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贵州省正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74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贵州省正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74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贵州省正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7674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贵州省正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贵州省正安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6小题,每小题2.0分,共52分)
1.若某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五周期第ⅢB族
B. 该元素位于s区
C. 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 该元素原子的N能层上共有8个电子
2.下列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中,正确的是( )
A. 3d94s2B. 3d44s2C. 3d104s0D. 3d84s2
3.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G.R.Kirchhoff)和本生(R.W.Bunsen)研究锂云母的某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他们研究的某谱是( )
A. 原子光谱B. 质谱C. 红外光谱D. 核磁共振谱
4.已知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1)dans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B.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d区
C. 该元素的族序数为a+b D.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5.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 Na+:1s22s22p6 B. F:1s22s22p5
C. Cl-:1s22s22p63s23p5 D. Mn:1s22s22p63s23p63d54s2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 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7.下列各组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K>Na>Li B. Na+>Mg2+>Al3+
C. Mg2+>Na+>F- D. Cl->F->F
8.X、Y、Z为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Y原子的M电子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Z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且Z原子的核外电子比Y原子少8个电子,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 )
A. XYZ4 B. X2YZ4 C. X2YZ3 D. X2Y2Z3
9.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
B. 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p能级
C. 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等于主族序数
D.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有可能超过最外层电子数
10.下列事实不能用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
A. 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但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 惰性气体一般难发生反应
C. 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D. F2比O2更容易与H2反应
11.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的极性(极性或非极性)皆相同的是( )
A. CO2和SO2 B. CH4和SiO2
C. BF3和NH3 D. HCl和HI
1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 CH3CH(CH3)2 B. CH3CH2OH
C. CH3CH2CHO D. CH3CHClCH2CH3
13.已知原子数和价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或分子结构相似,如SO3、NO都是平面三角形。那么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与SO42-有相似结构的是( )
A. PCl5 B. CCl4 C. NF3 D. N
14.下列各组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
A. N2O和NO2 B. O3和SO2
C. CH4和NH3 D. OH﹣和NH2﹣
15.物质的下列性质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 )
A. 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 K时为1.335 g/L,在297 K时为2.5 g/L
B.
C. 乙醚微溶于水,而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D. HF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HCl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
16.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杂化轨道全部参加形成化学键
B. 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
C. 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分子的结构可以用sp3杂化轨道解释
D. 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17.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
A. CH4 B. NH3 C. H2O D. CO2
18.当原子数目与电子数目分别相等的微粒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中都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 CH4和NH3 B. H2O和CO2
C. CO2和HCl D. H3O+和NH3
19.为了确定SbCl3、SbCl5是否为离子化合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SbCl3、SbCl5均为液体,说明SbCl3和SbCl5都是离子化合物
B. SbCl3、SbCl5的熔点依次为73.5 ℃、2.8 ℃。说明SbCl3、SbCl5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C. SbCl3、SbCl5溶液中,滴入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bCl3、SbCl5都是离子化合物
D. SbCl3、SbCl5的水溶液都可以导电。说明:SbCl3、SbCl5都是离子化合物
20.金属晶体具有延展性的原因是( )
A. 金属键很微弱
B. 金属键没有饱和性
C. 密堆积层的阳离子容易发生滑动,但不会破坏密堆积的排列方式,也不会破坏金属键
D. 金属阳离子之间存在斥力
21.二氧化硅晶体是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如图所示:
