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甘肃省武威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甘肃省武威市一中2019-2020学年
高二10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性激素、胃蛋白酶、纤维素和DNA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
A. C、H、O、N B. C、H、O
C. C、H、O、N、P D. C、H、O、N、P、S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性激素为固醇类,组成元素有C、H、O,胃蛋白酶为蛋白质,组成元素有C、H、O、N,纤维素为糖类,组成元素有C、H、O,DNA组成元素为C、H、O、N、P,故他们都含有的元素是C、H、O.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组成元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将艾滋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 )
A. C、H、O、N、P等元素 B. 核糖、磷酸、4种含氮碱基
C. 4种核糖核苷酸 D. 5种碱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该病毒是逆转录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会造成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详解】RNA彻底水解的产物是磷酸、核糖和A、U、C、G四种含氮碱基。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每个活细胞中均有叶绿体和大的液泡
B. 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但无线粒体
C. 根毛细胞中有线粒体和纺锤体
D. 高等植物细胞都无中心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相关。
【详解】A、植物根尖分生区不含叶绿体和大的液泡,A错误;
B、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和线粒体,B错误;
C、根毛细胞中有线粒体,但由于该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故不能形成纺锤体,C错误;
D、高等植物细胞都无中心体,中心体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D正确。
故选D。
4. 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本一致 ②各种生物体的核酸都相同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相同 ④各种生物的蛋白质都相同
⑤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相同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解:①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种类基本相同,①正确.
②核酸包括DNA和RNA,有的病毒只有DNA、有的病毒只有RNA,细胞类生物既有DNA也有RNA,②错误
③构成核酸的碱基相同,都是A、G、C、T、U,③正确.
④各种生物蛋白质是不同的,由于基因不同,所以指导合成的蛋白质不同,④错误.
⑤生物体内都含有很多种蛋白质,组成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有20种,⑤正确.
生物界在基本组成上的高度一致性表现在①③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界的统一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构成核酸的碱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等的一致性.
5.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Mn2+能使硝酸还原酶激活,缺乏Mn2+的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Mn2+
A. 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 对维持和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内无机盐离子的功能,要求考生识记无机盐离子的功能,并能根据所学的无机盐离子功能分析相关实例。
根据题意,“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Mn2+能使硝酸还原酶激活,缺乏Mn2+的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说明Mn2+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正确;此实例不能说明Mn2+对维持酸碱平衡、维持细胞形态、维持和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等有重要作用,ABD错误。
6. 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 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答案】D
【解析】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明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但这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A错误;细胞学说没有说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B错误;细胞学说表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但没有揭示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C错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说明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名师点睛】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7. 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 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 结构①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D. 结构①~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答案】C
【解析】
8.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 ,一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
A. 5、9、4、1 B. 4、8、5、1
C. 5、8、4、1 D. 4、9、4、1
【答案】A
【解析】
氨基酸的基本结构中有C原子2个,O原子2个,H原子4个,N原子1个,又因为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所以一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依次是5个、9个、4个和1个,故选A。
【点睛】氨基酸的结构中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有一个氨基和羧基链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计算氨基酸中每个元素的数量应该将基本结构中该元素的数量与R基团该元素的数量相加。
9.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利用PI鉴别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 )
A.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不同 B. 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C.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成分含量不同 D. 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答案】D
【解析】
【详解】A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和成分含量都是相同,AC错误;
B、染色剂PI对于活细胞来说是有害物质,细胞不会吸收,也不会分解,B错误;
D、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阻止对细胞有害的染色剂PI的进入,D正确。
故选D。
【点睛】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PI无法通过活细胞膜,活细胞核不被染色,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PI可以通过活细胞膜,细胞核被染色,说明活细胞的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10. 下图为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
A. 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B. 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C. 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 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答案】D
【解析】
从①②③④结构上可以看出,这四结构分别是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和核膜。
11.下图表示细胞中的5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种有机物,下列列出这5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A. ①一⑤: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 ①一⑤: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
C. ①一⑤:酶、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
D. ①一⑤: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选项中这些物质之间的关系: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有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详解】A、②是脂质,④是蛋白质,如果③代表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者RNA,所以③代表酶不合适,A错误;
B、维生素有脂溶性的维生素,也有水溶性的维生素,所以①维生素部分属于②脂质,③性激素属于脂质,④有些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⑤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B正确;
C、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只有少数的酶是RNA,所以①代表酶,②代表蛋白质,其中①的椭圆绝大部分应该在②内,C错误;
D、③维生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④,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需要抓住三点:一是维生素中部分为脂质,不属于蛋白质;二是酶中绝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为RNA;三是激素中部分为蛋白质,部分属于脂质,部分属于其他类别。
12. 如图是从某生物组织分离出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有细胞壁和液泡,没有中心体
