电池,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极方程式为Fe−2e−=Fe2+,故答案为:负;Fe−2e−=Fe2+;
    (2)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形成电解池装置,石墨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受到保护,这种保护方式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总的离子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H2OCl2↑+H2↑+2OH-;故答案为:2Cl-+2H2OCl2↑+H2↑+2OH-;
    (3)A.溶液中Na+向阴极移动,所以向乙极移动,故A错误;
    B.石墨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氯气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所以从甲极处逸出的气体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故B正确;
    C.由总的反应2Cl-+2H2OCl2↑+H2↑+2OH-,可知如果阴极持续是氯离子放电,反应一段时间后通入适量HCl气体可恢复到电解前电解质的浓度,故C错误;
    D.只有氯化钠足量,反应一段时间后,甲电极和乙电极上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相等,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若开始时开关K与b连接,形成电解池装置,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颜色会变红,产生22.4mLH2,物质的量为=0.001mol,根据2Cl-+2H2OCl2↑+H2↑+2OH-可知溶液中的n(OH-)=0.002mol,c(OH-)==0.01mol/L,根据c(OH-)c(H+)=10-14得c(H+)=10-12mol/L,溶液的pH=12;故答案为:乙;12。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