关于二氧化硅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SiO2晶体中Si—O键为2 mol
B. 二氧化硅晶体的分子式是SiO2
C. 晶体中Si、O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D. 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为8
22.氢是重要而洁净的能源。要利用氢气作为能源,必须解决好安全有效地储存氢气的问题。化学家研究出利用合金储存氢气的方法,其中镧(La)镍(Ni)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这种合金的晶体结构已经测定,其基本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则该合金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LaNi5 B. LaNiC. La4Ni24D. La7Ni12
23.下列物质中,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 水晶 B. 晶体硅 C. 金刚石 D. 干冰
24.下列关于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都可采取“紧密堆积”结构 B. 都含离子
C. 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D. 都能导电
25.碳化硅的一种晶体(SiC)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下列三种晶体:① 金刚石、②晶体硅、③ 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②①③
26.在40 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 800 K时,人们成功制得原子晶体干冰,其结构和性质与SiO2原子晶体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晶体干冰易汽化,可用作制冷剂
B. 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
C. 原子晶体干冰的硬度小,不能用作耐磨材料
D. 1 mol原子晶体干冰中含2 mol C—O键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48分)
27.如图是s能级和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试回答问题。
(1)s电子云轮廓图呈________形,每个s能级有________个原子轨道;p电子云轮廓图呈________状,每个p能级有________个原子轨道,其能量关系为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_电子;元素X的名称是____,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
(3)若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那么Y的元素符号应为________,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面是A~G七种元素的电子排布
试由上述元素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回答:
(1)写出四种常见的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 ,
(2)写出三种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___________,
(3)写出由极性键构成的直线形的三原子分子 ,
(4)写出由三原子以极性键构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三原子分子 ,
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种由三个原子组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_ ,
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一种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其电子式为 。
29.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1)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ⅠB族。Cu2+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________。
(3)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所有氧原子都采用sp3杂化
B.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和离子键
C.胆矾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氢键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4)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型,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u2O的熔点比Cu2S的________(填“高”或“低”),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30.已知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1~36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A,B,C,D为主族元素.A与另外四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同一主族.B和C同主族,D和E同周期;元素E是周期表中的第7列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D跟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其中B原子在晶胞内部)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电子排布式为 ;E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元素B与氮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NB3,其中N﹣B键的化学键类型为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判断NB3的空间构型为 ,NB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杂化.
(3)A,B形成的化合物A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C形成的化合物AC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但AB的沸点比AC高,其原因是 .
(4)从晶胞图可以得出:D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含有D元素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为 色,焰色反应的原理是 .
31.Q、R、X、Y、Z为前20号元素中的五种,Q的低价氧化物与X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与Q同族,Y和Z的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Z。
(1)Q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_____________晶体,俗名叫 ;
(2)R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它与X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是 ;
(3)X的常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 ;它的另一氢化物X2H4是一种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 ;
