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生物】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生物】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01
    【生物】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02
    【生物】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二(9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白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或组织液或淋巴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白细胞运动性很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多分布于血浆、淋巴,也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因此其内环境是血浆或组织液或淋巴;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内与淋巴液直接接触,外与组织液直接接触,因此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故选:C。

    2.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葡萄糖 B. 血红蛋白
    C. 呼吸酶 D. 脱氧核糖核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葡萄糖可以存在內环境中,属于內环境的成分,A正确;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只存在于红细胞内,不能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因此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呼吸氧化酶为胞内酶,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脱氧核糖核酸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

    3. 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 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
    C. 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 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答案】D
    【解析】
    【详解】A、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A正确;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B正确;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C正确;
    D、淋巴只能来自于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不能再渗回组织液,D错误。
    故选:D。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内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B.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C. 激素与受体的结合都发生在内环境中
    D.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也发生在内环境中
    【答案】B
    【解析】
    【详解】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生活的人体内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A错误.
    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B正确.
    激素与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膜上或者细胞内,C错误.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中,D错误.

    5.输液时常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剂来输送药物,主要原因是 (  )
    A. 为患者补充水分 B. 为患者补充无机盐
    C. 保持细胞外液的酸碱度 D. 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
    【答案】D
    【解析】
    【详解】人体细胞生存的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当于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故输液时常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剂来输送药物,主要原因是维持内环境中的渗透压,D正确,故选D。

    6.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分( )
    A. 降低、CO2、Na2CO3 B. 降低、乳酸、NaHCO3
    C. 升高、CO2、H2CO3 D. 升高、乳酸、NaHCO3
    【答案】B
    【解析】
    【详解】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骨骼肌通过无氧呼吸作用产生乳酸,会导致血液pH降低,但是人体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H2C03/NaHC03等)可以与之发生反应,维持pH的相对稳定。如乳酸增多就会与缓冲对中的NaHC03发生反应,维持pH的相对稳定,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 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外液
    B. 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D. 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之间也可以相互转换,所以②是血浆、④是组织液、⑤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淋巴可以汇入血浆,所以③是淋巴;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所以①是细胞外液。所以图中①~⑤的名称依次是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正确。
    故选:C。

    8. 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
    A. 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 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 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 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答案】A
    【解析】
    【详解】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A正确;
    B、毛细血管破裂与淋巴外渗关系不大,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会是组织液减少,与题干信息矛盾,B错误;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不会出现组织水肿,与题干信息矛盾,C错误;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不会使局部组织液减少,再有不会造成“某处皮下青紫”,与题干信息矛盾,D错误。
    故选:A。

    9.通常情况下,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CO2的浓度依次为( )
    A.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CO2是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因此细胞内液中CO2浓度最高;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再扩散到血浆中,即血浆中的CO2的浓度最低。因此,CO2的浓度依次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D正确。故选:D。

    10. 组织液大量积累在组织间隙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 毛细淋巴管阻塞
    C. 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D. 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减少,使血浆中的水进入组织液,引起水肿,A正确;毛细淋巴管阻塞使组织液不能转化为淋巴,引起水肿,B正确;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吸水,引起水肿,C正确;食物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机体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不会引起组织水肿,D错误。

    11.血浆中的水来自( )
    A. 组织液 B. 血浆、消化道
    C. 淋巴 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答案】D
    【解析】
    【详解】A、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但是这只是一方面,不全面,A错误;
    B、消化道的水分可以经过吸收而进入血浆中,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消化道,但这也只是一方面,不全面,B错误;
    C、由于淋巴可以回流到血浆中去,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淋巴,同样这也是一方面,不全面,C错误;
    D、由A、B、C的分析可知,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消化道和淋巴,D正确。
    故选:D。

    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各组成成分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血浆中的有些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同时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
    故选:C。

    13. 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几层磷脂分子 ( )
    A. 3 B. 5 C. 6 D. 10
    【答案】D
    【解析】
    【详解】
    大气中氧气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红细胞膜进入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结合,共穿过5层细胞膜,10层磷脂分子。故选:D。

    14.松花江流域出现特大洪水时,抗洪官兵在抗洪中出大力流大汗,ロ渴难耐时,内环境渗透压变化情况及应对措施分别是( )
    A. 渗透压不变;补充葡萄糖溶液恢复体力
    B. 渗透压升高;大量补充清水
    C. 渗透压降低;补充生理盐水
    D. 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
    【答案】D
    【解析】
    【详解】抗洪官兵在抗洪中出大力流大汗,口渴难耐,说明失去大量的水和失去了部分无机盐。若人在大量出汗后感觉到口渴是失去水大于盐的比例。因此官兵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D正确。故选:D。

