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
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B—11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 下列有关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能可以转变成为热能、电能等B.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用实验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C.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D. 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能量可设计为原电池转化为电能2. 已知:H2(g)+F2(g) =2HF(g) 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g)与1 mol F2(g)的能量总和小于2 mol HF(g)的能量B. 1 mol H2(g)与1 mol F2(g)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大于270 kJC.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D. 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可用下图来表示3.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 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 kJ·mol-1,则:CH4(g)+2O2(g)=CO2(g)+2H2O(g) ΔH<-890.3 kJ·mol-1C. 已知:500 ℃、30 MPa下,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D.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566.0kJ/mol4.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CH3COOH(l)+2O2(g) =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1(2)C(s)+ O2(g) =CO2(g) △H2=-393.5 kJ•mol-1(3)H2 (g) +1/2O2 (g) =H2O(l) △H3=-285.8kJ·mol-1则反应2C(s)+2H2 (g) +O2(g) =CH3COOH(l)的△H为( )A. -488.3 kJ·mol-1 B. -244.15 kJ·mol-1C. +488.3 kJ·mol-1 D. +244.15 kJ·mol-15. 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 (s) + 3O2 (g) = 2Al2O3 (s) △H = -2800 kJ/mol4Al (s) + 2O3 (g) = 2Al2O3 (s) △H = -3100kJ/mol。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O2比O3稳定,由O2变O3 为放热反应B.O3比O2稳定,由O2变O3 为吸热反应C.等质量的O2与O3分别与足量的可燃物充分反应,后者释放的能量更多D.将O2转化为O3的过程是物理变化6. 如图所示的装置用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两极均滴酚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电极附近溶液酸性减弱 B. a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 b电极附近酚酞变红 D. b电极上有黄绿色气体产生7. 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B.铁片质量逐渐减少,碳棒上有气泡产生C.电流由铁片经导线沿外电路流向碳棒D.该装置总的化学反应为Fe+H2SO4=FeSO4+H2↑8. 下列事实不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 )A. 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B. 铁被钝化处理后不易腐蚀C.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CuSO4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D. 烧过菜的铁锅加入清水放置,出现红棕色的锈斑9.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当X、Y选用不同材料时,可将电解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氯碱工业中,X、Y均为石墨,X附近能得到氢氧化钠B. 铜的精炼中,X是纯铜,Y是粗铜,Z是CuSO4C. 电镀工业中,X是待镀金属,Y是镀层金属D.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中,Y是待保护金属10. 如图所示是一种新近开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它以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为固体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传导氧离子 (O2-),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易于吸附气体B.有H2放电的b极为电池的负极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b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2H2-4e-+2O2-=2H2O11. 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有关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Li+FeS=Li2S+FeB.Li﹣Al在电池中作为负极材料,该材料中Li的化合价为+1价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D.充电时,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Li2S+Fe﹣2e﹣=2Li++FeS12. 氨硼烷(NH3·BH3)电池可在常温下工作,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NH3·BH3+ 3H2O2= NH4BO2+ 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B.正极的反应式为:H2O2+ 2H++2e-=2H2OC.电池工作时,BO2—通过质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D.消耗3.lg氨硼烷,理论上转移0.2mol电子13.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另一纯净物(方括号内),一定不能使溶液恢复的是( )A.AgNO3 [Ag2O] B.CuCl2 [CuCl2]C.NaOH [NaOH] D.CuSO4 [Cu(OH)2]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物质的量增加的反应,△S为正值D.2CO(g)=2C(s)+O2(g) 已知△H>0,则一定不能自发进行15. 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B.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C. 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D.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16.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17. 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mA(g)+nB(g)pC(g)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3,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5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的体积分数增加 B. A的转化率降低C.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m+n>p18. 对反应N2O4(g)2NO2(g);△H>0,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B.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D.B、C两点NO2的体积分数相同,所以平衡常数也相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6分)19.(12分)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一般可采用如下方法来合成甲醇:(1)用CO2生产甲醇。已知:CO2(g)+3H2(g)═CH3OH(g)+H2O(l) △H=﹣akJ•mol﹣1;2H2(g)+O2(g)═2H2O(l) △H=﹣b kJ•mol﹣1;则表示CH3OH(g)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用CO生产甲醇。已知:CO(g)+2H2(g) CH3OH(g),下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 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__0(填“>”、“<”或“=”)。② 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K2 (填 “>”、“<”或“=”)。③ 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______。A. 升高温度 B. 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C.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 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3)甲醇(CH3OH)可以用作燃料电池,该电池是采用铂或碳化钨作为电极催化剂,在稀硫酸电解液中直接加入纯化后的甲醇,同时向一个电极通入空气。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20.(14分)Ⅰ.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电动汽车上用的铅蓄电池是以一组充满海绵状态铜的铅板和另一组结构相似的充满二氧化铅的铅板组成,用H2SO4作电解液。放电时总反应为:Pb + PbO2 + 2H2SO4 = 2PbSO4 + 2H2O(1)写出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铅蓄电池放电时,溶液的pH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外电路上有0.5mol电子通过时,溶液中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3)放电完后,对该电池进行充电,在连接电源的负极一端生成________。(填“Pb”或“PbO2”)Ⅱ.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常用于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g)+CO(g)COCl2(g) △H < 0制备。下图为实验研究过程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4)0~6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 ;(5)该反应第一次达平衡时的平衡常数为 ,10min改变的条件是 。21.(12分)CO2经过催化氢化合成低碳烯烃.其合成乙烯的反应为2CO2(g)+6H2(g)CH2=CH2(g)+4H2O(g)△H,已知几种化学键键能如下表所示:(CO2的结构式:O=C=O)物质H-HC=OC=CC-HH-O能量/kJ•mol-1436745615413463则△H= 。(2)工业上常用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2:1。①气体甲的化学式 。②a极与电源的 (填“正极”或“负极”)相连,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③离子交换膜d为 (填“阴离子”或“阳离子”)交换膜。④产物丙为 溶液。22. (8分)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Ⅰ.脱碳: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8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2(g)+4H2(g) CH4(g)+2H2O(g)(1)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2)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__。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b、CO2和H2的体积分数比为1﹕4c、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e、1mol CO2生成的同时有4mol H-H键断裂Ⅱ.脱硝:(3)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其它无毒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4)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2(g) 2NO(g)+O2(g)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___。A.容器甲中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8B.容器乙中起始时反应正向进行C.达到平衡时,容器丙中 >1D.达到平衡时,容器甲与容器丙中的总压强之比为16∶17容器编号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c(NO2)c(NO)c(O2)c(O2)甲0.6000.2乙0.30.50.2 丙00.50.35
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 共5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题号123456789选项DBDACCCBD题号101112131415161718选项CABCDBDBC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6分)19.( 每空2分,共12分)(1)2CH3OH(g)+3O2(g) =2CO2 (g)+4H2O(l) ΔH = + (2a -3b) kJ·mol-1(2)① < ② > ③ B(3)2CH3OH -12e-+2H2O=2CO2+12H+ 3O2 + 12H+ + 12e- =6H2O20.(( 每空2分,共14分)Ⅰ.(1)Pb -2e- + SO42- = PbSO4 (2)增大 0.5mol (3)PbⅡ.(4)0.15 mol·L-1·min-1 (5) 30 L·mol -1(无单位也给2分) 升高温度21.( 每空2分,共12分)(1)-375kJ·mol-1(2)①H2 ②负极 2H2O +2e- = H2↑ + 2OH- ③阴离子 ④NaOH22.( 每空2分,共8分)Ⅰ(1)低温 (2)a、eⅡ(3) (没有催化剂扣1分)(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