(4)Q分别与Y、Z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Q和Y形成的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该元素原子有5个能层,因此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由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可知该元素位于第ⅢB族,A项正确;由于其最后1个电子填充在了4d能级上,故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是一种金属元素,B、C、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根据电子填入轨道的能级顺序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A应为3d104s1;B应为3d54s1;C应为3d84s2。
3.【答案】C
【解析】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G.R.Kirchhoff)和本生(R.W.Bunsen)研究锂云母的红外光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铷的发现,是用光谱分析法研究分析物质元素成分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元素应为过渡金属元素,可能位于周期表的d区或ds区,其族序数不一定是a+b(如Cu),可能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四、五或六周期。
5.【答案】C
【解析】s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p能级最多容纳6个电子;电子总是从能量低的能层、能级开始排列,Cl-应是Cl原子得一个电子形成的稳定结构,所以Cl-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6。
6.【答案】A
【解析】3p2表示3p能级有2个电子,B不正确;能级序数相同时,无论电子层数为多少,轨道数均相同,但电子层序数越大,电子的能量越大,C、D不正确。
7.【答案】C
【解析】A项,同一主族原子半径从上到下越来越大;B项,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C项,与B项同理,应为Mg2+<Na+<F-;D项,Cl-比F-多一个电子层,Cl->F-,F-比F多一个电子,故半径大小F->F。
8.【答案】A
【解析】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为第ⅠA族元素,化合价为+1价,Y原子的M电子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或1s22s22p63s23p4,为Si元素或S元素,化合价为+4价或+6价;Z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且Z原子的核外电子比Y原子少8个电子,且Y和Z属于同一主族元素,所以Z元素是O元素,Y是S元素,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显-2价,Y显+4价或+6价,X显+1价。
9.【答案】B
【解析】第ⅠA族和第ⅡA族元素的电子最后填入的是s能级,第ⅢA~第ⅦA族元素的电子最后填入的是p能级,A项错、B项对;大多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但F元素无正价,O元素的最高正价不是+6价,C项错;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总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D项错。
10.【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键参数的应用。由于N2分子中存在三键,键能很大,破坏共价键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惰性气体都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部没有化学键;卤族元素从F到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其氢化物中的键长逐渐变长,键能逐渐变小,所以稳定性逐渐减弱;由于H—F的键能大于H—O,所以二者比较,更容易生成HF。
11.【答案】D
【解析】A中CO2为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为直线形结构,SO2为折线形结构,是极性分子;B中CH4为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SiO2不是分子;C中BF3为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是平面三角形结构,NH3为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是三角锥形结构;D中HCl和HI都是极性键构成的直线结构,故都为极性分子。
12.【答案】D
【解析】D中与Cl相连的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
13.【答案】B
【解析】SO42-的价电子数为32个,CCl4的原子数为5,价电子数为4+4×7=32,所以CCl4与SO42-具有相似的结构(均为正四面体型);PCl5分子中价电子数为5+7×5=40,NF3分子中价电子数为5+7×3=26,N的价电子数为5×3+1=16,它们与SO42-不是等电子体,因此不具有相似的结构。答案为B。
14.【答案】B
【解析】A,N2O和NO2的原子总数为3,相同,价电子总数分别为16、17,不同,故A错误;
B,O3和SO2原子总数为3,相同,价电子总数均为18,相同,故B正确;
C,CH4和NH3原子总数分别为5、4,不同,价电子总数均为8,相同,故C错误;
D,OH﹣和NH2﹣原子总数分别为2、3,不同,价电子总数均为10,相同,故D错误.
15.【答案】D
【解析】甲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在较低温度下,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成多分子缔合体[(HCOOH)n],而在较高温度下氢键被破坏,多分子缔合体解体,所以甲酸的密度在低温时较大;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使对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高;乙醇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可以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增大了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而乙醚分子结构中无羟基,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乙醇小得多;HF分解吸收的热量比HCl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的原因是H—F键的键能比H—Cl 键的大,与氢键无关。
16.【答案】A
【解析】A.杂化轨道可以部分参加形成化学键,例如NH3中N发生了sp3杂化,形成了4个sp3杂化杂化轨道,但是只有3个参与形成化学键,故A错误;
B.sp3、sp2、sp杂化轨道其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平面三角形、直线型,所以其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故B正确;
C.部分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分子的结构可以用sp3杂化轨道解释,如甲烷、氨气分子、水分子,故C正确;
D.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杂化后,各个轨道尽可能分散、对称分布,导致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
17.【答案】D
【解析】CH4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NH3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H2O为V形分子,两个H—O键的键角为105°;CO2为直线形分子,键角为180°。
18.【答案】D
【解析】A,NH3和CH4,原子数目不相同;电子数分别为7+1×3=10,6+1×4=10,故A错误; B,H2O和CO2电子数分别为10和22,故B错误;
C,CO2和HCl原子数目不相同,故C错误;
D,H3O+和NH3原子数都为4,电子数都为10,属于等电子体,故D正确.