    15.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B.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C.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正确;
    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会保持动态平衡,而不是恒定不变的,错误;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共同参与,正确;
    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正确。
    故选B。

    16.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
    A. 是在神经、体液与免疫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 内环境的成分和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C. 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D. 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答案】B
    【解析】
    【详解】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B正确。故选:B。

    17. 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 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 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 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 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答案】D
    【解析】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B项正确;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C项正确;由于细胞代谢的不断进行,机体细胞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D项错误。

    18. 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大量增加而pH基本不变。对此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体系
    B. 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弱酸H2CO3
    C. H2CO3分解成CO2可经呼吸系统排出
    D.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A、血浆的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是一种缓冲溶液,血液中存在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物质,称为缓冲对,如H2CO3 /NaHCO3等,A正确;
    B、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B正确;
    C、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C正确;
    D、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而不是马上被稀释或被彻底分解,D错误。

    19.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pH,不需神经系统的参与
    B. 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水等
    C. 只有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才会遭到破坏
    D. 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需要神经系统的参与,A错误;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水等,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
    C、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此外外界环境也可能会导致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C错误;
    D、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需要免疫系统参与,D错误。
    故选:B。

    20.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 寒冷时出现寒战
    B. 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 体内有轻微病原体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增多
    D. 口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寒战是竖毛肌收缩增加机体的产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而并非失调,A错误;
    B、从平原到高原,外界环境的改变超过了正常的自我调节能力,有的人出现水肿,B正确;
    C、体内有轻微病原体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增多,这样可以清除病原微生物,维持稳态,并非失调,C错误;
    D、口渴时,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平衡,并非失调,D错误。
    故选:B。

    21.利用教材中的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有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
    B. 生物材料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的调节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
    C. 若只用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对酸碱物质具有缓冲作用
    D. 若只用自来水和生物材料作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中有类似缓冲液中的缓冲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通过比较该实验的几条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缓冲物质,能够维持pH的相对稳定,A正确;
    B、离体的生物实验材料不能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pH稳定,B错误;
    C、若只用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对酸碱物质具有缓冲作用,应再加用自来水的对照实验,C正确;
    D、若只用自来水和生物材料作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中有类似缓冲液中的缓冲物质,应再加用缓冲液的对照实验,D正确。
    故选:B。

    22.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②人吃酸性食品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
    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
    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⑤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
    A. ①②④⑤ B. ②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⑤
    【答案】D
    【解析】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的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①错误;人体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吃酸性食品后,体内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PH不会有大的变化,②错误;人体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7℃左右,一天中会在37℃左右波动,不会一直不变,③错误;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④正确;严重腹泻、呕吐时,会造成在失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的无机盐,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淡盐水,⑤错误。故答案选D。

    23.如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模式图,图中1、2、3、4分别是( )

    A. 循环、呼吸、泌尿、消化
    B. 消化、循环、泌尿、呼吸
    C. 呼吸、泌尿、循环、消化
    D. 消化、循环、呼吸、泌尿
    【答案】B
    【解析】
    【详解】呼吸系统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4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可排出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所以3是泌尿系统;循环系统与另三大系统相联系,故2是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所以1是消化系统。
    故选:B。

    24.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 )
    A.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B. 细胞内酶活性正常发挥
    C. 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
    D. 体液中大量缓冲物质的存在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A正确;
    B、内环境稳态能保持细胞内酶活性正常发挥,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B错误;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处于动态平衡,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C错误;
    D、体液存在大量的缓冲物质可以维持pH的相对稳定,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实质,D错误。
    故选:A。

    25.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起对照作用的是清水组和缓冲液组
    B. 所得结果不合理的是清水组
    C. 该实验结果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
    D. 图中的结果表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强于血浆组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本实验探究的是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所以血浆组为实验组,清水组和缓冲液组为对照组,A项正确;
    B、加入HCl后,清水组的pH应该降低,所以图中清水组的结果不合理,B项正确;
    C、从坐标曲线可以看出,当加入的HCl达到一定量后,无论是血浆组还是缓冲液组,都不能继续维持pH的相对稳定,说明血浆组缓冲物质的缓冲能力是有限的,C项正确;
    D、据图可知,缓冲液组的曲线比血浆组先下降,说明缓冲液组维持pH稳定的能力低于血浆组,D项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 内容:

    (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①】_______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最后由大肠排出的是【②】________。
    (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③】________,排出【④】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_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_系统的参与。
    (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⑥】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⑤】_____________才能完成。
    【答案】 (1). 消化 (2). 未被吸收的物质 (3). 氧气 (4). 二氧化碳 (5). 呼吸 (6). 循环 (7). 有机废物、水和无机盐 (8). 内环境
    【解析】
    【详解】(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①]消化系统消化吸收才能进入循环系统;由大肠排出的是[②]未被吸收的物质。
    (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③]氧气,排出[④]二氧化碳和少量水;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参与。
    (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⑥]尿素、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
    (4)[⑤]内环境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人体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内环境才能完成。

    27.流感病毒会引起机体发烧,鼻塞等症状,有人在刚有点发烧时就服用扑热息痛药,使体温迅速下降。
    (1)医生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因为一定限度发热是机体的良性反应,是人体_________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稳态的集中体现。
    (2)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可将大剂量药物送到全身细胞。请写出下图中4处内环境成分的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__、D_______
    【答案】 (1). 神经-体液-免疫 (2). A组织液、 (3). B血浆 (4). C淋巴 (5). D组织液(BC顺序可调换)
    【解析】
    【详解】(1)流感病毒引起的机体发烧、鼻塞等症状是内环境维持稳态的一种表现,主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
    (2)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A组织液,组织液可以渗透进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分别形成B血浆和C淋巴(BC顺序可调换),然后汇集进入静脉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然后进入D组织液,从而到达全身组织细胞。

    28.根据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某奶牛场为提高产奶量,给奶牛饲喂了大量的某种精饲料后,奶牛瘤胃发酵产酸过多,引起机体血液pH低于正常值,且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产酸过多使pH难以恢复的原因是:
    ⑴____________________。pH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起_______作用的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pH维持在正常水平。机体的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主要包括血浆、_______、____________。
    ⑵环境的剧烈变化或惊吓会导致奶牛机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从而使产奶量下降,在这个过程中机体的调节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调节。
    【答案】超过了内环境维持稳态的能力 缓冲 机体内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组织液 淋巴 神经和体液
    【解析】
    【详解】(1)任何动物的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都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限度,生物就会出现相应的疾病。对血浆pH的维持也具有一定的限度,否则pH低于正常值会引起酸中毒,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缓冲物质,以利于奶牛内环境的pH维持在正常水平。内环境是指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环境(液体环境),主要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主要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
    (2)受到惊吓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同时,肾上腺素发挥作用,调节生命活动属于激素调节。

    29.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_______(填标号)。
    (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层膜才能被①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②③ (2). 自由扩散 (3). 6 (4). 三 (5). 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③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解析】
    【详解】(1)据图示可知,该图表示体内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毛细血管内部为血浆,外面为组织液,故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②血浆,③组织液。
    (2)氧气是小分子,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氧气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和还原态氢结合生成水,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被细胞①利用,需要经过一层红细胞膜,一层毛细血管管壁细胞(2层细胞膜),一层组织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故至少6层生物膜才能被细胞①利用,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还原氢反应形成水。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由于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即为组织液,但由于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故血浆和组织液的区别为②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③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0.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问题。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乳酸、pH试剂。
    (二)实验流程
    序号
    A组
    B组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1号试管
    2号试管
    3号试管

    缓冲液
    血浆

    缓冲液
    血浆

    滴加等量的Na2CO3


    记录结果
    记录结果
    预测结果

    结论

    (1)步骤①中向1号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向B组3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蒸馏水 (2). 等量乳酸 (3). 1试管pH明显升高,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 1试管pH明显降低,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 (5). 蒸馏水不具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通过分析实验的过程、目的和原理,再结合题意作答。
    (1)实验步骤:
    ①取材随机均分为几组,编号:设计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
    ②不同组自变量的处理:本实验中要使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用家兔的血浆与缓冲液进行对照,以证明血浆维持pH的恒定是类似于缓冲溶液的。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再依次滴入等量乳酸,测量pH并记录入表。
    (2)③滴加等量的上述物质之后,开始滴加对pH值有影响的物质,比如Na2CO3或者乳酸。一定时间后测量pH值并记录
    (3)若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则缓冲溶液和血浆均能维持pH相对稳定,因此A组和B组的实验现象应该均为:1试管pH变化明显,2、3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本实验中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作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