B. 如果要进行细胞融合实验,首先需要对①细胞壁进行处理;细胞融合后,在此结构恢复过程中起作用的细胞器是⑨高尔基体
C. 如果将某抗虫基因导入该细胞,可考虑将抗虫基因导入该细胞的⑥染色体和⑩线粒体中。
D. 大肠杆菌与该细胞结构最主要的不同是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它细胞结构都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该细胞中有有细胞壁和大液泡,但没有中心体,由此判断该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A项正确;⑨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①细胞壁阻碍了细胞间的融合,所以,在进行细胞融合实验时,首先用酶解法去除①细胞壁,融合后的细胞再生出细胞壁,起作用的细胞器是⑨高尔基体,B项正确;该细胞的DNA分布在⑥染色体和⑩线粒体中,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真核生物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所以,如果将某抗虫基因(目的基因)导入该细胞,可考虑将抗虫基因导入该细胞的⑥染色体和⑩线粒体中,C项正确;大肠杆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原核细胞除了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外,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液泡等复杂的细胞器,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基因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图文转换能力。
13.下面是一个研究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功能的经典实验图解。1965—1967年,Jamieson和Palade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在图中的1、2、3、4、5、6、7部位。则下列物质中可用此过程表示的是( )
A. 胰蛋白酶
B. 雄激素
C. 呼吸酶
D. 血红蛋白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①核糖体,②内质网,③囊泡,④高尔基体,⑤囊泡,⑥细胞膜,⑦细胞外。故该过程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
【详解】A、胰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会经过图中所示过程,A正确;
B、雄激素是性激素,合成场所是内质网,不是图中的核糖体,B错误;
C、呼吸酶是胞内蛋白,不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处理,C错误;
D、血红蛋白是胞内蛋白,不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处理,D错误。
故选A。
14.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充满视野的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细胞数为( )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放大倍数与细胞数成反比,且放大的是长度不是面积,面积是长度的平方,64/16等于4,故本题选B。
考点:显微镜用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放大的倍数为长度。
15.下列属于细胞核功能的一组是( )
①遗传信息库 ②细胞代谢的中心③遗传的控制中心 ④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详解】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①正确;
②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②错误;
③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③正确;
④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④正确。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6.据图所示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化合物中有_____个氨基和_____个羧基。
(2)该化合物中有______种氨基酸构成,形成这种不同氨基酸的的基团编号是_______。
(3)该化合物是由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个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做__________。
(4)该化合物中的肽键,编号是_______,该化合物属于________。
(5)该化合物水解时被破坏的是_________键。
【答案】 (1). 2 (2). 2 (3). 3 (4). b d g (5). 3 (6). 2 (7). 脱水缩合 (8). c e (9). 三肽 (10). 肽键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图中ce表示肽键,共有2个肽键,3个氨基酸,bdg表示R基,a表示氨基,f表示羧基。
【详解】(1)该化合物由3个氨基酸组成,第2位氨基酸上的R基中含有氨基,第三位氨基酸的R基含有羧基,故该化合物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
(2)该化合物右3个氨基酸组成,R基各不相同,故有3种氨基酸构成,不同氨基酸的不同之处在于R基不同,对应bdg。
(3)该化合物是由3个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失去2个分子的水而形成的。
(4)ce表示肽键,该化合物由3个氨基酸组成,故为三肽。
(5)该化合物水解时被破坏的是肽键。
【点睛】蛋白质或多肽中R基数目=肽链数目+R基中氨基的数目。
17.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蓝藻②酵母菌(真菌) ③变形虫④松树⑤小麦⑥大肠杆菌 ⑦艾滋病病毒⑧肺炎双球菌
(1)具有核膜的一组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2)含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的一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4)⑤和⑥在细胞结构最根本的区别是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和⑦的区别是后者_______________,⑥、⑦、⑧三种生物都具有的结构或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具有相似的细胞结构,即__________。
【答案】 (1). ②③④⑤ (2). ①⑥⑧ (3). ①④⑤ (4). 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5). 不具有细胞结构 (6). RNA(核酸)、蛋白质 (7). 细胞膜 细胞质
【解析】
【分析】
①蓝藻是原核生物;②酵母菌(真菌)是真核生物;③变形虫是真核生物;④松树是真核生物;⑤小麦是真核生物;⑥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⑦艾滋病病毒是病毒;⑧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
【详解】(1)具有核膜即属于真核生物的有②酵母菌、③变形虫、④松树、⑤小麦。
(2)含有核糖体,但无染色体的生物即原核生物有①蓝藻、⑥大肠杆菌、⑧肺炎双球菌。
(3)④松树、⑤小麦含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①蓝藻含有光合色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4)⑤小麦是真核生物,⑥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二者的根本区别是前者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⑥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⑦艾滋病病毒是病毒,二者的区别是后者无细胞结构。⑥、⑦、⑧三种生物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
【点睛】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生物与病毒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
18.根据“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实验原理是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______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鉴定成熟梨果内存在还原性糖所用到的试剂是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可溶性糖中的还原性糖如_____发生反应,形成___色沉淀。
(3)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所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4)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先向试管内注入2mL黄豆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为什么只加3~4滴双缩脲试剂B而不能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鉴定蛋清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为何要充分稀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实验用的生物组织材料必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的。
【答案】 (1). 颜色 (2). 斐林试剂 (3). 葡萄糖、果糖 (4). 砖红色 (5). 苏丹Ⅲ染液 (6). 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CuSO4在碱性环境中产生大量蓝色Cu(OH)2沉淀,会遮掩所产生的紫色 (7). 如果蛋清液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黏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容易涮洗干净 (8). 无色或白色
【解析】
【分析】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详解】(1)“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原理是根据生物组织中的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某种有机物的存在。
(2)鉴定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可以与还原糖(葡萄糖、果糖等)发生砖红色反应。
(3)可以用苏丹Ⅲ染液鉴定花生子叶中存在脂肪,会出现橘黄色。
(4)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若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CuSO4在碱性环境中产生大量蓝色Cu(OH)2沉淀,会遮掩所产生的紫色,故只加3~4滴双缩脲试剂B而不能过量。
(5)鉴定蛋清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如果蛋清液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黏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容易涮洗干净,故需要充分稀释。
(6)此实验用的生物组织材料必须是无色或白色的,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点睛】本实验均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来判断有无相关的化合物,故应该选择无色或白色的实验材料,避免干扰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