19.【答案】B
【解析】从A项中常温为液体、B项中熔点分别为73.5 ℃、2.8 ℃可知,二者均为共价化合物,而不是离子化合物,而共价化合物的溶液也可能导电,也可能与AgNO3反应。
20.【答案】C
【解析】金属晶体具有延展性的原因是密堆积层的阳离子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滑动,但它们的密堆积排列方式仍然存在,不会被破坏,金属键仍存在。
21.【答案】C
【解析】A选项错误,SiO2晶体中,1个硅原子与周围4个氧原子形成Si—O键,所以1 mol SiO2晶体中Si—O键为4 mol;B选项错误,晶体中1个硅原子与周围4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1个氧原子与周围2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SiO2表示晶体中Si、O原子个数比为1∶2,并不是分子式;C选项正确,1个硅原子分别与4个氧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1个氧原子分别与2个硅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所以Si、O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D选项错误,晶体中最小环上硅与氧交替连接,SiO2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为12,其中含有6个硅原子,6个氧原子。
22.【答案】A
【解析】根据上述物质的结构知La原子的数目为:12×+2×=3,而Ni原子的数目为:12×+6+6×=15,所以La与Ni的原子个数比为3∶15=1∶5。
23.【答案】A
【解析】晶体硅、金刚石是原子晶体,但不是化合物;干冰为分子晶体。
24.【答案】D
【解析】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可采取紧密堆积,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较高,金属晶体的熔、沸点虽然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大多数的熔、沸点还是比较高的。所以,A, C两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所以二者都含有离子,因此B选项也是正确;金属晶体中有自由电子,可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而离子晶体的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具有导电性,所以应该选择D选项。
25.【答案】A
【解析】在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是有关SiC的结构知识,通过加工信息,并比较碳原子和硅原子的半径,应得出Si-Si键的键长比Si-C键的键长长,Si-C键比C-C键的键长长,所以键能由高到低的顺序应该是:C-C键>C-Si键>Si-Si键,由此可推出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 ③ ②
26.【答案】B
【解析】解析 已制得原子晶体干冰,所以应具有原子晶体的性质,熔、沸点高,硬度大。所以B正确。
27.【答案】(1)球 1 哑铃 3 相同
(2)2p 氮 HH
(3)S
【解析】(1)ns能级均有1个轨道,np能级均有3个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p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哑铃状的,每个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它们相互垂直,分别以px、py、pz表示,能量关系为px=py=pz,即能量相同。
(2)因为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np能级已排布电子,说明ns能级上已排满电子,即n=2,则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元素X是氮。
(3)若当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时,有n-1=2,则n=3,那么元素Y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元素Y是硫。
28.【答案】(1)H2、N2、O2、Cl2 (2)HCl、CO、NO
(3)HCN、CO2、N2O (4)H2O
(5)NaOH
(6)Na2O2
【解析】根据各原子的电子排布可推知:A为H,B为C,C为N,D为O,E为Na,F为Al,G为Cl。
29.【答案】(1)1s22s22p63s23p63d9 (2)4 (3)BD
(4)因为NF3的分子比NH3要大,导致空间位阻过大不易形成配合物
(5)高 Cu2O和Cu2S都属离子晶体,因半径r(O2-)
【解析】(1)铜为29号元素,Cu2+即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故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
(2)晶胞中阴离子个数为8×+4×+2×+1=4。
(4)因为NF3的分子比NH3要大,导致空间位阻过大不易形成配合物。
(5)Cu2O和Cu2S都属离子晶体,因半径r(O2-)
30.【答案】(1)1s22s22p63s23p6;3d54s2;
(2)共价键;三角锥形;sp3;
(3)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CaF2;
(5)砖红;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
【解析】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1~36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E是周期表中的第7列元素,处于ⅦB族,故G为Mn;A,B,C,D为主族元素,D和E同周期,处于第四周期,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则D为Ca;D跟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晶胞结构中B原子在晶胞内部,故晶胞中B原子数目为8,晶胞中Ca原子数目=8×+6×=4,故形成DB2型化合物,B为﹣1价,故B为F元素,B和C同主族,则C为Cl;A与另外四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同一主族,故A为H元素,
(1)Cl元素﹣1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Mn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
(2)元素F与氮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NF3,其中N﹣F键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NF3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4、含有1对孤对电子,故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NF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3)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HCl;
(4)晶胞中F原子数目为8,晶胞中Ca原子数目=8×+6×=4,故该离子化合物为CaF2;
(5)含有Ca元素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为砖红色,焰色反应的原理是: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
31.【答案】(1)分子 干冰 (2)正四面体 非极性 Si3N4
(3)三角锥
(4)CS2和CCl4 非极性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6小题,每小题2.0分,共52分)
1.若某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五周期第ⅢB族
B. 该元素位于s区
C. 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 该元素原子的N能层上共有8个电子
2.下列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中,正确的是( )
A. 3d94s2B. 3d44s2C. 3d104s0D. 3d84s2
3.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G.R.Kirchhoff)和本生(R.W.Bunsen)研究锂云母的某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他们研究的某谱是( )
A. 原子光谱B. 质谱C. 红外光谱D. 核磁共振谱
4.已知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1)dans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B.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d区
C. 该元素的族序数为a+b D. 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5.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 Na+:1s22s22p6 B. F:1s22s22p5
C. Cl-:1s22s22p63s23p5 D. Mn:1s22s22p63s23p63d54s2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
B. 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C. 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D. 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7.下列各组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K>Na>Li B. Na+>Mg2+>Al3+
C. Mg2+>Na+>F- D. Cl->F->F
8.X、Y、Z为主族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Y原子的M电子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Z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且Z原子的核外电子比Y原子少8个电子,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的是( )
A. XYZ4 B. X2YZ4 C. X2YZ3 D. X2Y2Z3
9.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
B. 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p能级
C. 所有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等于主族序数
D. 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有可能超过最外层电子数
10.下列事实不能用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
A. 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但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 惰性气体一般难发生反应
C. 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D. F2比O2更容易与H2反应
11.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的极性(极性或非极性)皆相同的是( )
A. CO2和SO2 B. CH4和SiO2
C. BF3和NH3 D. HCl和HI
1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 CH3CH(CH3)2 B. CH3CH2OH
C. CH3CH2CHO D. CH3CHClCH2CH3
13.已知原子数和价电子数相同的离子或分子结构相似,如SO3、NO都是平面三角形。那么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与SO42-有相似结构的是( )
A. PCl5 B. CCl4 C. NF3 D. N
14.下列各组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
A. N2O和NO2 B. O3和SO2
C. CH4和NH3 D. OH﹣和NH2﹣
15.物质的下列性质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 )
A. 甲酸蒸气的密度在373 K时为1.335 g/L,在297 K时为2.5 g/L
B.
C. 乙醚微溶于水,而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D. HF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HCl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
16.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杂化轨道全部参加形成化学键
B. 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
C. 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分子的结构可以用sp3杂化轨道解释
D. 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17.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
A. CH4 B. NH3 C. H2O D. CO2
18.当原子数目与电子数目分别相等的微粒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微粒中都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 CH4和NH3 B. H2O和CO2
C. CO2和HCl D. H3O+和NH3
19.为了确定SbCl3、SbCl5是否为离子化合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SbCl3、SbCl5均为液体,说明SbCl3和SbCl5都是离子化合物
B. SbCl3、SbCl5的熔点依次为73.5 ℃、2.8 ℃。说明SbCl3、SbCl5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C. SbCl3、SbCl5溶液中,滴入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bCl3、SbCl5都是离子化合物
D. SbCl3、SbCl5的水溶液都可以导电。说明:SbCl3、SbCl5都是离子化合物
20.金属晶体具有延展性的原因是( )
A. 金属键很微弱
B. 金属键没有饱和性
C. 密堆积层的阳离子容易发生滑动,但不会破坏密堆积的排列方式,也不会破坏金属键
D. 金属阳离子之间存在斥力
21.二氧化硅晶体是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如图所示:
关于二氧化硅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SiO2晶体中Si—O键为2 mol
B. 二氧化硅晶体的分子式是SiO2
C. 晶体中Si、O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
D. 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为8
22.氢是重要而洁净的能源。要利用氢气作为能源,必须解决好安全有效地储存氢气的问题。化学家研究出利用合金储存氢气的方法,其中镧(La)镍(Ni)合金是一种储氢材料,这种合金的晶体结构已经测定,其基本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则该合金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 LaNi5 B. LaNiC. La4Ni24D. La7Ni12
23.下列物质中,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A. 水晶 B. 晶体硅 C. 金刚石 D. 干冰
24.下列关于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都可采取“紧密堆积”结构 B. 都含离子
C. 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D. 都能导电
25.碳化硅的一种晶体(SiC)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下列三种晶体:① 金刚石、②晶体硅、③ 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 ①③②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②①③
26.在40 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 800 K时,人们成功制得原子晶体干冰,其结构和性质与SiO2原子晶体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晶体干冰易汽化,可用作制冷剂
B. 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
C. 原子晶体干冰的硬度小,不能用作耐磨材料
D. 1 mol原子晶体干冰中含2 mol C—O键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48分)
27.如图是s能级和p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试回答问题。
(1)s电子云轮廓图呈________形,每个s能级有________个原子轨道;p电子云轮廓图呈________状,每个p能级有________个原子轨道,其能量关系为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原子中能量最高的是________电子;元素X的名称是____,它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
(3)若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那么Y的元素符号应为________,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面是A~G七种元素的电子排布
试由上述元素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回答:
(1)写出四种常见的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 ,
(2)写出三种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___________,
(3)写出由极性键构成的直线形的三原子分子 ,
(4)写出由三原子以极性键构成的空间构型为V形的三原子分子 ,
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一种由三个原子组成的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_ ,
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一种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 ,其电子式为 。
29.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1)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ⅠB族。Cu2+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________。
(3)胆矾CuSO4·5H2O可写成[Cu(H2O)4]SO4·H2O,其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所有氧原子都采用sp3杂化
B.在上述结构示意图中,存在配位键、共价键和离子键
C.胆矾是分子晶体,分子间存在氢键
D.胆矾中的水在不同温度下会分步失去
(4)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型,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u2O的熔点比Cu2S的________(填“高”或“低”),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30.已知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1~36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A,B,C,D为主族元素.A与另外四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同一主族.B和C同主族,D和E同周期;元素E是周期表中的第7列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D跟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其中B原子在晶胞内部)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电子排布式为 ;E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元素B与氮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NB3,其中N﹣B键的化学键类型为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以判断NB3的空间构型为 ,NB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杂化.
(3)A,B形成的化合物A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C形成的化合物AC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但AB的沸点比AC高,其原因是 .
(4)从晶胞图可以得出:D与B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含有D元素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为 色,焰色反应的原理是 .
31.Q、R、X、Y、Z为前20号元素中的五种,Q的低价氧化物与X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与Q同族,Y和Z的离子与Ar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Y的原子序数小于Z。
(1)Q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属于_____________晶体,俗名叫 ;
(2)R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它与X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是 ;
(3)X的常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 ;它的另一氢化物X2H4是一种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 ;
(4)Q分别与Y、Z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Q和Y形成的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属于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构造原理可知,该元素原子有5个能层,因此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由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d15s2,可知该元素位于第ⅢB族,A项正确;由于其最后1个电子填充在了4d能级上,故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是一种金属元素,B、C、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根据电子填入轨道的能级顺序和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A应为3d104s1;B应为3d54s1;C应为3d84s2。
3.【答案】C
【解析】1861年德国人基尔霍夫(G.R.Kirchhoff)和本生(R.W.Bunsen)研究锂云母的红外光谱时,发现在深红区有一新线,从而发现了铷元素,铷的发现,是用光谱分析法研究分析物质元素成分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4.【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元素应为过渡金属元素,可能位于周期表的d区或ds区,其族序数不一定是a+b(如Cu),可能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四、五或六周期。
5.【答案】C
【解析】s能级最多容纳2个电子,p能级最多容纳6个电子;电子总是从能量低的能层、能级开始排列,Cl-应是Cl原子得一个电子形成的稳定结构,所以Cl-的电子排布式应为1s22s22p63s23p6。
6.【答案】A
【解析】3p2表示3p能级有2个电子,B不正确;能级序数相同时,无论电子层数为多少,轨道数均相同,但电子层序数越大,电子的能量越大,C、D不正确。
7.【答案】C
【解析】A项,同一主族原子半径从上到下越来越大;B项,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C项,与B项同理,应为Mg2+<Na+<F-;D项,Cl-比F-多一个电子层,Cl->F-,F-比F多一个电子,故半径大小F->F。
8.【答案】A
【解析】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为第ⅠA族元素,化合价为+1价,Y原子的M电子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或1s22s22p63s23p4,为Si元素或S元素,化合价为+4价或+6价;Z原子的最外层p轨道上只有一对成对电子,且Z原子的核外电子比Y原子少8个电子,且Y和Z属于同一主族元素,所以Z元素是O元素,Y是S元素,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显-2价,Y显+4价或+6价,X显+1价。
9.【答案】B
【解析】第ⅠA族和第ⅡA族元素的电子最后填入的是s能级,第ⅢA~第ⅦA族元素的电子最后填入的是p能级,A项错、B项对;大多数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但F元素无正价,O元素的最高正价不是+6价,C项错;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总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D项错。
10.【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键参数的应用。由于N2分子中存在三键,键能很大,破坏共价键需要很大的能量,所以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惰性气体都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部没有化学键;卤族元素从F到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其氢化物中的键长逐渐变长,键能逐渐变小,所以稳定性逐渐减弱;由于H—F的键能大于H—O,所以二者比较,更容易生成HF。
11.【答案】D
【解析】A中CO2为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为直线形结构,SO2为折线形结构,是极性分子;B中CH4为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SiO2不是分子;C中BF3为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是平面三角形结构,NH3为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是三角锥形结构;D中HCl和HI都是极性键构成的直线结构,故都为极性分子。
12.【答案】D
【解析】D中与Cl相连的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
13.【答案】B
【解析】SO42-的价电子数为32个,CCl4的原子数为5,价电子数为4+4×7=32,所以CCl4与SO42-具有相似的结构(均为正四面体型);PCl5分子中价电子数为5+7×5=40,NF3分子中价电子数为5+7×3=26,N的价电子数为5×3+1=16,它们与SO42-不是等电子体,因此不具有相似的结构。答案为B。
14.【答案】B
【解析】A,N2O和NO2的原子总数为3,相同,价电子总数分别为16、17,不同,故A错误;
B,O3和SO2原子总数为3,相同,价电子总数均为18,相同,故B正确;
C,CH4和NH3原子总数分别为5、4,不同,价电子总数均为8,相同,故C错误;
D,OH﹣和NH2﹣原子总数分别为2、3,不同,价电子总数均为10,相同,故D错误.
15.【答案】D
【解析】甲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在较低温度下,分子间以氢键结合成多分子缔合体[(HCOOH)n],而在较高温度下氢键被破坏,多分子缔合体解体,所以甲酸的密度在低温时较大;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使对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高;乙醇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可以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增大了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而乙醚分子结构中无羟基,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乙醇小得多;HF分解吸收的热量比HCl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的原因是H—F键的键能比H—Cl 键的大,与氢键无关。
16.【答案】A
【解析】A.杂化轨道可以部分参加形成化学键,例如NH3中N发生了sp3杂化,形成了4个sp3杂化杂化轨道,但是只有3个参与形成化学键,故A错误;
B.sp3、sp2、sp杂化轨道其空间构型分别是正四面体、平面三角形、直线型,所以其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故B正确;
C.部分四面体形、三角锥形、V形分子的结构可以用sp3杂化轨道解释,如甲烷、氨气分子、水分子,故C正确;
D.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杂化后,各个轨道尽可能分散、对称分布,导致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
17.【答案】D
【解析】CH4为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NH3分子为三角锥形,键角为107°;H2O为V形分子,两个H—O键的键角为105°;CO2为直线形分子,键角为180°。
18.【答案】D
【解析】A,NH3和CH4,原子数目不相同;电子数分别为7+1×3=10,6+1×4=10,故A错误; B,H2O和CO2电子数分别为10和22,故B错误;
C,CO2和HCl原子数目不相同,故C错误;
D,H3O+和NH3原子数都为4,电子数都为10,属于等电子体,故D正确.
19.【答案】B
【解析】从A项中常温为液体、B项中熔点分别为73.5 ℃、2.8 ℃可知,二者均为共价化合物,而不是离子化合物,而共价化合物的溶液也可能导电,也可能与AgNO3反应。
20.【答案】C
【解析】金属晶体具有延展性的原因是密堆积层的阳离子在外力作用下很容易滑动,但它们的密堆积排列方式仍然存在,不会被破坏,金属键仍存在。
21.【答案】C
【解析】A选项错误,SiO2晶体中,1个硅原子与周围4个氧原子形成Si—O键,所以1 mol SiO2晶体中Si—O键为4 mol;B选项错误,晶体中1个硅原子与周围4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1个氧原子与周围2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SiO2表示晶体中Si、O原子个数比为1∶2,并不是分子式;C选项正确,1个硅原子分别与4个氧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1个氧原子分别与2个硅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所以Si、O原子最外电子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D选项错误,晶体中最小环上硅与氧交替连接,SiO2晶体中最小环上的原子数为12,其中含有6个硅原子,6个氧原子。
22.【答案】A
【解析】根据上述物质的结构知La原子的数目为:12×+2×=3,而Ni原子的数目为:12×+6+6×=15,所以La与Ni的原子个数比为3∶15=1∶5。
23.【答案】A
【解析】晶体硅、金刚石是原子晶体,但不是化合物;干冰为分子晶体。
24.【答案】D
【解析】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可采取紧密堆积,离子晶体的熔、沸点较高,金属晶体的熔、沸点虽然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大多数的熔、沸点还是比较高的。所以,A, C两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金属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离子晶体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所以二者都含有离子,因此B选项也是正确;金属晶体中有自由电子,可以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而离子晶体的阴、阳离子不能自由移动,因此不具有导电性,所以应该选择D选项。
25.【答案】A
【解析】在原子晶体中,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题目中所给的信息是有关SiC的结构知识,通过加工信息,并比较碳原子和硅原子的半径,应得出Si-Si键的键长比Si-C键的键长长,Si-C键比C-C键的键长长,所以键能由高到低的顺序应该是:C-C键>C-Si键>Si-Si键,由此可推出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① ③ ②
26.【答案】B
【解析】解析 已制得原子晶体干冰,所以应具有原子晶体的性质,熔、沸点高,硬度大。所以B正确。
27.【答案】(1)球 1 哑铃 3 相同
(2)2p 氮 HH
(3)S
【解析】(1)ns能级均有1个轨道,np能级均有3个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p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哑铃状的,每个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它们相互垂直,分别以px、py、pz表示,能量关系为px=py=pz,即能量相同。
(2)因为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nsnnpn+1,np能级已排布电子,说明ns能级上已排满电子,即n=2,则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元素X是氮。
(3)若当元素Y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式为nsn-1npn+1时,有n-1=2,则n=3,那么元素Y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元素Y是硫。
28.【答案】(1)H2、N2、O2、Cl2 (2)HCl、CO、NO
(3)HCN、CO2、N2O (4)H2O
(5)NaOH
(6)Na2O2
【解析】根据各原子的电子排布可推知:A为H,B为C,C为N,D为O,E为Na,F为Al,G为Cl。
29.【答案】(1)1s22s22p63s23p63d9 (2)4 (3)BD
(4)因为NF3的分子比NH3要大,导致空间位阻过大不易形成配合物
(5)高 Cu2O和Cu2S都属离子晶体,因半径r(O2-)
(2)晶胞中阴离子个数为8×+4×+2×+1=4。
(4)因为NF3的分子比NH3要大,导致空间位阻过大不易形成配合物。
(5)Cu2O和Cu2S都属离子晶体,因半径r(O2-)
(2)共价键;三角锥形;sp3;
(3)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CaF2;
(5)砖红;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
【解析】A,B,C,D,E是元素周期表中1~36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E是周期表中的第7列元素,处于ⅦB族,故G为Mn;A,B,C,D为主族元素,D和E同周期,处于第四周期,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则D为Ca;D跟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晶胞结构中B原子在晶胞内部,故晶胞中B原子数目为8,晶胞中Ca原子数目=8×+6×=4,故形成DB2型化合物,B为﹣1价,故B为F元素,B和C同主族,则C为Cl;A与另外四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同一主族,故A为H元素,
(1)Cl元素﹣1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Mn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
(2)元素F与氮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NF3,其中N﹣F键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NF3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4、含有1对孤对电子,故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NF3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
(3)HF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HCl;
(4)晶胞中F原子数目为8,晶胞中Ca原子数目=8×+6×=4,故该离子化合物为CaF2;
(5)含有Ca元素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为砖红色,焰色反应的原理是: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以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
31.【答案】(1)分子 干冰 (2)正四面体 非极性 Si3N4
(3)三角锥
(4)CS2和CCl4 非极性
相关资料
更多